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生物总复习练习汇编---单元检测3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19852229 上传时间:2020-01-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63.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练习汇编---单元检测3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练习汇编---单元检测3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练习汇编---单元检测3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练习汇编---单元检测3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练习汇编---单元检测3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练习汇编---单元检测3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生物总复习练习汇编---单元检测3Word版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高考生物总复习练习汇编单元检测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2018安庆二模)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的合成都必须经过转录和翻译两过程B加酶和加热促进H2O2分解的机理相同C消耗能量的生命过程都伴随ATP的水解DATP的形成不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解析:若是蛋白质类的酶,则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合成,若是RNA类酶,则合成过程不需经过翻译,A错误;加酶能降低反应活化能,而加热能提供反应活化能,B错误;绝大多数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自ATP的水解释放的能量,GTP水解、质子浓度梯度等也可为某些活动提供能量,C错误;光合作用光反应、无氧呼吸等过程中ATP的形成不伴随着氧气的消耗,D

2、正确。答案:D2(2018邯郸二模)下列与酶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的实验结果都是未知的B低温能够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低温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C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时,不能用碘液进行鉴定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置于不同温度下保温解析:探究性实验的实验结果是未知的,验证性实验的实验结果是已知的,A错误;低温能够降低酶活性,但是低温条件下,酶的空间结构稳定,高温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B错误;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时,不能用碘液进行鉴定,因为蔗糖不管能否被淀粉酶分解,都不能用碘液检测出来,C正确;酶具有高效性,故探究温度对酶活性

3、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分别保温后,再将相同温度条件下的酶和底物混合,保证反应是在特定温度下进行的,D错误。答案:C3(2017吉林大学附中质检)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结合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在A点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会加快B若在B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不会加快C若在C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会加快D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解析:因为题图表示的是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因此,在A点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会减慢。BC段限制反应速率

4、的因素是酶浓度,在B点增加酶浓度反应速率会加快。C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不会加快。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浓度。答案:D4(2017乌鲁木齐检测)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只在线粒体中进行B还原氢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C无氧呼吸只在环境中无氧时进行D二氧化碳只在有氧呼吸中产生解析: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A错误。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中均可产生还原氢,B错误。人体组织细胞在体内氧气供应不足时可以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D正确。答案:D5下表是苹果在有氧条件

5、下,测得O2消耗量和CO2产生量的关系。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氧浓度/%abcdeCO2产生量/(mol/min)1.21.01.31.63.0O2消耗量/(mol/min)00.50.71.23.0A.氧浓度为a时,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在细胞质中形成B氧浓度为b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无氧呼吸的C氧浓度为c时,细胞呼吸产生酒精的量为0.6 mol/minD氧浓度为d时,消耗的葡萄糖中有用于酒精发酵解析:氧浓度为a时,由于O2的消耗量为0,说明此时苹果只进行无氧呼吸,其场所为细胞质基质,A正确;氧浓度为b时,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为0.5,CO2产生量为0.5,葡萄糖消耗为,无氧呼吸CO2产生量

6、为0.5,葡萄糖消耗量为,因此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无氧呼吸的,B正确;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为1.30.70.6,所以苹果产生C2H5OH的量为0.6 mol/min,C正确;氧浓度为d时,O2的消耗量为1.2,故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0.2;无氧呼吸产生的CO2为0.4,故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0.2,消耗的葡萄糖中有用于酒精发酵,D错误。答案:D6农业上有一句关于锄地(中耕松土、除草)的谚语:“锄头下面有肥”。以下关于该谚语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锄地有利于植物根部对矿质元素的吸收B锄地的同时给作物进行施肥C锄地加速了有机物的分解D减少了杂草与植物的竞争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主

7、动运输的因素、种间关系等。锄地改善了根细胞的氧气供应,有利于根细胞有氧呼吸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有利于矿质元素的吸收,A正确;“锄头下面有肥”的谚语不是指锄地的同时给作物进行施肥,B错误;锄地改善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需氧微生物的繁殖,加速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为根细胞提供矿质元素,C正确;锄地除去了杂草,减少了杂草与作物的竞争,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D正确。答案:B7(2017东城区期末)如图为高等植物细胞内发生的部分物质转化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发生在生物膜上的过程有、B人体细胞中也可发生的过程有、C过程形成的ATP可用于过程D在光照充足等适宜条件下,消耗的CO2多于产生的CO2

8、解析: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阶段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有氧呼吸过程中第三阶段发生线粒体内膜上,A正确;人体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能够进行细胞呼吸,因此可发生的过程有、,B正确;过程能够产生ATP,过程形成的ATP用于各项生命活动,C错误;在光照充足等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消耗的CO2多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D正确。答案:C8研究人员在相同且适宜温度条件下分别测定了两个作物品种S1、S2的光饱和点(光饱和点是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最小光照强度)。当增加环境中CO2浓度后,测得S1的光饱和点没有显著改变,S2的光饱和点显著提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S1的光饱和点不变,可能是原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

9、H和ATP不足BS1的光饱和点不变,可能是原条件下CO2浓度未达到饱和CS2的光饱和点提高,可能是原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未达到饱和DS2的光饱和点提高,可能是原条件下CO2浓度不足解析:增大二氧化碳浓度后,暗反应速率提高,需要消耗光反应剩余的还原氢和ATP,因此光的饱和点升高。当增加环境中CO2浓度后,S1的光饱和点没有显著改变,说明原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不足。而S2的光饱和点显著提高,说明原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未达到饱和。答案:B9麦穗籽粒干重中50%以上来源于其麦穗下的叶片,其他可由颖壳、麦芒和叶鞘等非叶片光合器官提供。研究发现靠近麦穗越近的叶片其光合速率越高,且对

10、籽粒干重的贡献率越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去除麦穗后,穗下第一片叶片的光合速率会有所降低B去除离麦穗最近的一片叶,其第二片叶的光合作用会降低C为确定叶鞘对麦穗籽粒干重的贡献,可对其遮光处理D麦芒细胞的光合产物除了自身消耗之外还能运出组织解析:去除麦穗后,穗下第一片叶片的有机物输出受阻,有机物积累,光合速率会降低,A正确;去除离麦穗最近的一片叶,其第二片叶会由于光合产物的输出有利于光合作用加快,B错误;设置对叶鞘的遮光处理的对照,确定叶鞘的光合作用的贡献,C正确;根据题目信息,麦芒细胞的光合作用,能增加麦穗籽粒干重,D正确。答案:B10将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

11、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 min测定一次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所示。对此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30 min 以后,两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都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B当CO2浓度约为0.8 mol/L 时,A、B两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等C此实验可用于验证A植物比B植物具有更强的固定CO2的能力D若A植物在第5 min时光照突然减弱,C5含量将增加解析:在密闭的小室中,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小室中的CO2浓度降低时,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大于细胞呼吸速率。小室中CO2浓度不变时,植物的光合速率与细胞呼吸速率相等。A植物比B植物固定CO2的能力弱。A植物在第

12、5 min时光照突然减弱,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C5含量将减少。答案:A11(2017昆明摸底)夏季晴天,将装有某绿色植物的密闭玻璃罩置于室外,从凌晨0时开始,定期测定玻璃罩中某种气体含量,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本实验测定的气体是CO2B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起始时间是6时C若9时和12时合成有机物的速率相等,则9时的呼吸速率小于12时的D与0时相比较,24时该植物的干重减少解析:本实验测定的气体是O2,A错误;6时和18时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光合作用的起始时间应在6时之前,B错误;该曲线的斜率代表速率,9时的净光合速率大于12时的,若9时和12时真正光合速率相等,则9时

13、的呼吸速率应小于12时的,C正确;24时的O2含量高于0时的,说明植物一昼夜内有机物的积累量大于零,D错误。答案:C12(2017北京卷)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A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B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 C在025 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D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环境因素以及识图能力。由图可知,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55 ,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30 ,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高,A正确;由图可知,净光合作用的最

14、适温度约为25 ,B正确;观察题图中曲线可知,在025 范围内,总光合速率上升快于呼吸速率,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C正确;净光合速率大于零时植物才能生长,温度为50 时,净光合速率为负值,植物不能生长,D错误。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4分)(2017名校冲刺卷)莲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做菜,而且药用价值相当高,研究人员获得一株莲藕突变体,发现其叶绿素含量仅为普通莲藕的56%。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研究发现,光照强度较低时突变体莲藕净光合速率低于普通莲藕,推测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突变体叶绿素含量较低,导致_;光照强度较高时突变体莲藕净光合速率却高于普通莲藕,推测可能的原因:一方面是外界的_弥补了内部缺陷带来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可能是突变体的_效率较高。(2)藕的气腔孔与叶柄中的气腔孔相通,因此藕主要进行_呼吸;在藕采收的前几天,要向藕田灌水并割去荷叶的叶柄,这有利于_,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而提高藕的品质。(3)藕极易褐变,是因为细胞内的多酚氧化酶在有氧条件下催化相关反应,将藕用开水处理后可减轻褐变程度,原因是_。褐变会影响藕的品质,请为商家储藏、运输藕提供一条合理性的建议:_。解析:(1)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其叶绿素含量仅为普通莲藕的56%”,因此由于突变体叶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