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19826628 上传时间:2020-01-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0年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0年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0年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0年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解析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惬意(qi) 欺侮(w) 流水潺潺(chn) 噤若寒蝉(jng)B. 攒集(cun) 脚踝(k) 五行八卦(hng) 拾级而上(sh)C. 单于(chn)粜米(tio)暴戾恣睢(su) 翘首以待(qio)D. 蒿菜(ho) 隐晦(hu)嗤之以鼻(ch) 探骊得珠(l)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 笼统赌博共商国是断章取义B. 挺拨编辑张驰有度不可名状C. 沧桑颖慧道貌岸然再接再励D. 迁徒菲薄两全其美鸠占鹊巢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

2、的一项是()A. 幼儿园儿童竟然学到了小学高年级甚至中学的内容,如此“抢跑”,无异于揠苗助长。B. 在笔者看来,绿营这种抱团取暖的行为是民进党当局黔驴技穷的表征。C. 把莫言旧居整修得花团锦簇,反倒如焚膏继晷、花间晒裤,实在是大煞风景。D. 中央财经人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表示:时代屆变但德孝的价值亘古不变。4.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古代军事家高度重视军队组织和指挥系统的建设,其中就包括金鼓制度的建立和训练。但是,_。A. 出于古代小说中经常出现“击鼓进军”“鸣金收兵”,使许多人形成了中国古代军队作战时似乎只有进攻和后撤两个指挥信号的印象B. 古代小说中经常出现的“

3、击鼓进军”“鸣金收兵”,许多人形成了中国古代军队作战时似乎只有进攻和后两个指挥信号的印象C. 古代小说中经常出现“击鼓进车”“鸣金收兵”,使许多人形成了中国古代军队作战时似于只有进攻和后撤两个指挥信号D. 由于古代小说中经常出现“击鼓进车”“鸣金收兵”,许多人形成了中国古代军队作战时似乎只有进攻和后撤两个指挥信号的印象5. 填入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正确的是()有个成语,叫做目不识丁,如文天祥的诗中就有“眼不识丁马前卒,隔床鼾鼻已陶然”的诗句。所以说人目不识丁或不识一字,就不免带有贬义目不识丁又叫眼不识丁“丁”字的写法,就那么一横一竖钩,确实是再简单不过了意思是说连个简单的“丁”字都不认识。

4、A. B. C. D. 6. 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在学校想专心看书却总是走神,他和乔玩弄壁虱,为此两人打了起来,以至于没有注意到老师走过来。B. 智取生辰纲的关键在于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宋江、吴用、刘唐等好汉引诱对方上钩,全然不露痕迹,杨志虽极精细,仍然中了计。C. “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绍兴,我们同去。”这是范爱农在绍兴光复后的第二天上城时对鲁迅说的话,可见革命胜利后他内心的无比喜悦。D. 罗刹捶着胸膛骂道:“那泼猴赚了我的宝贝,现出原身走了!气杀我也!”罗刹女生气的原因是孙悟空假扮了牛魔王,从她手上骗走了芭蕉扇。二、默写(

5、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7. 按原文默写子曰:“三人行, _ 。择其善者而从之,共不善者而改之。”(论语)_ ,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潭西南而望, _ ,明灭可见。(柳宗小石潭记)_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_ 。(李煜相见欢)_ ,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_ ,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纸上得来终觉浅, _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同样是咏秋,刘禹锡秋词中的“ _ ”写出了秋天明艳的景致,而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_ ”则写尽了秋天的肃杀之气。三、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8. 2019年4月23日是第

6、24个“世界读书日”,今年的主题为“阅读悦美,书香柳州”。为了迎接这个重要日子,你所在的学校将要举办各种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活动一】 为了解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学校就此对 3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中学生谋外阅读情况调查表 读书计划情况读书笔记情况有无计划百分比是否做读书笔记百分比有计划10.1%每读必做0%有时有计划31.1%凭兴趣做24.6%没有计划58.8%从不做75.4%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写出两点) 【活动二】写出有关狼的成语和谚语各一个: _ 、 _ 。学习了专题狼,学生对狼的评价反应不一,展开了解论。反方认为狼狡诈、凶残。

7、假如你是正方,请你针对反方的观点和理由进行反驳。 正方: _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前两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在整首诗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诗中使用了吕尚、伊尹、宗悫的典故。请说明诗人使用这些典故的用意。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10.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

8、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9、乙】狄青为枢密副使,宣抚广西。时侬智高守昆仑关。青至宾州,值上元节,令大张灯烛,首夜燕将佐,次夜燕从军官,三夜飨军校。首夜乐饮彻晓。次夜二鼓时,青忽称疾,暂起如内,久之, 使人谕孙元规,令暂主席行酒,少服药乃出,数使人劝劳座客。至晓,各未敢退,忽有驰报者云:“是夜三鼓,青已夺昆仑矣。” (选自梦溪笔谈)【注】抚:朝廷派遣大臣赴某一地区传达皇帝命令并安抚军民、处置事宜。侬智高:宋朝壮族首领。皇祐四年起兵反末,自称仁惠皇帝。燕;通“宴”,宴请。孙元规:时任湖南安抚使兼广南东路、广刺西路安抚使。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_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聚室而谋曰B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深孚众望C次夜

10、燕从军官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D齐人三鼓是夜三鼓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_ A吾视其辙乱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B可以一战皆以美于徐公C令暂主席行酒,少服药乃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D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虽我之死有子存焉下列对【甲】【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甲】文,曹刿的智谋和才能过人,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他能沉着、冷静、果断。 B【乙】文,狄青关心手下将官,在上元节为他们举办宴会,这是他取胜的关键。 C【乙】文中,“上元节”,又称元宵节,即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 D要想战胜敌人,必须讲究谋略。这个道理在【甲】【乙】两文中均有体现

11、。把“文言文阅读”【甲】【乙】两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使人谕孙元规,令暂主席行酒。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2.0分)11. 小说的通俗叶兆言小说的通俗仿佛是一个用来袭击作家的臭鸡蛋。如今的小说家,你说他的小说通俗,十有八九会以为你是在骂他。小说本来不是什么大学问,小说本来就是通俗的东西,但是害怕别人说自己的小说通俗,却是作家的一块心病。 纯文学从来就是一件皇帝的新衣,大家都这么说,于是也难得有人跳出来揭穿。纯这个词总让我想起工业原料,想起酒精,想起糖精。文学是浑成的,就好像是美酒,就好像是芳香的巧克力,一旦提炼成精,就有些煞风景。喜欢喝酒的人

12、,馋嘴的小孩子,不到迫不得已,怕是不会去品尝酒精和糖精的。 小说不能通俗,是作家没能耐。金圣叹曾将水浒提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高度,他认为“天下文章,无有出水浒右者。”这话的潜台词是,水浒不仅是小说中最好的,而且高出了四书五经。现在我们习惯用古典小说这个词,其实古典小说都是通俗小说。不通俗就没有古典小说,旧式文人常常看不起小说,原因就是嫌小说通俗了一些。 西方的小说也不可能远离通俗,和中国小说如出一辙,西方的小说也是从平民百姓那里诞生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通俗是小说的必然,小说永远不应该是哲学著作。张恨水写小说以通俗闻名,他的一篇小说当年曾得到茅盾先生的表扬,为此,他十分感激,专门在文章里提及

13、。从这点也可以看出一个通俗作家的心虚。其实张恨水小说的好与坏,并不在是否通俗,而在于缺少创新,通俗不是病,但也不是灵丹妙药。一篇好的小说,绝不会仅仅因为通俗,就是好作品。 好小说应该通俗,更应该创新。通俗和创新根本就不矛盾,现在有人常常把两者对立起来,实在是没事找事,吃饱了撑得慌。下列关于“小说的通俗”的理解,不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 _ A通俗本该是小说的属性,但却常被当作小说的缺点。 B小说之所以通俗,是因为它是从平民百姓那里诞生的。 C通俗,是中国小说和西方小说的共性。 D通俗与创新并非水火不容,两者间不存在根本性矛盾。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_ A本文针对人们对通俗的偏见

14、,旨在厘正人们对通俗的认知。 B作者借“皇帝的新衣”之典,指出所谓“纯文学”并不真实存在。 C文中举张恨水之例,意在论证通俗也能使作家获得成功。 D本文把比喻、比较、举例等论证方法运用得活泼灵动。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_ A好小说应该通俗,这意味着小说家不该在作品中作哲学层面的思考。 B小说不能通俗是作家没能耐;小说能通俗,也不表明作家有能耐。 C水浒被金圣叹称赞为“天下文章,无有出其右者”,是因为它是通俗小说。 D小说本来就是通俗的东西,小说作家应努力弘扬平民百姓的思想志趣。12. 昆仑山的树王宗仁昆仑白雪有着人人都能感受到的纯净和尊严,戈壁沙漠的幻影折射着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昆仑山下格尔木转盘路口、山中纳赤台兵站那一片片枝叶茂密的白杨林,记载着高原城镇从诞生到繁荣的历程。我每次重返昆仑山都要看看那些支撑着满天风云的老树,以及后来长起的新苗,每次来我都会放轻脚步。 昆仑树绝不自傲,总是保持着永恒的崇高。它们的枝叶上挂着一位开国将军沉重的美好梦境,是他最早泼洒心血在莽原上培植了第一缕春色。 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