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事业单位考试试题一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19853229 上传时间:2020-01-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事业单位考试试题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医事业单位考试试题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医事业单位考试试题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医事业单位考试试题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医事业单位考试试题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事业单位考试试题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事业单位考试试题一(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事业单位考试试题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请选出。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学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而选项E是辨证论治的一部分,故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两大基本特点。 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整体观念 B.辨证论治 C.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D.理论与实践结合 E.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小肠具有受盛化物的功能。B为脾脏的功能;C是大肠的功能

2、;D、E是胃的功能。 2、下列哪项是小肠的功能() A.主受盛 B.主运化 C.主传化 D.主受纳 E.主腐熟水谷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瘀血是指体内血液停滞,不能正常循行,它既指积于体内的离经之血,又包括阻滞于血脉及脏腑内的运行不畅的血液。瘀血形成的途径有以下几种:气滞血瘀、气虚血瘀、血寒致瘀、血热成瘀。 3、下列哪项与瘀血的形成无关() A.气虚 B.血虚 C.气滞 D.血寒 E.血热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胃气的盛衰在舌象上主要表现为舌苔的生长情况。镜面舌多见于重病阶段,镜面舌色红者,为胃阴干涸,胃无生发之气,为胃阴枯竭的表现。 4、胃阴枯竭的舌象是() A.淡红舌 B.紫舌

3、 C.绛舌 D.镜面舌 E.鲜红舌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在五行中木克土,如土不足,或既有木太过,又有土不足,均可产生“木乘土”。即所谓的相乘,是指五行相克太过的异常现象,即一行对其“所胜者”过度的克制和制约。 5、土不足时,木对土的过度制约,属于() A.相克 B.相乘 C.相侮 D.母病及子 E.子病犯母 参考答案: E 答案解析: 当归补血汤是由当归和黄芪组成的,主治血虚发热证,症见肌热面红,烦渴欲饮,脉洪大而嘘,重按无力。也治疗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或者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 6、当归补血汤主治证候中可见() A.寒热往来 B.夜热早凉 C.身热不扬 D.憎寒壮热 E.肌热

4、面赤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百日咳呈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气急,连声不断,连续十几声至几十声,终止时有特殊的吸气性吼声,即鸡鸣样回声。白喉咳声如犬吠样,为疫疠犯肺,肺肾阴虚所致。感冒咳嗽多咳声重浊。肺痨、肺痿咳嗽声音无明显特征。 7、咳声如犬吠样,可见于() A.百日咳 B.白喉 C.感冒 D.肺痨 E.肺痿 参考答案: E 答案解析: 川贝母与川乌属于十八反;藜芦与赤芍属于十八反;肉桂与赤石脂属于十九畏;水银与砒霜属于十九畏;硫黄与厚朴不属于配伍禁忌。 8、下列各组药物中,不属于配伍禁忌的是() A.川贝母与川乌 B.藜芦与赤芍 C.肉桂与赤石脂 D.水银与砒霜 E.硫黄与厚朴 参考答

5、案: A 答案解析: 川芎茶调散为主治风邪头痛的方剂,主要治疗外感风邪所致的头痛。其他选项中都为内伤所致的头痛,对于气虚,血虚,或肝肾阴亏,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引起的头痛,均非所宜。 9、川芎茶调散主治() A.外感风邪头痛 B.肝阳上亢头痛 C.瘀血阻络头痛 D.血虚不荣头痛 E.气虚不升头痛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奇经八脉,指别道奇行的经脉,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踽脉、阳踽脉共八条。带脉功能为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任脉功能为调节全身阴经经气,故称“阴脉之海”;冲脉功能为涵蓄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之海”或“血海”;督脉功能为调节全身阳经经气,故称“阳脉之海”;阴

6、维脉功能为调节六阴经经气。 10、下列被称为“阳脉之海”的经脉是() A.带脉 B.任脉 C.冲脉 D.督脉 E.阴维脉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医家五戒十要部分内容:恭敬,告明病源,开具方药。病愈之后,不得图求扁礼,亦不得言说民情,至生罪戾。闲不近公,自当守法(摘自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 11、撰写“医家五戒十要”的医家是() A.李时珍 B.陈实功 C.孙思邈 D.张仲景 E.华佗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九味羌活汤的药物组成是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甘草。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功用是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12、九味羌活汤的功用是() A.散风除湿,

7、宣痹止痛 B.疏风通络,散寒除湿 C.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D.疏风清热,宣痹止痛 E.发汗解表,祛风胜湿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山楂的功效是消食化积,行气散瘀。神曲的功效是消食和胃。麦芽的功效是消食健胃,回乳消胀。鸡内金的功效是消食健胃,涩精止遗,化坚消石。莱菔子的功效是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13、下列各药中,既能运脾消食,又能化坚消石的药物是() A.山楂 B.神曲 C.麦芽 D.鸡内金 E.莱菔子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

8、治疗;(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14、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应予以隔离治疗的是() A.疑似传染病病人 B.甲类传染病病人 C.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D.乙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E.除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以外的乙类传染病病人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发热的病因很多,临床上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各种病原体所引起的感染,不论是急性还是亚急性,局部性或是全身性,均可引起感染性发热,是发热最常见的原因。 15、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 A.感染 B.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 C.抗原一抗体反应 D.内分泌与

9、代谢障碍 E.皮肤散热不良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双侧瞳孔缩小见于海洛因、吗啡、巴比妥类、有机磷等中毒。双侧瞳孔散大见于酒精中毒、癫痫、低血糖昏迷等。两侧瞳孔大小不等见于脑肿瘤、脑疝、脑外伤等。 16、下列哪种疾病可见双侧瞳孑L缩小() A.吗啡中毒 B.阿托品中毒 C.酒精中毒 D.脑炎 E.颅脑外伤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无虚不作眩”出自景岳全书。 17、“无虚不作眩”出自() A.素问 B.灵枢 C.丹溪心法 D.景岳全书 E.古今医统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少阳头痛的引经药为柴胡、黄芩、川芎;厥阴头痛的引经药是吴茱萸、蒿本;太阴头痛的引经药是羌活、蔓荆子、川芎;阳明头

10、痛的引经药是葛根、白芷、知母。 18、少阳头痛,选用哪组“引经药”() A.柴胡、黄芩、川芎 B.吴茱萸、蒿本 C.羌活、蔓荆子、川芎 D.葛根、白芷、知母 E.川芎、吴茱萸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妊娠恶阻是妊娠早期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头晕厌食。其主要机制是“冲气上逆,胃失和降”。常见分型有胃虚、肝热、痰滞等。 19、妊娠恶阻的主要病机是() A.胃气亏虚,和降失司 B.冲脉之气上逆,胃失和降 C.肝郁化热,气逆犯胃 D.痰湿内蕴,胃失和降 E.气血逆乱,冲气上逆 参考答案: E 答案解析: 该患者属中风中经络的风痰阻络型,治法应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以手厥阴、督脉、足太阴经穴为

11、主。心主血脉,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可调理心气,疏通气血。脑为元神之府,督脉人络脑,水沟为督脉穴,可醒脑开窍,调神导气。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滋补肝肾。极泉、尺泽、委中,疏通肢脉经络。 20、某女,素有高血压史,晨五时起床小便,突然左侧肢体麻木,活动不利,并伴有头晕目眩,苔白腻,脉弦滑,治疗应选取() A.曲池、外关、合谷、尺泽 B.阳陵泉、曲泉、大敦、太溪 C.廉泉、太阳、支沟、劳宫 D.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风池 E.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肾阳虚证临床表现有面色发白或黧黑,头目眩晕,神倦萎靡,畏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腰膝寒冷酸软而痛,舌淡胖,苔

12、白,脉沉弱等;或有食少便溏,久泻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或小便清长,夜尿遗尿,尿后余沥不尽,或周身浮肿,腰下尤甚,按之没指,尿少,腹胀,甚则心悸、咳喘;或有阳痿,精冷滑泄;女子经少或闭,宫冷不孕。 21、患者,女,35岁,已婚。患带下病3年。带下清冷、量多、质稀,腰酸腿软,小腹发凉,大便溏,舌淡,苔薄白,脉沉迟。其证候是() A.肾阳虚 B.肾阴虚 C.湿热 D.脾虚 E.热毒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白术能益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胃气虚,运化无力,食少便溏,湿水停留,脾虚气弱,肌表不固而汗多,胎动不安。 22、患者咳嗽,痰白清稀,食少便溏,下肢轻度浮肿,舌淡苔白,脉弱。治

13、疗应选用() A.党参 B.甘草 C.山药 D.白术 E.黄柏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龙胆泻肝汤的药物组成有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当归,生地,柴胡,甘草,车前子。功用是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蒿芩清胆汤的药物组成有青蒿脑,竹茹,半夏,茯苓,黄芩,枳壳,陈皮,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功用是清胆利湿,和胃化痰,主治少阳湿热证。两个方剂中相同的药物是黄芩。 23、龙胆泻肝汤与蒿芩清胆汤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半夏 B.木通 C.黄芩 D.栀子 E.泽泻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内关为手厥阴经络穴,宽胸利气,降逆止呕。同时它又是八脉交会穴,与阴维脉相通,阴维脉调节六阴经的经气

14、,治疗心、胸、胃的疾病。本题为食积呕吐,因此内关是最佳选项。 24、患者,男,30岁。昨日起胃脘胀痛,饮食不下,今天见呕吐频频。治疗应首选() A.内庭 B.丰隆 C.太冲 D.内关 E.合谷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辨中经络、中脏腑时,主要是观察患者有无神志改变,中经络者虽有半身不遂等症,但意识清楚;中脏腑者则昏不知人,或神志昏糊、迷蒙,伴见肢体不用。辨中脏腑闭证与脱证时主要是观察神志改变的轻重程度。闭证属实,证见神志昏糊、牙关紧闭、两手握固等。脱证属虚,临床可见神志昏聩无知、目合口开等。闭证常见于骤起,脱证则由闭证恶变转化而成。闭证当辨阳闭和阴闭,阳闭有痰热郁火之象,阴闭则有寒湿痰浊之

15、征。 25、患者,男,60岁。平素头晕头痛,发病时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牙关紧闭,面赤身热,舌红苔黄,脉弦数。其诊断是() A.中风中经络络脉空虚风邪人中 B.中风中经络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C.中风中脏腑闭证阳闭 D.中风中脏腑闭证阴闭 E.中风中脏腑脱证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根据题干所述,可以明确诊断该疾病为泄泻,属于食滞胃肠证。素食内停,阻滞肠胃,即可引起上述症状。治疗宜消食导滞。 26、患者,男,24岁。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但泻而不爽,脘腹胀满,舌苔白、厚而腐,脉滑。其治法是() A.消食导滞 B.活血化瘀 C.清热利湿 D.芳香化湿 E.抑肝扶脾 参考

16、答案: A 答案解析: 根据题干描述,可以明确诊断该疾病为带下病,证型为脾阳虚型。脾阳虚弱,运化失职,水湿内停,湿浊下注,损伤任带二脉,约固无力,故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无味;脾虚运化失职,则纳少便溏;舌淡,苔白腻,脉缓弱为脾阳不足之证。故治疗宜选用能够健脾益气,升阳除湿的完带汤。止带汤能清热利湿止带,适用于湿热下注型。草薢渗湿汤能清热利湿,疏风化浊,适用于湿热下注型但湿浊偏重者。参苓白术散能益气健脾,渗湿止泄,适用于脾虚夹湿证。内补丸能温肾助阳,涩精止带,适用于。肾阳虚型。 27、患者,女,36岁,已婚。带下量多,色黄白,质黏,无味,纳少便溏,舌淡,苔白腻,脉缓弱。治疗应首选() A.完带汤 B.止带汤 C.萆薢渗湿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