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各区2017届中考物理一模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 表格实验题【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19800577 上传时间:2020-01-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85.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各区2017届中考物理一模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 表格实验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上海市各区2017届中考物理一模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 表格实验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上海市各区2017届中考物理一模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 表格实验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上海市各区2017届中考物理一模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 表格实验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上海市各区2017届中考物理一模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 表格实验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各区2017届中考物理一模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 表格实验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各区2017届中考物理一模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 表格实验题【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表格实验题宝山:26某小组同学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做“探究串联电路的特点”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他们用电流表测出通过A、B、C三处的电流(I总、I1和I2),用电压表测出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源两端的总电压(U1、U2和U总),并通过用不同阻值的电阻和改变电源电压的高低,进行多次实验,正确记录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实验序号 电流I1(安) 电流I2(安) 电流I总(安) 电压U1(伏 电压U2(伏 电压U总(伏 电阻R1(欧)电阻R2(欧) 电阻R总(伏) 1 0.4 0.4 0.4 2 4 6 5 10 2 0.3 0.3 0.3 3 3 6 10 10 3 0.2 0.2 0.2 4 2

2、 6 20 10 4 0.15 0.15 0.15 3 3 6 20 20 5 0.1 0.1 0.1 2 4 6 20 40 6 0.06 0.06 0.06 1.2 4.8 6 20 80(1)分析比较表格中每次实验的第2、3和4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 (2)分析比较表格中每次实验的第5、6和7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 (3)依据电阻公式R=U/I,且利用表中 两列数据,可以计算出每次实验时电路的总电阻,请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最后一列中 (4)分析比较表格中每次实验的最后三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的

3、总电阻等于 (5)该小组同学进一步分析表中数据,又得出以下结论: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中电压与电阻数据,得出有关电压变化规律时:串联电路中,若电源电压一定,某一电阻阻值不变,另一电阻变大时,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4、5和6中两个电阻两端电压的比值和两个电阻的大小的比值,得出的定量结论是:串联电路中 .嘉定:26.小林和小徐通过实验研究将物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容器对水平桌面压力的变化情况。如图18所示,他们将重力分别为30牛、40牛的甲、乙两个柱形物体,先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将其逐渐浸入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同一柱形容器的液体中(液体不溢出)。他们读出测力计示数F,并

4、测得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桌,并根据相关物理量计算出物体所受浮力F浮,将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实验序号F(N)F浮(N)F桌(N)120106021614643121868482272542276实验序号F(N)F浮(N)F桌(N)630106072515658182272910308010830表一 物体甲的重为30N表二 物体乙的重为40N 图18小林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4) 后得出结论:不同柱形物体浸入同一柱形容器液体中时,物体所受浮力相同,容器对桌面压力相同。分析表一、表二中实验序号5与8的数据与小林得出结论不符的原因(15) 。 小徐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4(或6、7、8、9)

5、F桌变化量与F浮变化量的关系后得出初步结论: (16) 。进一步分析表一和表二的数据,可得实验序号10的F桌的大小为 (17) 牛。 闵行:29、某兴趣小组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时,所用实验器材有:长为 0.2 米的吸管(底部用蜡封)、 电子天平、酒精( =800千克/米3 )、水、未知液体、刻度尺、细沙、柱状容器等。实验时,他们首先在容器内装入足量水。并将适量细沙装入吸管中,用电子天平测出其总质量 m。然后将该吸管放入水中,如图 19 所示,用刻度尺测出其静止时浸入有人提的深度 h,记录相关实验数据于表一中。接着,他们把水更换为酒精。重复上述过程,并记录数据于表二中。 表一序号液体h(米)m

6、(千克)1水0.080.00820.100.01030.120.012 表二序号液体h(米)m(千克)4酒精0.100.00850.120.01060.150.012(1)在本实验中,他们通过吸管总质量 m 来比较吸管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的大小,其原理是二力平衡条件及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的数据可得出液体内部压强和液体密度有关。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2 与 3(或 4、5 与 6)的数据可得出初步结论是:_。 (4)该小组一位成员把总质量为 0 m 的吸管放入未知液体中,测得其静止时浸入液体的深度为h0 (h00.2 米)。则该未知液体的密度为_(用m0 、h0和水 的代数式表示)

7、。 黄浦:26、学习了串、并联电路的相关知识后,某小组同学用图16所示的电路验证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和导体电阻的关系。他们选用定值电阻的阻值为5欧,然后把5欧、10欧、15欧和20欧四个定值电阻先后接入电路的M、N两点间,闭合电键S,将相应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下表中。实验序号()()(A)_1550.6025100.4035150.3045200.24 小明要验证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他应以_(选填“”或“”)为研究对象,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请在表中第五列填入所需测量并记录的栏目名称。_ 小红想通过第三列与第四列数据及相关条件验证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你认为_(选

8、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青浦:29为了研究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时的特点,某小组同学用甲、乙两种材料制成体积不同的若干块物块进行实验,甲材料的密度为甲,乙材料的密度乙,且甲乙如图所示,他们让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测量并记录了物块的总体积和露出水面的体积,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材料实验物块体积露出水面体积材料实验物块体积露出水面体积序号(106米3)(106米3)序号(106米3)(106米3)甲1106乙681.62201271023301883064402493575503010459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材料的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时,物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与物块的体积

9、成正比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7、3与8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他们分别分析了“露出水面的体积”和“物体体积”的比例关系,可以得出的进一步结论是:(a) (b) 静安:25小明同学通过实验研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对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变化的影响首先,他将一个圆柱体放入足够深的水槽中,圆柱体浮在水面上,并利用仪器测得水槽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实验初始状态时水槽底部所受水的压强为3000.00帕然后,他在圆柱体上逐个放上与圆柱体底面积相同的圆板(圆板的厚度与材质相同),观察圆柱体在水中所处的状态,并记录下水槽底部所受水的压强表一、表二为两位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表一 表二实验序号所加圆板个

10、数水槽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帕)113015.00223030.00333045.00443060.00 实验序号所加圆板个数水槽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帕)553071.25663078.75773086.25883093.75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与4(或5、6、7与8)中的水槽底部所受水的压强与所加圆板个数的大小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压强变化量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a)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压强变化量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b)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压强变化量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浦东:26为探究浸没在

11、水中的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利用DIS数据采集系统及若干重力G和密度已知的实心物体等器材进行实验他们将实心物体放入盛水的平底容器中(如图所示),测出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表一实验序号123456789密度(g/cm3)2.02.53.0重力G (N)48124812369压力F (N)2.04.06.02.44.87.22.04.06.0表二(水):1:23:52:3F:G(1)分析表一中实验序号 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当物体的重力相同时,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力随物体密度的增大而增大(2)分析表一中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