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18届中考化学天天练(3.16pdf)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831908 上传时间:2020-01-2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2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市2018届中考化学天天练(3.16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8届中考化学天天练(3.16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8届中考化学天天练(3.16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8届中考化学天天练(3.16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8届中考化学天天练(3.16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市2018届中考化学天天练(3.1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市2018届中考化学天天练(3.16pdf)(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化学天天练 3 16初三化学天天练 3 16 1 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 如图曲线中描述正确的是 A B C D 2 向烧杯中逐滴加入 X 溶液至过量 图甲 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 纵坐标 与加入 X 溶液的质量 横坐标 关系不符合图乙的是 烧杯中的物质X 溶液 A稀硫酸和稀盐酸氯化钡溶液 B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C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 D碳酸氢钠溶液稀盐酸 A AB BC CD D 3 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标签脱落 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 NH4HCO3 氯化铵 NH4Cl 和尿素 CO NH2 2 中的一种 为鉴别三种化肥 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

2、 X Y Z 并进行如下实验 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 物质为尿素 B Y 物质为碳酸氢铵 C 常温下如要鉴别 Y Z 两种样品 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 D 如果实验 中 Y Z 两种样品没有另取 则会使检验结果不准确 4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常伴随着一些现象 下列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观察到化学反应发 生的是 A B C D 5 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 碱石灰 是 CaO 和固体 NaOH 的混合物 极易与空气中水蒸汽和 CO2反应而变质 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 碱石灰 作了如下探究 1 猜想 猜想 没有变质 碱石灰 只含有 CaO 固体 NaOH 猜想 已完全变质

3、碱石灰 全部变成了 CaCO3和 Na2CO3 则 CaO 与水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2 实验 如图所示 3 判断 a 若Ca OH 2 CaCO3和Na2CO3投入到水中不会放热 则由操作 现象判断 猜想 填 成立 不成立 b 操作 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由操作 的现象判断 滤液中含有 写 化学式 由此判断猜想 填 成立 不成立 c 综合 a 和 b 的结论 判断该样品变质情况为 4 拓展 由上述实验说明 实验室中 碱石灰 应保存 操作 中玻璃棒的作 用是 答案答案 1 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 如图曲线中描述正确的是 A B C D 解答 解 A 向含有稀盐酸和

4、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时 随着氢氧化钠和稀 盐酸反应的进行 溶液的酸性减弱 pH 升高 当稀盐酸和氯化铜都完全反应后 继续滴加 氢氧化钠溶液时 溶液显碱性 pH 大于 7 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B 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时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时 溶液 质量增加 当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时 溶液质量减小 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 继续滴加氢 氧化钠溶液时 溶液质量增大 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C 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时 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 开始 不产生沉淀 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D 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

5、时 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 开始 不产生沉淀 当稀盐酸完全反应后 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产生沉淀 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 不再产生沉淀 该选项描述正确 故选 D 2 向烧杯中逐滴加入 X 溶液至过量 图甲 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 纵坐标 与加入 X 溶液的质量 横坐标 关系不符合图乙的是 烧杯中的物质X 溶液 A稀硫酸和稀盐酸氯化钡溶液 B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C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 D碳酸氢钠溶液稀盐酸 A AB BC CD D 解答 解 A 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沉淀硫酸钡不溶于稀盐酸 开始就产生沉淀 符合图象 B 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 后和硫酸铜反应 因此开始没有沉淀出现 当硫酸消

6、耗完后 才出现沉淀 不符合图象 C 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开始就产生沉淀 符合图象 D 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开始就产生气体 符合图象 故选 B 3 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标签脱落 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 NH4HCO3 氯化铵 NH4Cl 和尿素 CO NH2 2 中的一种 为鉴别三种化肥 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 X Y Z 并进行如下实验 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 物质为尿素 B Y 物质为碳酸氢铵 C 常温下如要鉴别 Y Z 两种样品 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 D 如果实验 中 Y Z 两种样品没有另取 则会使检验

7、结果不准确 解答 解 A 碳酸氢铵 NH4HCO3 氯化铵 NH4Cl 和尿素 CO NH2 2 三种物质中加熟 石灰无刺激性气味的尿素 而碳酸氢铵和氯化铵中含有铵根离子会和熟石灰反应产生刺激性 气味的氨气 故 X 是尿素正确 B 因为碳酸氢铵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铵 水 二氧化碳 氯化铵与盐酸不反应 所以 Y 物质为碳酸氢铵 故说法正确 C 因为碳酸氢铵 氯化铵都是铵态氮肥 但是碳酸氢铵常温能分解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而氯化铵常温不分解 所以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鉴别 故说法正确 D 在实验 加熟石灰是氢氧根离子与铵根离子的反应 在实验 中加稀盐酸是从碳酸氢铵 和氯化铵的阴离子方面来区分 所以两者

8、的样品没有另取也不影响检验结果 故说法错误 故选 D 4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常伴随着一些现象 下列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观察到化学反应发 生的是 A B C D 解答 解 A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反应无明显现象 需要借助 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 故选项正确 B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絮状沉淀 现象明显 不需借助酸碱 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 故选项错误 C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有大量气泡产生 现象明显 不需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 反应发生 故选项错误 D 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反应后瓶内压强减小 会观察到软塑料 瓶变瘪了 现象明

9、显 不需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 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5 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 碱石灰 是 CaO 和固体 NaOH 的混合物 极易与空气中水蒸汽和 CO2反应而变质 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 碱石灰 作了如下探究 1 猜想 猜想 没有变质 碱石灰 只含有 CaO 固体 NaOH 猜想 已完全变质 碱石灰 全部变成了 CaCO3和 Na2CO3 则 CaO 与水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CaO H2O Ca OH 2 2 实验 如图所示 3 判断 a 若 Ca OH 2 CaCO3和 Na2CO3投入到水中不会放热 则由操作 现象判断 猜想 不 成立 填 成立 不成立 b 操作 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10、为CaCO3 2HCl CaCl2 CO2 H2O 由操作 的现象判 断 滤液中含有Na2CO3 写化学式 由此判断猜想 不成立 填 成立 不成立 c 综合 a 和 b 的结论 判断该样品变质情况为部分变质 4 拓展 由上述实验说明 实验室中 碱石灰 应密封保存 操作 中玻璃棒的作 用是防止溶液外溅 引流 或导流 解答 解 1 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故答案为 CaO H2O Ca OH 2 3 a Ca OH 2 CaCO3和 Na2CO3投入到水中不会放热 而样品加水溶解时试管发热 说 明猜想 II 错误 故答案为 不成立 b 根据题中的阳离子结合可能的变质 会生成沉淀的只有钙离子形成的碳酸钙沉淀 碳酸 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 水和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CaCO3 2HCl CaCl2 CO2 H2O 滤液加盐酸会生成气体 加氢氧化钙会生成白色沉淀 说明含有滤液中碳酸根离子 金属阳 离子是由钠离子 所以滤液中含有碳酸钠 故答案为 Na2CO3 不成立 部分变质 4 碱石灰在空气中极易变质 所以需要密封保存 过滤时 液体可能外溅 需要玻璃棒 的引流 故答案为 密封 防止溶液外溅 引流 或导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