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下册)马工程课件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9852369 上传时间:2020-01-27 格式:PPT 页数:435 大小:6.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下册)马工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5页
西方经济学(下册)马工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5页
西方经济学(下册)马工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5页
西方经济学(下册)马工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5页
西方经济学(下册)马工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下册)马工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下册)马工程课件(4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特点一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 概述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两个主要部分 与理论性很强的微观经济学不同 宏观经济学实践性很强 随着经济问题变化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也变化 所以到目前为止 很难给宏观经济学下一个全面的定义 二 研究对象简单说 宏观经济学研究某一经济总体 或经济体的总量关系 经济体可以是某一地区 一个国家 也可是以世界 通常 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的经济总量关系 经济总量关系主要有 1 总产量 最终产品 及其波动和增长率 不考虑产品构成 2 就业量与失业率 不考虑职业分布 3 价格水平与通胀率 不考虑相对价格 其中 最重要的是

2、总产量及其增长 总产量也可称为国民收入 其随时间而增加的过程通常可用下图表示 Y 时间t Y Y 长期增长 周期波动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 静态地说 宏观经济学 1 从总供给 AS 和总需求 AD 两方面说明实际国民收入Y如何决定 2 将实际国民收入Y与潜在国民收入Y 进行比较 3 若实际国民收入与潜在国民收入不一致 则找出原因 并说明应如何利用宏观经济政策进行调控 图示 t1 t2 t3 总供求与实际国民收入决定 P y y y AD AS y 2 动态且短期地说 短期中实际产量Y则通常围绕潜在产量Y 而波动 这即经济周期 波动中如实际产量低于潜在产量 意味着失业 反之会有过度就业 这将

3、造成通胀 宏观经济学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说明这种波动 包括周期性的原因及对策 3 动态且长期地说 长期中 实际产出Y与潜在产出Y是一致的 且潜在产出随生产能力的长期上上升而增加 这叫经济增长 宏观经济学还包括对经济增长的研究 一 静态地说 Y决定二 动态地说 经济周期 经济增长 衰退与失业 过热与通胀 总需求 总供给 封闭经济 开放经济 Y 宏观经济政策 三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四 宏观经济主要变量 国内生产总值GDP 它反映一国总生产状况 可叫总供给 分为名义的 实际的和潜在的 1 潜在产量 总供给 Y potential 资源充分利用时最大产量 反映一国生产能力 2 实际产量Y 有两种产量概

4、念都译为实际产量 一是与潜在产量对应 指由有效需求和实际就业决定的总产量 称actualGDP 二是与名义产量对应 指对名义产量进行价格调整得出的产量指标 称realGDP 真实的GDP 3 名义产量 nominal 按现行价格计算的实际产量 名义产量对实际产量的偏离反映物价水平变动即通胀 失业率 P607 它直接反映社会总劳动这一最重要资源的利用程度 对社会福利和发经济增长都有重要意义 宏观经济学研究失业率包括度量 原因 对策等 通胀率 P615 名义总产值与实际总产值可能不同 一个重要原因是物价变动 物价不仅包括一般商品价格 也包括劳动价格即工资率 一般商品价格在市场经济中即传递着供求的信

5、息 也是调节供求的重要杆杠 而工资率变动对就业和产量都有影响 所以通胀率对整个经济运行有重要影响 因而是个重要指标 利率 r 通胀率反映的是与货币供求状况 货币供求又与货币价格有关 货币价格就是利率 利率还影响国内投资 从短期说这会影响国内总需求 从而国民收入决定 从长期说影响潜在产量增长 而且在开放条件下 利率还影响国际资本流动 对开放经济运行有重要作用 汇率 现代经济都是开放经济 开放经济总供求包括国外对本国的供给和本国对国外产品的需求 这都与汇率有关 汇率变动会影响本国商品与外国商品的相对价格 从而进出口 此外 汇率变动也造成国际投资风险 从而也影响国了资本流动 因此 汇率对开放经济宏观

6、运行也有重要影响 二 流量与存量宏观经济变量可分为存量和流量两大类 流量 指一段时间之内的经济量值 如国内生产总值 消费量 投资 财政收入等 存量 某一时刻存在的经济量值 如社会资本总量 黄金存量 外汇储备等 二者关系 存量通过流量而变化 如资本存量通过投资和折旧而变化 存量大小也是决定流量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 还有另一类变量是比例变量 如价格 二 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一 联系宏观经济学以微观为基础 宏观经济学首先说明微观经济主体的理性行为 然后 通过对微观经济行为的汇总 来推论宏观经济的规律 所以宏观经济学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 二 区别1 合成谬误2 部门 微观经济中的部门指生产行业 宏观经济

7、中的部门分为 居民 企业 政府和对外部门 三 宏观经济学的方法 宏观经济学研究通常分三步 一 从各微观经济主体的理性行为出发 来说明其行为规律 比如 消费者如何从效用最大化目标出发 理性地确定自己的消费需求量 厂商如何从利润最大化目标出发 理性地选择资本存量从而投资需求 二 对个体行为变量进行加总 得出各宏观经济总量 进而说明宏观经济运行规律 P425 三 利用统计数字对理论进行检验 其中 如何对个体经济行为进行加总以合成为宏观经济规律 是宏观经济研究的关键 四 本书主要内容 一 国民收入核算 十二章 二 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 十三 十六章 1 收入 支出模型 450线模型或凯恩斯交叉图 十三章

8、 2 IS LM模型 十四章 3 用IS LM模型说明宏观经济政策 十五 十六章 三 总供求共同决定收入的AD AS模型 十七章 第二十二章 四 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 失业与通胀 五 开放经济的IS LM BP模型 十九 二十章 六 经济增长与周期 二十一章 七 其他 第二节GDP 一 一个虚拟的例子 一年中 先生产一台麦粉机 值100元 可用十年 然后生产100斤小麦 值100元 此后 将小麦加工成80斤面粉 值120元 其中小麦成本100元 机器折旧10元 人工费10元 问 这里的GDP是多少 机器100元 小麦100元 面粉120元 320元 机器100元 面粉120元 220元二 GDP

9、的定义 428 三 说明 一 GDP是市场价值 这有两层含义 1 为市场生产 自用品生产和自我服务不计入GDP P429 2 按市场价格核算 所用价格分为 1 现行价格与名义GDP 此时 GDP数值不仅反映生产 也反映物价 2 不变价格与实际 真实 GDP 二 GDP是最终产品不包括中间产品 中间产品 用于再加工的 最终产品 当期用于居民消费的 C 当期用于民间投资的 1 非生产性建设投资 2 企业固定投资 3 存货投资 原材料 在制品 产成品 当期用于政府购买的 G 净出口或外国净购买 NX X 说明 区分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的依据是当期经济用途 所以 用于加工最终产品的资本品也算最终产品 增

10、加的存货 原材料储备 在制品 产成品库存 属于最终产品 出口品属于最终产品 三 GDP是生产指标 当期生产的最终产品经市场销售得到收入 依销售收入来核算产值 所以产值也是收入 但原有存货在当期进行的交易 当期新发行证券的交易等 其销售所得收入都能不计入GDP 因为前者是前期而非当期的生产结果 后者虽是当期新创造的 但不是生产的结果 这说明虽根据市场价格和市场交易额核算GDP 但本质上它是生产指标而非销售指标 是收入但不同于当期进款 四 GDP是一定时期内的产值 通常以年为时间为单位 所以是流量 五 GDP是某地区域内的生产指标 与GNP的区别 GDP核算以国土为原则 GNP核算以国民为原则 二

11、者关系用公式表示是 GNP GDP 本国人在外国取得的要素收入 外国人在本国取得的要素收入本国人在外国取得的要素收入 外国人在本国取得的要素收入 本国人的净要素收入NFI P435 这样 二者关系的公式是 GNP GDP NFI 第三节国际收入的核算方法 一 生产法各单位当期生产的增加值二 支出法Y C I G X M 关于支出的一个说明 三 收入法Y C S T 二 支出法 GDP等于购买当期最终产品的总支出 由前面定义的最终产品可知 对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包括 1 居民消费支出C 2 企业投资支出 意愿与非意愿的 I 3 政府购买G 4 开放时 C I G中包括支付给外国的 即进口M 应减掉

12、同时应加上出口X所以 用支出法核算的GDP为 Y C I G NX 三 收入法 一 方法当期生产新创造的价值 经销售变为收入 并在相关当事人 不一定是本国国民 之间分配 转化为 1 劳动者工资与薪金收入 2 资本所有者的资本收入 利息 股息等 3 实物资本提供者及土地所有者租金收入 4 政府税收 间接税 直接税 将来自GDP的各种收入汇总 可得GDP 第四节GDP的分解 一 从生产总值到生产净值 一 GDP到NDPGDP中包括资本消耗或折旧 后者是重复计算 应予剔除 剔除折旧后 得到NDP NDP GDP 折旧 剔除资本消耗后的的总投资称为净投资 总投中资剔除的部分 叫重置投资 P432 二

13、从GDP到NNPGDP NFI GNP GNP 折旧 NNP 二 从NNP到NI 一 国民收入NI的概念NI 要素所有者 国民 的要素收入 二 从NNP中扣除非要素收入 加上政府对国民的补贴 即得NI 即 NDP 间接税 企业转移 比如企业坏账 政府对企业的补贴间接税是NNP的组成部分 但不是国民收入 比如某企业最终产品价值 略去折旧 100元 间接税10 产品市场价格GDP 110元 但企业收入NI 100元 所以间接税不属于NI 三 从NI到个人收入PI 假定所有国民都在公司制企业中就业和取得收入 此时 NI首先表现为公司收入 公司 1 缴纳企业所得税和 2 社会保险税后 3 再留出未分配

14、利润 其余的都将分给个人 此外 个人还可从政府转移中获得收入 所以 NI 公司所得税 社会保险税 未分配利润 政府对个人的转移 个人收入PI 四 从PI到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个人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后 即可自由支配 称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五 总结 从GDP到DPI GDP NFIGNP 折旧NNP 间接税等NI 企业所得税 社会保险税 未分配利润 政府对个人转移个人收入PI 个人所得税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第五节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一 两部门 一 含义 只有居民和企业 没有政府和对外部门 后者即假定经济是封闭经济 二 恒等式 总供给 总收入 C S 总支出AE 或总需求AD C I 恒等关系

15、 AD AE C I Y C S ASADI SAS储蓄S与投资必然相等的原因是 一方面 没卖出去的产品也算作收入 但这种 收入 显然是不能用于消费的 所以也被算作一种储蓄 另一方面 那些没卖出去的产品被算作增加产成品库存的投资 这是 非意愿 的投资 两部门 企业 S1 I1 GDP AS C S S2 I2 居民 PI DPI 资本市场 折旧 未分配利润 I3 居民储蓄 S3 消费C S1 S2 消费C 要素市场 产品市场 NDP GDP AS C I 二 三部门 加入政府 一 总供给 总收入 DPI T C S T 二 总需求 C I G 三 恒等关系 AD C I G Y C S T A

16、SI G Y S T 企业 居民 GDP AE GDP AS 政府 产品市场 要素市场 金融市场 S1 S1折旧 T1 NDP T1间接税 NI T2 T2企业税 S2 S2留利 TR PI T3 T3个税 DPI C S3 S1 S2 S G C G I 三 四部门 加入对外部门 假定对外经济交往只包括进口 和出口 一 总供给等于总收入 C S T恒等关系 二 总需求 C I G X M 三 恒等关系 AD C I G X M Y C S T 企业 居民 GDP AE NDP AS 政府 产品市场 要素市场 金融市场 T1间接税 NI T2企业税 TR PI DPI C S C I X G G 国外部门 M M 四 总结 GDP折旧 NFI 假定 0 间接税 企业所得税 社会保险税 未分配利润个人所得税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储蓄0 储蓄S 税收T 消费C 国民收入Y 四 恒等式与经济理论 一 收入核算恒等式从生产结束后对产值进行核算的角度说 总生产必等于总供给 为了能从收入与支出两个角度来计算产值 就将总供给中没售出的部分说成是售给生产者自己 这使总供给必然等于总需求或总支出 这种必然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