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16年中考数学三模试卷(解析版)_5421289.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9841235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2016年中考数学三模试卷(解析版)_542128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山东省济南市2016年中考数学三模试卷(解析版)_542128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山东省济南市2016年中考数学三模试卷(解析版)_542128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山东省济南市2016年中考数学三模试卷(解析版)_542128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山东省济南市2016年中考数学三模试卷(解析版)_5421289.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2016年中考数学三模试卷(解析版)_542128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2016年中考数学三模试卷(解析版)_5421289.doc(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济南市2016年中考数学三模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2的倒数是()A2 B2 C D【分析】直接根据倒数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2=1,2的倒数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倒数的定义,即乘积是1的两数互为倒数2将数字864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8.64105B8.64104C86.4103D864102【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

2、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答】解:86400=8.64104,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3如图,由5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组合成一个立体图形,它的左视图是()A B C D【分析】找到从左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注意所有的看到的棱都应表现在左视图中【解答】解:从左面看易得第一层有2个正方形,第二层最左边有一个正方形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左视图是从物体的左面看得到的视图4如图,ABCD,C=80,CAD=60,则BAD的度数等于()A60

3、B50 C45 D40【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即可求出D的度数,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知道BAD的度数【解答】解:C=80,CAD=60,D=1808060=40,ABCD,BAD=D=4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以及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性质,难度适中5为了解某班学生每周做家务劳动的时间,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对该班9名学生进行了调查,有关数据如下表则这9名学生每周做家务劳动的时间的众数及中位数分别是()每周做家务的时间(小时)01234人数(人)22311A3,2.5 B1,2 C3,3 D2,2【分析】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

4、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解答】解:表中数据为从小到大排列数据2小时出现了三次最多为众数;2处在第5位为中位数所以本题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2,众数是2故选D【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了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的能力注意找中位数的时候一定要先排好顺序,然后再根据奇数和偶数个来确定中位数,如果数据有奇数个,则正中间的数字即为所求如果是偶数个则找中间两位数的平均数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x3+3x3=2x3Bx+x=x2Cx3+2x5=3x3Dx5x4=x【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法则逐项运算即可【解答】解:Ax3+3x3

5、=(1+3)x3=2x3,所以此选项正确;Bx+x=2x,所以此选项错误;Cx3与2x5不是同类项,所以不能合并,所以此选项错误;Dx5与x4不是同类项,所以不能合并,所以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合并同类项的运算法则,注意“同类项的系数的相加,并把得到的结果作为新的系数,要保持同类项的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6,第三边是方程x26x+8=0的解,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A11 B13 C11或13 D11和13【分析】利用因式分解法求出方程的解得到第三边长,即可求出此时三角形的周长【解答】解:方程x26x+8=0,分解因式得:(x2)(x

6、4)=0,可得x2=0或x4=0,解得:x1=2,x2=4,当x=2时,三边长为2,3,6,不能构成三角形,舍去;当x=4时,三边长分别为3,4,6,此时三角形周长为3+4+6=13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8如图,ABC的顶点都是正方形网格中的格点,则cosABC等于()A B C D【分析】找到ABC所在的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得斜边长,进而求得ABC的邻边与斜边之比即可【解答】解:由格点可得ABC所在的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为2,4,斜边为=2cosABC=故选B【点评】难点是构造相应的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BC所在的

7、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关键是理解余弦等于邻边比斜边9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有两点P1(1,y1)和P2(2,y2),那么()Ay1y20 By2y10 Cy1y20 Dy2y10【分析】分别把点P1(1,y1)和P2(2,y2)代入反比例函数求出y1,y2的值,再比较出其大小即可【解答】解:点P1(1,y1)和P2(2,y2)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y1=1,y2=,y1y2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即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10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A B C D【分析】分别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解答】解:,由

8、得,x1,由得,x2,故此不等式组得解集为:x2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得解集,熟知“小于向左,大于向右”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1如图RtABC中,AB=BC=4,D为BC的中点,在AC边上存在一点E,连接ED,EB,则BDE周长的最小值为()A2B2C2+2 D2+2【分析】要求BDE周长的最小值,就要求DE+BE的最小值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解答】解:过点B作BOAC于O,延长BO到B,使OB=OB,连接DB,交AC于E,此时DB=DE+EB=DE+BE的值最小连接CB,易证CBBC,根据勾股定理可得DB=2,则BDE周长的最小值为2+2故选C【点评】此题考

9、查了线路最短的问题,确定动点E何位置时,使DE+BE的值最小是关键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OA=3,OC=6,将ABC沿对角线AC翻折,使点B落在点B处,AB与y轴交于点D,则点D的坐标为()A(0,) B(0,) C(0,) D(0,)【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可知,BAC=BAC,BAC=DCA,易得DC=DA,设OD=x,则DC=6x,在RtAOD中,由勾股定理得OD,即可得出点D的坐标【解答】解:由折叠的性质可知,BAC=BAC,四边形OABC为矩形,OCAB,BAC=DCA,BAC=DCA,AD=CD,设OD=x,则DC=6x,在RtAOD中,由勾股定理得,OA2+OD

10、2=AD2,即9+x2=(6x)2,解得:x=,点D的坐标为:(0,),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翻折变换和矩形的性质,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3如图,A,B,C,D为O的四等分点,动点P从圆心O出发,沿OCDO路线作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APB=y(),则下列图象中表示y与t之间函数关系最恰当的是()A B C D【分析】本题考查动点函数图象的问题【解答】解:当动点P在OC上运动时,APB逐渐减小;当P在上运动时,APB不变;当P在DO上运动时,APB逐渐增大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圆周角、圆内的角及函数图象认识

11、的问题要能根据几何图形和图形上的数据分析得出所对应的函数的类型和所需要的条件,结合实际意义画出正确的图象14如图,分别用火柴棍连续搭建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公共边只用一根火柴棍如果搭建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共用了2016根火柴棍,并且正三角形的个数比正六边形的个数多6个,那么能连续搭建正三角形的个数是()A222 B280 C286 D292【分析】设连续搭建三角形x个,连续搭建正六边形y个,根据搭建三角形和正六边形共用了2016根火柴棍,并且三角形的个数比正六边形的个数多6个,列方程组求解【解答】解:设连续搭建三角形x个,连续搭建正六边形y个由题意得,解得: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

12、应用及图形的变化类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仔细观察图形,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组求解15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下列5个结论:abc0;b24ac0;方程ax2+bx+c=0的另一个根在2和3之间;2c3b;a十bm(am+b),(m1的实数)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分析】根据抛物线开口方向得到a0,根据对称轴为直线x=1,即b=2a,得到b0,根据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上方得到c0,则有abc0;根据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得到b24ac0;利用对称性可得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在点(2,0)和点(3,0)之间,于是得

13、到方程ax2+bx+c=0的另一个根在2和3之间;把x=1代入二次函数y=ax2+bx+c得到ab+c0,然后利于a=b,可变形得到2c3b;利用二次函数最大值问题得到x=1时,函数值最大,最大值为a+b+c,则a+b+cam2+mb+c(m1),整理后得到a十bm(am+b)【解答】解:抛物线开口向下,a0,对称轴为直线x=1,即b=2a,b0,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上方,c0,abc0,所以错误;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b24ac0,所以正确;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在点(1,0)和原点之间,而对称轴为直线x=1,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在点(2,0)和点(3,0)之间,方程ax2+bx+

14、c=0的另一个根在2和3之间,所以正确;x=1时,y0,ab+c0,而a=b,2c3b,所以正确;x=1时,函数值最大,最大值为a+b+c,a+b+cam2+mb+c(m1),即a十bm(am+b),所以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当a0,抛物线开口向下,函数有最大值;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顶点坐标为(,);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c);当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6分解因式:2x2+4x+2=2(x+1)2【分析】根据提公因式,可得完全平方公式,根据完全平方公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