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标准[详]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9825063 上传时间:2020-01-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标准[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标准[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标准[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标准[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标准[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标准[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标准[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 课程代码:04300004课程名称: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类型:选修课课程性质:B(理实一体化课程)参考学时:28适用对象:2012级商务英语专业学 分:2制定人:审 核 人:批准人:教 务 处 编 制. 学习帮手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 04300004 适用专业: 2012级商务英语专业学 时 数: 28 学 分: 2先修课程:商务英语 后续课程:毕业设计、定岗实习二、课程性质人力资源管理本课程是一门建立在经济学、行为科学、管理科学基础上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其学习领域是面向企业的中低级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在培养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技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

2、用。课程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的新趋势,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规范,提高学生自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运用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处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常用业务及个人的人力资源常用业务的能力,同时,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组织协调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1、能力目标学会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借鉴和运用国外先进经验来分析和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问题。2、知识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人力资源管理

3、概述和人力资源管理流程,重点掌握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模块的工作分析、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管理。 3、其他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协调和沟通能力,吃苦耐劳、有奉献精神,有团队合作精神。熟悉人力资源岗位需要的基本知识,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场景的演练提高学生适应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岗位的能力。四、课程设置与设计思路1、设计思想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以组织行为学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为手段;以就业为导向,立足当前,学以致用,兼顾将来;以学生为核心,教学互动,培养学生好学、善学的品质”。2、设计思路: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多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这种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

4、在的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要求。因此,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应以培养人力资源管理基层岗位能力为重点,课程的教学应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层岗位的工作实际相结合。课程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层岗位(人事文员岗位或人事助理)的岗位工作的需要,教学过程就是指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教学项目的设计以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以人事业务的工作步骤为依据,将相关的理论知识分解嵌入到各个项目中。3、教学方法设计本课程教学以人力资源管理助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文员等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在教学中强调项目教学,工作任务驱动教学,教学情境设计,自主学习,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5、,坚持把职业核心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序号学习内容能力要求知识要求学时安排学习模块教学单元 1概论人力资源及其特点、人力资源管理概念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与组织。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演变与发展。22职务分析1.职务分析概述;2.职务分析的内容和流程;3.职务分析的方法;4.职务说明书的编写5.职务分析的方法的应用掌握职务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程序掌握职务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程序43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人力资源供求预测方法典型案例与讲授知识的衔接掌握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和操作步骤,熟悉人力资源规划的内部来源和

6、外部来源;了解人力资源规划的监控程序扩展知识面,更全面地掌握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内容,熟悉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44员工的选聘和录用1.员工招聘;2.员工来源与招聘途径;3.影响招聘的因素;4.员工的选拔员工招聘与选拔程序以小组为单位建立一整套招聘方案,包括招聘来源的确定,招聘广告的拟定,媒体的选择,面试方案,面试的实施,人员的选拔,面试通知书发放等招聘程序掌握建立人员招聘与录用系统的意义,掌握招聘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掌握人员招聘的步骤,掌握筛选人员的程序,熟悉人员评估的内容和方法,熟悉人员评估考察的方面45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1.人力资源培训概述2.人力资源培训项目的实施3.培训师的角色

7、意识与培训方法驾驭学生掌握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基本概念和操作实务的技能,理解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基本概念和操作实务的技能,掌握培训方法的实施46人力资源的绩效考评1.人力资源绩效考评概述2.人力资源绩效考评实施了解绩效考评的概念、内容,重点掌握绩效考评实施了解绩效考评的概念、内容,重点掌握绩效考评实施47人力资源薪酬管理1.薪酬管理概述2.薪酬设计了解薪酬管理的概念、过程、重点掌握薪酬管理设计流程了解薪酬管理的概念、过程、重点掌握薪酬管理设计流程28职业生涯管理1.职业生涯管理概述2.职业生涯与企业目标的整合3.职业生涯的开发4. 职业生涯周期管理结合案例

8、了解职业生涯管理的含义及任务,熟悉职业生涯规划,了解职业流动的特点,做好流动人员管理掌握职业生涯管理的含义及任务,熟悉职业生涯规划,了解职业流动的特点4合计28六、课程教学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针对高职学生的基础,因材施教,突出能力培养,促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1、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的重点及难点主要围绕:(1)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2)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及基本原理;(3)人力资源管理基本职能2、教学模式依据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主要涉及的日常人事管理、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薪酬、劳动关系管理等业务工作来设计课程的教学,包括现场教学、项目驱动教学、工作任务驱动教学、体验式教学

9、,进行了相关考试改革,重视课程过程性考核,重点强化技能考核加大技能考核的比重。(1) 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式教学就是在课程教学中,通过教师引入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任务,通过亲身体验、自主探索、互动协助,从学习中完成任务的实践性学习过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开展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分成实习小组进行分工协作进行方案的设计,过程的组织,资料的查阅,最后共同完成工作报告。使学生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培养了实际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同时,要求学生根据工作报告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查找资料,进一步制定更加可行的方案,找出解决办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

10、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2)自主学习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课程教学中设置探究性问题,鼓励学生根据课堂上教师给出的扩充性学习资料及学院图书馆资源进行资料查阅,使学生通过自己获取信息,在探究性问题的过程实践中,掌握活动专业知识,从而构件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3、 教学方法(1)讲授法:是指“教师口头说明,学生记录要点”的学习方法,在工作任务分配的前期阶段,此方法用来分析工作任务的特点和要求,并为学生指点学习的方向。(2) 课堂案例教学:在讲解过程中结合案例,根据课程内容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检索和问题分析,围绕专题进行案例讨论,对案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11、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认识,锻炼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小组讨论:改变传统的单纯依赖教师讲授的方法,结合教学内容,采用提问和分析的方式,循序渐 进地启发、鼓励学生对问题和现象进行思考、讨论,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4)视听训练:除了采用文字教材外在现有条件下,还可结合音像教材等其他教学手段,尽量做到教学形式的形象、生动、直观、简洁,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5)角色扮演法:这是一种设定近似于人力资源管理现实的场面,并让学生在这一场面中承担一定的角色,如面试官、培训师等,主要角色而接受实际行为训练的方法,以培养学生实际工作中处理问题的能力为目的。(6)

12、游戏法训练:游戏法训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员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开阔思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游戏法是人力资源管理学习中常用的一种辅助训练方法,如“沙漠遇险”、“海上沉船”、“黑红游戏”、“瞎子摸象”等是常用的游戏方法。(7)社会实践法:在教学实践中,主张“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以“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为理念,鼓励学生立足于校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向社会延伸,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如指导学生举办了简历设计大赛、职业规划大赛等学习活动;组织学生承担社会服务工作:如对社会进行劳动法规的义务宣传活动、在企业进行员工压力调查等实践活动。通过学生自主

13、性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乐趣与学习的效果,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利用视听媒体,将抽象的教学内容,采用动画等方式形象的演示出来。() 学生科技创新:将实训与生产任务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环节上,将课堂理论教学、实训实际操作、学生创新活动全部贯穿于教学之中,培养学生创新性和应用性的课程教学体系。(4) 在教案设计上,列出本课堂内容的重点及难点给学生参考,查阅各类参考书目并列在教案上,进行网络资料搜集并推荐相关网站的链接,布置相应的作业、实践项目。提供主体网络资源库让学生能在线学习,研讨与答疑。在课堂外布置相关课

14、题任务,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七、教材选用与编写建议以教师准备的讲义为主,可使用辅助教材: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杨东辉、肖传亮编写),也可另行开发教材或使用新教材。八、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充分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并扩大知识面。教学过程中可形成课件库,并逐步完善。九、教师能力要求教师需具有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十、考核方式与标准1、考核方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本课程考核以人力资源管理各项职能所需技能为标准,进行分模块考核。每个模块分别进行独立考核。第一模块工作分析:根据背景资料对职务进行分析,并形成工作说明书一份;第二模块招聘:设计招聘过程中所需一切文字资料;第三模块培训:设计单元培训计划一份;第四模块职业生涯设计:对自我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每模块10分。2、成绩比例及要求:成绩构成比例:平时成绩10%+期末考试成绩40%+实践考核成绩50%。十一、教学参考资料参考书目:(按参考文献格式)1赵曙明编著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