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通信技术专业调研报告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119828833 上传时间:2020-01-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等职业学校通信技术专业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等职业学校通信技术专业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等职业学校通信技术专业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等职业学校通信技术专业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等职业学校通信技术专业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等职业学校通信技术专业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等职业学校通信技术专业调研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汨罗市职业中专学校通信技术专业调研报告 (专业代码) 2016 年 3 月通信技术专业调研报告一、 调研基本情况(一) 调研目的 通信行业的变化是日新月异,每一年都有大量的新技术出现,对人才素质也有新的要求。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告诉增长,移动通信人才的需求将迅速放量。一方面,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另一面,相关服务行业人才需求看涨。于是,通过本次调研收集和分析通信类专业学生的社会人才需求状况信息,了解当前社会、电信行业以及企业对通信类专业人才知识、技能、素质要求的变化趋势,为学校通信技术专业的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学生就业指导提供信息,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的修订、教学的改革提供依

2、据和帮助,提高通信技术人才培养质量及毕业生就业质量。作出如下调研报告。(二) 调研时间2014年10月到2015年12月(三)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对象是长株潭及周边地区的通信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在校老师。利用电子访问方式、社会实践调查方式、互联网上查找相关信息为主,并通过在校老师,用人单位反映的就业情况为辅。(四)调研方法 通过浏览、访问网络和文献、做调查问卷搜集得来的文字才来哦的整理,电话采访、咨询等方法。(五) 调研内容1. 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情况。2. 专业岗位职业能力。3. 专业岗位知识能力。4. 薪金水平。5. 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目前就业较为热门技术、岗位。(六) 调研分析(一

3、) 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情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广泛,由于通信产业在全球的告诉及持续发展,该专业在国外也是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对人才的需求量又相当大。每个学校平均每年都以120-200人的数量招生,有的学校甚至更多。学历层次从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不等,有的学校还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形成人才梯级培养的方式。尽管如此,此专业每年的毕业生还是供不应求,炙手可热。(二) 专业岗位职业能力能力要求:较强的实践能力:培养人才方向应该基于移动通信、微波技术、光通信、互联网通信方面的测试、系统安装、调试与维护、产品维修及企业网络维护的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通信设备的测试与维修人员。

4、更新知识的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需求,战歌通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熟悉计算机通信网络使用、安装调试及维护,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和软硬件知识技能及通信技术技能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能从事各类电子工程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应用、制造的技术性人才。(三) 专业岗位知识能力核心工作岗位及相关工作岗位岗位描述岗位知识能力要求与素质通信工程监理1.从事通信管道建设工监理的质量控制;2通信线路建设工程监理的质量控制;3通信设备安装工程监理的1熟悉通信电子基础知识;2熟悉通信工程监理基础知识;3熟悉通信电源、程控交换机、光传输、4熟悉通信管道、通信线路、通信铁塔等工程过程及注意事项。BSC/RNC调测工程师1从事BSC/

5、RNC交换设备的开通、调测等;2从事在网设备的软件升级,网络局数据的制作;3负责BSC/RNC技术支持,包括网络局数据的标准化、网络接口分析与优化,设备故障处理以及培训工作等。1熟悉通信电子基础知识;2熟悉移动通信系统原理;3掌握BSC/RNC调试方法及故障排除方法;4掌握BSC/RNC软件系统升级步骤及系统备份;核心网调测工程师1WCDMA、GSM核心网的调测,系统割接;2负责交换机软件系统升级;3负责硬件更换工作;4交换系统技术支持;5从事局数据的制作;1熟悉通信电子基础知识;2熟悉移动通信系统原理;3掌握WCDMA、GSM核心网调试方法及故障排除方法;4掌握核心网交换机软件系统升级步骤及

6、系统备份;移动通信基站工程督导1负责通信设备厂商的3G/GSM基站工程安装、调测;2负责主流通信设备厂商基站工程管理和组织实施,具体包括工程调度、人员管理、业主协调以及质量控制;3负责基站技术支持工作;1熟悉通信电子基础知识;2熟悉移动通信系统原理;3熟悉华为移动通信基站设备,认识各个单板的主要功能;4认识工程现场施工流程,能够处理现场出现的设备故障;5了解工程安全生产方面知识,对施工现场安全施工负责;移动通信网络工程师1负责移动通信设备的硬件安装与软件调测;2负责核心网络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承担GSM/GPRS移动通信系统(包括无线网技术、网络划设计与网络优化);3负责CDMA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7、(包括核心网技术、无线网技术、网络规划设计与网络优化);4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等工程设计和施工任务;1扎实的通信理论知识,对移动通信网有2熟悉计算机操作、熟悉TCP/IP、UNIX操作系统及数据库相关知识;3了解移动通信2G/3G方面的产品。了解目前移动通信发展的热点技术;5了解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传输技术及最新发展趋势;6了解在移动通信中的智能网,包括移动室内覆盖工程技术人员接受任务,调查市场需求,掌握产品功能及性能,负责室内通信覆盖的设计及维护1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有一定的工程施工经验或工程管理经验;2熟悉移动通信原理,能够熟练使用电脑等信息工具;3善于组织、沟通,有较强的学习和提高能力;

8、4具有室内分布系统施工相关知识。(四)薪金水平近3年内对中职层次层次人才需求量是越来越多的,呈上升趋势,究其原因是近年来通信技术好运营市场的迅速发展,薪酬也在每月2000-3000左右。三、调研结论宽带业务和各种移动终端的普及对网络带宽和频谱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整个宽带的建设和应用将进一步推动网络的整体发展。I大量电子社区的出现也使互联网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互联网经营和生存的模式也将更加丰富。互联网产业的从业者以今后的发展具有坚定的信息。从以往看,大家在网上更多的是浏览信息、使用电子邮件、玩网络游戏,把互联网更多地当作自己的一个高级的信息技术玩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玩具能够变成工具,成为人们日常

9、生活、工作离不开的工具。电子政务的推进会推动这样一个进程。网络服务会逐步规范化,这个规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两天就能实现的,也不是政府下达文件指令或行业组织号召一下就能实现的,它需要从业者的认识,当大家都意识到,当大家都规范起来并能够在这个产业里很好地生存时,这个规范才有实际的价值。网络教育将是下一个互联网业务的热点问题,网络搜索,大容量电子邮件,电子商务平台,移动互联网,无线局域网,网络资源信息开发等业务都将成为互联网业务的热点问题。功能比较强大的个人终端以及共享信息资源这些将来会出现。由于移动通信、固定通信与卫星通信等技术的支持,人类正在实现漫游化的追求中阔步迈进。这种漫游将超越物理时

10、空、心理时空和社会时空的限制,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媒体世界的发展、社会群体的分化,漫游的涵义渐渐扩展为力图获得相对于物理时空、心理时空和社会时空的自由。不论在哪种意义上,它都有赖于通信技术的支持。当今的上网是人类漫游的新途径,漫游的前景则取决于通信技术的新突破。根据调查的信息,电信服务类岗位的需求量较大,尤其是前台服务、业务营销、推广和宣传、电子商务、社交礼仪、公共关系等尤为受欢迎;其次是终端维护类,像基站维护鱼保养、程控交换、设备维护与保养等需要大量人才;工程管理类如工程预算、工程图绘制需求量较大,但对技术要求很高,对专科生来说,这样的岗位有一定难度。从调查反映的情况

11、看,由于毕业生就业工程中存在激烈的竞争。工作压力大等因素,有很多毕业生对现状不满,工作中力不从心,由于压力大,是学生急功近利,许多人把高校视为就业的培训机构,致使高等学校围着就业转。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此外用人单位也反映,很多学生交际能力、拓展能力、持续学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等都有待提高。因此,随着人才竞争的不断加强,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更应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四、 对策与建议对本专业教育的建议:加强学生就业指导,调整就业心态:积极做好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从专业发展、市场需求、职业定位、个人优势、竞争压力、心里减负等方面帮助毕业生进行就业观念定位。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加强基本理论、基

12、础知识的学习与训练,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公关能力、交际能力、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等等。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技能水平:实验教学要改变以往的实验模式,精简合并实验项目,在教学允许的好、范围内,减少验证性实验数量,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除比率。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真正达到培养受社会欢迎的应用型人才。坚持和加强素质教育: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向大众化过渡。其结果就是生源参差不齐、毕业生剧增,就业难度越来愈大,学生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在社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这就要求学校坚持和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事实表明,学生社团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总体素质。因此,让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了解社会,从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word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