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地方政府如何引导外向型经济发展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843486 上传时间:2020-01-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战略)地方政府如何引导外向型经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发展战略)地方政府如何引导外向型经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发展战略)地方政府如何引导外向型经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发展战略)地方政府如何引导外向型经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发展战略)地方政府如何引导外向型经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战略)地方政府如何引导外向型经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战略)地方政府如何引导外向型经济发展(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方政府如何引导外向型经济发展提升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益(宁波案例分析) 2011052630多年来,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向型经济一直处发展和转型中,这无疑也带来了政府服务的不断转变和提高。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博鳌论坛上指出的,我们应该紧跟世界发展总趋势,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内需和外需均衡发展。这既是工作目标也是工作方法。区域协同发展中特定区域(四个区域东、中、西、东北)发展的引领性作用(四大引擎)。这“四大引擎”过去在不同时期发挥着不同作用:东北新中国的长子;西北大三线的力量;中部改革的引领着;东部开放的

2、率先。(一) 分田包干。(二) 出门打工。(三) 返乡创业。安徽不仅有小岗村为我国改革开放起到了率先和引领作用,同时在新的发展时期,起到“链接东西”,推进我国区域均衡发展的作用。 今天,东西南北中进入均衡发展的时期。一 宁波外向型经济的汇报。宁波2010经济数据。全市生产总5125.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68162元。港口货物吞吐量4.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300.4万标箱。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867.5亿元。自营进出口总额829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04.5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71.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从530.9亿元。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16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

3、收入达到14261元。(一) 外向型经济数据。1.外资情况。2.外贸情况。3.外经情况。4.开发区情况。1、外资情况单位:亿美元年份外资项目数总投资合同外资实际外资1990年891.240.560.222000年55014.559.526.222010年49570.7140.4623.232、外贸情况单位:亿美元年份外贸进出口出口进口1990年3.23 2.60 0.63 2000年75.41 51.68 23.73 2010年829.04 519.67 309.37 3、外经情况单位:亿美元年份外经境外企业境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营业额境外中方投资额1990年10.060.0032000年44

4、2 0.0322010年175 10 5.2 4、开发区情况 单位:个年份开发区国家级省级1990年012000年252010年1010(二)近年来的政府工作。1.实施战略。坚持对外开放战略;不断实施战略提升。2.构建平台。国际交往平台(宁波周等)、国贸示范平台(国贸中心等)、口岸服务平台(航运中心)、产业依存平台(各类园区)。3.坚持服务。A 对外开放组织机制。B 口岸体系组织机制。C 投诉协调组织机制。D 外商服务月的机制。E 职责评估考核机制。F 标杆城市对比机制。三 新时期转型发展的探索。(一)新时期的挑战。1.从机械时代走入智能时代(动力)。2011上海车展智能车驾道。汽车是什么?按

5、照维基百科的定义,它是本身具有动力得以驱动,不须轨道或电力架设,得以机动行使之车辆(1885第一辆汽车)。不过,最近20年,随着新兴电子技术的蓬勃发展,相关技术不断融入汽车之中,正从根本上对车辆进行前所未有的DNA改造。在这场数字化革命的洗礼下,汽车的纯机械时代一去不复返。(it 经理世界)。提升发展的动力的变化(人力-机械-智力)。2.从GDP时代到GNH时代(目标)。沈颢:我们研究国民幸福这个概念的时侯,发现它不仅是一种社会价值,还是一套国家日常管理的工具,更是一个社会的终极追求目标,这三者混合在一起。在某种程度上,国民幸福对这个国家的人来说是一种信仰(国民幸福一个国家发展的指标体系)。3

6、.从传统发展道路到科学发展观(路径)。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0071015)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十二五”时期称为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入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二)新时期的机遇。1.新的全球经济体系。中美会谈的

7、本质。(第2次会谈时)美国财长盖特纳表示,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是美中合作的一个转折点。本次金融危机使我们认识到需要改变经济增长模式,美中需要紧密合作,确保均衡、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全球经济从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到现在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我们面临着重建全球经济体系以应对挑战的重大机遇。 2.新的世界产业架构。日本地震后对全球采购、全球分工的生产模式的反思。目前跨国公司设立生产企业、研发中心,都是按照各个地区的优势来布局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隆国强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表示,短期内,跨国公司会反思全球采购、全球分工的生产模式,不过,反思结果不会是国际分工的倒退,一定是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加强,

8、分散风险。3.新的发展战略调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所说。“一季度全国经济和部分省份GDP出现小幅回落,显示我国的经济增长正在由应对金融危机一揽子政策驱动逐步过渡到由内生动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有所加强。这是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带来的重要成果” 。“在未来一段时期,东部省份加快产业升级、中部省份承接产业转移、西部省份加快基础设施投资的三方格局仍将持续。虽然结构调整的侧重点仍将保持明显的区域分化,但方向大体一致。”全球化中中国东部外向型经济发展:理论分析和战略调整(1)外向型经济东部的成就。承接世界经济转移,融入世界产业链。中国已在工业基础设施

9、、自有市场空间和大规模制造能力方面建立起“在位优势”,这使它成为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全球制造代工服务平台。(2)外向型经济东部的缺陷。“在位优势”并没有给中国带来产业或企业层面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竞争力。GVC(FDI)下的 “依附”地位、NVC下的不完整性。产生了高端产品链的低端地位,低端产品链的弱势地位的问题。(3)外向型经济东部的调整。江浙粤的国际贸易的差异。从“附属型”向“均衡型”的转化。转化路径:NVC间的协同化;GVC中的服务化。(三)新时期的任务。“十二五”是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是在全球经济中确立重要地位的关键时期。我们不仅转变“唯GDP”的传统发展模式,更要转变“低端”融入全球经

10、济的地位(东部外向型经济的细化),在全球经济中确立“中国经济的脊梁”。这一重任,不仅是东部地区的转型,同时也是包括中部地区在内的“后发优势”的责任。东部不能沾沾自喜,要“转型”发展。宁波的“深蓝战略”。1新的战略目标。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规划。“十二五”规划、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规划、宁波市海洋经济规划。两个“1万平方公里”。 2011年“三外”指标:进出口930亿美元;外资合同45亿美元、实际30亿美元;海外投资6亿美元。2.新的发展机制。(1)开放的更大空间。宁波发展的优势港口,更加的开放。(2)口岸的更大便利。口岸城市,物流节点城市,大口岸。(3)合作的更大平台。国际贸易示范中心城市:航运交

11、易中心、国际贸易中心,与特殊监管区和大宗水平交易市场的协同。3.新的产业主体。引导企业成为产业的组织者(总部经济是什么?企业总部是什么?)。中国不能形成NVC背景下本土企业网络的高端升级能力,是与NVC中缺乏价值链高端环节具有技术优势与市场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是金融优势多一些中信公司型的企业就好)的主导型本土企业有关。(1)企业的服务化。(2)企业的主导化。(3)企业的组织化。宁波的制造型企业(雅戈尔、杉杉、金田、海天等)的转变、加工型企业转变(申州集团)的转变、贸易型企业(神化、前程、慈溪等)的转变。4.新的服务治理。宁波政府是新班子,提出了发展目标等,但新的服务措施还在探索中,要吸取高端思想

12、,要借鉴成功经验。(1) 产业政策的创新。政策向企业转型升级倾斜,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2) 投入机制的创新。政府对平台投入加大(出口基地建设;国际贸易服务平台建设),并给企业以优势地位。(3) 服务协调的创新。政府部门要突破传统关系,协同创新。“外经贸局”为轴心,形成涉外机构外向型经济服务的组织综合体。血缘经济(港澳台侨)、跨国经济(世界500强)、友城经济(国际友城)。在全球经济和市场化的条件下,我国产业的发展除价值链的内部治理,一项艰巨的任务是价值链外部治理的完善。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政府服务外,还需要正确认知产业价值链的外部整理(从公司外部治理的延伸)。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更为重要的政府服务(三聚氰胺事件、“双汇”火腿肠事件等都说明价值链的外部治理的缺失)。外部治理来自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等价值链之外的经济主体对价值链规则的设定、监督、实施。例如环境标准的设定、劳动保护法规和知识产权法规的有效设定、质量标准的设定等及监督执行。祝愿安徽在新时期外向型经济中获得“后发优势”、跨越发展。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