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教育实习新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总结报告(精选 多篇)

上传人:1522****302 文档编号:119798651 上传时间:2020-01-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师教育实习新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总结报告(精选 多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师教育实习新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总结报告(精选 多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师教育实习新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总结报告(精选 多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师教育实习新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总结报告(精选 多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师教育实习新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总结报告(精选 多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师教育实习新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总结报告(精选 多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师教育实习新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总结报告(精选 多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第一篇:高师教育实习新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总结报告第二篇:教育实习调查报告:对高师教育实习的意见与建议第三篇:教育实习调查报告:对高师教育实习的意见与建议第四篇: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实习报告 2第五篇: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实习报告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高师教育实习新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总结报告 高师教育实习新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总结报告 一、教育实习的意义和现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适应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

2、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实习作为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师范生的重要实践活动之一,理应得到重视和加强。师范类专业的特点就是“师范性”,依靠教育实习这一实践环节,加强高师和基础教育的双向联系和沟通,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培养师范生的从教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教育实习培养师范生的从教技能,切实体验教师的角色,真正认识教师职业的重要性。另外师范性的实践意义归结到一点,就是为基础教育服务。这样,就要求加强高师院校与基础教育学校的联系,把突出“师范性”落实到教育改革进程的各个具体环节中,切实加强理论与中学实际的联系,做到知行统一。但现实的教育教学中,存在着

3、师范教育脱离中小学教学实际的现象,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教学轻教育实习,往往认为教育实习就是走过场,并没有把它放在突出的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强化教育实习的实践性地位,培养师范生的从教能力更为重要。 传统的教育实习,基本上是一次性的、终结性的教育实习。往往在全学程的最后安排六周或八周进行实习。此前没有对基础教育的了解,没有对教育现状的考察和分析,没有对教育教学的实际接触,而是完全依靠高师自己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进行教学和培养。学生也是在等、靠中去进行实习,由于事前不了解中小学现状,事中缺乏积极性,缺少教育教学技能的专项多层次训练,事后

4、缺少反馈和改进,很难通过一次性的实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合格的教师。 特别是近年来,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加,更加大了实习的难度,有些学校为了学生的自主择业和管理的方便,就开始了“放羊式”撒手不管的实习方式,但效果可想而知。 兼于此,对教育实习模式进行改革,迫在眉结,势在必行,有它现实的必要性和重要的意义。 二、教育实习模式改革的思路 改革教育实习模式,并不是完全抛弃、全盘否定,而是在原教育实习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和完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改革: 1、实习环节全程化。教育实习不只是传统意义的一个教学环节,更是一个教学过程,而且,与其它理论课的一门一门结业不同,它是师范生整个在校期

5、间(包括寒暑假)都要不间断地进行的最为完善的教学过程,是包括教学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教材教法研究、模拟教学和教学实践等内容在内,并由此形成的大教育实习观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全程教育实习模式,其最大特征就是全程。 2、实习形式多样化。传统教育实习形式上多采用放羊式或集中式或两者兼而有之,纯属于“一揽子包”或“撒手放”的单一教育实习模式,而且是毕业前的一次性突击或实战演习。现在正在进行的教育实习,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学校统一安排,分散定点实习。即由教务处和各系共同出面联系、各系组织落实。做到事前安排落实;事中检查指导;事后总结反馈。保证了实习的效果和质量。(2)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即由学生申请,教

6、务处提供联系函,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到意向分配单位联系实习,也可以到自己家乡所在学校联系实习,学校选派教师定期指导,主要由实习学校教师指导,实习结束后,出具实习鉴定结论。(3)开放式实习或就业实习。即对已联系好分配单位的学生,可以考虑分配单位的实际要求,让学生集中一个学期或更长时间,顶岗实习,学校只对其实行结果要求。 3、实习内容丰富化。现在的教育实习,不仅仅是教育实习本身,而是全学程综合规划,统盘考虑,形成大教育观、大实习观、大服务观。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但也不排除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的教育作用,特别是培养未来的合格教师,就要求对于师范生从新生入学第一天起即行实施,包括教师基本

7、功训练、教育见习、教育调查、教材和教法研究、模拟教学、教学实践、教育试验及教育实习等活动,采用小组微格教学训练,大班试讲、全校未来教师技能大赛、模拟实习等方式,是课内教育实习和课外教育实习、校内教育实习和校外教育实习、有形教育实习和无形教育实习的集合体。实习的全过程体现在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中。 (1)新生进校就进行教师职业理想和信念的教育,为他们树立为教育事业服务的意识和培养服务于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奠定基础。 (2)配合师范生的“三字一话”技能训练,学校突出抓好教师口语、书法课程的开设和质量。为保证师范生的技能达标,还通过普通话大赛、演讲比赛和未来教师职业技能大赛等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最后通过考

8、核进行验收,特别是对于普通话,要求所有学生参加省语委组织的普通话测试,作为师范生获得教师资格的必备条件之一。 以新内涵为研究起点,我们初步建立起现代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理论模式和体系改革方案。如图1 3年8月由童悦、张文凤合著出版了微格教学教程,该教材用于指导学生的微格教学训练。 (二)加强合作,强化管理,教育实习效果显著提高 由于实习形式的改革,管理方式也随之改革。我们按照教育实习模式的改革与研究方案,制定了教育实习工作管理办法,编写了教育实习方案、教育实习大纲。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为教育实习的规范操作和有组织、有计划的实施、为教育实习质量的全面提高提供了充分的制度保障。同时,从明

9、确目标管理,严格规范过程管理,并逐步加强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实习中学与我院的密切联系,通过分别成立实习领导组,共同负责协调、督导、检查、总结等工作,三方都把教育实习当作份内大事来办,教育实习收效明显,成果显著。 1、近三届师范类毕业生全员参与了微格教学训练,合格率为100%,参加微格教学指导的教师达430余人次;从02届-04秋,共有4318名学生受益。其中集中统一安排实习2856人,学生自主联系实习1462人,就业实习35人,“非典”期间校内实习973人。 2、为了保证实习的质量,二年来教务处、教学督导及各系主任40余人次进行了实习中期回访;对部分实习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两次共调查了180余人;

10、对实习中学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实习生授课质量的问卷调查,调查了中学教师210人次,中学生1600余人;召开了由市教育主管部门、学院及实习中学领导参与的专题调研座谈会,参与人员达110余人。 3、近三年来,评选了优秀实习生124人、优秀实习指导教师46人,实习基地优秀实习指导教师38人;举办了各类教育实习专题报告会16次;结合教育实习举办了“普通话大赛”,获各类奖项的达40余人,“未来教师职业技能大赛”获各类奖项的达78人;本年度为了提高学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正在进行“首届大学生多媒体课件比赛”,按要求参赛人数应为师范在校生的5%左右。 4、几年来,稳固了淮南一中、淮南二中、三中、龙湖中学、

11、二十三中、二十四中等六所省级教育实习基地,拓展了实验中学、淮南五中、九中、十中等一批省、市示范中学为新的教育实习基地,中小学教育实习基地到目前已有近35所;为实现招生、实习、就业三位一体的“百校工程”基地建设,03、xx年全省范围内联系了近100余所中学,达成新的共建基地协议的九个市县的近15所中学。 五、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师范生教育实习直接涉及到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思想和观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以及教学计划的调整,其效果关系到师范院校教学改革的成败,触一发而百发,是一个艰难的系统工程。本课题的研究仅是这一系统工程的一部分,困难重重,任务艰巨,为了便于改革获得全面成功

12、,还须在各级领导的有力支持下,各学科的同步改革,广大教师、学生积极参与和支持下,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继续加强对教育实习支持力度。 第二篇:教育实习调查报告:对高师教育实习的意见与建议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佩珊 乐清柳市中学对高师教育实习的意见与建议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教育师范专业的支持力度,也愈加重视教育实习,再加上高师院校师范生数量逐年增加这一不争的事实,教育实习已成为高师院校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如何做好教育实习,如何做好与实习学校的联系接洽工作等成为了高师院校所要学习研究的课题,教育实习调查报告:对高师教育实习的意见与建议。 教育实习是高师院校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三年

13、系统学习的一个全面检验和考察。通过教育实习,加强了师范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摆脱只会纸上谈兵的尴尬局面,加深了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帮助学生走向教师岗位,教育实习的质量好坏更是未来教育能否发展的很快很好的前提条件。 教育实习工作牵涉面很广,会涉及两所学校即高师院校和实习学校,而在教育实习的整个操作过程中,实习学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调查实习学校对于教育实习的意见和建议,显得十分必要。 本次调查对象为温州乐清柳市中学,主要围绕领导层、指导教师层、学生层三个层次展开,采用口头问卷及访谈的形式,主要调查了3位领导、12位指导老师、10个教学班中若干学生,调查面比较广。调查时

14、间则从9月23日开始到10月27日结束,其中包括了资料的收集、访谈调查、报告的撰写等。 通过对调查内容的分析整理,本文主要从师范生素质、组织模式及三对关系的处理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关键:师范生素质 教育实习是高师各专业学生经过一定阶段的大学课堂学习之后,为承担中学教师职责而准备的最后阶段。通过教育实习,实习生将在中学教师的品德修养、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受到全面检验和锻炼。在教育实习中,实习生能把在大学课堂上所学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学科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到中学各学科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使知识成功转化为能力,形成中学教师的个性品质,为今后胜任中学教育工作奠定基础。但是,从实际实践中暴露出来

15、的问题同样值得我们思考。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实习校方对实习生素质要求较高,并针对实习生在教育实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的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其中包括对实习生师范技能、专业技能、一专多能上的要求。 (一)对教师师范技能的要求 柳中校领导指出:师范院校承担着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的重要使命,而今师范教育正被迫接受竞争的考验和威胁,各中学对教师的需求已由数量需求转向质量需求,他们最期盼的是有事业心、责任感、有新教育理念和过硬的师范技能、具有熟练信息技术的高素质综合型的教师,调查报告教育实习调查报告:对高师教育实习的意见与建议。 而从高师教育的现状看,身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师范意识不强,师范生往往注重的是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培养师范技能。值得欣慰的是,校方肯定了此次实习学生良好的自身素质,不过也同样指出了其中的一些问题。就实习中出现这些问题,结合校领导、指导教师、学生等多方面意见得出的如下结论。 1.普通话和口语表达 作为中文专业的学生,国家规定普通话等级要达到二甲。但即便符合等级要求,如何把水平发挥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