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知识)镇域经济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782081 上传时间:2020-01-2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知识)镇域经济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财务知识)镇域经济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财务知识)镇域经济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财务知识)镇域经济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财务知识)镇域经济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知识)镇域经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知识)镇域经济(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践出真知 黄伙有镇域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是壮大县域经济总量、提升县域经济活力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工业化是镇域经济的支柱,壮大镇级经济总量、增强镇级财政的实力,必须大力推进镇域工业化进程;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基础,是促进镇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根本途径;城镇化是促进镇域资源整合的平台,以此可以推动镇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因此,我县坚持把工作重点放在促进镇域“三化”发展上,坚持镇域经济的发展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大局来进行,实现县域经济与镇域经济相互推动、协调并进。 重点抓好发展规划为促进镇域经济向专业化、产业化发展,我县在指导镇域经

2、济发展时重点抓好发展规划。一是抓好城镇发展规划。制定了“县城为中心,中心镇为纽带,一般镇为依托,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推荐新城镇、天堂镇、六祖镇成为省定中心镇,并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成为地区发展的龙头。还将稔村镇和车岗镇定为重点发展的城镇,使全县城镇布局更合理,更好地发挥区域中心的带动作用。二是抓好各镇的产业布局规划。按照“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竞争力”和“多拿几个单打冠军”的思路,指导各镇发展特色经济,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根据各镇的产业基础、资源状况和传统优势,通过产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利用各镇资源,力求做到镇镇有特色、镇镇有主导产业,在全县形成分工协作、互补促进的产业体系。目前,新城镇成为省

3、级的不锈钢制品专业镇,勒竹镇为著名的畜牧大镇,天堂镇成为县重要蔬菜生产基地,太平镇以果品加工为主业,六祖镇以旅游业为特色,水台镇以花卉、水果产业占优,稔村、东成、车岗等镇成为我县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基地。三是抓好园区规划。我县抓住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机遇,抓好省道沿线各镇工业园区建设规划,要求有条件的镇建1到2个工业园区,构筑好项目承接载体,促进镇域工业发展。着力点在于优化投资环境在地理位置并不优越的镇域内,如果没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发展经济就会变得更加困难。因此,近年来我县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扶持镇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着力点。一是下大力气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多方筹集资金,完成了县城四大出口的改造,建立起与

4、周边县市连接的便利交通网,提升了城乡电网的供电能力,完善了工业园区的配套设施。二是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深化政府审批制度,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三是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上下一心思发展、谋发展、快发展的良好氛围。突破口放在招商引资、启动民资和项目建设上镇域经济快速发展关键是要加大投入。在镇级财政实力薄弱、资本积累困难、政府投资力不从心的情况下,我县把推进镇域“三化”发展的突破口放在招商引资、启动民资和项目建设上来。镇域“三化”发展必须以工业化为核心。我县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重心下移到镇、村,以此推动镇域工业的发展。

5、要求各镇树立“工业立镇”思想,将各镇作为发展工业的主战场,突出特色主导产业,大力培植支柱产业和规模企业。各镇、村都成立了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选派得力的领导干部专门负责招商引资工作,强化各镇抓项目的责任人,并要求一把手亲自抓、具体抓。各镇抓住珠三角经济区产业升级转移的机遇,利用好各种积极因素,引进县外的资金,促进了一大批项目上马。近年我县先后有欧亚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科健织造、华实松香厂等一批规模较大的企业上马,不锈钢制品、雨具、皮具、针织服装、果品加工、林产化工等支柱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镇域工业总量迅速壮大。去年,全县共引进项目128个,引进资金12.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5.1亿元;全县镇域工

6、业总产值达84.3亿元,同比增长19.5。我县还先后获得“中国果品加工之乡”和“中国不锈钢餐厨具之乡”称号。在抓好工业项目建设的同时,农业项目、城镇项目并上。近年来,我县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建设资金,以开展“大禹杯”竞赛活动为契机,抓好农业综合项目开发建设,对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几年来,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达到1.7亿多元,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我县还把城镇作为一个大项目来开发建设,按照“启动民资,经营城市”的思路,坚持政府投入和市场投入相结合,运用现代市场经济手段建设城镇、管理城镇,推进城镇化发展。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推进高尚住宅小区

7、项目开发,并带动配套建设了一批桥、路、堤项目。目前,累计启动投入城镇建设资金10亿多元,使县城架构拉大了两倍多,人口增加了一倍,县城面貌焕然一新。同时,我县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集中力量加快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在加快县城改造建设的同时,帮助天堂、六祖、稔村、车岗等乡镇进行道路、卫生环境改造。全县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投入达10亿元,有力推动了城镇规模的扩大,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38。 作者系中共新兴县委书记对镇域经济的解释在此之前,曾先后写了县域经济空间经济学视角、对村域经济的解释。镇域经济介于村域经济与县域经济之间,无论如何,现在得说说镇域经济。镇域经济是一个建制

8、镇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一个单元,但同时也是一个开放的经济体。从空间结构上看,镇域经济内部由村域经济组成,外部是县域经济,城市经济。镇域经济是县域经济、城市经济的组成部分。因此,发展壮大镇域经济,是实施统筹城乡方略的重要节点,支持着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推动着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镇区是县城的“卫星镇”,镇域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载体。镇域经济与村域经济发展一脉相连,互为支撑。从宝鸡的情况看,全市有12个县区,每个县区有10-12个镇域,每个镇域有10-12个村域。发展镇域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人们总是再说这类话,其实这是我国处在

9、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的历史必然。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为镇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环境、条件,开辟了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镇域经济迎来前所未有的产业转移机遇。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也将促进农业现代化,加快镇域经济发展步伐。镇域与村域不同。在村域,实行村民自治,而村民自治的资源非常有限,在发展村域经济上,这个组织的作用也就很有限。但镇域经济,在镇一级有政权组织-镇政府,这是我国最基层一级政府,尽管这样的政府功能上还存在不要少残缺,但毕竟是一级政府,拥有不少组织资源,能够做的事情不少。在跟进大变革时代,推进镇域经济科学发展上,镇一级

10、政府应该大有作为。当然,在历史大变革时期,少部分镇域可能“失势”而步履维艰,但大部分镇域因时势变革非常有利,新开办企业数远远多于关闭企业数,镇域就业人口增加,经济繁荣步伐加快。实施“实业兴镇”战略,建设特色产业强镇。产业是镇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无论是增加就业,还是夯实财政,都必须大办实业。镇域经济落后的关键是工业落后。要依托资源优势和原有工业基础,确立主导产业方向,培育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镇域,依托区位优势,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建设“产业强镇”。特色就是潜力,特色就是竞争力。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唱好特色戏,打好优势仗,将资源优

11、势转换为市场优势。大部分镇域要着力发展资源型经济,优先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休闲产业,把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加工、运输、餐饮等服务领域,发展专业村、专业镇、专业聚集区,在“一村一品”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一镇一品”,形成积聚优势、规模优势。 实施“小老板”战略,促进全民创业。民营经济是镇域经济的主体,是镇域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希望所在。在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内地镇域经济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要立足发挥自身优势,坚持工业带动、产业化带动、园区带动、旅游开发带动,加快镇域经济发展。面对当前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放宽眼界、创新办法、放开搞活。实施小老板战略,促进全民创业。坚持抓环境、抓引进、抓培植

12、、抓提高,壮大私营企业、培育个体大户。切实放宽对民营资本投资领域,清除不合理门槛,培育民营经济快速成长的良好环境。积极引进民营企业到乡镇投资创业,鼓励和支持富裕起来的农民、农村能人、打工学成归来者投资兴业。筛选一批重点民营企业,实行重点帮扶,迅速形成民营经济形成聚集效应,加快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强力招商引资,突破镇域发展资金瓶颈。招商引资是镇域经济发展有力依托。立足自身优势、创新思路、拓宽渠道。围绕资源开发抓招商,发挥农村劳动力、农副产品、自然资源等优势,积极引进加工贸易、农产品深加工和资源开发项目,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围绕产业基地抓招商,加大产业招商力度,着力提升

13、“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水平。围绕产业转移抓招商,积极参与市场分工,发展配套经济,使镇域经济在分工协作中发展壮大。实行走出去招商,蹲点招商,招商推介会等多种形式,增加招商的时效性。从镇域经济发展需要出发,依托现有金融服务机构,着力打造镇域融资平台,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强化镇区中心功能,打造镇域经济增长极。镇域经济“亦城亦乡”。镇区基础设施差,中心功能不强,带动能力不足,是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树立“富规划、穷开发”的思想,在规划上高水平、高标准,舍得投入,在开发上厉行节约,把钱花在刀刃上。树立精品意识和适度超前意识,要把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靠产业发展促进城镇建设,靠城镇环境支撑

14、产业发展。突出建设中心镇、重点镇,形成以交通运输主干线为依托的中心积聚、轴线拓展的集约发展态势。综合考虑区内人口、资源、区位、环境等条件,按照“体现特色、适度集中、形成规模、配套建设”的思路,科学规划镇域产业发展、居住区集中建设,促进生产要素和人口的聚集。积极探索城镇经营路子,把城镇规划作为经营城镇一大资源,运用市场化手段,盘活城镇土地资产,培育多元投资主体。突出抓好净化、绿化、美化,坚决整治“脏乱差”,创建环境优美镇和文明生态村。发展镇域社会事业,让发展成果惠及群众。经济发展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到保障民生上,民生的改善反过来又会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扩大新农保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完善城乡公共卫生

15、服务体系,逐步提高新农合的保障标准。提高城乡低保水平,关注弱势群体、困难群体就业问题。重视解决好镇村困难户住房问题,重点解决好农村宅基地转移问题。在规划新型社区的村庄,集中建设好居民住宅区。推进有利于劳动力转移的户籍制度改革,以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新型社区集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升人气、聚集财气,繁荣镇域经济。 镇域经济发展汇报材料2009年5月,我镇被批准成为成都市重点镇。镇党委、政府积极筹措资金,精心编制重点镇规划,目前该规划已经彭州市规委会审查。重点镇工业集中发展点及其主导产业定位正在成都市有关部门审核批复之中,经请示市委、市政府,准备将工业集中发展点的产业定位为以无公害蔬菜种植、生

16、猪养殖等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田园生态食品产业,打造彭州田园生态食品产业园。一、产业发展思路(一)农业产业发展方面1、以重点镇建设和“一胜肴”食品公司为基础,积极争取和打造彭州田园生态食品产业园。以我镇作为成都市重点镇的规划建设为契机和抓手,争取重点镇的工业集中发展点的规划在今年能得到成都市有关部门的批复,同时,按照我镇重点镇规划,推进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明年起,按照镇域主导产业定位,以“一胜肴”食品加工企业为龙头,采取“以商招商”、“商会招商”等模式,积极引进上规模、上档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入驻工业集中发展点,工业集中发展点初具规模,大力发展生态食品深加工产业,打造彭州田园生态食品产业园。2、以逐步建设中的田园生态食品产业园为载体,加快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