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2017年中考三模历史与社会试卷_6423698.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9822584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2017年中考三模历史与社会试卷_642369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2017年中考三模历史与社会试卷_642369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2017年中考三模历史与社会试卷_642369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2017年中考三模历史与社会试卷_642369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2017年中考三模历史与社会试卷_642369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2017年中考三模历史与社会试卷_642369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2017年中考三模历史与社会试卷_6423698.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2017年中考三模历史与社会试卷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位于 ,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 A.长江经济带 B.西部经济带 C.珠江三角洲 D.京津冀地区 2016年11月20日,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利马举行。据此回答23题。2.根据图1判断,下列有关利马说法正确的是 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位于南美洲,濒临大西洋 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位于南美洲,濒临太

2、平洋 A. B. C. D. 3.某校七年级一班的黑板报上新增了一个“是真是假”的地理知识栏目。以APEC主办国为主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真”的是 A.该国居民主要是黄色人种,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 B.位于安第斯山区,牧民在低海拔饲养羊驼和骆马 C.位于阿尔卑斯山区,矿产资源奇缺,旅游业发达 D.因为发达的牧羊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图1 秘鲁示意图4.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有史 实结 论雅典民主制度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典范十二铜表法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古罗马的文明成就对西方文化作出开创性和奠基性的贡献拉丁语在罗马帝国境内广泛传播现代的很多语种都是从拉丁语

3、演化而来A. B. C. D. 5“西方近代发生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们分别被看作是16世纪和18世纪的精神符号。”两个“精神符号”分别是指A.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B.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 C.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D.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6.“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这段三字经所呈现的时代特点是A.多元文化的交融与文明的高度发展B.政权的分立与民族的汇聚 C.农耕文明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D.开放与革新相结合的时代7.洋务运动图自强,维新变法求立宪,建共和,在一次次的救亡图存中,中国汇入工业文明的大潮。这些活动 A.反映了近代

4、化道路的艰辛与曲折B.都主张在我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完成了中华民族振兴的伟大使命D.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8“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原因是A.汇聚红军主力B.把革命火种播撒到西部大地C.北伐战争失败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9.观看影视作品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让我们更直观地走进历史。要了解二战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事件,下列有关二战题材的电影,最适合的是 ABCD 10.蕴藏我国三分之二以上可开发水能资源的西部能源基地与我国电能消费的集中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距离在800公里至3000公里左右。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A.加强能源立法

5、B.开源与节流 C.跨区域调配 D.加大宣传力度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3小题,共30分) 11.(8分)2016年12月28日,我国东西向最长高铁 沪昆高铁全线通车。读图,回答问题。 图2沪昆高铁路线图 图3贵阳、昆明一带地形图(局部) 图4昆明气温降水图(1)据图2可知,昆明的位于上海的 方向。沪昆高铁自西向东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是:云南-贵州-湖南- -浙江-上海。(2分)(2)结合图3及所学知识分析贵阳-昆明段高铁修建难度大的主要原因。(2分)(3)综合上述三图,从自然和人文角度分析昆明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4分)12(10分)当历史发展出现重大转折的时候,历史人物往往影响着社会发展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位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此外,这位新皇帝还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华盛顿有所为,美利坚民族得以独立;华盛顿有所不为,美利坚人民不受其害。正是由于这两个方面的原因,才使他成为合众国的father。Father这个词,除“父亲”以外,还有创立者和缔造者之意。” 易中天艰难的一跃(1)材料一中的“新皇帝”是哪位历史人物?除材料中涉及到的措施外,再列举他采取的有利于后世的两项措施。(3分)(2)根据材料二写出华盛顿“有所为”的史实,并分析其影响

7、。(3分)(3)综合两则材料反映了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请再联系一位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予以说明。(4分)13.(12分)中国革命的道路漫长而又艰辛,但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镜头中的中国革命 镜头1八路军在前线镜头 2 国民革命军进入汉口 镜头3 井冈山会师镜头 4 淮海战役支前民工(1)任选两个镜头的图片序号写在年代尺中的相应字母位置 。(2分)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战争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

8、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2)请你运用相关史实说明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4分)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不是以空话,而是以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的事实,使他们迅速看清是谁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应该跟着谁走。中国革命的军事斗争同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不能分开的没有土地制度的改革,没有广大农民的全力支持,军事斗争也会失去力量源泉而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敌人。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3)综合材料一至材料三,并运用所学知识,论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6分)(要求:史论结合,论证严密。) 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DDA BDBADBC11(8分)(1)西南;江西(每空1分,2分)(2)

9、地处云贵高原,地势崎岖。(2分)(3)自然条件:气候适宜,四季如春(或夏季不热,冬季不冷也可)(1分)(单纯描述气候类型或雨热同期则不给分。)地处云贵高原,风光独特。(1分)人文条件:少数民族众多,有独特的民族风情。(1分)沪昆高铁的开通,交通便利。(1分)12.(10分) (1)秦始皇或嬴政。(1分)统一文字;大修驰道,统一车轨等。(两点即可得2分)(2)有所为:领导北美人民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1分)使美国赢得了独立;自由、 平等、共和的理念得到进一步传播;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2分)(3)举例: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关系的融洽和民族团结。(人物1分,措施1分,影

10、响2分,写出中国古代史上其他人物也可)13. (12分)(1)A:2 B:3 C:1 D:4(任选两个,2分)(2)史实一:人民群众运用智慧,广泛运用伏击战、地道战等游击战,打击日本侵略者。 史实二:北平学生掀起了反对内战、要求抗日的“一二九”运动。 史实三: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多次打退日军的大规模进攻,有效牵制了日军兵力。 史实四: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开展了游击战争,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史实五: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史实六: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以各种形式支援祖国抗战。(列举两个史实即可得4分)(3)(6分)本题采用分层评价,评分量表如下:等级等级描述得分水平4关

11、联结构层次与多个材料(事件及其影响)建立起联系,结合革命历程,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并对此做出一定解释。材料运用较充分,逻辑较严密,表达较清晰。5-6水平3多点结构层次使用多个材料(事件及其影响),但未建构其逻辑关系或逻辑关系不严密。3-4水平2单点结构层次使用一个材料(事件及其影响)就直接得出结论,如“中共领导了抗日战争并取得胜利”。对材料的解读角度单一,事件与影响没有联系。1-2水平1前结构层次没有应答;应答与中国共产党领导无关,如、国民党的作用等;同义反复。0答案示例: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使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必须创建人民军队,领导武装斗争。相继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在此过程中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特色革命道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面对国内两种命运的决战,中国共产党运用智慧,实行土地改革,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通过辽沈、淮海、平津等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主力,最终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综上所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