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797928 上传时间:2020-01-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第卷 (选择题 共60分)1、 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近年来,浙江多地将农作物秸秆、农药包装物等分散分布的农业废弃物收集起来,集中进行循环利用或无害化处理。完成1、2题。1. 影响农业废弃物分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 B.技术 C.资金 D.劳动力2. 与分散处理农业废弃物相比,集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产业集聚 B.降低运输成本 C.提高规模效益 D.促进产业协作 下图为“等高线图”,已知等高距为25米,AB为一空中索道。读图,完成34题。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两点相对高度可能为25米BD

2、处可能形成瀑布CA处坡面径流的方向是西北D图中索道上行方向为由西南向东北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E三地中,B处是建火情瞭望哨最佳地点B若要在B或E附近选一处建寺庙,B比E更合适CB处是欣赏瀑布比较理想的地点D若图示区域将可能发生泥石流,正在欣赏瀑布的游客应往南逃走5. 右图为某地等高线和某月0等温线图,据图可以判断( ) A 该地为南半球 B 该地为北半球 C 该地南坡为迎风坡 D 该地北坡为迎风坡甲地(位置见下图)气温年较差较小,58月降水稀少。据此完成67题。6. 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 B纬度较低 C距海较远 D植被较好7. 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

3、是( )A处在盛行西风背风坡 B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 D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结合大别山山麓与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及其垂直变化率折线图(垂直变化率指山地海拔每升高100米,太阳辐射增强的数值,单位:w/100m),完成8-9题。 8. 该地太阳辐射垂直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7月最大 B12月最大 C6月随高度递增 D11月随高度递减 9. 该地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月份不是6月,而是8月,其主要原因可能是8月( ) A.晴天多 B.白昼长 C. 太阳高度大 D. 空气质量好读沿23 26 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10-12题。 10. 图中B海域表层洋流的性质和流向是( )

4、 A.暖流、向南流 B. 寒流、向南流 C.暖流、向北流 D. .寒流、向北流11. 甲区域范围内共有板块( ) A. 1块 B. 2 块 C. 3 块 D. 4 块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海域底部岩石以石灰岩为主 B.目前对海洋资源开发主要集中在A区域 C.图示区域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D.图中岛屿上河短水急,水能丰富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发生概率增大。局部地区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是区域性陆地升降与海平面升降共同作用的结果。图1为黄浦江部分江段示意图,图2为上海市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示意图。完成13、14题。江苏省上海浙江省市黄浦江图例0000000省界河流水域

5、018km长江口 图1 图2高度(m)6.95.85.34.83.51990年 1974年 1962年 1959年 防汛墙所在河段13. 黄浦江沿岸地区易受内涝威胁,主要因( )降雨较多,蒸发量小 河网密度小,河道较狭窄地势低平,流速缓慢 受台风影响,易发生暴雨A. B. C. D. 14. 不考虑防汛标准提高,造成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河流淤积加剧,河岸高度升高 B.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C.陆地构造抬升,河床高度升高 D.相对海平面升高,地下水位升高径流系数,是指某一时期的径流量(毫米)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

6、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下图为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的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5-16题。112E15关于图示区域等值线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1月的等温线比7月密集,主要是受海陆因素的影响BA处气温年较差不超过22CB处冬季气温比同纬度高,是由于海拔第气温高DC处等温线大致东北西南走向,主要是受海陆因素作用的结果16调查发现图中的A处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处径流系数增大,下渗也增大A处近些年来,森林植被被破坏,对水源涵养有减弱趋势,不稳定径流增大A处径流系数增大,对河流补给变得不够稳定,水位季节变化增大A处径流系数增大,使当地气候将变得更加湿润A B C D

7、2014年12月26日,贵广高铁正式运营,沿途美景吸引游客前往。读下图回答17-18题。17贵广高铁全程的桥隧比例达到81%,其主要原因是( ) A地貌复杂 B 降低成本 C客流需求 D保护耕地18游客在桂林看到的峰林景观,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褶皱隆起 B. 风力侵蚀 C.流水溶蚀 D.冰川侵蚀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0时30分,PQ为晨昏线)一艘海轮从M港出发,将一批货物运往N港。读图,完成1920题。19.图示时期( )A. M地昼长夜短 B. N地日出东北C. M地白昼长于N地 D.M地正午桅杆影长大于N地20.经过Z海峡时,轮船航行情况是( )A. 逆风逆

8、水 B.顺风顺水 C.顺风逆水 D.逆风顺水下图为我国西北干旱区某地河谷剖面图。该河谷两侧山坡植被景观截然不同,一侧植被茂盛,另一侧植被稀疏。完成2122题。21从成因看,该河谷为()A.地堑谷B.断层谷C.背斜谷D.向斜谷22该地河谷植被茂盛的一侧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侧,光照较强B.侧,热量较多C.侧,蒸发较弱D.侧,降水较多冰雾是我国大兴安岭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在冬季,当近地面气温很低时,空气中的水汽凝华成微小冰晶而形成。为减轻冰雾带来的灾害,当地因地制宜设计了高效日光温室,保证喜温作物越冬生产。温室前屋面上覆盖材料包括透明薄膜和草苫等保温材料两层。左图示意大兴安岭冰雾的日变化,右

9、图示意该日光温室景观。据此完成23-25题。 23一天中,冰雾高峰期出现在9时前后的原因是( ) 地面辐射弱 相对湿度大 降温最快 风速较强 A B C D24该日光温室前屋面的朝向是( ) A东北 B.正南 C.东南 D西南25冰雾出现日,为增强日光温室的效果,当地农民掀起和盖上草苫的时间分别是( ) A14时前后、20时前后 B10时前后、15时前后C日出前后、日落前后 D正午前后、日落前后“理想大陆”是不考虑山地、高原等地形要素干扰的假想大陆。图1为“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2为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26、27题。北 极 圈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北回归线赤 道南回归线热带雨林带热

10、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寒带苔原带极地冰原带(未表示) 图2 图1甲26. 北回归线沿线自然带的分布,图2与图1明显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距海远近 B.沿岸洋流 C.海陆分布 D.海拔高度27. 图2中甲自然带为图1中( )A. B. C. D.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完成2829题。28.该山地可能是()A.秦岭 B.南岭 C.昆仑山 D.喜马拉雅山29.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 B.水分 C.海拔 D.热量30. 下图为北

11、温带地区某时段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0H0H1H290,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地该时段黑夜先变短后变长 B. 该时段直射点不可能在赤道C. 该地该时段昼夜长短状况相同 D .该地该时段白昼先变短后变长 第卷 (非选择题 共三大题,共40分)31.(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亚速海是世界上最浅的海,海水盐度低,沿岸有常年存在的海流,海底地形普遍平坦,冬季盛行偏北大风。西部有狭长的沙嘴(从陆地突入海中的狭长沙滩)与锡瓦什湾相隔(图5)。锡瓦什湾海水盐度很高,大部分水体深度在0.5米到1米之间,海底有厚达5米的淤泥,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常散发出腐败的气味,夏季尤臭。1920年1

12、1月7日,苏俄红军步兵突破了被防守克里米亚半岛的白军自恃为“天险”的锡瓦什湾,打响了解放克里米亚半岛的战役。(1)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图示“沙嘴”的形成原因。(8分)图5(2)推测当时白军自恃锡瓦什湾为“天险”的原因。(6分)32.(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美国对科罗拉多河流域的综合开发较早,中上游已修建44座大坝,具有防洪、发电和灌溉的功能,在此过程中,该河流域农业快速发展,已成为美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过去农业多采用引水漫灌的方式灌溉,由此引发了许多问题。图为科罗拉多河流域简图。(1)说明K-H河段综合开发前径流量的时空变化特点。(4分)(2)说明当地在农业生产中推广滴灌技术的意义。(4分)(3)分析中上游修建大坝对河口三角洲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8分)33. (10分)【旅游地理】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