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19799351 上传时间:2020-01-26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36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州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台州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台州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台州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台州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台州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州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5 页 九年级 上 期中语文试卷九年级 上 期中语文试卷 题号 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 默写 本大题共 1 小题 共 10 0 分 1 古诗文名句默写 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 乎 范仲淹 岳阳楼记 溪云初起日沉阁 许浑 咸阳城东楼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 行路难 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 水调歌头 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 蜀相 王湾 次北固山下 写时序更替 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蕴含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喻新事物不断涌现 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二 其他 本大题共 3 小题 共 16 0 分 2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面对那句 人的心灵应该比大

2、地 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 的名言 人们往往会自 惭形 hu 我们难以拥有那样雄浑的 j n 怀 不知累积至那种广 m o 需如何积 z n 每一粒泥土 每一朵浪花 每一朵云霓 3 文学常识填写 填人名 我们跟着 走进了人间的四月天 随着农妇 游赏了大观园 目睹 笔下的 儒林外史 中的范进中举发疯 叹封建科举制度的可悲 聆听 在隆中对策 运筹帷幄 指点江山 赞 智绝 风采 4 下面是某资格证考试笔试报名缴费流程图 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 要求 内容完整 表达准确 语言连贯 不超过 100 字 第 2 页 共 15 页 三 名著导读 本大题共 1 小题 共 10 0 分 5 阅读下面文字 完

3、成各题 宋江听罢 吃了一惊 肚里寻思道 晁盖是我心腹弟兄 他如今犯了弥天大罪 我不救他时 捕获将去 性命便休了 心内自慌 却答应道 晁盖这厮奸顽役 户 本县内上下人没一个不怪他 今番做出来了 好教他受 何涛道 相烦押 司便行此事 宋江道 不妨 这事容易 瓮中捉鳖 手到拿来 只是一件 这 实封公文 须是观察自己当厅投下 本官看了 便好施行发落 差人去捉 小吏如 何敢私下擅开 这件公事 非是小可 不当轻泄于人 何涛道 押司高见极明 相烦引进 宋江道 本官发放一早晨事务 倦怠了少歇 观察略待一时 少刻 坐厅时 小吏来请 何涛道 望押司千万作成 宋江道 理之当然 休这 等说话 小吏略到寒舍 分拨了些家

4、务便到 观察少坐一坐 何涛道 押司尊 便 小弟只在此专等 宋江起身 出得阁儿 吩咐茶博士道 那官人要再用茶 一发我还茶钱 离了 茶坊 飞也似跑到下处 先吩咐伴当去叫直司在茶坊门前伺候 若知县坐衙时 便可去茶坊里安抚那公人道 押司稳便 叫他略待一待 却自槽上鞁了马 牵出后门外去 拿了鞭子 慌忙地跳上马 慢慢地离了县治 出得东门 打上两鞭 把马拨喇喇地望东溪村撺将去 没半个时辰 早到晁盖庄上 节选自 水浒传 结合原著 选文中晁盖犯的 弥天大罪 是指 宋江为救晁盖 具体是怎样做的 请结合选文加以概括 根据你对艾青的了解 请判断哪首诗是艾青的诗 并结合具体诗句说明理由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中

5、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 飞扬 飞 扬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四 诗歌鉴赏 本大题共 1 小题 共 6 0 分 6 阅读古诗 完成各题 柳树 李商隐 第 3 页 共 15 页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 诗中作者实际所见的柳树是 季节 时分 的景象 简析这首诗的一种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五 文言文阅读 本大题共 1 小题 共 15 0 分 7 阅读文言文 完成各题 甲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 林整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琅琊也 山行六 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酿泉也 峰回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者 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

6、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大守与客来饮 于此 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 故自号日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 也 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 醉翁亭记 乙 昨游江上 见修竹数千株 其中有茅屋 有棋 声 有茶烟飘扬而出 心窃乐之 次日过访其家 静坐久之 从竹缝中向外而窥 见青山江帆 苇洲耕犁 有二小儿戏于沙上 犬立岸旁 如相守者 直是山水大师 画意 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 由外望内 是一种境地 由中望外 又是一种境地 予以为 学者诚能八面玲珑 千古文章之道无不出于是岂独画乎 节选自郑燮 游江 注 八面玲珑 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 此指多角度 思考或欣赏 解释下列句中的画线

7、词语 名之者谁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大守自谓也 心窃 乐之 请用 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 千古文章之道无不出于是岂独画乎 把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峰回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 次日过访其家 静坐久之 甲文和乙文的作者各界山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 现代文阅读 本大题共 2 小题 共 28 0 分 8 阅读下面文字 完成各题 修鞋的 筱敏 火车站喘息着吞吐人群 浓烟般的人群从甬道里喷出来 在广场上骤然散开 他便是一 星尘末 随着气流的裹挟 被喷吐到城里来了 他在广场张目一望 就失了方向 广场是令人心慌的大 像黄河出海处的淤滩 失了 流速的泥沙一时张皇 也就失了方向

8、 阳光是一种陌生的气味 它不是沁进去烘暖人和 庄稼 却是在表皮上白晃晃贴着 镀银一样只管四处制造白晃晃的反光 方砖是这种反 光 路面是这种反光 楼墙 街衢 汽车 每一扇门和每一页窗都是这种推拒人的反光 他梦里的目的地确是这样银光熠熠的 但银光熠熠的城市并不认识他 他没能把自己做 颗种子种进那些光里 到底还是途中的流沙 在虚拟的目的地茫然地流徙 第 4 页 共 15 页 于是 他蹲在路旁看见许多流徙的脚 于是 他成了一个修鞋的 鞋摊占地一平方米 但这一平方米是城里人的 不是他的 他只是个非法闯入者 非法 逗留者 他必须随时提防那些身着制服手提棍棒的管着这儿每一平方米的主人 他必须 能在眨眼之间卷

9、起他的摊子消失 在梦境之城里 他是一个必须以不断的逃亡证明自己 不存在的非人 这会儿修鞋的栖在一株路树下面 这树据说叫榕 大叶榕还是菩提榕 他不大认识 然 而树荫倒是密密的结实 他的修鞋摊子张开 没有一点儿声响 他半蹲半蜷的坐态 更 没有一点儿声响 惟独发出一点儿声响的 是那晨露一样的目光 在浑浊的街市里 以 一种清澈的期待盯视着路人 最好听的是鞋钉敲进鞋跟的声音 还有麻线纳过鞋帮的声音 还有粘合胶的小罐扑地一 下撬开盖子的声音 还有卖烤红薯的女子的胶轮车吱吱呀呀来而复去的声音 土地的气味从他体内散发出来 很浓郁 让他瞌睡 但土地这件事他是不想的 他就是 被冲走了的土地 关于土地 如果说他也曾

10、有过 他所能记起的就是荒旱 一颗汗珠子 滴下去 溅起来的不是青苗 而是黄扑扑的浮尘 好容易有一场雨 却不是滋养土地的 而是毁坏土地的 他看见一片一片土地被冲走了 剩下一棱棱干枯的不长东西的沟壑 接着又是荒旱 接着又是一片土地被冲走了 最后他也被冲走了 不会再有一道水流反 转过来 把他重新带回去 他的腿屈起成一个作坊台面 在那里侍弄各色鞋子 他宁愿膝头不断地长出来鞋子 他宁愿鞋油的气味盖过去土地的气味 土地对于他永远是个神话 他的卑贱不可以耕耘 神话 惟愿能平平安安侍弄那些游走在神话之上的鞋子 他惟一理解的是这棵他叫不出名字的路树 他想对于这棵路树 他也已经是个面熟的人 他听见人说这种树命贱 贴

11、着墙缝也能长 树身上挂下来的每一条气根都是一条命 触 到地面就能长成新树 甚至可以独木成林 于是他时常欣悦地数头顶的气根 那些气根 真是多啊 而且每天都有嫩生生的端尖冒出来 垂挂着向地面奔去 但修鞋的还是担心 毕竟这些气根不知道 它们要去往的土地 已经是水泥封严了的 水泥很光滑 一丝缝 隙也没有 他不知道那样的地面怎么样挤得下一条命 他这么担心着 那些气根已经悠 悠然垂到他的眉棱处了 有一天 穿制服的人出现了 修鞋的卷起摊子拔腿飞逃 现在他知道他不必逃得太远 钻进一条岔道很多的小巷子大体就躲过去了 他还能找到一处断墙 掩着自己向外张望 他看见穿制服的人今天颜色不大一样 更不一样的是他们手里抄的

12、是特大的剪子 扬手 间金属声刮着空气刺骨地响 他们熟练地一路剪过来 把路树垂挂的气根和低斜的枝杈 全都剪干净了 路面瞬时宽敞明朗 像灯箱广告里的画 修鞋的明白 无论有多少条命 也无论命有多贱 那些气根是再也扎不到地里去的了 节选自 捕蝶者 角落三章 注 气根指暴露于空气中的根 尤指一种生长在附生 植物和与土壤不接触的攀援植物上的根 1 理解第 1 段中 喘息 和 喷吐 两个词在文中的含义 2 欣赏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广场是令人心慌的大 像黄河出海处的淤滩 失了流速的泥沙一时张皇 也就失了方 向 他宁愿膝头不断地长出来鞋子 他宁愿鞋油的气味盖过去土地的气味 第 5 页 共 15 页 3 请结合选文

13、分析修鞋者的形象 4 文章第 10 11 两段关于路树气根的描写 有什么用意 9 阅读下面文字 完成各题 材料一 我们的媒体经常会表达出这样一种遗憾 那就是中国人好像都放弃了阅读 反而是 外国人更乐意阅读 说俄罗斯人躺在草地上读诗歌 法国人和日本人都在地铁上看 小说 事实的真相是不是这样呢 当然不是这样 事实的真相显而易见 全世界都在低着 头阅读手机 这是不可阻挡的一个潮流 算不上什么好事 也未必就是了不得的坏 事 有人把看手机比作抽鸦片 在我看来 手机阅读和吸鸦片没有什么可比性 它 并不像媒体认定的那样有害 不是什么洪水猛兽 手机阅读也并不能表明读者的阅 读兴趣有什么本质改变 手机上确实有很

14、多无聊信息 那是因为有无聊的需求 就 有无聊的供给 手机只不过是更加形象 生动 同时又更加数据化地演绎了人们的 阅读生态 摘编自叶兆言 手机阅读并没有那么可怕 材料二 不同人口特征群体手机阅读接触率 人口特征类别手机阅读接触率 城镇75 7 城乡 农村55 6 男性68 3 性别 女性63 8 18 29 周岁92 8 30 39 周岁87 3 40 49 周岁 50 一 59 周岁 67 9 42 0 60 70 周岁18 8 年龄 70 周岁以上9 2 数据来源于 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材料三 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并非一无是处 因为其能够给人们带来大量的信息 同时碎片化 阅读还有快捷

15、及时 交互以及充分利用零碎时间的优点 这些都是传统的深阅读 所不具备的优势 碎片化阅读从某种意义上讲 代表着一种阅读的趋势 或者说是 体现了时代特征 同时 碎片化阅读本身并非就代表进步和未来的阅读趋势 并非没有缺点 碎片化 第 6 页 共 15 页 阅读在便于利用零碎时间来阅读信息的同时 也大量挤占了人们深阅读的时间 碎 片化阅读还使人形成了一种惰性依赖 习惯于通过搜索 提问等方式来获得知识碎 片 不容易形成深度的 批判性的 理性化的 系统的知识体系 它对人们的知识 体系 思维方式以及理性思考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都构成挑战 摘编自张中江 浅阅读时代的 深 思考读书如何才能不支离破碎 材

16、料四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研究人员徐升国表示 首先 数字阅读还处在发展之中 需要 有效地完善和引导 使其朝着更好的方向深化 同时 还需要适应数字化深度阅读 时代的内容支撑 用好的内容去抢占数字媒体的市场和阅读空间 而不是放任低俗 化 娱乐化的内容泛溢成灾 其次 不可无视数字阅读的缺点而盲目乐观 以至于 在政策和舆论上认为深度的阅读 纸质的阅读都已经是过时的方式 而一味地倡导 碎片化的阅读 最后 尤其在阅读习惯的养成方面 依然需要有效地引导人们以深 阅读为主要方向 而不是以浅阅读来替代深阅读 对未成年人来讲 培养纸质图书 的阅读习惯仍然是当前数字化阅读背景下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和方面 来源同材料三 阅读材料二 从对不同人口特征群体手机阅读接触率的调查表格中 你能得出什么 结论 请概括材料四的主要内容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相关理解 正确的一项是 A国回内媒体认为中国人已经放弃了阅读 现在流行的手机阅读不算是真正的阅读 对别人是有害的 B 手机阅读等数字阅读既有快速 及时 交互以及充分利用零碎时间等优势 也 有不能深度阅读的缺点 C 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进行手机阅读 这是一个不可阻挡的潮流 也预示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