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四次双周练试题201912050179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799474 上传时间:2020-01-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四次双周练试题201912050179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湖北省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四次双周练试题201912050179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湖北省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四次双周练试题201912050179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湖北省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四次双周练试题201912050179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湖北省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四次双周练试题201912050179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四次双周练试题20191205017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四次双周练试题201912050179(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沙市中学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四次双周练试题考试时间:2019年11月28日本试卷分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Sc 45 Pb 20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下列关于物理学史和物理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t

2、取不同的值时,v都可以表示物体的瞬时速度B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得出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牛顿运动定律C伽利略借助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D用比值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加速度就是采用比值定义的15如图所示,长木板A与物体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木板左端立柱间放置轻质弹簧,在水平外力F作用下,木板和物体都静止不动,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将外力F缓慢减小到零,物体始终不动,在此过程中A弹簧弹力逐渐减小B物体B所受摩擦力逐渐减小C物体B所受摩擦力始终向左D木板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逐渐减小16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停着一辆小车,小车的固定支架左端用不计质量的细线系一个小铁

3、球。开始将小铁球提起到图示位置,然后无初速释放,之后不会与车上的支架碰撞。在小铁球来回摆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摆到最低点时,小车的速度最大B小车和小球系统动量守恒C小球摆到右方最高点时刻,小车有向右的速度D小球向右摆动过程小车一直向左加速运动17如图所示,有一内壁光滑的高为H=5m、宽为L=1m的直立长方形容器,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在上端口边缘O以水平初速度v0向左抛出正好打在E点,若球与筒壁碰撞时无能量损失,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10m/s2。则小球的初速度v0的大小可能是A2m/s B4m/s C6 m/s D9 m/s18如图所示,A为地球赤道表面的物体,B为环绕

4、地球运行的卫星,此卫星在距离地球表面R/2的高度处做匀速圆周运动,且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为a.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6.6R,R为地球的半径,引力常量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两极的重力加速度大小3a/2 B物体A的线速度比卫星B的线速度大C地球的质量为 D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为19如图所示,A、B、C、D为匀强电场中相邻的四个等势面,一电子经过等势面D时,动能为16 eV,速度方向垂直于等势面D飞经等势面C时,电势能为8eV,飞至等势面B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相邻等势面间的距离均为4 cm,电子重力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100 Vm

5、C等势面A的电势为8 VD电子再次飞经D等势面时的动能为16 eV20为了安全,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必须保持距离。假设高速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t=0时刻,发现前方有事故,两车同时开始刹车,行进中两车恰好没有发生碰撞。两车刹车过程的vt图象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两车都停止运动时相距25 mBt=0时刻两车间距等于50 mCt=5 s时两车间距小于t=15 s时两车间距D乙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是甲车的1.5倍21带电小球在电场力和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随位移关系如图所示,曲线关于xx0对称,最低点位置坐标为x0,在小球运

6、动到x2x0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所受电场力方向可能不变 B小球所受电场力始终比重力小C小球加速度一直增大 D小球在x0位置时,动能最大第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35题、第3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共130分)22(6分)为了验证矩形线框自由下落过程上、下边经过光电门时机械能是否守恒,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知矩形线框用直径为d的圆形材料做成。某次实验中矩形线框下边和上边先后经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1和 t2。(1)为完成该实验,还需通过操作测量相应的物理量是_.A用天平测出

7、矩形线框的质量mB用刻度尺测出矩形线框下边离光电门的高度hC用刻度尺测出矩形线框上下边之间距离LD用秒表测出线框上下边通过光电门的时间间隔t(2)如果满足关系式_(请用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量来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则自由下落过程中线框的机械能守恒。23(9分)某同学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所使用的器材有:小灯泡L(额定电压3.8V,额定电流0.32A)电压表V (量程3V,内阻3k)电流表A(量程0.5A,内阻0.5)固定电阻(阻值1000)滑动变阻器R(阻值090)电源E(电动势5V,内阻不计)开关S,导线若干。(1)实验要求能够实现在03.8V的范围内对小灯泡的电压进行测量,画出实验电路原理

8、图。(2)实验测得该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如图(a)所示。由实验曲线可知,随着电流的增加小灯泡的灯丝的电阻率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3)用另一电源(电动势4V,内阻1.00)和题给器材连接成图(b)所示的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可以改变小灯泡的实际功率,闭合开关S,在R的变化范围内,小灯泡的最小功率为 W。(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24(13分)如图甲,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为的光滑绝缘斜面,斜面处于电场强度大小为E、方向沿斜面向下的匀强电场中。一劲度系数为k的绝缘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整根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q0)的滑块从距离弹簧上端为s0处静止

9、释放,滑块在运动过程中电量保持不变,设滑块与弹簧接触过程没有机械能损失,弹簧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求滑块从静止释放到与弹簧上端接触瞬间所经历的时间t。 (2)求滑块在沿斜面向下运动到速度最大的整个过程中,物快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变化量。25(19分)如图,质量为m=1kg的小滑块(视为质点)在半径为R=0.4m的1/4圆弧A端由静止开始释放,它运动到B点时速度为v=2m/s当滑块经过B后立即将圆弧轨道撤去滑块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通过换向轨道由C点过渡到倾角为=37、长s=1m的斜面CD上,CD之间铺了一层匀质特殊材料,其与滑块间的动摩擦系数可在01.5之间

10、调节斜面底部D点与光滑地面平滑相连,地面上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O点,自然状态下另一端恰好在D点认为滑块通过C和D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2,sin37=0.6,cos37=0.8,不计空气阻力(1)求滑块对B点的压力大小以及在AB上克服阻力所做的功;(2)若设置=0,求质点从C运动到D的时间;(3)若最终滑块停在D点,求的取值范围26(14分)MnSO4晶体是一种易溶于水微红色晶体,某校同学设计实验制备并检验MnSO4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甲组同学设计用SO2和适量纯净的MnO2制备MnSO4,其装置如下:A装置中固体药品X通常是_填化学式)。B装置中

11、通SO2的导管末端接多孔球泡的目的是 ;C装置用于吸收少量的S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乙组同学定性检验甲组同学的产品中Mn2+的存在,取少量晶体溶于水,加入(NH4)2S2O8溶液,滴入硝酸银(作催化剂),微热振荡,溶液显紫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丙组同学为检验无水MnSO4(接近白色)的热分解产物,将MnSO4晶体脱水后放入下图所示的装置中,打开K1和K2,缓慢通入N2,加热,硬质玻璃管中最后得到黑色固体。检验分解的气态产物中是否有SO2及SO3,装置E、F中的溶液依次是_、_(填字母)。aBa(NO3)2溶液bBaCl2溶液c品红溶液d浓硫酸若D中得到的黑色粉末为

12、Mn3O4,E、F中均有明显现象,则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丁组同学设计实验以丙组同学得到的黑色粉末为原料,利用铝热反应原理将其还原为金属锰,所需的药品除氯酸钾外,还需要_。27(14分)钪及其化合物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在宇航、电子、超导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从钛白工业废酸(含钪、钛、铁、锰等离子)中提取氧化钪(Sc2O3)的一种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洗涤“油相”可除去大量的钛离子。洗涤水是用93%的硫酸、27.5%的双氧水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混合的实验操作是_,冷却后再慢慢注入 H2O2中,并不断搅拌。(2)先加入氨水调节pH3,过滤,滤渣主要成分是_;再向滤液加入氨

13、水调节pH6,滤液中Sc3+的浓度为_。(已知:KspMn(OH)21.91013、KspFe(OH)32.61039,KspSc(OH)39.01031)(3)用草酸“沉钪”。25 时pH2的草酸溶液中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写出“沉钪”得到草酸钪的离子方程式_。已知Ka1(H2C2O4)5.9102,Ka2(H2C2O4)6.4105(4)草酸钪“灼烧”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5)废酸中含钪量为15 mgL1,V L废酸最多可提取Sc2O3的质量为_。28.(14分)CO2是一种廉价的碳资源,综合利用CO2对构建低碳社会有重要意义。(1)已知: H2(g)+ O2(g) = H2O(g) H=241.8kJmol1CO2(g) = CO(g)+ O2(g) H=+283.0kJmol1则反应:CO2(g)+H2O(g) = CO(g)+H2(g)+O2(g) H= 。(2)工业生产中可利用H2还原CO2制备清洁能源甲醇: CO2(g)+3H2(g)CH3OH(g)+H2O(g) H0 保持温度、体积一定,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容器内压强不变 B3v正 (CH3OH)= v正 (H2) 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变 DCO2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将一定量的CO2和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