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797011 上传时间:2020-01-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为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8分)1.下面是列宁和一位老农的对话,列宁:“依你看,现在的农村主要问题在哪里呢?”老农:“我看现在主要问题是庄稼人失去了干活的兴趣。政府拿走的太多了。农民干得多干得少,干得好干得不好都一样,反正都给拿走了。”导致老农失去干活兴趣的主要原因是A.余粮收集制的实行 B.粮食税的征收 C.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D.农产品收购制的实行2.新经济政策期间,苏俄共有租让企业和其他形式的外资企业350多家,吸收资金约1亿金卢布,外资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约占1%,同时还

2、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的各种援助合同。这些措施A.冲击了苏俄的公有制经济 B.推动了苏俄工业恢复和发展C.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D.便利了西方国家的经济渗透3.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这说明新经济政策A.目的是在俄国恢复资本主义 B.实质是调整社会主义经济结构C.挽救了苏俄的社会主义制度 D.克服了斯大林模式的某些弊端4.现代世界史描述苏俄某经济政策:“一个特征是对土地、银行、对外贸易和重工业国有化。另一个特征是强行征用供养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

3、。”该政策A.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卫了新生政权 B.允许自由贸易促进了商品经济迅速发展C.实现了苏联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 D.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5.“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计划就是法令”。这说明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的特点是A.多种所有制并存 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C.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 D.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6.下表是苏联“一五”计划执行情况表。据表可知当时苏联1913年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初步方案第一个五年计划最佳方案党的十六大报告追加数1932年实际完成数石油(万吨)9201160190022002100钢(万吨)420430930104

4、0592汽车(万台)0.0710202.93铁路(万千米)5.857.698.898.18棉织品(亿米)25.8226.78576226.94A.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B.急于实现工业化的主观愿望C.各行业发展比较均衡 D.社会生产与消费的平衡发展7.1957年5月,苏联最高苏维埃发布法令,将25个中央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部撤销,中央仅保留航空、无线电、造船、化学等部;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各地的企业。此举措A.激发了地方工业建设的积极性 B.使苏联逐渐走上市场经济道路C.大大削弱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D.为后来苏联的解体埋下了伏笔8.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

5、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9.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美国积极倡导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其根本目的是A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B推动世界经济发展C确立世界经济霸权 D充分利用世界资源10.著名经济学家特里芬讲过一个“媳妇煮粥”的故事:从前有个媳妇,贤淑能干。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由于每年打的粮食很有限,然而这一家却年年添丁进口,为了让全家人都吃饱,媳妇只好不

6、断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越来越稀。最后,婆婆怀疑媳妇把米偷着背回了娘家,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结合所学判断这个故事指的是A.大国霸权主义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经济全球化趋势11.二战后初期,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是“关贸总协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A. B. C. D. 12.下面两张货币图,属于当前世界某一组织许多国家发行与流通的新货币,它的出现标志着A.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实现B. 欧洲在经济一体化方面迈出重要一步C. 欧洲已经实现了国家一体化D. 美洲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加快13.下图反映了1948年以来世界贸易组织(前身为关

7、税和贸易总协定)成员国数量变化的趋势。下列分析和评论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在世贸组织中数量越来越多 B.发达国家掌握了世界经济主导权C.这与70年代中国重返联合国有关 D.这种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14.欧洲联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当今世界三大著名区域集团。欧洲联盟与后两者相比,主要不同点是A.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B.合作程度最高,合作领域最广泛,合作成效最显著C.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D.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组织15.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自由贸易区是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东南亚国

8、家联盟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6.有学者指出:“全球化跟国际化排山倒海而来的时候,它对我们最大的挑战可能是,你到底找不找得到那一个铁轨跟铁轨衔接的地方。也就是西方跟东方,现代跟传统,旧的跟新的,衔接的那个点。然后找到那个点之后,大概就可以在席卷而来的那个全球化的大浪里头,找到自己真正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了。”这里,该学者主张A全球化浪潮不可逆转 B全球化要立足民族化 C全球化前提是区域化 D全球化要实现西方化17.荀子大略中有这样的记载:“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故古者,列地建国,非以贵诸侯而已;列官职,差爵禄,非以尊大夫而已。”材料表明荀子主张A.天下为公 B.以民为本 C.人

9、民主权 D.君权神授1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持这种观点的是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19.先秦一位思想家说,“君无术则蔽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子20.“春秋决狱”是西汉中期董仲舒提出来的,主要是用孔子的思想来对犯罪事实进行分析定罪。在当时的实践中,法无明文规定者,以礼为准绳;法与礼抵触者,依礼断处。这表明A.西汉审案受到法家思想影响 B.儒家思想直接构成汉律基础C.礼法并施成为汉儒治国方略 D.儒家思想在西汉具有法

10、律效用 21.理学的产生可以迫溯到唐代反佛思潮及宋初儒学家的思想影响,正如钱穆先生所说:“治宋必始于唐。”这说明A.宋代学者崇儒风尚盛行 B.理学未能传承佛教思想C.唐宋社会形成多元思想 D.理学思想融合久经磨砺22.据说,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侧面说明王阳明“求理”的途径是A.圣人托梦 B.内心自省 C.行万里路 D.读万卷书23.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意义有巨大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别是前者A.认为儒家学者掌握“

11、道” B.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主张C.彻底抨击宗教思想体系 D.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24.有学者认为:“清初三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明末道德人心危机的坚强回应。他们不约而同地批评程、朱、陆、王他们全部的哲学努力,既不是什么启蒙,也不是对理学的接着讲,而是扬弃或终结理学,以呼唤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从中可知A.理学不利于约束道德人心 B.清代儒学回归孔孟本源C.理学失去了传统主流地位 D.儒学在危机中努力重建二、非选择题(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朱熹理学自上而下,渗入民间。宋代义门现象的兴盛与朱熹理

12、学的大力倡导有很大关系。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义门郑氏”,历经宋元明三代传颂不息,在明代更被朱元璋赐以“江南第一家”美称。其孝义治家的大家庭模式和传世家训郑氏规范,奠定了它在中国传统家训教化史上的重要地位。郑氏规范中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家规族训,以及极具特色的教化实践,把朱熹所倡导的伦理道德落实于行动,成为郑氏家族几百年始终坚持不懈的传统,在乡里传为美谈,并且在乡里间形成良好的睦邻氛围。因此几百年来,历经多次战乱,义门郑氏仍在浦江县保存下来,这一奇迹自有它深厚的社会土壤。材料二 伏尔泰歌颂理想,推崇文明,希望在清除迷信的“神示宗教”之后,建立起充满理性、自然和道德的“理性宗教”。他认为朱熹理学

13、是“理性宗教”的楷模,是唯以德教人,“无需求助于神的启示”。他在查第格这部哲理小说中说,中国的“理”或所谓的“天”,既是“万物的本源”,也是中国“立国古老”和文明“完美”的原因。他觉得中国人“是在所有的人中最有理性的人。”这种以道德规范为准则,使天赋与理性、文明的发展与理性的进步、历史的前进相统一的“理性宗教”是伏尔泰坚定不移的信仰。程利田朱熹理学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影响-兼论中国文明对西方文明的作用(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理学对后世产生的影响。(1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推崇朱熹的哪些思想?他为什么推崇朱熹的思想?(12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与全球化。(12分)时 期中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全球化的阶段明清时期A: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近代前期B: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建立新中国成立初期C:制度化、体系化改革开放以来D:迅速发展、实质突破运用所学知识,从表中任意选取两个时期,指出该时期中国与全球化的关系,并做简要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提示:可结合政治或经济的史实。)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 为克服斯大林时期的一些弊端,赫鲁晓夫进行了改革。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