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生物总复习练习汇编---第九单元第2讲课时跟踪练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19803427 上传时间:2020-01-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4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练习汇编---第九单元第2讲课时跟踪练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练习汇编---第九单元第2讲课时跟踪练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练习汇编---第九单元第2讲课时跟踪练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练习汇编---第九单元第2讲课时跟踪练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练习汇编---第九单元第2讲课时跟踪练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练习汇编---第九单元第2讲课时跟踪练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生物总复习练习汇编---第九单元第2讲课时跟踪练Word版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高考生物总复习练习汇编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第2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B稻田中水稻长势无高矮差异,因此稻田群落没有垂直结构C人类活动决定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沙丘、火灾后的森林上进行的演替都是次生演替解析:群落都有垂直结构,B错误;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C错误;沙丘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D错误。答案:A2下列对导致群落垂直分层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地形的高低起伏、土壤湿度及盐碱度的不同B陆地植物对光的利用不同C动物对栖息空间及食物的依赖D水生生物与水体温度、盐度

2、及溶氧量等密切相关解析:地形的高低起伏、土壤湿度及盐碱度的不同是造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A错误,B、C、D均正确。答案:A3(2017新课标压轴卷)某区域中有a、b、c、d四个生活习性相近的种群,若环境因子由A(以“”表示)逐渐变为B(以“”表示),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a、d两个种群间将消除竞争关系Bd种群中的个体数量较以前会有所增加Ca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会发生定向改变Dd种群生物性状更适应B环境解析:据图可知,随着环境因子由A逐渐变为B,a种群中的个体数量逐渐减少,d种群中的个体数量有所增加,说明a种群比较适应A环境,而d种群比较适应B环境,但a和d之间的竞争关系不会消失。答案

3、:A4(2017锦州二模)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灌木阶段演替至森林阶段,恢复力稳定性升高B存在过植被的地方,不能发生初生演替C“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是次生演替D草地阶段找不到生活在苔藓阶段的植物种类解析:灌木阶段演替至森林阶段,营养结构变得复杂,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强,抵抗力稳定性升高,恢复力稳定性下降,A错误;存在过植被的地方,若外界因素及自然的因素等使植被的繁殖体等不复存在,也会发生初生演替,B错误;演替不是取而代之,而是优势取代,因此草地阶段也可找到生活在苔藓阶段的植物种类,D错误。答案:C5(2017海南卷)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

4、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A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B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C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D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可知,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这种新的种间关系和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A、B、C正确;种植农作物乙以后,生物多样性增加,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因此害虫A的爆发受到抑制,而不是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竞

5、争关系,D错误。答案:D6某研究小组对大亚湾水域6个不同区域6种单细胞藻类的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的结果如下图,有关说法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单细胞藻类是生产者B区域溶解氧可能最少Ca为区域的优势种D影响藻类分层现象的唯一因素是温度解析:单细胞藻类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属于生产者,A正确;当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时,区域藻类数量最多,呼吸消耗氧气最多,溶解氧可能最少,B正确;区域中,a的数量最多,为优势种,C正确;影响藻类分层现象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不是温度,D错误。答案:D71980年5月18日美国西南的St Helens火山灾难性爆发。火山灰形成了低营养、剧烈干旱、地表运动频繁的景

6、象。在火山口附近的森林线上选取几个地点分别设立了永久样地,以检测火山爆发后物种数量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山爆发杀死了森林线上的所有生物,所以1980年开始的演替是初生演替B1980年到1982年期间不存在种间竞争,种间竞争在1982年以后才出现C从图中可看出本地区物种的环境容纳量(K值)大约为20D此生态系统早期的能量来源于火山灰解析:虽然原有的植被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所以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A错误;种间竞争关系一直都存在,只是在1982年以后更加剧烈,B错误;环境容纳量(K值)是针对某一种群数量而言的,不是物种的数量,C

7、错误;火山灰内有营养,是早期植物获取能量的来源,D正确。答案:D8某农田弃耕后发生了一系列的演替,演替过程中不同阶段优势植物和常见植物记录如下表。相关判断错误的是()弃耕年数优势植物其他常见植物01马唐草1飞蓬草豚草2紫菀豚草3须芒草510短叶松火炬松50150栎等硬木树山核桃A.在演替过程中不断形成新物种,并取代原有的物种B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的垂直结构变得复杂C群落演替使生态系统对光能的利用率提高D与草本植物阶段相比,木本植物阶段的演替比较缓慢解析:在演替过程中是优势物种的取代,并不是取代原有物种,A错误;由题表可知,该演替过程为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群落的垂直结构变得复杂,B正确

8、;群落演替中物种组成越来越复杂,使生态系统对光能的利用率提高,C正确;由题表可知,与草本植物阶段相比,木本植物阶段的演替需要的时间较长,比较缓慢,D正确。答案:A9(2017哈师大附中三模)某林区因森林火灾导致生态系统被毁,成为秃山。下面是之后20年间该林区植被变化情况图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地区20年间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和恢复力稳定性不断增加C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D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解析:据图分析,20年间生物种类由少到多,说明发生的是次生演替,A正确;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和抵抗力稳定性不断增加,而恢复力稳定性不断降低,B错误

9、;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到草本层光照的多少,从而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C正确;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越来越大,所以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D正确。答案:B10下列有关湖泊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某湖泊范围和边界的研究属于生态系统水平的研究B物种丰富度是区别不同种群的最重要特征C底栖动物与浮游植物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环境容纳量是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所能达到的最大数量解析:对某湖泊范围和边界的研究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A错误;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B错误; 群落中各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C正确;环境容纳量是指长时期内,环境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10、不是所能达到的最大数量,D错误。答案:C11下图表示某地三种食虫蝙蝠觅食活动的时间分布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三种蝙蝠对夜间环境的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棕蝙蝠活动能力强,更适于长时间夜间活动C三种蝙蝠活动时间存在重叠,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竞争关系D蝙蝠的夜间觅食能有效降低被许多天敌捕食的风险解析:由题图知,三种蝙蝠对夜间环境的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棕蝙蝠活动能力强,但持续时间较短,B错误;从活动时间上看,三种蝙蝠的活动时间重叠,可能捕食的是同一种昆虫,彼此之间可能存在竞争关系,C正确;蝙蝠的夜间觅食是躲避天敌的有效措施,是对环境适应的结果,D正确。答案:B1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

11、调查了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结果如下表。相关分析正确的是()取样地点取样时间动物种类及数量蚂蚁蚯蚓蜈蚣溪边土壤上午10点很少较多非常多晚上10点少多较多山地土壤上午10点非常多较少较少晚上10点较多少很少A.表中所列出的三种动物均为消费者B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表中土壤动物的种群密度C土壤中的小动物没有垂直分层现象D实验探究了水分和时间对土壤动物分布的影响解析: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调查土壤动物的丰富度用取样器取样进行调查;土壤中的小动物生活在土壤不同的深度,具有垂直分层现象。由表中取样地点、取样时间与动物种类及数量的关系可知此实验探究了水分和时间对土壤动物分布的影响。答案:D二、非选择

12、题(共40分)13(14分)(2017淄博二模)下表为物种、种群和群落之间的关系,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AA1A2A3A5BB2B3B4CC1C3C4DD1D3D5(1)若A1为某种植物,调查其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若D5为草原上的野驴种群,调查其种群密度最佳的方法是_。(2)根据表中信息可知:分布最广的物种是_;群落物种丰富度相对最高的是_;种群是物种存在和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_的基本单位。(3)若为林木群落,该群落在水平结构上具有_的特点,在垂直结构上具有_现象,其意义在于_。(4)若B3为某种鸟的种群,科学家对B3进行密度调查时,用专业的数字录音机记录其鸣唱,并对个体的鸣唱参数进行测量和

13、分析,获得了若干信息。与传统的标志重捕法相比,该方法的突出优点是_。解析:(1)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野驴种群个体较大,分布范围较小,因此可采取逐个计数法。(2)物种A在群落、均有分布,而B物种在、分布,C物种在、分布,D物种在、有分布,由此可知分布最广的物种是A。群落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析表可知,中3个物种,中2个物种,中4个物种,中2个物种,中2个物种,则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相对最高。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研究的对象为种群,即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3)林木群落在水平结构上具有镶嵌的特点,在垂直结构上具有分层现象,这种分层与林木植物与对光能的利用有关,即提高了群落对阳

14、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4)传统的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需对生物进行抓捕且进行标记,有时标记物过于醒目,易被天敌捕食等,给测量结果带来误差,对调查鸟群可能有损伤等,而用专业的数字录音机则可避免上述弊端等。答案:(1)样方法逐个计数法(2)A 群落(或生物进化)(3)镶嵌(或镶嵌分布)分层提高了群落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4)无损伤、低干扰(答案合理即得分)14(12分)种群数量的波动具有周期性。如图是雪兔及与雪兔有关的几种生物在10年中周期波动的模型,其中猞猁喜食雪兔,但也以榛鸡为食。请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1)第2年,雪兔数量增加到最大时,植物嫩枝会因雪兔的啃食而减少,次年的生产量也会受影响。进入下一年冬季时,雪兔的数量会_,这种调节方式为_。从食物链角度分析,雪兔的数量变化除与植物嫩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