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2017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_6555414.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9785199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2017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_655541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2017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_655541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2017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_655541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2017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_655541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2017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_655541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2017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_655541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2017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_6555414.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2016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改善环境质量 推动绿色发展”旨在动员大家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履行环保责任,共建美丽家园你认为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B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农药C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利用D工业废水压入地下,严禁直接排入河流【考点】65: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79: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K6: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分析】本题可从“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保护水资源、防止水体污染、防止空气污染、节约能源的措施等均符合这一主题【解答】解:A大力推广

2、使用脱硫煤,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空气污染,故A做法正确;B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可减少水体和土壤的污染,故B做法正确;C分类回收垃圾,既可以节约能源,又可以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故C做法正确;D工业废水压入地下,会污染地下水,该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故B做法错误;故选:D【点评】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考题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解答本题关键是看是否保护了生态环境2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下列关于铝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铝的化学式是AlOB铝的原子核内有13个中子C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2D在化学反应中,铝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Al+3【考点】B8:原子结构

3、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C5: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分析】元素周期表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答】解:A、根据化学式的写法,氧化铝中,氧元素为2价,铝元素为+3价,氧化铝的化学式是Al2O3;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圆圈内的数字是13,原子的质子数是13,

4、不是中子数,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2,故选项说法正确D、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形成Al3+,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给液体加热B测溶液的pHC稀释浓硫酸D蒸发食盐水【考点】4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4D: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4I:蒸发与蒸馏操作;4U: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5、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

6、;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的性质不活泼,氖气是稀有气体,所以氖气的性质也不活泼B碳酸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的都是碳酸盐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D水能灭火,所以发生火灾都可以用水来灭火【考点】93:酸的化学性质;6K:常见气体的用途;97:中和反应及其应用;H

7、4: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分析】A、根据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以及稀有气体的种类解答;B、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解答;C、根据中和反应的概念解答;D、根据水能灭火,但不是所有物质着火都能用水熄灭解答【解答】解:A、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氖气是稀有气体,所以氖气的化学性质也不活泼,故说法正确;B、与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的不都是碳酸盐,例如铁和盐酸反应也生成无色气体,故说法错误;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都是中和反应,例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是中和反应,故说法错误;D、水能灭火,但不是所有物质着火都能用水熄灭,如电器着火就不能用水灭火,故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

8、考查的是对常见的概念的推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5将CO、CO2、HCl、H2O(气)和N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下列物质:饱和氢氧化钠溶液 浓硫酸 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假设每步都充分反应),最后剩余气体是()AN2、CO2、H2OBN2CN2、HClDN2、CO2【考点】4R:气体的净化(除杂)【分析】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HCl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将CO、CO2、HCl、H2O(气)和N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饱和氢氧化钠溶液,HCl能与氢氧化钠溶液

9、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HCl、二氧化碳被吸收;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再通过浓硫酸,能除去水蒸气;最后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被吸收,但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故最后剩余的气体为CO2和N2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气体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解题时要注意在反应中是否生成了新的气体,从而准确判断最后得到的气体6将过量的稀硫酸加入到有生锈铁钉的试管中,不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铁钉表面的锈迹消失,逐渐变得光亮B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又由黄色变为浅绿色C一段时间后,铁钉表面有气泡生成D试管底部有红褐色沉淀

10、生成【考点】93:酸的化学性质【分析】生锈的铁钉表面是铁锈,里面是铁,铁锈能稀硫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硫酸铁和水;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锈能稀硫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硫酸铁和水,因此铁钉表面的锈迹消失,逐渐变得光亮,故选项说法正确B、稀硫酸呈无色,铁锈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铁溶液呈黄色;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溶液呈浅绿色,故会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又由黄色变为浅绿色,故选项说法正确C、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会观察到一段时间后,铁钉表面有气泡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D、氢氧化铁是红褐色的,此过程中没

11、有氢氧化铁生成,因此不会观察到试管底部没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下列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实,其中解释正确的是()A体温计中水银柱的升降汞原子体积受热增大,遇冷减小B汽油比水更容易去除油污汽油具有乳化作用C木桩埋入地下前先要将表面烧焦碳在常温下的化学性质稳定D“人要实,火要虚”木柴架空能够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考点】7H: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B9: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C7:碳的化学性质;H1: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分析】A、根据分子之间有间隔分析;B、根据汽油能溶解油脂分析;C、根据单质碳的化学性

12、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木柴架空能扩大燃烧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分析【解答】解:A、温度计中的水银柱受热体积膨胀,是因为汞原子间的间隔(而不是体积)受热变大,故选项说法错误B、汽油比水更容易去除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脂,而不是有乳化作用,故选项解释错误C、木头电线杆在埋入地下之前,把埋入地下的一部分木头烤焦能形成化学性质稳定的炭层,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容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D、木柴燃烧时把木柴架空能扩大燃烧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燃烧物获得更多的氧气,但不能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碳的化学性质、微粒之间的间隔受热变大、汽油

13、能溶解油脂、燃烧的条件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下列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的图象是()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水B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等质量的金属分别放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D两份等体积的5%过氧化氢溶液【考点】95:碱的化学性质;6J: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85:金属的化学性质;98:酸碱溶液的稀释【分析】根据化学反应以及图象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水,则溶液的pH会逐渐减小至接近7,不是增大,错误;B、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则开始是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没有沉淀产生,而当氢氧化钠和硫

14、酸反应完,则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产生沉淀,当硫酸铜被反应完,则沉淀的质量不变,正确;C、等质量的金属分别放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则铝反应产生的氢气的质量最大,错误;D、两份等体积的5%过氧化氢溶液,加不加催化剂产生的氧气的质量相等,错误;故选B【点评】掌握化学反应中各量的变化与图象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二、理解与应用(4小题,共16分)9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日常中的问题(1)老年人定期补钙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填一种常见病症);(2)油锅着火,迅速向锅内放入蔬菜灭火的理由是隔绝氧气和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用熟石灰处理含硫酸的污水

15、的化学方程式是H2SO4+Ca(OH)2CaSO4+2H2O(4)农田中的作物植株矮小,叶片发黄,可建议施用下列肥料的D(填序号)A、NH4HCO3 B、Ca3(PO4)2 C、K2SO4 D、KNO3【考点】J1: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9J: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G5:书写化学方程式;H4: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分析】(1)根据钙元素的生理功能来分析;(2)根据灭火的原理来分析;(3)根据熟石灰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4)根据化肥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解:(1)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故填:骨质疏松;(2)锅中的油着火,放入较多蔬菜灭火,放入蔬菜可以隔绝氧气和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填:隔绝氧气和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