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19798245 上传时间:2020-01-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襄阳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襄阳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襄阳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襄阳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襄阳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襄阳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襄阳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沉醉在银色的月光下,漫游在无尽的思绪里。一路欢歌,一路向前,这是我人生的梦想。B. 向晚的春风揉过丰润的青草,轻灵的燕子划过粼粼的水波,一起呈现在故乡的记忆里。C. 正方主辩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数次引经据典,断章取义,获得听众阵阵热烈的掌声。D. 做人不应什么时候都随机应变,更多时候需要坚守初心,忠于职责,担当使命。2.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岳阳楼记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合起来,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2、而乐”的伟大政治抱负。B. “不要只顾自己说笑开心,也要让其他人有机会说点什么。”这个句子是递进复句。C. “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这个句子没有语病。D.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都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3.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聪明的犹太人有一句名言:借别人的鞋子比打赤脚跑得快!因为他们懂得: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仅靠自己的单打独斗,也许自食其力不成问题,但若想获得突破性的发展,恐怕就力不从心了。怎样才能利用有涯的人生岁月,在无疆的事业中纵横驰骋成为英雄呢?他们在世界多个领域一直都是领跑者,占尽了先

3、机和风流。人生有涯,事业无疆。所以,唯有善借者,才能从平凡走向卓越,从贫穷走向富贵,从卑微走向伟大。A. B. C. D.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4. 诗文默写:露从今夜白, _ 。(杜甫月夜忆舍弟)_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 _ 也。(欧阳修醉翁亭记)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名句“ _ , _ ”常被用来盛赞无私的奉献精神。李白在行路难中用“ _ , _ ”抒写自己的伟大抱负,表达必胜的坚定信念。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5.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为了缅怀五四先驱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学校组织了以“缅怀五四,担当时代

4、”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宣传标语我来拟】在活动启动仪式上,校长做了精彩的演讲,以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下面这段话是校长演讲稿节选,请你据此拟定一条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 今天,五四先驱们为之求索的民族复兴道路在我们脚下延伸,历史的新征程正由我们开启。岁月不老,青春不朽;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理想,在复兴的壮阔征程激扬青春力量,我们就能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走好自己的人生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和力量。宣传标语:_,_。【活动栏目我来设】学校“绿源文学社团”拟出“缅怀五四”专刊,征求栏目设置建议。请你仿照栏目一,再设置两个栏目。栏目一:屈辱历史:五四运动背

5、景栏目二:_栏目三:_【演讲比赛我主持】班主任张老师要组织开展“让五四精神照亮未来”演讲赛,你很想担任演讲赛的主持人,你对张老师说:“_”(语言要简明、连贯、得体。)【历史担当我探究】我们即将成为新时代的青年,新时代的青年应有怎样的历史担当?请综合探究下面两则材料,做出你的回答。材料一: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材料二:青年是整个社会

6、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的呼唤,是青年义不容辞的担当,是青年无上光荣的重任。探究结果:_四、其他(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6. 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格中。鹿门秀美繁花点辍,米氏书画留芳百世。7. 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都是箴_言。学习更要恪_守初心,心无旁骛,砥砺前行,才能梦想成真。五、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8. 名著阅读: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

7、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 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 A)进攻了。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夹克,冻坏的双脚套着朱赫来送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 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昏黑,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 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8、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1)以上选文均选自 _ ,“A”处应填的人名是 _ 。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联系整部作品,理解“为了冲破这铁环”中“铁环”的含义。六、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9. 古诗词赏析 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

9、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_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诗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像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首词,历来被认为是中秋词里最好的一首,苕溪渔隐丛话

10、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你认为这首词为什么会获得如此高的评价?七、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0. 文言文阅读: 岘山临汉上,望之隐然,盖诸山之小者。而其名特著于荆州者,岂非以其人哉。其人谓谁?羊祜叔子、杜预元凯是已。山故有亭,世传以为叔子之所游止也。故其屡废而复兴者,由后世慕其名而思其人者多也。熙宁元年,余友人史君中辉以光禄卿来守襄阳。 明年因亭之旧广而新之既周以回廊之壮,又大其后轩,使与亭相称。君知名当世,所至有声,襄人安其政而乐从其游也。 熙宁三年十月二十有二日,六一居士欧阳修记。 -选自宋欧阳修岘山亭记有改动【注释】汉上:汉水之上。隐然:庄重的样子。羊

11、祜:字叔子,晋武帝时任都督,镇守襄阳,有惠政。杜预:字元凯,西晋名将。游止:游历休憩之处。史中辉:镇守襄阳的官员。光禄卿:官名。所至有声:所到之处都有官声,指有善政。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其人 谓谁谓: _ 广而新 之之: _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 A明/年因亭之旧广/而新之既周/以回廊之壮 B明/年因亭之旧/广而新之既周/以回廊之壮 C明年/因亭之旧广/而新之既周/以回廊之壮 D明年/因亭之旧/广而新之/既周以回廊之壮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襄人安其政而乐从其游也。此文与欧阳修以亭台楼记命题的其他文章一样,其立意并不在 _ ,而是以此为引子,抒写感慨。“襄人安

12、其政而乐从其游也”句中的“乐”字的内涵是 _ 。刘禹锡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岘山同样并不高,为什么“其名特著于荆州”呢?说说你的理解。八、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25.0分)11. 灯如红豆侯志明有句诗说“灯如红豆最相思。” 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走向阳台,看城市迷人的夜光。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不止一次。 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油灯。 那是一盏自制的、简单的煤油灯。一进腊月,母亲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赶做新衣或者浆洗旧衣。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有一天,我睡醒一觉,发现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披着棉衣。一手拿着鞋底,

13、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再在膝盖上使劲地勒紧。我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上。灯仍然在嗤嗤地发着光,没被吹灭。知道她还会起来,我就没吱声,静静地等候着。果然,过了五六分钟吧,她又坐了起来,拿起没做完的活儿。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但我一张口,说出的却是“妈,我要尿尿”。妈没有抬头,只是说“灯亮着呢,去吧。”尿完尿,我回转身,站在那儿,盯着母亲,希望她看我一眼,等来的却是“冷,快去睡,感冒了过不好年”。她仍没有抬头。“那你怎么还不睡?”“快完了,一会儿睡。”在母亲的心里,为了孩子过年,这些活

14、儿不但是定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时的。年年如此。 直到今天,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从没有熄灭。它渺小像母亲,它柔弱像母亲,但它明亮也像母亲。母亲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照亮了我们艰难生活的每一天。 后来,我们家又有了另一盏油灯。那是一盏玻璃底座,玻璃肚子,带了玻璃灯罩的油灯。自从有了这盏灯,我们总希望父亲天天点亮这盏灯,那样不但整个家里会明亮很多,而且我们可以蹭亮光看书写作业。有一年的年底,父亲又点亮那盏灯,开始清点账目,我又蹭光写起作业,写完就去睡了。睡醒一觉,我发现父亲仍然在翻本子打算盘。冬天天冷,他一会儿哈手,一会儿跺脚,眉头紧锁,仿佛遇到了什么大事。看着父亲着急不安的样子,我便从被窝里伸出

15、头问:“爹,咋了?”“没咋,有两毛钱,对不上账。”“多了还是少了?”我接着问。“多了。”他说。“多了,那好呀!”我说。他又转过头并拧小灯火,走过来坐在炕沿边摸着我的脸:“不知道给谁少算了。两毛,一个壮劳力两天才能挣到。” 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也从来没有和父亲分开过。它教给我认真、公道、善良地对人对事,遇有疑难、面对选择时推己及人。 后来,我上了高中。为了在教室关灯后能多学习一会儿,我备了一盏小油灯。多少次,在寒冷的冬天,我的手冻得不能拿笔想放弃的时候,是这盏小小的灯给了我些许的温暖。尤其难忘的是,有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带了灯去教室背书,可是只过了一会儿就油尽灯灭,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与我坐得不远的女同学将她的灯推到了我的面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