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 (复习课)教学设计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19808639 上传时间:2020-01-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 (复习课)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化学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 (复习课)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化学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 (复习课)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化学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 (复习课)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化学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 (复习课)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 (复习课)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 (复习课)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题 溶液 (复习课)科目化学教学对象九年级课时1课时作者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是有关溶液的形成和溶解度两个课题内容的复习课,也是中学化学学习的重要知识内容。教材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在建立从生活和实验中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剂和溶质三者的关系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乳化现象,溶液均一性;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紧密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部分是在复习课题1的基础上,定量研究溶质在一定量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限度,包括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及溶解度两部分;通过实验图、图像、列表法、溶解度曲线等的课堂体验,引导学生体验不同数据处理的过程,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巩

2、固。复习的内容安排注意联系学生实际,选择学生日常生活或平时实验中常见的现象,通过不同类型习题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 。注意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从性质到用途,体现知识的运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1. 能力起点:已掌握了不少化学学习方法和实验技能2. 知识起点:氧气,碳及化合物,金属等简单物质的性质的知识对本节的学习有帮助。3. 心理特点:学生对新接触的事物充满好奇,有探究欲;渴望自己动手,自我意识强烈。4、虽然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但综合归纳能力、读题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所以为学生提供回顾知识、总结知识的导学案,便于学生自己总结并学会利用所学的知识

3、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溶液的形成和理解溶液的组成,知道一些常见的溶剂。了解乳浊液、乳化现象。知道溶质在溶解过程中有吸热和放热现象。2)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及相互转化关系;了解结晶的方法。3)了解溶解度含义,会利用列表法及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表或溶解度,能根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4)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一些学生作业导学展示,纠错组注意纠错,问题组注意提问,教师点评学生抢答,学生用红笔进行更正活动等,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与体验学习方

4、式不同带来学会运用的愉悦过程; (2)在学习了溶液的形成;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相互转化关系;溶解度含义,及会利用溶解度曲线、列表法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和温度 ,能根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自主探究, 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通过教师引导、点拨、激励,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复习比较,学生能很好的掌握已学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1)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了解溶液的形成,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含义及运用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比较深刻地感受到“从生活中走向化学,由化学走向社会”。(2)

5、激发学生节约资源与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将科学知识运用于生产、生活及科技领域的强烈愿望;(3)通过学生的总结、表达,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4)通过对比讨论与反思,形成学生综合考虑问题、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1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加深对溶液形成概念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能熟练掌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概念;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及相互转化关系能灵活运用、 3能了解溶解度含义概念的理解,会利用溶解度曲线溶解度与温度列表法及的灵活运用加以对比,能更好地记忆与识别其特点,并加深对此内容的掌握。 【教学难点】1 溶液均一

6、性的运用、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及相互转化关系溶解度含义概念的理解,会利用溶解度曲线溶解度与温度的列表法的数据灵活运用 2 培养学生根据已学知识会分析实验现象,进行知识的总结归纳及知识迁移,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课题。通过前置作业学生导学展示:学习小组第一组学生展示1-4题;溶液形成概念的理解,溶液是由溶质溶剂组成的判断,知道一些常见的溶剂。了解乳浊液、乳化现象,同时教师发现学生展示中的问题要及时点评。纠错组注意纠错, 问题组注意提问,学生用红笔进行更正, 通过前置作业学生导学展示:学习小组第二组学生展示5题;知道溶质在溶解过程中有吸

7、热和放热现象,归纳总结溶液形成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同时教师发现学生展示中的问题要及时点评及评价,纠错组注意纠错, 问题组注意提问,学生用红笔进行更正通过前置作业学生导学展示:学习小组第三组学生展示我来试试1-4题;1、通过实验现象的图示,2图像题,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形成。同时教师发现学生展示中的问题要及时点评及评价,学生用红笔进行更正3、通过填空题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相互转化关系,并能灵活运用。4、知道用结晶法分离混合物。同时教师发现学生展示中的问题要及时点评及评价,学生用红笔进行更正。 通过前置作业学生导学展示:学习小组第四组学生展示我会5题。通过观察流程图完成填空和选择

8、题。教师发现学生展示中的问题要及时点评及评价,学生用红笔进行更正 通过前置作业学生导学展示:学习小组第四组学生展示,【我的收获】总结归纳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相互转化关系,结晶的方法,教师发现学生展示中的问题要及时点评及评价,学生用红笔进行更正以抢答形式完成对溶液形成、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等概念理解及运用,活跃课堂气氛。全班学生快速完成导学案。并对有疑问的知识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发现学生展示中的问题要及时点评及评价全班学生快速完成导学案我来试试1-3题的相关内容,并对有疑问的知识进行小组讨论,由学习小组第五组学生展示。溶解度数据表让学生体会列表法的应用,从列表法中发现更多的信息,培养

9、学生的数据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并对有疑问的知识进行小组讨论,纠错组注意纠错。同时教师发现学生展示中的问题要及时点评及评价,学生用红笔进行更正。全班学生快速完成导学案我会4 题的相关内容。各小组内进行讨论,通过二个组学习小组上去比赛。让相互间的竞争和合作展示学生获得成就感的风采。学生展示;同时教师发现学生展示中的问题要及时点评及评价,学生用红笔进行更正。 前置作业学生导学展示我会(会思、会用)第一组展示1、氯化钠溶液的溶质是_,溶剂是_。碘酒的溶质是_,溶剂是_。2、以下饮料和食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A豆浆 B牛奶 C矿泉水 D果酱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植物油放入水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

10、 B物质溶于水时一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C温度不变时溶质不会从溶液中析出 D用洗洁精洗涤餐具上的油污发生了乳化作用4、下表是同学们做溶液形成的实验记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溶质碘高锰酸钾溶剂水汽油酒精水汽油溶解性不溶易溶可溶易溶不溶A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B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第二组展示我会(会思、会用、会归纳)1)使U型管内液面不发生明显 变化的物质是_。2)使U型管内液面左侧升高的物质是_。 其溶于水_(填“吸 热”或“放热”)。3)使U型管内液面右侧升高的物质是_。其溶于水_ (填“吸热”或“放热”)

11、。【我的收获】溶液的特征是_、_。溶液的质量= _。洗涤剂洗去油污起的作用叫做_。第三组展示我来试试 1、A、B、C、D四支试管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NaCl晶体,然后再加入水,充分溶解后呈现出如右图所示的现象。请判断所得四种溶液的状态。A、 B、 C、 D、 2、一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逐渐加入氯化钠固体,下列图像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的是( ) mg mg mgmgA Bmg mg mgmg C D3、怎样使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_、_4、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欲从含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混合溶液提纯硝酸钾的方法是_。 第四组展示我会(会

12、思、会用、会归纳) 5、下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1)根据生产过程推断,、分别是 池和 池。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甲步骤中,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B中,氯化钠溶液由不饱和逐渐变为饱和溶液C进入后,继续蒸发水,有结晶现象发生D析出食盐晶体后的母液是不饱和溶液3)通过该流程图你能分析出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该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我的收获】在一定 _下,向 _ 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 _;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_。 (一般)不饱的溶液 饱和溶液 (一般)结晶的方法: _ 知识抢答_ 我的课堂我做主。 收获成功,享受快乐。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20时,50克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不能再溶解氯化钠溶液中无固体剩余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第五组展示(6)在20 时,30g氯化钠加入100g水,氯化钠的溶解度30g我来试试 1、下列加速溶解的措施中,能改变固体溶解度的是 ( )A把固体研磨 B加热 C搅拌 D振荡2、KCl与KNO3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1020304050KCl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