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_7889093.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9853260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_788909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_788909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_788909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_788909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_788909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_788909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_7889093.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0一八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试卷说明: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请将题目的答案答在答题纸上,答在本试卷上的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u-64 S-32 O-16 H-1 Na-23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1-12题每小题2分,13-16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列描述物质的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2.下列对于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色的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变成黑色B.盛有铁丝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C.CO在空气中点燃,发出蓝色火焰

2、,放出热量 D.将细铁丝放入氧气中,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3.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蒸发食盐水 D检查装置气密性4.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 热胀冷缩 , 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B.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不断地运动C. 25L的石油气可以装入 0.024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 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 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5.同学们爱吃菠萝,每100克菠萝含钾126毫克,钠1.2毫克,锌0.08毫克,这里的钾、钠、锌是指( )A单质 B原子 C元素 D离子6.硝化甘油( C3H

3、5N3O9)可用于治疗心绞痛,因为它在人体内被缓慢氧化生成A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3H5N3O95O212A12CO210H2O,则A的化学式是( ) AN2O BNO CNO2 DN27.荔枝是热带水果之一,肉肥汁多,清香鲜美,甜酸宜人,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可强化免疫系统,促进伤口愈合和对铁质的吸收;它所富含的肌醇化学式为(CHOH)6及氨基酸,可抑制抑郁症,补充脑力所消耗的营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肌醇由四种元素组成 B.维生素C相对分子质量为176gC.维生素C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D.维生素C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8.今年

4、5月同学们参加德州市实验技能考查,切身体会到规范操作的重要性。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中,多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B.“粗盐的提纯”实验中,过滤时将悬浊液直接倒入漏斗里C.“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收集好气体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D.“探究酸和碱的性质”实验中,测定溶液pH时应先将试纸湿润9.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厨房煤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排气扇B.蚊子叮咬时会释放出蚁酸而导致皮肤肿痛,可涂上小苏打溶液C.用稀盐酸可鉴别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D.羊毛衣服和腈纶衣服可用燃烧的方法区别10.逻辑推理是

5、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性溶液的pH都小于7,所以酸溶液pH一定小于7B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C水是纯净物,所以海水也是纯净物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11.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Acba Bbac Cacb D bca 12.向一定量的锌粉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右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m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则m不可能表示( ) A溶液总质量B消耗锌粉的质量C生成Z

6、nCl2的质量D生成H2的质量13.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正确的是( )+ 4X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C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 D1个X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的原子14.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CCaCO3高温CuOCO2H2OCa(OH)2H2CO3CO2高温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为( )A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 B置换、复分解、化合、分解C置换、化合、分解、复分解 D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15.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t

7、1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40B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C要使A从其热饱和溶液中析出,最好采用冷却溶液法D要将C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降温的方法16.下列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 )ABCD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0反应时间/min/g的质量Na2CO3溶液的质量/g生成沉淀的质量0/gO2H2O2溶液的质量/g0/g向一定量铁粉中滴加稀盐酸液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KMnO4固体向一定量澄清石灰水中加入Na2CO3溶液向盛有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二、理解与应用(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多知识点2分,其他1分,共30分)1.(8分)生活中处处

8、有化学,请根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1)小明的妈妈为小明准备了一份午餐:大米饭、红烧鲤鱼、溜豆腐、鸡蛋汤请根据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从营养均衡的角度考虑,他还应该增加的食物是 (写一种即可)在中午做汤时加入加铁酱油,其中的“铁”是指 (填“原子”、“分子”、“元素”或“物质”)饭后用洗洁精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 功能 (2)从C、H、O、S、Na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用语。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 。“西气东输”的气体主要成分是 。能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一个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学科网2. (5分)5月18日,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中共中央、

9、国务院发出贺电,中国人民又一次攀登上了世界科技的新高峰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外观像冰一样,遇火即可燃烧(1)开采海城可燃冰,要用金刚石做成的钻头钻凿海底坚硬的岩层,这是利用了金刚石 的物理性质(2)燃烧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发生,可燃冰为燃烧提供了 (3)开采海域可燃冰的钻井平台蓝鲸一号使用了大量的金属材料下列措施中哪一项不能有效防止金属锈蚀? (填字母序号)A在金属表面涂油或剧漆;B制成耐腐蚀的合金;C打磨掉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4)天然气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甲烷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两种可燃性气体(其中一种是单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5分)如图1是小明在20时进行的系列实验

10、示意图,-表示实验所得溶液;图2是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1)20时,KNO3的溶解度(S)= ;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50时,饱和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1)与饱和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2)的大小关系是:w1 w2(填“”“=”或“”)(3)小明发现:升温至50,的过程中有少量水蒸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均为不饱和溶液 b的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c的过程中析出KNO3晶体53.9g(4)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的实验操作为:加适量水溶解加热得到热饱和溶液 过滤洗涤干燥KNO3 4.(5分) 酸碱盐是有广泛用途的重要化合物

11、,某活动小组的同学围绕这几类化合物进行了一系探究活动(1)同学们打开浓盐酸、浓硫酸的瓶盖,立即就能把它们区别开来,这是为什么? 。(2)某地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中。小刚同学选择了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三种试剂,按如图所示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请回答: 试剂I是 ,试剂是 。本实验中,常常选用酚酞溶液而不选用石蕊溶液做指示剂的原因是 。欲验证上述实验中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不能选择的试剂是 A.石蕊溶液 B.铜片 C.碳酸氢钠粉末5.(7分,(1)中的第二个空和(4)2分)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 甲同学和乙同学

12、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 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 A 所示,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 托盘天平的指针_(选填“向左”、 “向右”或“不”)偏转, 原因是_。(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_。(3)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 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 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_装置中进行。(4)从微观角度分析, 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选填序号)。原子种类 分子种类 原子数目 分子质量 分子数目 原子质量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化学方程

13、式2分,多知识点2分,其他1分,共22分) 1.(12分)可用带柄V形玻璃管完成以下实验:(1)如图1所示,往A处注入H2O2溶液,在B处下方加热使硫粉燃烧,产生的气体通入C处后排放的目的是 。写出A处和C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图1中用V型管代替集气瓶的优点是 。(2)如图2所示,A处盛浓氨水,B处放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滤纸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另取一相同V形玻璃管(含相同的实验用品),在A处稍加热,在更短的时间内可观察到上述现象,请从微观角度解释: 。2. (共10分,其中(1)中的第一个空和 (4)1分)实验中学的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下实验:小亮、舟舟和月月分别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气体,滴加氯化镁溶液和稀盐酸(1)小亮实验观察的实验现象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