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基础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843363 上传时间:2020-01-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基础(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问题:面对资源的枯竭性及不可再生性,研究资源的代际有效配置问题。同传统的经济学研究出发点的差异:稀缺性与枯竭性;同代间与代际;短期分析和超长期分析。二、可持续发展理念产生的背景(一)世界经济面临的问题:人口、资源、环境1. 人口问题:总量问题、结构问题、引发经济社会问题人口的不可持续,不仅仅表现在人口数量众多的压力,还应包括人口转变之后人口数量过度减少,人口老龄化,人口性别比失调,人口分布城乡失调,人口分布区域间失调,人口素质不均衡包括城乡、区域间、国际间。2. 资源问题: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主要包括动植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风能、太阳能等。一旦生态平衡被

2、破坏,就会面临减少和耗竭的问题(不再可循环了,自然也就会耗竭了。如动植物物种减少、荒漠化、水污染等等),也就成为不可再生资源了。水资源缺乏、耕地不足、能源危机、生物多样性减少3. 环境问题: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生态破坏(二)人类的反思资源环境问题的凸显,反映出长期依赖人们把自然同人类社会分割开来,没有意识到人类同环境之间存在协同发展的客观规律。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个结果又取消了。”“因此我们必须时时记

3、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恩格斯这段话至今仍具有其强烈的现实意义。就中国而言,三十年来以GDP为标杆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同时对环境的破坏则引起了自然的强烈报复。而自然报复的结果,则使得我们的成就当中的很大一部分被抵消了。最简单的证明,我们用大量的支出来治理河流、污染等。支出数量之大几乎可以说把该环境所创造的成果抵消了甚至影响更长远更恶劣。当经济发展对人类生存环境的负面影响日趋严重甚至在某些

4、领域威胁到人类生存时,人们开始对经济增长的模式进行反思,从而对传统的发展模式产生质疑,致力于寻找出新的发展模式。思考的结果,孕育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及相关战略。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一)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及其经济衡量指标1. 20世纪70年代以前,各国都把经济高速增长作为首要目标,以实现经济增长的工业化为主要内容,忽略了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承受能力。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2.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各国开始意识到传统经济衡量指标的不足。(1)传统经济衡量指标涉及面不广,忽略许多经济活动。传统经济衡量指标只包括用于销售的经济生产活动,而不包括用于满足自己需要的生产

5、活动。即用来满足自己需要而非用来交换的产品都不计算在传统经济之内。如农民种植的用来自己消费的粮食、蔬菜等农产品。而这种生产活动对许多发展中国家,甚至对发达国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2)传统经济指标只衡量总产出,无法衡量产出分配和福利水平。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只是说明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实力,但并没有说明产出如何在国民间的分配。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可能掩盖多数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贫富差距很大的现象。(3)传统经济指标只衡量经济生产中的一般成本,没有衡量生产的资源与环境成本。经济生产活动中,由于资源和环境的破坏造成的损失很多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例如许多非再生资源被消耗是无法再恢复的。

6、因此传统经济衡量指标可能不是意味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是一种巨大的社会代价。(二)增长极限理论及其评价随着经济的增长,各国意识到了传统经济衡量指标的不足,但是并没有提出更好的办法。伴随着经济的增长,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污染、人口增长过快等问题日益严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许多经济学家开始关注资源、生态等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影响的研究成果。1. 宇宙飞船经济理论美国经济学教授鲍尔丁(K.E.Boulding)在20世纪60年代发表了一种科学生态经济学,提出了宇宙飞船经济理论。他在书中指出,地球是宇宙中一艘小飞船,按照当前的发展模式,宇宙飞船的有限资源终将被消耗完,并造成环境的污染,最终导致

7、人类社会的毁灭。鲍尔丁是第一个研究这方面的经济学家,指出了经济增长中资源环境的严重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2. 增长的极限理论1968年,来自25个国家的70位专家、学者在意大利组成了专门讨论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寻求新的发展战略的研究机构“罗马俱乐部”。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丹尼斯麦多斯(D.L.Meadows)等17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报告增长极限。报告从人口、资源、环境、粮食、投资等五个因素出发,认为以往的经济增长模式将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人口增长引起粮食需求的增加,经济增长引起非再生资源的消费速度的加快以及环境污染的扩大,这将导致资源的耗尽和环境的崩溃。经过模型的推算,按照当时的速

8、度,整个世界体系在2100年前毁灭。据此,报告提出:第一,要保持人口的动态平衡,即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第二,要保持资本存量的动态平衡,即投资率等于折旧率;第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减少单位能耗和污染的排放。增长极限预测的结论是如此悲观和振聋发聩,使人与资源、环境关系得到一个极其深刻的认识,但也受到众多的批评。(1)人口问题人口增长可能并没有指数增长的性质。从人口增长历史来看,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1)出生率高,但由于经济和生活条件差,死亡率也很高,导致人口增长缓慢。这是工业革命之前人口增长的状况。(2)出生率高,由于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死亡率降低,从而人口增长迅速。发达国家在工业革命之后到二

9、次世界大战之间就属于这种情况,发展中国家现在正处于这个阶段。(3)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生育观念的改变,出生率大大降低,人口呈现负增长。发达国家现在正处于这个阶段。联合国统计调查也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一开始人口增长率是呈上升趋势,但到一定程度后,增长率会下降。(2)资源问题增长极限忽略了价格对资源的作用。当一种资源变得越来越稀少,价格必然会上升反映其稀缺程度,从而使消费者节约资源,加速资源回收,并积极开发新的替代资源。另一方面,现在还不能开发利用的资源,可能随着科技的进步,能获得充分的开发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环境问题增长极限理论把经济增长和环境问题对立起来,认为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会

10、带来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但是现代社会已经证明了国家可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同时把污染控制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从增长极限理论诞生以来的30多年世界经济发展证明,增长极限理论并没有变成现实,它低估了科技进步的力量和社会意识的觉醒。四、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一)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瑞典斯德哥尔摩世界各国政府第一次聚集在一起共同讨论环境问题。会议通过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造福后代而共同努力。宣言就人类环境问题提出7个共同观点,主要包括1.人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塑造者。科技的发展使得人类具有了改变环境的

11、能力。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对于人类的福利和基本人权都是不可缺少的。2. 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关系到各国人民的福利和经济发展,是人民的迫切愿望,是各国政府应尽的责任。3.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如妥善地加以运用可为人类带来福利;如运用不当则对人类和环境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4.在发展中国家,多数环境问题是发展迟缓引起的,因此他们首先要致力于发展,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和改善环境。在工业发达国家,环境问题一般是由工业和技术发展引起。5.人口的自然增长不断引起环境问题。因此,要采取适当的方针和措施,解决这些问题。6.当今的历史阶段要求人类在计划行动时更加谨慎地考虑给环境带来的后果。为了在自然界获得自由人类必须运

12、用知识,同自然取得协调,以便建设更良好的环境。为当代和子孙后代保护好环境,已成为人类的迫切目标。这同和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完全一致。7.为达到这个环境目标,要求每个公民、机关、团体和企业都负起责任,共同创造未来的世界环境。各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大规模的环境政策和行动负有特别重大的责任。对于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在共同利益的前提下,由各国在国际组织协调下统一行动。这次会议没有直接提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但会议宣言已经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的火花。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表了世界自然保护战略首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二)1987年布伦特兰夫人主持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报告指出,今天的发

13、展使得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恶化,并对人类的持续发展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需要有条新的发展道路,不是一条仅能在若干年内在若干地方支持人类进步的道路,而是一条一直到遥远的未来都能支持全人类进步的道路,是一条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兼顾的道路,也就是可持续发展道路。该报告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想并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作了界定和详尽的理论阐述这是人类社会有关环境与发展思想从一般地考虑环境保护到强调把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结合起来认识的个重要飞跃。(三)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里约热内卢国际关注热点从单纯的重视环境保护转移到了环境与发展的问题上。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和全球21世纪

14、议程,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这次会议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反思了自工业革命以来的那种“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以及“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加以否定,而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普遍的接受。会议指出:环境与发展密不可分,要促进发展,就必须同时考虑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而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解决,也必须通过经济的发展,在发展进程中加以解决。会议还就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27条基本原则,包括:1.人类处于备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应当享有以同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成果的生活的权利2.为了公平地满足今后世代在环境与发展方向的需要,必须求取发展的权利3.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

15、,环境保护工作应是发展进程的一个整体组成部分不能脱离它来考虑这一进程。此外基本原则还涉及到人口问题、消费问题、教育问题、环境立法问题等各个方面。总的来看,里约会议举起可持续发展旗帜,是推动人类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个里程碑。此后,可持续发展被世界普遍接受,其实践活动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展开。五、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一)从自然属件角度定义(生态学家):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认为可持续发展是寻求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和人类愿望的实现,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以持续。(二)从社会属性角度定义:“在生存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既强调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要与地球承载能力保持平衡,保持地球的生命力与生物多样性,同时,又提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着重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类社会,即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创造美好的环境。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指“人口增长趋于平稳、经济稳定、政治安定、社会秩序井然的一种社会发展”。奥尼尔则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在环境允许的范围内,现在和将来结社会上所有的人提供充足的生活保障”;(三)从科技属性角度定义:司伯斯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工艺方法,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世界资源研究所则认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