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G桩专项施工方案设计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9782579 上传时间:2020-01-2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FG桩专项施工方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CFG桩专项施工方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CFG桩专项施工方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CFG桩专项施工方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CFG桩专项施工方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FG桩专项施工方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FG桩专项施工方案设计(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ORD格式.分享*CFG桩施工专项方案编 制 人: 审 核 人: 审 批 人: *项目部2017年12月10日 精品.资料 一、 编制依据31.1 施工图纸31.2 主要规范、规程、标准3二、 工程概况42.1 工程总体概况42.2 建筑概况42.3 结构概况42.4 水文地质概况52.5 CFG桩基概况5三、 施工准备63.1 技术准备63.2 现场准备63.2.1 地表清理63.2.2 生产条件准备6四、 CFG桩施工方法74.1 施工工艺流程74.2 施工工艺7五、 施工质量控制105.1 质量标准105.1.1 成孔施工的允许偏差应满足下表要求105.1.2 成孔的控制深度应符合下

2、表要求105.1.3 混凝土质量检测105.1.4 复合地基检测115.1.5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质量检验标准115.2 质量控制115.3 冬期施工质量控制125.4 常见问题处理125.4.1 问题出现原因125.4.2 处理方法13六、 安全文明施工156.1 安全施工156.2 文明施工16七、 环境保护17一、 编制依据1.1 施工图纸图纸名称出图日期*结构、建筑图纸2017/81.2 主要规范、规程、标准类别名称编号规范规程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

3、规范JGJ 106-201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201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 104-2011二、 工程概况2.1 工程总体概况工程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招标范围工程性质建设规模93322.195m2工期540日历天2.2 建筑概况序号项目内 容1建筑功能住 宅2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93322.95m2地下建筑面积25671.64m2地上建筑面积67651.31m23建筑层数7#、12#、15#、23#、25#为地上14层地下2层;10#、11#、16#为地上11层地下2层;7#、11#楼裙房商业2层,10#、16#层商

4、业一层;地下车库1层。2.3 结构概况序号项目内 容1结构形式基础结构筏板基础、独立基础主体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楼板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屋盖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平屋面板、坡屋面板楼梯结构现浇梁板式楼梯2土质、水位土质情况场地的各土层分布情况及相关参数详见地勘报告,场地土类为中软土。地下水位本场地内静止水位表高约在-7.8米(相对于正负零),历史最高水位为-3.3米(相对于正负零)地下水质地下水对钢筋、钢材、砼具体微腐蚀性。3建筑地基地基类型天然地基、CFG桩基加固地基,处理后为复合地基地基类别类,当地震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地基持力层细砂层、第三层粉质粘土、第1层粉土地基承载力柱

5、楼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10kpa,需采用CFG桩复合地基进行地基加固处理;裙房天然地基承载力105kpa2.4 水文地质概况1、 冻土层2、 土层分布2.5 CFG桩基概况本工程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根据地质勘探报告,桩端持力层为第六层细砂,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得小于800mm。施工桩顶标高应高出设计桩顶标高不小于500mm。当桩体强度达到要求后,将桩顶高出设计要求的桩头凿除,并人工清除高出设计标高的桩间土,清土和截桩时,不得造成桩顶标高以下桩身断裂和扰动桩间土。各楼号CFG桩设计参数见下表:楼号有效桩长(m)设计强度桩径(mm)桩数(根)进入持力层(mm)7#11.5C204002708001

6、0#13.7C2040019180011#14C20400287100012#15#11.8C20400475100016#13.7C2040019180023#11.9C20400566100025#12C204005731000三、 施工准备3.1 技术准备1、 熟悉建筑场地的情况,包括临近的高压电缆、管线等资料、建筑物场地的水准控制点和建筑物位置控制坐标等资料。2、 组织有关人员对图纸进行会审,收集各项技术参数及资料,编辑详细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3、 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工作,针对关键工序、主要技术要求、质量标准、质量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并进行书面交底。3.2 现场准备3.2.1

7、 地表清理1、 清理机械:正产挖掘机,铲车。2、 清理内容及目的:清理地表表面腐殖土、草皮、树木等杂物,做到视野良好,为前期放线、桩定位做好准备。3.2.2 生产条件准备1、 场区内打好生产用井,保证施工用水供应充足。2、 场区总配电箱设置完成,保证施工用电正常。3、 施工场地已清理完毕,清除障碍物,保证施工机械的正常通行。4、 确定商品混凝土供应商并完成供应合同签署,保证混合料的供应。四、 CFG桩施工方法4.1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施工设备安装及调试定位放线钻机就位、成孔制备桩料压灌成桩转移钻机现场试验质量检验。4.2 施工工艺1、 施工准备:施工前机械设备、材料进场;有关施工人员到岗;由

8、技术人员、安全员组织进行技术与安全交底,使施工作业人员明确设计与施工要求,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并由技术人员安排专人负责记录与质检工作。2、 施工设备安装及调试长螺旋钻孔泵压混凝土桩机进场后,应及时进行安装及调试,确保成孔钻机行走平稳,运转正常。在钻机支架立柱上根据深度要求标注控制尺寸标记。3、 定位放线以甲方提供的基准点为基准,由工程技术人员从轴线控制点引放桩位点,经监理工程师验线合格后,方能施工。4、 钻机就位、成孔钻机就位后应调整平稳,施工作业人员应从钻机正面与侧面两个相互垂直方向,采用吊锥线或利用钻机平台用水平尺进行垂直检查,及时调整钻机位置,保证钻具垂直,并将钻头锥尖对准桩位中心。同时检

9、查钻头两侧阀门,应开闭自如,成孔阶段应保证钻头两侧阀门密闭。启动钻机,旋转钻具进行成孔施工。钻孔开始时,关闭钻头阀门,向下移动钻杆至钻头触地时,启动马达钻进。先慢后快,同时检查钻孔的偏差并及时纠正。在成孔过程中发现钻杆摇晃或难钻时,应放慢进尺,防止桩孔偏斜、位移和钻具损坏。根据钻机塔身上的进尺标记,成孔达到设计标高时,停止钻进。成孔作业人员应随时检查钻具成孔时的垂直度,发现偏斜及时进行调整,以保证钻孔的垂直度。成孔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可在钻机立柱上划尺寸标记或其他方法进行施工深度控制。对成孔时钻出土及时清理,以保证场地道路通畅、平整。5、 制备桩料长螺旋钻孔压灌桩的施工配合比应以实验室试验报告

10、提供的材料配合比为标准,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或CFG桩混合料)采用现场搅拌或商品混凝土(或CFG桩混合料)。作业班组应作好施工记录。6、 压灌成桩当钻机钻孔达到要求深度后,停止钻进,同时启动混凝土输送泵向钻具内输送桩料,待桩料输送到钻具底端将钻具慢慢上提0.10.3m,以观察混凝土输送泵压力有无变化,以判断钻头两侧阀门已经打开,输送桩料顺畅后,方可开始压灌成桩工作,严禁先提管后泵料。提升速度要与泵送速度相适应,确保中心管内有0.1m3以上的混凝土,成桩时的拨管速度控制在2-3米/分钟。压灌成桩时。边泵送桩料边提拨钻具。压灌成桩过程中提钻与输送桩料应自始至终密切配合,钻具底端出料口不得高于孔内

11、桩料的液面。成桩过程中应连续进行,压灌成桩必须一次连续灌注完成。现场拌制混凝土时,中间可停止提钻等待搅拌机拌制混凝土,但等待时间应远小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若因意外情况出现等待时间大于初凝时间,则应重新钻孔成桩。压灌成桩桩顶标高应高于设计桩顶标高0.5-0.8m。施工时设置专人监测成孔、成桩质量,并逐根做好成桩施工记录,班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对每班记录的混凝土(混合料)工程施工记录表、钻孔压灌桩施工记录表进行检验核实无误后签字。施工成孔时发现地层与勘察资料不符时,应查明情况,会同设计单位采取有效处理措施。7、 转移钻机一根桩施工完成后,转移钻机到下一桩位。桩机移机至下一桩位施工时,应根据轴线或

12、周围桩的位置对需施工的桩位进行复核,保证桩位正确。8、 现场试验对于每车混凝土(或CFG桩混合料),试验人员都要进行塌落度的监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或CFG桩混合料)的投料,在成桩过程中抽样作试块,每台机械一天应做一组试块,在试块上标明制作日期,并进行标准养护,测定其28天抗压强度。9、 质量检验施工结束后,应对桩顶标高、桩位、桩体质量、地基承载力以及褥垫层的质量做检查,复合地基检验应在桩体强度符合试验荷载条件时进行,一般宜在施工结束后2-4周后进行,复合地基承载力宜用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对高层建筑或重要建筑,可抽取总桩数的10%进行低应变动力检测,检验桩身结构完整性。五、 施

13、工质量控制5.1 质量标准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GB50007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程(JGJ1062002)、长螺旋钻机泵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DB13(J)312001)。长螺旋钻机泵压混凝土桩的成桩质量检查主要包括成孔、桩料及灌注三个工序过程的质量检查。5.1.1 成孔施工的允许偏差应满足下表要求成孔施工的允许偏差成孔方法桩径偏差(mm)垂直度允许偏差()桩位允许偏差(mm)条形复合地基沿垂直轴线方向和群桩复合地基中的边桩条形复合地基沿轴线方向和群桩复合地基中的间桩长螺旋钻机-201701505.1.2 成孔的控制深度应符合下表要求成孔的控制深度摩擦型桩不小于设计桩长端承摩擦桩保证设计桩长及桩端进入设计持力层的深度端承型桩保证桩端进入设计持力层的深度5.1.3 混凝土质量检测严格按配合比进行搅拌,对搅拌出的混凝土要经常检查坍落度,发现异常及时调整。每台班应留一组混凝土试块,标准养护28d,测定抗压强度,留作档案资料。5.1.4 复合地基检测复合地基承载力可用复合地基静载试验确定,也可用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后经计算确定。施工质量检验应检查施工记录、混合料坍落度、桩数、桩位偏差、褥垫层厚度、夯填度和桩体试块抗压强度等。承载力检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