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下)知识点、重点及难点+《恒定电流》重难点知识点精析及综合能力提升测试

上传人:zha****588 文档编号:119819453 上传时间:2020-01-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物理(下)知识点、重点及难点+《恒定电流》重难点知识点精析及综合能力提升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大学物理(下)知识点、重点及难点+《恒定电流》重难点知识点精析及综合能力提升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大学物理(下)知识点、重点及难点+《恒定电流》重难点知识点精析及综合能力提升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大学物理(下)知识点、重点及难点+《恒定电流》重难点知识点精析及综合能力提升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大学物理(下)知识点、重点及难点+《恒定电流》重难点知识点精析及综合能力提升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物理(下)知识点、重点及难点+《恒定电流》重难点知识点精析及综合能力提升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物理(下)知识点、重点及难点+《恒定电流》重难点知识点精析及综合能力提升测试(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物理(下)知识点、重点及难点+恒定电流重难点知识点精析及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大学物理(下)知识点、重点及难点振 动 学 基 础知识点:1 简谐振动方程振幅A:取决于振动的能量(初始条件)。角频率w:取决于振动系统本身的性质。初相位f:取决于初始时刻的选择。2 振动相位wt+f:表示振动物体在t时刻的运动状态。f:初相位,即t=0时刻的相位。3 简谐振动的运动微分方程弹性力或准弹性力 角频率:, A与f由初始条件决定: , 4 简谐振动能量, , 5 同一直线上两个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合振幅: 同相: , 反相: ,重点:1 简谐振动的特点,以及简谐振动方程中各物理量振幅A,角频率w,初相位f,

2、相位(wt+f)的意义;2 简谐振动的旋转矢量表示法;3 由已知初始条件建立简谐振动方程,以及由已知简谐振动方程确定物体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的方法;4 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规律。难点:1 相位,初始相位的理解和求解;2 建立简谐振动方程, 简谐振动的合成;3 拍和拍频。波 动 学 基 础知识点:1 机械波产生的条件:波源和媒质。通过各质元的弹性联系形成波。2 波的传播是振动相位的传播,沿波的传播方向,各质元振动的相位依次落后。3 波速u,波的周期T及波长l的关系, 4 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设座标原点O的振动初相位为f)5 波的传播是能量的传播平均能量密度 平均能流密度即波的强度

3、 6 波的干涉干涉现象:几列波叠加时合成强度在空间有一稳定分布的现象。波的相干条件: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干涉加强条件:干涉减弱条件:7 驻波:两列振幅相同的相干波,在同一直线上沿相反方向传播时形成驻波。波节:振幅恒为零的各点。波腹:振幅最大的各点。相邻两波节之间各点振动相位相同,同一波节两侧半波长范围内,相位相差p,即反相。驻波的波形不前进,能量也不向前传播。只是动能与势能交替地在波腹与波节附近不断地转换。8 半波损失:波从波疏媒质(ru较小)传向波密媒质(ru较大),而在波密媒质面上反射时,反射波的相位有p的突变,称为半波损失,计算波程时要附加+l/2。重点:1 机械波产生的

4、条件及波传播的物理图像。2 描述波动的物理量:波长、波速、频率的物理意义及其相互关系。3 相位传播的概念,并利用它写出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理解波形曲线的意义,并能熟练画出。4 已知给定点的振动写出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已知波的表达式写出空间各点的振动表达式;计算A、T、n、l、u及波线上任意两点的相位差。5 波的能量密度、能流、能流密度(即波的强度)等概念。6 波的叠加原理,相干波的条件。干涉现象中加强、减弱条件,并运用来计算合振幅最大、最小的位置。难点:1 波动和振动方程及其曲线的联系和差异2 相位比较法求波动方程3 驻波的概念,驻波形成的条件;波腹、波节的意义及位置;

5、各质元振动相位的关系。4 半波损失的意义。光 的 干 涉 和 衍 射知识点:1. 获得相干光的基本原理:把一个光源的一点发出的光束分为两束。具体方法有分波阵面法和分振幅法。2. 杨氏双峰干涉:是分波阵面法,其干涉条纹是等间距的直条纹。 条纹中心位置:明纹:暗纹:条纹间距:3. 光程差4. 位相差 有半波损失时,相当于光程增或减,相位发生的突变。5. 薄膜干涉 (1)等厚干涉:光线垂直入射,薄膜等厚处为同一条纹。 劈尖干涉:干涉条纹是等间距直条纹. 对空气劈尖:明纹:暗纹: 牛顿环干涉:干涉条纹是以接触点为中心的同心圆环. 明环半径:暗环半径:(2)等倾干涉:薄膜厚度均匀,采用面广元,以相同倾角

6、入射的光,其干涉情况一样,干涉条纹是环状条纹。明环:暗环:6. 迈克尔逊干涉仪7. 单缝夫朗和费衍射用半波带法处理衍射问题,可以避免复杂的计算.单色光垂直入射时,衍射暗纹中心位置: 亮纹中心位置: 8. 光栅衍射9. 光学仪器分辨率重点:1. 掌握用半波带法分析夫朗和费衍射单缝衍射条纹的产生及其亮暗纹位置的计算.2. 理解光栅衍射形成明纹的条件,掌握用光栅方程计算谱线位置。3. 理解光程及光程差的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方法;理解什么情况下反射光有半波损失。4. 掌握劈尖、牛顿环干涉实验的基本装置,会计算干涉条纹的位置,并了解其应用。难点: 1光栅衍射及谱线位置的计算。光 的 偏 振知识点:1.

7、光波是横波,自然光、线偏振光、部分偏振光等的定义和描述。2. 偏振片的起偏和检偏3. 马吕斯定律4. 反射和折射时光的偏振5. 双折射现象重点:1. 从光的偏振说明光是横波,理解用偏振片起偏和检偏的方法.2. 掌握马吕斯定律,能熟练应用它计算偏振光通过检偏器后光强的变化.3. 掌握用反射和折射现象获得偏振光的方法.4. 理解光轴的概念,理解寻常光与非常光的区别。难点: 1. 光轴的概念,寻常光与非常光。 量 子 光 学 基 础知识点:1. 光电效应 方程2. 康普顿散射 3. 玻尔氢原子理论4. 激光重点:1. 理解入射光频率对光电效应的影响,会利用光电效应公式计算有关的物理量.2. 理解康普

8、顿效应,会计算散射波长等有关物理量。3. 理解氢原子光谱的形成及其理论解释,并能计算有关氢原子光谱的问题。4. 理解产生激光的条件、激光的主要特性及其应用。难点: 1. 计算有关氢原子光谱的问题量 子 力 学 基 础知识点:1. 实物粒子的二象性 粒子的能量:粒子的动量:2. 不确定关系:由于二象性,在任意时刻粒子的位置和动量都有一个不确定量,它们之间有一个简单关系: 3. 物质波的振幅是波函数的振幅;物质波振幅绝对值平方表示粒子在t时刻,在(x,y,z)处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称为概率密度.4. 四个量子数: 描述原子中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参数. 主量子数n 角量子数l 磁量子数ml 自旋磁量

9、子数ms 重点:1. 理解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及不确定关系,并能计算德布罗意波长和坐标或速度的不确定量.2. 理解波函数的统计意义。3. 理解描述原子中电子运动的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及其取值。难点: 1 波函数的统计意义。高二物理恒定电流重难点知识点精析及综合能力提升测试I. 重难点知识点精析一、概念荐入1.电流电流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 对于金属导体有I=nqvS(n为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个数,S为导线的横截面积,v为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速率,约10 -5m/s,远小于电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105m/s,更小于电场的传播速率3108m/s),这个公式只适用于金属导体,千

10、万不要到处套用。2.电阻定律导体的电阻R跟它的长度l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叫材料的电阻率(反映该材料的性质,不是每根具体的导线的性质)。单位是m。纯金属的电阻率小,合金的电阻率大。材料的电阻率与温度有关系: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可以理解为温度升高时金属原子热运动加剧,对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的阻碍增大。)铂较明显,可用于做温度计;锰铜、镍铜的电阻率几乎不随温度而变,可用于做标准电阻。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可以理解为半导体靠自由电子和空穴导电,温度升高时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和空穴的数量增大,导电能力提高)。有些物质当温度接近0 K时,电阻率突

11、然减小到零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能够发生超导现象的物体叫超导体。材料由正常状态转变为超导状态的温度叫超导材料的转变温度TC。我国科学家在1989年把TC提高到130K。现在科学家们正努力做到室温超导。3.欧姆定律:IO U O IU1 2 1 2R1R2(适用于金属导体和电解液,不适用于气体导电)。 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注意I-U曲线和U-I曲线的区别。还要注意:当考虑到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时,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不再是过原点的直线。A. B. C. D.I I I Io U o U o U o U例1. 实验室用的小灯泡灯丝的I-U特性曲线可用以下哪个图象来表示: 解:灯丝在通电后一定会发热,当温

12、度达到一定值时才会发出可见光,这时温度能达到很高,因此必须考虑到灯丝的电阻将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电压的升高,电流增大,灯丝的电功率将会增大,温度升高,电阻率也将随之增大,电阻增大,。U越大I-U曲线上对应点于原点连线的斜率必然越小,选A。例2. 下图所列的4个图象中,最能正确地表示家庭常用的白炽电灯在不同电压下消耗的电功率P与电压平方U 2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以下哪个图象 PU2oPU2oPU2oP U2o A. B. C. D.解:此图象描述P随U 2变化的规律,由功率表达式知:,U越大,电阻越大,图象上对应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越小。选C。4.电功和电热电功就是电场力做的功,因此是W=UIt

13、;由焦耳定律,电热Q=I2Rt。其微观解释是:电流通过金属导体时,自由电子在加速运动过程中频繁与正离子相碰,使离子的热运动加剧,而电子速率减小,可以认为自由电子只以某一速率定向移动,电能没有转化为电子的动能,只转化为内能。对纯电阻而言,电功等于电热:W=Q=UIt=I 2R t=对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和电解槽),由于电能除了转化为电热以外还同时转化为机械能或化学能等其它能,所以电功必然大于电热:WQ,这时电功只能用W=UIt计算,电热只能用Q=I 2Rt计算,两式不能通用。例3. 某一电动机,当电压U1=10V时带不动负载,因此不转动,这时电流为I1=2A。当电压为U2=36V时能带动负载正常运转,这时电流为I2=1A。求这时电动机的机械功率是多大?解:电动机不转时可视为为纯电阻,由欧姆定律得,这个电阻可认为是不变的。电动机正常转动时,输入的电功率为P电=U2I2=36W,内部消耗的热功率P热=5W,所以机械功率P=31W 由这道例题可知:电动机在启动时电流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