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建党周年征文党的理论与创新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840690 上传时间:2020-0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管理)建党周年征文党的理论与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创新管理)建党周年征文党的理论与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创新管理)建党周年征文党的理论与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创新管理)建党周年征文党的理论与创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创新管理)建党周年征文党的理论与创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管理)建党周年征文党的理论与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管理)建党周年征文党的理论与创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党的理论与创新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二一一年四月四日党的理论与创新 论文的关键词:理论发展 建设 创新 论文摘要: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党的理论从最初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到毛泽东思想再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无不体现我党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正是这样的不断发展创新,指导我们党在新时期继续前行。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特色理论武装

2、全党,党才能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要求,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凝聚全国人民的意志集中力量办大事。 一、党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1、马克思了列宁主义基础理论作用 马列思想的内容主要是,取暴力形式推翻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

3、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由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充满着生机和活力,体现出巨大的理论威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针对性和生命力,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光明前景。 2、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的重要性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它包括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许多独创性理论以及贯穿于中期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即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

4、领,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概括了人民民主发展的主要内容,为中国发展指明方向。同时农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成为中国革命长期的武装斗争的主要形式。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对象。最后社会主义理论的建设与发展,不仅为中国提供了发展的方法,同时也使我国不断摆脱贫穷的困扰,不断走向富强 3、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他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贯穿于这一理论的各个方面,是这一理论的思想基础。这一理论指导了改革开放,使国不断发展进步。 三个代表的思想体现了对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

5、必然趋势的深刻认识。三个代表是对于历史规律性与必然性的把握,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归根到底是为了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我们党从建立伊始就以中国社会的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利益代表的姿态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推进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都应贯穿三个代表的要求。 4、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

6、、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这是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作出的科学定位,也是党的十七大的一个重要历史贡献。 二、理论创新用于发展的要求与进步 1、随着实践的发展变化,我们党的理论建设需要不断创新,做到与时俱进。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我们紧密结合新的实践,针对党的思想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创新,形成了一系列创造性地理论成果。 首先,以胡锦涛同

7、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胡锦涛同志强调,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的政绩观,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想问题、作决策、干T作的全过程。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有利于统一全党的认识,有利于提高党的正确的、科学的执政理念,是新时期对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创新和发展。 其次,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新理念。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是实现党执政的必然要求。因此党员干部只有认真学习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知识、加强党

8、章和法纪教育、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和思想道德修养、严肃党的纪律,才能增进党的团结统一,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只有这样党才能实现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 2、大力开展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 我们都知道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历来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重大课题。中共中央在全党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分层次、分阶段、多形式逐步进行,以提高党员学习理论的自觉性。这样就为党员加强党性锻炼、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了条件。 中国共产党使中国人民的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领导,我们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党。希望当会不断发展与壮大。 2011-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