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调查旅游院校人才为何不干酒店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776989 上传时间:2020-01-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度调查旅游院校人才为何不干酒店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深度调查旅游院校人才为何不干酒店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深度调查旅游院校人才为何不干酒店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深度调查旅游院校人才为何不干酒店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深度调查旅游院校人才为何不干酒店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度调查旅游院校人才为何不干酒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度调查旅游院校人才为何不干酒店(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度调查:旅游院校人才为何不干酒店2011-08-27 09:22:10 来源:迈点网网友浏览922 次分享到: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一直是社会的热门话题。当前旅游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院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哪些问题?如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专业性、实用性人才希望通过记者的调查采访,引发业界更多的关注和思考。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资料图片)旅游业大发展离不开旅游人才的支撑。“十二五”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对旅游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也对旅游高等教育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当前旅游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院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哪些问题?如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专业性、实用性人才

2、围绕上述问题迈点从将陆续刊发“关注旅游院校人才培养系列报道”,希望通过记者的调查采访,引发业界更多的关注和思考。关注旅游院校人才培养系列报道之一:旅游院校人才学旅游为何不干旅游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一直是社会的热门话题。旅游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如何?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方面,旅游业高速发展对人才需求激增,另一方面,旅游院校毕业生不到旅游行业就业或到旅游企业后再“流失”,形成了比较普遍的“供需错位”现象。产业发展推动人才需求增长“十一五”时期,我国旅游从业总人数达到7600万,其中,直接从业人数达到1350万,间接从业人数达到6250万;人才素质不断提升,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旅游人才达到272万

3、,占全国旅游直接从业人数总量的20.1%;人才结构不断优化,具有初、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比例更趋合理,达到62:27:11。中国旅游业“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预测,到2015年,我国旅游从业人员将达到1.149亿人,其中直接从业人员为1650万人,每年新增旅游就业6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为9750万人,年均增速8.65%,比2010年增长51.8%,中高级人才占从业人员比重进一步提高。到2015年,大专及以上学历旅游人才达到347万人。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对旅游从业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人员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以大专及以上学历旅游人才为例,“十二五”比“十一五”要增长75万人,

4、这对旅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已把旅游教育推到了新的发展高度。2000年,我国设置旅游专业的高等院校为252所,在校生7.35万人。而据2009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到2009年年末,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已有852所,在校生49.84万人,比2000年分别增长338%和677.5%。据统计,截至2009年,全国共有旅游院校1733所(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开设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的院校),其中旅游高等院校852所,旅游中等职业学校881所,旅游院校在校生95.24万人。目前招收旅游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的院校有11所,招收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

5、生的有90所,开设与旅游相关的专业(方向)近30个,形成涵盖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含高职)各层次的旅游教育体系。高离职率现象值得关注与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和旅游高等院校的急剧扩张所不相称的,是旅游学科教育的不尽如人意。反映在现实中,就是不容乐观的行业就业率和居高不下的行业流失率。在去年的中国旅游科学年会上,著名旅游学者、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院长谢彦君教授对旅游高等教育说了一句非常感慨的话:“失败的人才培养,10%至20%进入行业,再流失50%以上”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高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高离职率”成为当前旅游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三大明显特征。就旅游本科专业而言,“就业难”近几年来一直为

6、业内所关注,但严格来说,本科“就业难”指的是到旅游行业“就业难”。与旅游本科院校毕业生行业内“就业难”相比,旅游职业院校行业内就业比例相对较高。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团委孙娟娟老师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该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165人,博士毕业生主要到行政事业单位、高校和研究院,就业率100%;硕士毕业生除了以上单位外,还选择到规划设计院、旅游企业和报考公务员,就业率在95%以上;本专科毕业生人均有2-3个岗位可选择,目前初次就业率90%左右。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就业办李帆老师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该院共有毕业生735人,本科447人,高职288人。截至今年7月7日,全院全员一次性签约率77.66%

7、,就业率85%。但是,毕业生就业去向较往年更加分散,专业对口率也不高,到旅游相关企业的才占到签约人数的31%。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宣传部韩昱老师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该院毕业生2158人,截至6月27日,该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总计为97.87%,就业去向主要是知名的国际、国内品牌酒店和旅行社、景区,专业对口率在60%左右。除了专业对口率不高,旅游院校毕业的高离职率也值得关注。业内另一项调查显示,北方著名旅游城市的某大学2004-2007年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行业内就业的比例最高只达到27%。就业后跳槽的比例更大,在该市10家饭店调查,近3年招聘旅游本科生172名,已流失118名,流失率为68.6%

8、,其中进饭店不到1年流失的有83名,占流失人数的70.3%。有个别饭店连续3年新招聘的大学生几乎无一例外1年内流失。据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在2008年底对河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调研,已对口就业的毕业生3年内流失率几乎达到90%,即3年内稳定在旅游企业工作的学生不足10%。与本科相比,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离职率差强人意。根据国内知名教育调查公司麦可思的分析显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2009届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为31%,比2009届沿海省份高职院校(42%)低11个百分点。本校离职的毕业生中,93%的人是主动离职,主动离职的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30%),其次是薪资福利偏低(26%)。离职率较

9、高的专业是:表演艺术(44%)、空中乘务(43%)、人力资源管理(43%)。离职率较低的专业是:酒店管理(中澳合作20%)、旅行社经营管理(26%)、酒店管理(29%)。人才教育与行业需求脱节一方面是旅游行业大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却是大量的旅游院校毕业生纷纷改弦更张,另谋高就,严重的供需错位现实引发了人们更多的深思。“这几年我们接受旅游专业的毕业生不多。”中青旅客户服务中心总监张华说,“不欢迎”旅游院校毕业生的理由,无不跟院校教育的培养模式有关。“在我们看来,旅游院校学生所学专业知识陈旧,跟不上行业发展形势。”张华说,学生在学校旅游管理专业课上学到的知识在旅行社行业工作中的使用

10、空间不大,因为,许多旅游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在学校所学专业知识十分陈旧,到企业根本就不符合管理岗位要求。在业态前瞻性方面,院校专业设置也凸显不足。张华表示,随着旅游目的地国越来越开放,旅游产品日渐多样化,新业态层出不穷,学旅游管理专业的,如果在学校只是学得“泛泛的东西”,知识得不到更新和丰富,指导行业经营发展就无从谈起。目前,院校专业设置,不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变化。“现在已不是过去那种团队旅游包打天下的时代,自由行、会议会展旅游、商务差旅,都需要专门的人才来承接。”“目前院校理论实践兼备的双师型教师偏少,旅游教育对于引导学生专业兴趣、培养学生专业素养、规划学生职业路径以及促进学生职业成长方面

11、有欠缺”,孙娟娟认为,教育导向上的问题,导致学生专业素养不高,加上这个年代的学生自我意识较强,比较追求个性自由,挫折承受能力较差,难以维持行业忠诚度。社会对行业存在偏见就以及待遇不高,也很难让毕业生塌下心来。海南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副总经理廖文辉表示,部分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旅游企业是服务性行业,干的是伺候人的活,社会地位不高,不愿意让孩子去酒店工作。部分大学毕业生对服务行业的职业形象带有歧视心理,觉得服务岗位应该是初中或高中毕业生从事的,而不愿从基层的服务岗位做起。李帆认为,旅游行业属人员密集型行业,高星级酒店、餐饮企业的招聘职位大都以一线岗位和实习生为主,这些企业对人员的素质、外貌、

12、语言等要求较高,而工作时间长、两班倒、工资低,所以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旅行社行业需要大批的计调、销售,计调对毕业生的工作能力是个挑战,销售对刚毕业的毕业生来说压力较大,且工资待遇较低。“十二五”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对从业人员的需求将更大,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旅游院校教育与行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关注旅游院校人才培养系列报道之二:学用脱节为哪般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对各层次人才的需求量极大,但从目前产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现状来看,旅游教育明显滞后于产业的发展。表现在现实中,就是院校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节,导致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和市场需要。旅游教育滞后于产业发展

13、国家旅游局相关调查分析认为,从供给层面看,旅游教育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导致旅游教育对旅游人才供给的总量不足;旅游教育特色不鲜明,导致旅游教育对旅游人才供给的结构失衡;旅游教育模式不灵活,导致旅游教育对旅游人才供给的素质偏低。从实际调查结果分析,当前旅游业发展的确存在人才供给数量不足问题,但从根本上说,还是一个人才供给的结构问题,即院校培养的人才数量、结构不适应旅游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海南为例,据预测:到2020年,海南旅游人才队伍总量至少达到47.7万人,人才需求缺口超过20万人。目前,旅游咨询业,包括旅游规划、旅游产品开发与策划、旅游投资咨询等行业人才的从业人员还不足3000人。就海南省而言,

14、目前以高尔夫、游艇等为代表的新业态从业人员非常少,总量不足1万人。与未来市场和企业需求相比,目前旅游院校对新业态类人才培养数量偏少,专业设置缺乏,师资力量不足。(下转第3版)事实上,院校也开始关注什么专业更适应行业需求。记者注意到,与传统专业相比,一些满足旅游新兴业态的专业生深受市场欢迎。类似于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休闲服务与管理、旅游英语、空中乘务等专业就业率达到100%”的情况,在其他旅游院校也比较常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副院长谷慧敏分析,目前,在正规学历教育中,许多新增院系从其他学科如历史、地理等转化而来,从研究角度看本无可厚非,但过于受原专业影响导致旅游管理专业

15、缺乏核心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方面师资力量短缺,严重影响该专业的学科地位及教学水平。与此同时,学校关门办学的现象导致供需严重错位,学历与能力不相匹配。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李丰生认为,目前旅游教育培养目标模糊,造成课程体系深度不够,甚至是严重的偏态结构,即:一些高校要么偏外语教学,要么偏酒店管理等,明显带有功利取向。更有甚者,不顾及课程体系的内在系统性、联系性和逻辑关系而进行简单的拼装,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个人职业生涯中缺乏竞争力。据介绍,1998年以前,我国专业学科目录中只有二级学科“旅游经济”。1999年以后,旅游经济改为“旅游管理”,在学科目录中属于工商管理学门类工商管理学科,其结果是将

16、旅游教育仅仅局限于企业管理的学科领域。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院长谢彦君教授曾分析,旅游管理是位于工商管理学科下面的一个二级学科,学科地位限制了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等关键环节的设置,造成了“大产业、小学科、小专业”的尴尬局面。作为教育部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谢彦君曾在不同场合分析过旅游教育中的专业和学科发展问题。认为旅游的各个分支学科乃至专业教学领域大量存在知识重复现象,造成教育资源浪费。谢彦君表示,这些现状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资源浪费,一方面是知识散乱芜杂,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难以形成知识系统,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所传达的知识重复的现象严重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教学资源。同时,旅游行业组成的多样性和行业间的差异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