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2020192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798929 上传时间:2020-01-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202019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202019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202019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202019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202019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202019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202019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果修改答案,应使用橡皮将错选项方框涂点擦干净,并将改选项的方框涂黑。3.回答第II卷时,使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指定的区域书写答案,在题号指定答题区域以外及草稿纸、试卷上书写的答案无效。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本试卷自行保管,试卷讲评时使用。)第I卷 选择题(70分)一、选择题

2、(本题共30小题,1-20题每小题2分,21-30题每小题3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2019 年春节档硬核科幻影片流浪地球讲述了地球因太阳 “氦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 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终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土星轨道,借助土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 2500 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 园。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 。据此回答 12 题。1.影片中地球之所以要逃离太阳系是由于( )A.日心与地心距离发生变化 B.地球的体积、质量发生变化C.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发生变化 D.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发生变化2

3、.在地球流浪经历的 ABC 三个过程中,地球所属的天体类型分别是( )A.行星行星行星B. 行星卫星卫星 C.行星卫星行星 D. 行星卫星恒星3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属于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B 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时释放的能量C 太阳辐射能全部到达地球,维持着地表温度D 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不太常用的能源有科学家通过实验提供了治理全球变暖的新视角,其主要是向高空发射一颗热气球,这颗热气球在平流层喷射雾状的金刚石粉、氧化铝、方解石等物质,进而在冷却地球的同时能修复臭氧层。结合下图,完成45 题。4热气球喷射雾状的金刚石粉、

4、氧化铝、方解石等物质发生在左图中的( )Aa 层 B. b 层 C. c 层 D. d 层5“这些物质能冷却地球”主要是因为增大了右图中的( ) A. B. C. D. 读我国年太阳辐射分布图,回答第6题。6西藏能成为我国太阳能最多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天气晴朗干燥,光照时间长地势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地势高,离太阳近A B C D 某地层分布有右图所示的化石,读图,回答7-8题。7.该地层形成的时间最不可能的是()A.寒武纪 B.二叠纪 C.石炭纪 D.泥盆纪8.该地层形成的地理环境是()A.湖泊 B.高山 C.高原 D.盆地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层

5、状岩石称为地层,它主要包括沉积岩、火山沉积岩以及由它们经受一定变质的浅变质岩。据此完成9题。9.水平地层()A.下新上老 B.下老上新 C.同时形成 D.陆地缺少10火山喷发,影响到的圈层有(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岩石圈A B CD读右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11-12题。11图中a表示( )A 地核 B 软流层 C 地壳 D 地幔12有关a、b、c三个圈层之间的界面说法正确的是( )A a、b之间为古登堡界面 B a、b之间界面纵波和横波速度都明显增加C b、c之间为莫霍界面 D b、c之间横波速度突然下降,纵波完全消失13.大气中尘埃物质的作用和影响不包括()A.对人体健康产生

6、危害 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面温度C.影响太空中的航天器 D.促进云雨的形成14.关于海水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同一海区夏季水温高于冬季 B.同一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都相同C.不同纬度的海区,相同深度的水温相同 D.同一季节,相同纬度的海区水温相同15.四大洋中平均水温最高的是()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16.读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分布曲线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量净收入从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大体一样B.各纬度海区的辐射热量收支基本平衡C.赤道海区热量收入最多,极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多D.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蒸发耗热17. 以下四

7、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18.全球气候变暖,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A. 全球各地农作物产量都增加 B. 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C. 海水蒸发加剧,海平面下降 D. 南极地区的永久性冰川面积扩大读图,完成19题。19.图中能正确表示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曲线是()A. B. C. D.20. 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读全球水平衡图,回答21-22题。21.图中显示的水平衡规律不正确的是( )A.陆地水平衡为正值 B.高纬度海洋水平衡为正值C.中纬度海洋水平衡值随纬度增高而不断减少 D.低纬度海洋水平衡为负值22. 2030纬度区海洋水平

8、衡带来的影响是( )A.海水温度升高 B.海水温度降低 C.海水盐度升高 D.海水盐度降低读大气热量交换过程图,回答23-24题。23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会导致()A 增强,增强 B 减弱,减弱C 增强,增强 D 减弱,增强24我国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A 强,强 B 强,弱 C 强,强 D 强,弱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25-27题。25在大气受热过程中存在四种辐射,其辐射性质与其他几种不同的是( )A 太阳辐射 B 地面辐射 C 大气辐射 D 大气逆辐射26关于大气的热力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A 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

9、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B 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反射和吸收C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D 地面是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27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在于存在( )A 太阳辐射 B 地面辐射 C 大气逆辐射 D 大气辐射下图为“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28-29题。 28关于城市热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市区近地面气温高,气压高 B 不利于城市大气污染物的扩散C 市区降水少于郊区 D 绿化带可以改善市区的大气环境29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正确的是( )A增加城市硬化路面的面积 B 减少城市绿化面积C 提高空调使用率 D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下图为某

10、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读图回答下面30小题。30与M地相比,N地 ( )A 气温高、气压低 B 气温低、气压高C 气温高、气压高 D 气温低、气压低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31读“风的形成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9分)(1)该图表示近地面还是高空风向?_,其依据是_。(2)A、B、C代表风所受的三个力,其名称分别是 、 、 。(3)此风在_(南、北)半球。如果没有B的影响,风向是 。(4)若图中等压线之间差值相等,E、F两点,风速较大的是_,其依据是:_。3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1)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大小,按从

11、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 _。(2分)(2)用箭头在图上标出环流模式。(2分)(3)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1分)(4)假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甲、乙之间的风向为_。(1分)(5)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地(1分)。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在乙地建立的企业是_(1分)A造纸厂 B火力发电厂 C家具厂 D电子厂(6)假若图示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若甲地为陆地,则此时为_(白天/黑夜)。(1分)33.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2分)(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 、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2)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 ; ; ; ; ; 。(3)可以代表夏季影响我国的东南季风的是_(填名称);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环节是 (填名称)。(4) 与组成的水循环的类型是 ;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参与的是 循环; 对陆地淡水更新最多的是 循环。三亚华侨学校南新校区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 地理 期中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DCABBBAABD11121314151617181920CBCABDCBAB21222324252627282930CCCDADCDDB2、 非选择题31、(每空1分,共9分)(1) 近地面风向 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