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阶段性学情调研期中试题201912090174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843692 上传时间:2020-01-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高邮市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阶段性学情调研期中试题201912090174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高邮市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阶段性学情调研期中试题201912090174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高邮市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阶段性学情调研期中试题201912090174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高邮市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阶段性学情调研期中试题201912090174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高邮市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阶段性学情调研期中试题201912090174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高邮市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阶段性学情调研期中试题20191209017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邮市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阶段性学情调研期中试题201912090174(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高邮市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阶段性学情调研(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8小题,每小题2分,共7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认为周朝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A. 嫡长子继承制 B. 礼乐丧葬制C. 部族联姻制 D. 功臣分封制2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王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

2、“周郑交恶”。该状况反映出A. 周王朝的势力衰微,分封制受到冲击 B. 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C. 诸侯争霸战争加快了统一的进程 D. 周天子已经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3古代某机构“为天子耳目。凡政事得失,民间疾苦,皆得言;百官奸邪,贪秽不职者,即纠劾之。为此,则纪纲举,天下治矣。”秦朝设立的具有材料中职能的是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参知政事4黄仁宇在论及西汉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这里“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 A郡县制 B封国制与郡县制并存 C州郡县三级交错管理 D行省制度5. “在宰相制度的变革中,

3、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宰相的人数增加,形成一种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集体权力,对皇权的制约有所加强”。以下最能体现这一趋势的是A. 秦朝三公九卿制 B. 汉朝郡国并行制 C. 唐朝三省六部制 D. 元朝的行省制度 6. 元史记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中的“内”是指A. 大都及其周边的河北、山西、山东三省 B. 地方各行省 C.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D. 西藏地区7.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中说:“(九品中正制)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解决“此弊”的主要途径应是A.世官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八股取士8明初,朱元璋认

4、为:“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基于这一认识,朱元璋采取的措施是 A三省并立,互相牵制 B削弱地方,集权中央 C抑制相权,设立内阁 D废除丞相,加强皇权9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专理刑狱,职能单一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参与政务,秉旨办事10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

5、时的人并不这样看。” 材料中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化程度加深C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D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11近代中国签订的某条约规定:“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列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府。”文中的空缺处应填A. 宁波 B. 广州 C. 杭州 D. 福州12漫画常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描绘时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右侧漫画的历史事件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3右侧地图为历史示意图,与该事件最直接相关的是A. 鸦片战争和

6、南京条约B.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C. 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14. 梁启超说:“若夫吾人积愤于国耻,痛恨于和议,而以怨毒集于李之一身,其事固非无因,然苟易地以思。当夫乙未二三月庚子八九月之交,使以论者处李鸿章之地位,则其所措置果能有以优胜于李乎?”这段话表明梁启超A.以个人好恶评价历史人物 B.强调说明个人历史作用微小C.片面夸大个人的历史作用 D.主张结合时代背景评价人物152014年12月13日上午10时,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以下关于“南京大屠杀”最有力的证据是A. 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 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C.

7、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 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16.右图所示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重大战役,该战役A是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B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的计划C在敌后战场有效牵制了日军 D把中国的抗战带入到了相持阶段17右图为1937年8月23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的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命令。对这则史料解读正确的一项是A它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开始B它说明了国共走向了合作抗日之路C它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D它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18.1942年春,罗斯福总统说:“假如没有中国,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印度,打败俄国。”在这段话中罗斯福A. 暗示澳

8、洲、印度、俄国将面临日本更大规模的侵略B. 试图说服美国政府尽快对日宣战C. 肯定了中国战场对抗击日本法西斯起了重要作用D. 对中国抗战作出的重大牺牲表示同情19.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载:“他们于1855年4月第三次攻取武汉,并席卷湖北和江西,将曾国藩困在江西境内。整个长江流域都落入了革命军之手,命运真是太照顾他们了。但就在他们胜利的巅峰,沉重的打击从其内部出现,革命运动被削弱到无可复元的地步”。这场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国民革命运动 D土地革命20某学者在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时说:“(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平等的许诺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下列最有可能导致“贫民失望”的

9、是A. 金田起义仓促举事 B. 天朝田亩制度流于空想C. 定都天京斗志松懈 D. 资政新篇因故未能实行21在太平天国的历史上,甚至整个晚清的历史上,他都是一个太值得说道的人物。他的著作仅仅一万一千字,却充满了西方化改革精神的治国方略,他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第一位提出变法维新思想的改革家。上述人物最有可能是A. 洪秀全 B. 洪仁玕 C. 曾国藩 D. 孙中山22“飘飖故国迭痍疮,白骨哀鸿不忍望。志士三千凝血肉,磷烟一夜举刀枪。旌扬绿野寻民主,都建金陵废帝王。大义当时如号角,吹开晓雾现朝阳。”此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挺进大别山23.右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

10、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A. 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C. 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 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24 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历史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带有革命性、民主性。”这是因为“它”规定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 法律上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法律上否定了君主专制 有利于人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A B C D251924年1927年间,国民大革命轰轰烈烈的爆发。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有可能遇到的事情是 A参加五四运动,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B在报纸上看到关于北伐战争的新闻 C从新闻媒体中得知红军和毛泽东到达陕北 D从东北来的客

11、人带来消息:沈阳的日军进攻中国东北军26右侧漫画创作于20世纪前期中国社会急剧动荡的环境里。从当时的社会背景看,这幅作品主要反映作者的政治立场是A对五四运动爆发的漠然B对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的不满C对新文化运动的支持D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愤慨27毛泽东曾这样描述某次军事行动,“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纵横十一个省。”这次军事行动指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B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C八路军进行百团大战 D解放军跃进大别山28连环画曾伴随着一代代人度过童年,是当年人们了解历史,汲取文化的重要途径。右图

12、为某连环画中的一页,它向我们展现的历史是A. 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B. 十年对峙时期的国共斗争C. 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合作D. 解放战争时期的战略反攻29. 图示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右图描述了解放战争期间某一阶段的战略态势,此图描述的是A.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B. 百万雄师过大江C. 华东、中原解放军发起淮海战役D. 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30. 右图为解放战争时期的一场战役,此战役A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B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C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D拉开了战略反攻当家做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扩大人民民主,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下列各项中国的民主制度中最能体现讲

13、话主旨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32.“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支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行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33. 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为两岸关系定调,强调“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和“坚定不移携手民族复兴”。这些大政方针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是A. 必须坚持“九二共识” B. 海协、海基会的沟通C. 两岸“三通”的扩大 D. 政党之间的交流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