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考必背公式数学知识点+浙教版初中数学中考知识点汇总

zha****588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36KB
约8页
文档ID:119831862
中考必背公式数学知识点+浙教版初中数学中考知识点汇总_第1页
1/8

中考必背公式数学知识点+浙教版初中数学中考知识点汇总中考必背公式数学知识点1、 常用单位换算1、 长度单位换算: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2、 单位面积换算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3、 体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4、 容积单位1升=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1升=1立方分米5、 重量单位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公斤=2斤,一斤=500克6、 时间单位1世纪=100年,1年=4个季=12个月=365天(平年)或366天(闰年)1天=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7、 角的度数单位1度=60分,1分=60秒2、 常见倍数关系:1、 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d=半径r的2倍2、 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所对的圆心角是圆周角的2倍3、 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4、 平分线段,平分角5、 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之比为3:13、 证明边相等的方法1、 等角对等边2、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3、 线段中点4、 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中两腰相等5、 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

6、 在同圆和等圆中半径相等,直径相等7、 线段中垂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8、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9、 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10、 切线长定理:从园外向圆引出的两条切线,切线长相等11、 特殊四边形:①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②矩形:对边相等,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③菱形: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④正方形:四条边相等,对角线相等,且相互垂直平分4、 证明角相等的方法1、 两直线平分,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2、 对顶角相等3、 等腰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4、 等边三角形中三个内角相等,等于60三个外角相等,等于1205、 等腰三角形中,三线合一6、 垂线可得相邻两角相等,都等于907、 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8、 同角的余角相等,同角的补角相等9、 在等圆或同圆中,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10、 在同圆中直径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等于9011、 特殊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矩形,四个角相等等于90;菱形对角相等;正方形,四个角相等等于90五、圆与三角形1、 直径①直径=2半径(同圆中)d=2r②直径所对的圆周角等于90③圆的周长=πd④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⑤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⑥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2、 半径r(在同圆中)①r=d 圆的周长=2πr 圆的面积=πr2 ②圆中半径相等3、切线①与圆相切经过半径外端,并垂直于这条半径(或直径)②证明方法:找出半径或直径,证明其垂直于这条半径或直径③切线长定理(工具书219页)④切割线定理4、直角三角形①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②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③勾股定理(ab直角边,c斜边)a+b=c④直角三角形的判定:若a+b=c,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⑤常用勾股数1,,2; 1,1,; 3,4,5; 6,8,10; 5,12,13; 7,24,25; 9,40,41⑥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互余⑦a:b:c=1::2 等腰直角三角形a:b:c=1:1:√2六、常用面积公式①三角形S=底高 S=ah直角三角形s=C.h=ab②梯形S=(上+下)高2③平行四边形S=底高④长方形(矩形)s=长宽⑤菱形S=底高=对角线乘积的一半⑥正方形S=边长边长=对角线乘积的一半⑦圆形S=πr⑧圆锥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πrl+πr(l为母线长)侧面积=πrl= l R (l为侧面展开图的弧长,R为侧面展开图的半径,也是圆锥的母线长)⑨扇形S=nπr/360=l弧r⑩圆柱=S表=S侧+2S底=C底h+2πr浙教版初中数学中考知识点汇总1.数的分类及概念: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像√3,π,0.101001∙∙∙叫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

实数按正负也可分为:正整数、正分数、0、负整数、负分数,正无理数、负无理数2.自然数(0和正整数);奇数2n-1、偶数2n、质数、合数科学记数法:(1≤a<10,n是整数),有效数字3.(1)倒数积为1;(2)相反数和为0,商为-1;(3)绝对值是距离,非负数4.数轴:①定义(“三要素”);②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2)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数均为05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表为:x≥0)(1)常见的非负数有:6.去绝对值法则: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零的绝对值是零,“0”;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7.实数的运算: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法则,定律,顺序要熟悉8.代数式,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分式有理式,无理式9. 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相加,字母及字母的指数不变)10. 算术平方根: (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 平方根:11. (1)最简二次根式:①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②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2)同类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以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3)分母有理化:化去分母中的根号。

12.因式分解方法: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A.提公因式法;B.公式法;C.十字相乘法;D.分组分解法13.指数:n个a连乘的式子记为 其中a称底数,n称指数, 称作幂正数的任何次幂为正数;负数的奇次幂为负数,负数的偶次幂为正数14. 幂的运算性质:①am an=am+n; ②aman=am-n; ③(am)n=amn;④( ab )n =anbn ; ⑤15.分式的基本性质 = = (m≠0);符号法则:16.乘法公式:(a+b)(a-b)=a2-b2; (a+ b)2= a2+2ab+b2; a2-b2=(a+b)(a-b); a2+2ab+b2 = (a+ b)217.算术根的性质:① = ;② ; ③ (a≥0,b≥0); ④ (a≥0,b>0)18.统计初步:通常用样本的特征去估计总体所具有的特征1).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2)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平均数:平均数是刻划数据的集中趋势(集中位置)的特征数。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或最中间位置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① ; ②③若 , ,… , , ; 则(3)极差:样本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它是刻划样本中数据波动范围的大小方差:方差是刻划数据的波动大小的程度 标准差:(4)调查:普查:具有破坏性、特大工作量的往往不适合普查;抽样调查:抽样时要主要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5)频数、频率、频数分布表及频数分布直方图:19.概率:用来预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学量(1)P(必然事件)=1;P(不可能事件)=0;0〈P(不确定事件A)〈12)树形图或列表分析求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3)游戏公平性是指双方获胜的概率的大小是否相等(“牌,球”游戏中放回与不放回的概率是不同的)20.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2)点到直线之间,垂线段最短(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之间的距离);(3)两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处处相等(这条垂线段的长度叫做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4)同平行于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传递性);(5)同垂直于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1.性质:在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该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判定: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22.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该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判定定理: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该角的角平分线上23.同角或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24.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判定:同位角(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5.三角形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①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度;任意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②第三边大于两边之和,小于两边之差;③重心:三条中线的交点; 垂心:三条高线的交点;外心:三边中垂线的交点; 内心:三角平分线线的交点④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该边一半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⑤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逆定理也成立⑥300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Rt△中,等于斜边的一半的边所对的角是30026.全等三角形:①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角相等②条件:SSS、AAS、ASA、SAS、HL27.等腰三角形:在一个三角形中 ①等边对等角;②等角对等边;③三线合一; ④有一个600角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8.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29.n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0,外角和为3600,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等于 30.平行四边形的性质: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②两组对角分别相等;③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判定: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④两组对角分别相等;⑤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31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与正方形32. 梯形: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梯形可分①直角梯形②等腰梯形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33.梯形常用辅助线:34.平面图形的密铺(镶嵌):同一顶点的角之和为360035.轴对称:翻转1800能重合; 中心对称(图形):旋转180度能重合36.命题(题设和结论)、定义、公理、定理; 原命题,逆命题; 真命题,假命题;反证法37. ①轴对称变换: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线段,对应角相等②图形的平移:对应线段,对应点所连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平移方向和距离是它的两要素。

③图形的旋转:每一个。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