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导学案

上传人:Alo****18 文档编号:119799764 上传时间:2020-01-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导学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河颂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通过拓展学习,系统了解黄河的历史与地理,建立对黄河的整体认识;2.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其他相关内容;3.正确理解诗文内容,把握感情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培养自己鉴赏诗歌的能力;4深刻感悟九曲黄河的英雄气概,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5切实掌握本文借物抒怀的写法;6进一步加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二、导学重点1正确理解诗文内容,把握感情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培养自己鉴赏诗歌的能力;2深刻感悟九曲黄河的英雄气概,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三、导学难点1切实掌握本文借物抒怀的写法;2进一步加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导学方法自主学习、分组合作

2、、集体探究讨论;重视运用感悟、联想的学法四、导学设计一、导入新课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了世代炎黄子孙,所以将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在地理上黄河可做军事屏障,因此,我们作为华夏儿女更应该赞扬歌颂这条母亲河。今天,我们一起怀着对她的崇敬之情来学习未光然的赞歌黄河颂。二、知识链接1、中国第二长河-黄河我国唐代诗人李白曾写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天上”应当是指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了。黄河从这里发源,曲折东流,沿途接纳许多支流,经过5500千米的路程,流入渤海,是我国的第二长河,从地图上看,黄河干

3、流像一个巨大的“几”字。2、作者简介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3、写作背景: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

4、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诗人光未然1935年8月曾经创作出歌词五月的鲜花,歌中唱道:“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歌词经谱曲后广为传唱。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又创作了篇幅与规模更大的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像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歌唱苦难与抗争,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

5、场面。冼星海称赞它“充满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的情绪,使一般没有渡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的人都有一种同感。在歌词本身已尽量描写出数千年来的伟大黄河的历史了”。三、基础知识4、字音认读,给划线字注音:狂澜()屏障()哺育()体魄()山巅()澎湃()劈开()浊流()5、字形辨识组词障()浊()哺()湃()蟑()蚀()捕()拜()6、词语补注滋长:哺育:摇篮:浩浩荡荡:四、整体感悟7、首先听录音范读,标出节奏、重音和韵脚,再听老师作朗诵方法指导。8、自己轻声试读,再大声朗读。9、请几位同学朗诵,请全班同学点评。10、再分组表演朗诵。相互讨论,集体点评。11、自由发言,谈谈朗诵后对黄河的英雄气概与中华

6、民族伟大品格的感悟。五、合作探索12、梳理作者思路,并能概括大意。序曲主题尾声13、这首诗歌主要是歌颂黄河,在歌颂黄河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翻的描绘,你觉得这些句子是哪个字所统领的?表现黄河的什么特点?答:14、赞颂黄河的部分能分几个层次?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赞颂的?答:15、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作者描述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歌颂它伟大坚强的精神,需要表达什么情感?答:16、颂歌的首尾层是呼应的,但两段文字的着眼点完全相同吗?答:17、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答:18、诗歌结尾处“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出现两次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答:19、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

7、是“屏障”?答:20、如何理解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答:21、诗人写黄河的意图及历史和现实意义是什么?你认为作者心目中的黄河象征什么?具有什么精神?答:六、拓展延伸22、黄河自古以来都是诗人深情吟诵的对象。请你至少写出两句有关黄河的古诗句。23、“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你认为谁是新时期具有“黄河精神”的人?请列举一位,并为他(她)写上一句话的评论。人物:评论:24、你认为这首诗中有哪些表现技法值得学习?答:25、探究课堂上生成的各种相关问题。你的问题有几个?答:颂扬:自己创作或收集有关黄河的诗歌或短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