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时间数列分析

上传人:zengy****8888 文档编号:119800104 上传时间:2020-01-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 时间数列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八章 时间数列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八章 时间数列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八章 时间数列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 时间数列分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时间数列分析(一) 填空题1、时间数列又称 数列,一般由 和 两个基本要素构成。2、动态数列按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可分为 、 和 三大类,其中最基本的时间数列是 。3、编制动态数列最基本的原则是 。4、时间数列中的四种变动(构成因素)分别是: 、 、 、和 5、时间数列中的各项指标数值,就叫 ,通常用a表示。6、平均发展水平是对时间数列的各指标求平均,反映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的平均水平或代表性水平,又称: 平均数,或 平均数。7、增长量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分为 增长量和 增长量,各 增长量之和等于相应的 增长量。8、把报告期的发展水平除以基期的发展水平得到的相对数叫 ,亦称动态系数。根据采

2、用的基期不同,它又可分为 发展速度和 发展速度两种。9、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有 法和 法两种。10、某企业2018年的粮食产量比2008年增长了2倍,比2013年增长了0.8倍,则2013年粮食产量比2008年增长了 倍。 11、把增长速度和增长量结合起来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指标是: 。 12、由一个时期数列各逐期增长量构成的动态数列,仍属时期数列;由一个时点数列各逐期增长量构成的动态数列,属 数列。13、在时间数列的变动影响因素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因素是 ,举出三种常用的测定方法 、 、 。14、若原动态数列为月份资料,而且现象有季节变动,使用移动平均法对之修匀时,时距宜确定为 项,但所得各项

3、移动平均数,尚需 ,以扶正其位置。15、使用最小平方法配合趋势直线时,求解 a、b参数值的那两个标准方程式为 。16、通常情况下,当时间数列的一级增长量大致相等时,可拟合 趋势方程,而当时间数列中各二级增长量大致相等时,宜配合 趋势方程。 17、用半数平均法求解直线趋势方程的参数时,先将时间数列分成 的两部分,再分别计算出各部分指标平均数和 的平均数,代入相应的联立方程求解即得。18、分析和测定季节变动最常用、最简便的方法是 。这种方法是通过对若干年资料的数据,求出 与全数列总平均水平,然后对比得出各月份的 。19、如果时间数列中既有长期趋势又有季节变动,则应用 法来计算季节比率。20、商业周

4、期往往经历了从萧条、复苏、繁荣再萧条、复苏、繁荣的过程,这种变动称为 变动。(二) 单项选择题1、组成动态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 A、时间和指标数值 B、变量和次数(频数)C、主词和宾词 D、水平指标和速度指标2、 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职工按工资水平分组形成的数列C、企业总产值按时间顺序形成的数列D、企业按职工人数多少形成的分组数列3、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 A、某工厂各年工业总产值; B、某厂各年劳动生产率; C、某厂历年年初固定资产额 D、某厂历年新增职工人数。3、 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时期数列 B、

5、相对数时间数列 C、平均数时间数列 D、时点数列5、工人劳动生产率时间数列,属于(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 C、相对数时间数列 D、平均数时点数列6、在时点数列中,称为“间隔”的是( )。 A、最初水平与最末水平之间的距离; B、最初水平与最末水平之差;C、两个相邻指标在时间上的距离; D、两个相邻指标数值之间的距离。7、对时间数列进行动态分析基础指标是( )。 A、发展水平; B、平均发展水平; C、发展速度; D、平均发展速度。8、计算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资料来源是( )A、前者为时点数列,后者为时期数列B、前者为时期数列,后者为时点数列C、前者为变量数列,后者为时间数列D、前

6、者为时间数列,后者为变量数列9、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A、首尾折半法 B、简单算术平均法C、加权算术平均法 D、几何平均法10、某企业某年1-4月初的商品库存额如下表:(单位:万元)月份 1 2 3 4月初库存额 20 24 18 22则第一季度的平均库存额为( )A、(20+24+18+22)/4 B、 (20+24+18)/3C、(10+24+18+11)/3 D、 (10+24+9)/311、上题中如果把月初库存额指标换成企业利润额,则第一季度的平均利润额为( )A、(20+24+18+22)/4 B、 (20+24+18)/3C、(10+24+18+11)/3 D、 (

7、10+24+9)/312、某企业某年一季度的利润额为150万元,职工人数120人,则一季度平均每月的利润额和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分别为:( )A、50万元,40人 B、 50万元,120人C、150万元,120人 D、 以上全错13、定基增长量和环比增长量的关系是( )。A、定基增长量-1=环比增长量 B、定基增长量等于各环比增长量之和C、环比增长量的连乘积=定基增长量 D、相邻两环比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定基增长量14、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 A、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其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B、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积=其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C、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

8、差=其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D、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和=其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15、某企业2018年的产值比2014年增长了200%,则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A、50% B、13.89% C、31.61% D、29.73%16、某市2008年末人口为120万人, 2018年末达到153万人,则年平均增长量为( )A、 3.3万人 B、3万人 C、33万人 D、 30万人17、上题中人口的平均发展速度是( )A、2.46% B、2.23% C、102.23% D、102.46%18、当时期数列分析的目的侧重于研究某现象在各时期发展水平的累计总和时,应采用( )方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A、算术平均

9、法 B、调和平均法 C、方程式法 D、几何平均法19、已知某地国内生产总值“十二五”期间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8%,9 .2%,9.5%,8.4%和10%,则该时期GDP的平均增长幅度为:( ) A、8%9.2%9.58.410% B、108%109.2%109.5%108.4%110% C、(8%9.2%9.58.410%)+1D、(108%109.2%109.5%108.4%110%)-120、如果时间数列共有20年的年度资料,若使用五项移动平均法进行修匀,结果修匀之后的时间数列只有( )A、19项 B、18项 C、16项 D、15项21、直线趋势Yc=a+bt中a和b的意义是( )

10、A、a是截距,b表示t=0的趋势值; B、a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b表示平均发展水平; C、a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b表示平均发展速度; D、a是直线的截距,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b是直线斜率,表示按最小平方法计算的平均增长量。22、用最小平方法配合趋势直线方程Yc=a+bt在什么条件下a=,bty/t2( )。 A、t0 B、(Y)0 C、Y0 D、(Y-)2最小值23、如果时间数列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则宜配合( )。 A、直线模型; B、抛物线模型; C、曲线模型; D、指数曲线模型。24、当时间数列的逐期增长速度基本不变时,宜配合( )。 A、直线模型 B、二次曲线模型 C、

11、逻辑曲线模型 D、指数曲线模型25、当一个时间数列是以年为时间单位排列时,则其中没有( ) A、长期趋势 B、季节变动 C、循环变动 D、不规则变动26、若无季节变动,则季节指数应该是( ) A、等于零 B、等于1 C、大于1 D、小于零27、某一时间数列,当时间变量t=1,2,3,n 时,得到趋势方程为y=38+72t, 那么若取t=0,2,4,6,8时,方程中的b将为( ) A、144 B、36 C、110 D、3428、上题中,a的取值应为多少( ) A、110 B、144 C、36 D、76(三) 多项选择题1、动态数列的作用有( )。 A、描述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 B、反映现象的分布

12、特征C、了解现象发展变化的趋势及其规律 D、反映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E、对现象的发展进行预测。2、一个动态数列的基本要素包括:( )A、变量 B、次数 C、现象所属的时间 D、现象所属的地点 E、反映现象的统计指标值3、时点数列的特点有( )。 A、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相加之和有意义; B、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相加之和没意义; C、数列中每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计算时间的长短有直接关系; D、数列中每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计算时间间隔的长短无直接关系; E、数列中每项指标数值是间断登记取得的。4、下列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不能相加的数列有( )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 C、相对数时间数列; D、绝对数时间数列 E、平均数时间数列。5、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有( )。 A、时期长短应相等; B、总体范围应一致: C、指标要有可比性; D、指标的经济内容应该相同: E、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应一致。6、下列指标构成的动态数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