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782906 上传时间:2020-01-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 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1.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这一事件导致下列哪一诸侯国名存实亡()A宋国 B楚国 C晋国 D鲁国2.“莫走极端、适可而止、以柔克刚、韬光养晦、知足而止”等主张,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A孟子 B老子 C孔子 D墨子3.公元前213年,秦朝修筑一条从临洮一直到辽东碣石的万里长城。这条长城主要是为了防御()A陈胜、吴广起义军 B匈奴C犬戎 D越族人4.有史学家说:“秦朝推行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地方行政体系的基础,使国家观念深入边远地区。”这表明郡县制()A消除了地方武装割据的条件

2、B保证了中国封建国家的统一C在秦朝主要实行于边远地区D有利于“大一统”国家的巩固5.汉武帝元光二年后,连年派兵进攻匈奴,先后设立“河西四郡”。下列选项中属于这“四郡”的是()A于阗 B武威 C鄯善 D疏勒6.战国时各国最高统治者都尊号为王。秦王政统一六国后,更改名号,号称“皇帝”,建立了皇帝制度。秦王政的做法()A.打击了战国君主的威严 B.保证了秦国统治的延续C.限制了丞相权力的行使 D.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7读下图,解读正确的是()A北方自然环境恶劣 B北方民族学习中原文化C江南地区相对发达 D民族交融和江南开发8.下图是中国古代某种选官制度,这一制度的延续所依靠的主要力量是()A士族 B

3、宦官 C朋党 D藩镇9.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力地促进了鲜卑与汉族的交融。下列措施与孝文帝改革无关的是()A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B重农抑商,推行县制C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D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10.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11.北宋建立后,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武将专权的历史教训,宋太祖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派文臣做知州B保留节度使的军政大权C各州郡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握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12.宋代某一机构“掌一路财赋之入,按岁额

4、钱物斛斗之多寡,而察其稽违。”这一机构最有可能是()A盐铁司 B转运司C户部 D度支司13.在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错误的是()14.元朝中央政府重新划定了地方行政区域,原属东川地区的汉中不再归属四川,划给了陕西行省。河南又与原属安徽的淮河流域地区,合并为河南江北行省。根据材料,元朝重新划定地方行政边界的目的是()A扩大行省管辖范围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防止地方割据 D维护民族团结15.随着蒙古入侵及元朝的建立,一批穆斯林异军突起,被任命为中央高官,在国家经济中发挥了有影响的作用。这些穆斯林时称()A女真人 B回回人C畏兀儿人 D党项人16.空间观念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能力素

5、养。元史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从历史空间上来看,这里的“内”是指()A大都周围的河北、山西、山东等地B蒙古汗国初建时的斡难河源一带C女真部落活动的东北地区D淮水以南原南宋统治区17.下表是辽、金、宋政权建都情况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东京(今辽宁辽阳)、南京(今北京)、西京(今山西大同)金上京(今黑龙江哈尔滨)、东京(辽宁辽阳)、西京(今山西大同)、南京(今河南开封)、北京(今内蒙古宁城)、中都(今北京)宋北宋东京开封(今河南开封)、西京(今河南洛阳)、南京(河南商丘)、北京(河北大名县)。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由上表可推知,当时()A各民族之间

6、的交往相当频繁B北方仍具有较大经济优势C区域经济格局发生根本转变D政治中心逐步向北部迁移18.台湾歌星周杰伦的一曲青花瓷曾风靡海峡两岸。歌中所赞美的青花瓷成就始于()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19.下图为唐宋时期政府钱币与实物收入数量统计图。其变化趋势说明()A政府收入因动乱明显减少B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逐渐完成C该时期商品经济快速发展D自然经济趋于解体边缘20.朱熹的理学包括宇宙观、认识论、人生观、道德观、政治观等方面。这说明朱熹()A建构了理学体系 B开创了道学学派C学说受到官方尊崇 D热衷于儒学教育21.蒙古秘史是一部记述蒙古民族形成、发展、壮大之历程的历史典籍,是蒙古民族现存最早的

7、历史文学长卷。最早的蒙古秘史版本所用文字是()A契丹大字 B契丹小字C畏兀体蒙古文 D八思巴字22.以下是某同学做的历史课堂笔记,该笔记的主题应是()措施目的废中书省和宰相、权分六部皇帝独揽大权设内阁协助皇帝决策设特务机构严密控制臣民、法外行事A明太祖加强皇权 B明朝的君相关系C明成祖加强皇权 D明朝的君主专制23.国家邮政局曾发行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纪念邮票一套三枚:郑和像、睦邻友好、科学航海。其意在纪念郑和下西洋()A历史悠久 B和平交往C航海创举 D技术先进24“总督山东沿海抗倭,所辖海疆肃靖。调入浙江,创鸳鸯阵,转战于沿海各地。平定浙江境内倭患,又挥师南下,两度援闽,并入广东境内剿倭,肃

8、清东南沿海倭患。”取得上述战绩的将领最有可能是()A岳飞 B郑成功 C文天祥 D戚继光25.“在赫图阿拉城北门东南的一处较高土台上,建有汗王殿。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初一,此地正在举行登基庆典,建立大金国。”此时,坐在汗王宝座上的是()A完颜阿骨打 B皇太极C努尔哈赤 D康熙帝26.康熙帝统治时期,虽然被称为“康熙盛世”,但中国社会是落后于世界潮流的。对这一形势概括准确的是()A旭日东升 B落日余晖C乌云密布 D雨过天晴27.下列事件中,属于清政府打击分裂势力,巩固国家统一的是()A雅克萨之战 B郑成功率军收复台湾C戚继光抗倭 D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28.明朝中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一

9、些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其中包括()A水稻 B甘薯 C小麦 D粟29.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匪夷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A鸦片战争 B中英战争C通商战争 D匪夷犯境30.虎门条约规定,凡是涉及英国商人的案件,都交给英国管事官处理。“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对此条约认识正确的是()A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B中国外交主权遭到破坏C英国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D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31.甲午战争后,日本提出了议和条约草案,其中规定:开长沙府、重庆府、苏州府、杭州府等为商埠。后来在马关条约中没有确认的商埠是()A

10、苏州府 B长沙府 C重庆府 D杭州府32.“当时在北京应试的各省举人举行集会,公推康有为起草上皇帝万言书,签名的举人有1.3万多人。5月到都察院呈递。”上述事件是()A公车上书 B“明定国是”C戊戌政变 D“东南互保”33.某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先后输入了“李鸿章”“自强”“求富”“江南制造总局”等关键词。由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C.左宗棠收复新疆 D.甲午中日战争34.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正确的是()A.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B.外国侵略势力的深入,使国家主

11、权完全丧失C.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D.丧失了部分国家主权,既保留封建因素又产生了资本主义因素35.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B.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D.反对专制,提倡“致良知”二、非选择题(30分)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0分)材料1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军占领云南,至此,除福建厦门、金门等地还在忠于明朝的郑成功手中外,清朝已

12、经拥有明朝的全部疆域了。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军进攻台湾,郑成功之孙郑克塽投降。次年,清朝在台湾设府、县、总兵等官,隶属于福建省。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帝亲征,大破噶尔丹军,收复了蒙古高原,内外蒙古完全统一于清朝。顺治十年(1653年),册封达赖为“达赖喇嘛”。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五世班禅被封为“班禅额尔德尼”。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体制得到了清朝的正式承认,清朝在西藏的统治也得到确立。雍正六年(1782年),清朝在西藏设置了驻藏办事大臣衙门,统率驻藏官兵,督导地方行政。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攻灭大小和卓木,天山南路也告平定,清朝统一中国的大业至此完成。康熙二十八年

13、(1698年),清朝与俄国订立了尼布楚条约,确定了中俄东段的边界是外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雍正五年(1727年),清朝与俄国签订布连斯奇界约和恰克图条约,规定了东起额尔古纳河及其支流开拉哩河西至沙必乃达巴汉(原苏联西萨彦岭西北)的边界走向。摘编自葛剑雄统一与分裂(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朝完成统一中国大业的途径。(10分)材料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连串不平等条约(包括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和在上海订立的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二、如前所述,俄国攫取了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的极其广大的领土,共一百万平方公里有余。三、除鸦片战争已开放的五口外,沿海又开放天津、牛庄(后改

14、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南、淡水、潮州、琼州这七口,并在长江沿线开放镇江、南京、九江、汉口四口。在新疆,对俄也加开了喀什噶尔一口。四、外国船(包括兵船)可以往来于沿海各通商口岸,也可以在长江一带自由通航八、鸦片烟成为合法的进口商品。九、条约中准许华工出国到英、法属地或其他外洋地方作工的规定,当时外国侵略者已经在东南沿海掠卖华工,大批贩运出洋,这种暴虐行为从此得到了“合法”的保障。十、外国派遣公使以征服者的姿态进驻中国的京城。引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2)根据材料归纳“一连串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不得摘抄原文)(10分)(3)中国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高一历史期中试题CBBDB DDABC BBCCB AADCA CDCDCBDBBD BAADB36(1)途径:武力推翻明朝,奠定基本疆域;消除割据政权,设立行政机构;平定分裂势力;册封少数民族宗教领袖,巩固边疆统治;反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2)沙俄占领中国北方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增开通商口岸从东南沿海至内地;开通内河航行权;鸦片贸易合法化;掠卖华工合法化;外国公使进驻北京。(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