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解析版)_9811232.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9797838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7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解析版)_981123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山东省济南市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解析版)_981123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山东省济南市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解析版)_981123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山东省济南市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解析版)_981123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山东省济南市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解析版)_981123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解析版)_981123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解析版)_9811232.doc(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济南市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110题每小题3分,1115题每小题4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1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百炼成钢 B香气四溢 C木已成舟 D水乳交融【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百炼成钢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香气四溢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木已成舟过程中只是形

2、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水乳交融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每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2018年地球日活动主题为“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美丽国土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下列做法不符合活动主题的是( )A为节约水资源,改大水浸灌为滴灌 B为方便人们生活,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C为了节约资源,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D为节约能源,改进汽车发动机燃油方式【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根据节约用水的措施、促进燃烧的方法、废弃物回收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3、。【解答】解:A、为节约水资源,改大水浸灌为滴灌,符合主题;B、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会污染环境,不符合主题;C、为了节约资源,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符合主题;D、为节约能源,改进汽车发动机燃油方式,符合主题;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2B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该放回原瓶,避免浪费C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仪器已经洗干净D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水扑灭【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

4、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B、根据实验后剩余的药品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C、根据玻璃仪器已洗干净的标志进行分析。D、根据灭火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内的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实验后的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时,会污染试剂,因此不能放回原试剂瓶,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准是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该选项说法正确;D、不小心碰到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时,由于酒精的密度比水小,因此不能用水灭火,应该用湿抹布盖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

5、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实验原理、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饮食健康是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下列做法中,对人体无害的是( )A用大量苏丹红腌制咸鸭蛋使蛋黄颜色鲜亮 B生产豆芽时加入高效增白剂C种植蔬菜喷洒剧毒农药杀虫 D煲汤时放入适量加碘食盐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苏丹红有毒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高效增白剂对人体的危害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剧毒农药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加碘食盐可以补充碘元素分析。【解答】解:A、苏丹红有毒,不能用大量苏丹红腌制咸鸭蛋;该做法对人体有害,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增白剂一旦进入人体,就

6、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还可能使人体内的细胞发生变异,成为潜在的致癌隐患;该做法对人体有害,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喷洒剧毒农药杀虫容易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生态环境受到污染,残留农药会损害人体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肝脏等重要器官和组织;该做法对人体有害,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加碘食盐可以补充碘元素,所以煲汤时放入适量加碘食盐是正确的。故选:D。【点评】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有毒、有害物质(防腐剂、亚硝酸钠、黄曲霉素等)的相关知识即可正确解答本题。A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停地运动B某有机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C原

7、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在原子中不存在带电荷的粒子D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组成元素和分子构成不同【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微观粒子的特征: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与微粒之间有间隙;都是不断运动的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确定,有机物燃烧燃烧时一般有氧气参与,据此分析解答C、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所以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是质子、中子、电子,由于原子核所带的电量和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D、过氧化氢的化学式是H2O2,水的化学式是H2O,显然他们组成元素相同,而分子构成

8、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解答】解:A、构成物质的微粒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故正确;B、生成物中含有碳、氢元素,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因为氧气提供氧元素,故氧元素不能确定,故B错误;C、原子核中的质子带正电荷,核外电子带负电荷,故C错误;D、过氧化氢的化学式是H2O2,水的化学式是H2O,显然他们组成元素相同,而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故D错误。故选:A。【点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确定物质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6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在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a2,b8B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

9、易得到2个电子变成S2C硫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6D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六周期【专题】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原子核外第一层上最多能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上最多能容纳8个电子,进行分析判断B、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C、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原子核外第一层上最多能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上最多能容纳8个电子,则a=2、b=8,故选项说法正确。B、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

10、离子,变成S2-,故选项说法正确。C、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硫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6,故选项说法正确。D、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硫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3周期,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氧化氯(ClO2)可用于自来水消毒,它具有显著的杀菌能力。制取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2X4HCl=2ClO2Cl22NaCl2H2O,则X的化学式为( )ANaClO3 BNaClO CHClO3 DNa2CO3【专题】化学用语

11、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X+4HCl=2ClO2+Cl2+2NaCl+2H2O,反应前氯、氢原子个数分别为4、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氯、钠、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6、2、6、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氯原子、6个氧原子、2个钠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氯原子、3个氧原子、1个钠原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aClO3。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的方法是正确

12、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B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则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则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物质的分类【分析】A根据置换反应的定义解答;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此合理的推理会得到正确结论;C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D溶液的特征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解答】解:A置换反应要符合A(单质)+BC=

13、C(单质)+AB,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或氧化铁,故错误;B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遵循元素守恒定律,则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也遵循元素守恒,故正确;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如Na2CO3,故错误;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从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9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三个一氧化碳分子:3COB硫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S2C一个铝离子:3AlD两个氧分子:2O【

14、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B、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D、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解答】解:A、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三个一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3CO,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B、由化合价的表示

15、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硫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可表示为:2S,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一个铝离子可表示为:Al3+,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D、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氧分子可表示为:2O2,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0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制得水煤气(混合气体),下图即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上述微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