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839962 上传时间:2020-01-27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388.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内蒙古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内蒙古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内蒙古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内蒙古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依次表示倒平板、接种的位置,以及划线法接种的路径示意图,其中错误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平板划线法是通过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表面,其操作步骤是:将接种环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直至烧红;在酒精灯火焰旁冷却接种环,并打开大肠杆菌的菌种试管的棉塞;将菌种试管口通过火焰达到消灭试管口杂菌的目的;将冷却的接种环伸入到菌液中取出一环菌种;将菌种试管口再次通过火焰后塞上棉塞;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把接种环伸入平板内划35条平行线,

2、盖上皿盖,不要划破培养基;灼烧接种环,冷却后从第一区划线末端开始向第二区域内划线,重复上述过程,完成三、四、五区域内划线,注意不要将第五区的划线与第一区划线相连;将平板倒置放在培养箱中培养。【详解】A. 倒平板时,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右手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防止空气中的杂菌污染,A正确; B. 接种时,左手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B正确; C. 划线时在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进行,让菌种来源于上一次划线末端,C正确;D. 在划线法接种时,第二次划线应从第一次划线的线末开始,图中没有让接种环

3、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D错误。2.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在蛋白质鉴定实验中,稀释的蛋清液加热变性后滴入双缩脲试剂不显示紫色B. 观察同一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不同部位,其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C. 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先盖盖玻片再滴加酵母培养液,并立即放到显微镜下观察D. 制作腐乳时,培养瓶内盐和豆腐的比例从下到上均维持在15,可防止杂菌生长【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在蛋白质鉴定实验中,稀释的蛋清液加热变性后滴入双缩脲试剂仍会显示紫色,A错误;观察同一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不同部位,因其细胞液浓度不同,其质壁分离程度也可能不同,B正确;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

4、先盖盖玻片再滴加酵母培养液,用吸水纸吸取多余的液体后放到显微镜下观察,C错误;制作腐乳时,培养瓶内盐和豆腐的比例从下到上距瓶口越近,放的盐越多,以防止杂菌生长,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高中生物相关实验操作,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知识内容及要求”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3.如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A. 操作前不用进行任何处理B. 划线操作必须在火焰上进行C. 在5区域中才可以得到所需菌落D. 在1、2、3、4、5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答案】

5、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平板划线操作方法。在每次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A错误;接种环灭菌方法应是在火焰上灼烧,接种时划线操作是在火焰边进行B错误;在5个区域中,只要有单个活细菌,通过培养即可获得所需菌落,C错误;在12345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知识点为平板划线法,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4.关于亚硝酸盐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在食品生产中用作食品添加剂,可多加B. 绿色食品不会含有亚硝酸盐C. 亚硝酸盐在人体胃内易变成亚硝胺D. 水煮的越久亚硝盐酸的含量越少【答案

6、】C【解析】【分析】亚硝酸具有防腐作用,但是亚硝酸盐会危害人体健康,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0.3-0.5g时,会中毒;当摄入总量达到3g时,会引起死亡。【详解】亚硝酸盐是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在食品中可用作添加剂,但加入的量极少,A错误;绿色食品是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没有施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食品,与是否含有亚硝酸盐无关,B错误;亚硝酸盐在人体胃内可变成亚硝胺,C正确;水煮得越久,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D错误。【点睛】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5.大分子反应物应采用的固定化技术和理由是 ( )A. 固定化酶技术;可应用包埋法对酶固定,利于大分子和酶的接触B. 固定化细胞技术;

7、一般应用包埋法对细胞固定,利于大分子和细胞的接触C. 固定化酶技术;可应用化学结合法或物理吸附法对酶固定,利于大分子和酶的接触D. 固定化细胞技术;一般应用化学结合法或物理吸附法对细胞固定,利于大分子和细胞的接触【答案】C【解析】【分析】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的比较: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种类一种一系列酶制作方法吸附法、交联法、包埋法吸附法、包埋法是否需要营养物质否是缺点不利于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反应物不宜与酶接近,尤其是大分子物质,反应效率下降优点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可以反复利用成本低,操作容易【详解】大分子反应物应采用的固定化技术是固定化酶技术,理由是:一般用化学结合法或物理吸附

8、法对酶固定,和包埋法相比,化学结合法或物理吸附法有利于反应物与酶的接触。如采用固定化细胞技术,则一般用包埋法对细胞固定,由于大分子颗粒比较大,反应物难以进入包埋细胞的网格或颗粒,不利于反应的进行,故选C。6.用尿糖试纸检测尿糖情况的原理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根据试纸与标准比色卡进行颜色比对的情况可判断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B. 只要将两种酶固定在试纸上就可以检测尿糖C. 步骤原子氧可以将某无色物质氧化成有色化合物D. 若通过此方法检测出尿糖,还不能确定此人一定患有糖尿病【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试纸与标准比色卡进行颜色比对的情况可判断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故A正确。该试纸条还需要经

9、某无色物质固定在试纸条上,故B错误。由图示原理可知步骤原子氧可以将某无色物质氧化成有色化合物,故C正确。若通过此方法检测出尿糖,还不能确定此人一定患有糖尿病,因为一次饮食过量糖类或肾脏病变都有可能出现尿糖现象,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血糖测定机理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的分析能力。7.下列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培养基应先调pH再进行灭菌B. 培养基应先灭菌再分装到培养皿C. 溶化琼脂时不能使培养基溢出或烧焦D. 高压蒸汽灭菌锅加盖时应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旋紧螺栓【答案】D【解析】培养基应先调pH再进行灭菌,否则会被再次污染,A正确;培养基应先灭

10、菌再分装到培养皿,B正确;溶化琼脂时不能使培养基溢出或烧焦,C正确;高压蒸汽灭菌锅加盖时,将盖上的排气软管插入内层灭菌桶的排气槽内,再以两两对称的方式同时旋紧相对的两个螺栓,使螺栓松紧一致,勿使漏气,D错误。8.下列对胡萝卜素的提取过程分析正确的是A. 在把新鲜的胡萝卜切成米粒大小的颗粒置于烘箱中烘干时,温度越高、干燥时间越长,烘干效果越好B. 在萃取过程中,在瓶口安装冷凝回流装置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的挥发C. 在浓缩干燥前,没有必要进行过滤D. 将滤液用蒸馏装置进行蒸馏,要收集蒸发出去的液体,蒸发出去的是胡萝卜素,留下的是有机溶剂【答案】B【解析】【分析】提取胡萝卜素的方法:萃取法,石油

11、醚最适宜做萃取剂。实验流程: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鉴定方法:纸层析法。【详解】对新鲜的胡萝卜进行烘干时,若温度过高、干燥时间过长,会导致胡萝卜素分解,A错误;在萃取过程中,在瓶口安装冷凝回流装置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的挥发,B正确;在浓缩干燥前,要进行过滤,滤去不溶物,C错误;用蒸馏装置进行蒸馏,蒸发出去的是有机溶剂,留下浓缩的是胡萝卜素,D错误。故选B。【点睛】纸层析法点样时,应该快速细致,点样后会在基线上形成细小的圆点,注意保持滤纸的干燥。9.用固定化酵母进行葡萄糖的发酵,结果发现产生的酒精很少,可能的原因是干酵母未进行活化处理 CaCl2溶液浓度过高 加入酵母细胞前海藻酸

12、钠溶液未冷却 活化酵母菌用的是蒸馏水A. B. C. D. 【答案】A【解析】利用酵母菌进行葡萄糖的发酵产生的酒精较少的主要原因是参与发酵的酵母较少,题中的都会造成这一结果,而酵母菌活化时用的就是蒸馏水,A项正确。10.下列关于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酵母菌发酵过程产生的酒精,对其他微生物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B. 测定土壤样品中的活菌数目,常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C. 提纯和分离严格厌氧型微生物,一般不用稀释涂布平板法D. 不同微生物需要的营养条件不同,培养细菌时需要将PH调为中性或微碱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菌落计数法而一般不用活菌计数,B

13、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11.某种细菌菌株需要亮氨酸才能生长,但此菌株对链霉素敏感。实验者用诱变剂处理此菌株,想筛选出下表格中细菌菌株类型,则配制相应选择培养基类型正确的是L:亮氨酸 S:链霉素 +:加入 -:不加入选项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的菌株筛选出抗链霉素的菌株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的抗链霉素的菌株AL+S+L-S-L+S-BL-S-L+S+L-S+CL-S+L+S+L-S-DL+S-L-S-L+S+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目要求,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的菌株,即在没有亮氨

14、酸的培养基上能够生长,应使用的培养基为L-、S可加可不加;筛选出抗链霉素的菌株应使用的培养基为S+、L可加可不加,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抗链霉素的菌株应用的培养基L-、S+。B正确考点:选择培养基的应用12.生物产品的分离、纯化是现代生物技术中一种常见的技术。下列关于物质提取、纯化原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采用凝胶色谱法分离果胶酶的原理是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在色谱柱中的移动速度不同B. 使用透析法可以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C. 电泳法是利用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和数量以及样品分子大小不同,产生的迁移速度不同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D. 离心法分离蛋白质的依据是不同大小的分子离心时沉降速度不同【答案】B【解析】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因此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得以分离同,A正确;使用透析法可以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B错误;电泳法是利用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和数量以及样品分子大小不同,产生的迁移速度不同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C正确;离心法分离蛋白质的依据是不同大小的分子离心时沉降速度不同,D正确。13.下图表示几种含氮物质之间相互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