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6)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776263 上传时间:2020-01-2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6)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6)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6)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6)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6)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6)(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题1.2分,共40题48分)1.某皇帝多次对大臣讲,农民在风调雨顺之年,数口之家犹可足食。如果遇到水早等灾害,谷物欠收,则全家饥困。这反映出小农经济A. 自足性B. 封闭性C. 脆弱性D. 分散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数口之家犹可足食”“谷物欠收,则全家饥困”等信息,可得出小农经济的脆弱性,C项正确;ABD也是小农经济的特点,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点睛】理解小农经济的特点,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抓住材料的主旨。2.中国经济史纲要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

2、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下列属于“第二次商业革命”的是白银成为普遍的流通货币市镇经济繁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题干中“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明清时期,商业发展主要表现包括:白银成为普遍流通货币;出现了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故,正确,应选C项。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属于第三次近代商业革命的内容。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结构与特征古代商业明清3.诗经中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3、的语句。这反映出当时实行的主要土地制度是A. 均田制B. 井田制C. 土地私有制D. 公有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思是“凡是天下的土地没有不是属于帝王的。” 这反映出当时实行的主要土地制度是井田制,土地名义上归国家所有,实际上归国王所有。故选B项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贫者无立锥之地4.中国古代手工业发达,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特色。下列各项符合元代手工业状况的是A. 冶炼业开始用煤做燃料B. 制瓷业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C. 丝织品出现缂丝技术D. 出现脚踏三锭纺车【答案】D【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4、识可知,冶铁业开始用煤做燃料,属于汉代,故A选项错误;制瓷业形成南青北白的两大系统,属于唐代,故B选项错误;丝织品出现缂丝技艺,属于唐代,故C选项错误;脚踏三锭纺车出现于元代,故D选项正确。故选D。5.明末,某地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并有“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的民谣。这说明该地A. 手工工场普遍建立起来B. 农业生产地位降低C. 手工业实行专业化生产D. 农工商业协调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反映了当时手工业生产专业化分工的细密,说明手工业实现专业化生产,故C正确;仅凭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手

5、工工场普遍建立起来,故A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出农业生产地位下降,故B排除;材料未涉及农工商业协调发展的信息,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手工生产专业分工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6.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不包括年份1912191319141915工厂数(家)4646122A.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B. “一战”的推动C. 国货运动的爆发D. 反帝爱国斗争的影响【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1927年,与材料的时间不符合,故A项错误,符合题

6、意,故选择A项;BCD三项都是这一时期影响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7.管子一书建议把“修道途,便关市”作为“输之以财”的重要方式之一。孟子记载,宋国大夫戴盈之说:“(税率)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A. 交通改善便利了商业发展B. 诸侯国重视商业发展C. 区域间长途贸易不断兴起D. 加大“关市之征”成为共识【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把“修道途,便关市”作为“输之以财”的重要方式之一”“ 去关市之征请轻之”等信息,可反映出诸侯国重视商业发展,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到交通的信息,排除A项;“修道途”并不代表是区域间的长途贸易

7、,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C项;材料强调要减少税收,而不是加大,排除D项;8.春秋时期的范蠡认为:“售粮的价格,每斗二十钱,农民的利益就要受到损害;每斗九十钱,商人就要受损失.商人受损失,钱财就不能流通到社会;农民受损害,土地就要荒废。”这种观点实质上A. 在强化重农抑商政策B. 片面强调农业的重要性C. 反对提升商人的地位D. 肯定了农商并重的思想【答案】D【解析】“商人就要受损失.商人受损失,钱财就不能流通到社会;农民受损害,土地就要荒废。”说明对于农业和商业持并重的态度,D正确;A、B和C都是从一个方面说明,不符合材料主旨信息。9.中国古代历来重视户籍管理,严格控制人口流动,古人出行必须持

8、有官府发放的“路引”,相当于现代的身份证,这种做法的目的是A. 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社会动荡B. 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来源C. 征调人力兴修大型水利工程D. 保证为抵御外族入侵提供足够的兵源【答案】B【解析】中国古代重视户籍管理,严格控制人口流动,综合分析这种做法的目的,B项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来源,较全面反映我国古代赋役的特点,故本题答案选B项;ACD说法不够全面。10.晋书傅玄列传中记载:“耕夫务多种,而耕蟆不熟,涂丧功力而无收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是A. 自给自足B. 精耕细作C. 男耕女织D. 因地制宜【答案】B【解析】【详解】“不务多其顷亩,

9、但务修其功力”强调的是要在精耕上面下功夫,而不要只强调扩大种植面积,故B项正确;ACD三项也都是小农经济的特点,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1.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对中国古代城市化率的变化情况有如下统计朝代战国西汉唐南宋清(1820)城市化率15.9%17.5%20.8%22.0%6.9%南宋时期城市化率程度最高的原因包括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坊市界限被打破政府不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和海外贸易发展的推动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除宋代外,汉和唐等时期都是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时期,该项并非南宋城市化率程度最高的原因。故项错误。项,符合史实,宋代坊市界限被打

10、破,利于商业的繁荣和城市化率的提高。故项正确。项,不符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封建时期政府一直奉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故项错误。项,符合史实,商业和海外贸易发展有利于城市化率的提高。故项正确。综上所述,正确,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排除ABC。12.20世纪初,中国兴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和出口热,民族工业呈现“短暂的春天”。有史学家称之为这是继洋务运动之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这两次工业化浪潮的出现都A. 受到政府政策的推动B. 由国际环境变化决定C. 促进了政治体制的转变D. 承担了民主革命的重任【答案】A【解析】民国初年,政府采取奖励实业的政策推动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洋务运动是清

11、政府支持的工业化运动,故A正确;BCD项不符合洋务运动。【名师点睛】洋务运动和民族工业的性质不同,洋务运动是封建地主阶级为挽救统治危机而掀起的自救运动;民族工业是民族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而创办的工业。13.1889年,第四届世界博览会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为迎接这次经济盛会,巴黎修建了300米高的埃菲尔铁塔作为新的标志性建筑。下列关于这次盛会与埃菲尔铁塔的表述,正确的有铁塔上可能采用电灯照明技术展品中有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看到巴黎上空有飞机在飞行采用电话进行联系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项,1903年,美国的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兄弟俩设计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开辟了人类航

12、空事业的新纪元,与材料时间不符,故错误。、项,电灯、内燃机和电话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与材料时间相符,故、项均正确。综上所述,应选择,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排除ACD项;14.在中国历史的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书籍译自俄文的占了38%到45%,英文占了25%到37%,其他语种只占3%到7%。这一状况最可能出现在A. 洋务运动时期B. 戊戌变法时期C. 新文化运动时期D. 一五计划时期【答案】【解析】从材料中“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可以看出与经济建设迫切需要科学知识有关;从“译自俄文

13、的书籍占了38%到45%”可以看出与苏联关系密切,这符合“一五”计划时期经济建设的特点,故答案为D项。洋务运动时期翻译的主要是西方科技书籍,排除A项;戊戌变法时期和新文化运动时期主要是翻译政治理论著作,排除BC项。15.1915年,俄国人赛可夫离开中国后,把在中国生活十五年的所见所闻写了篇“备忘录”,其中不可能包括A. 逛街时看见有人正在分发一份叫民报的刊物B. 在报纸上看到武昌起义的消息C. 乘坐了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D. 听见别人喊他一位华人朋友为先生【答案】C【解析】【详解】注意题干时间“1915年”,1920年5月8日京沪航线的北京-天津航段投入运营,是我国民航最早的航线,与

14、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 结合所学可以知道,民报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报刊,符合题干时间,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武昌起义发生在1911年,符合题干时间,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称呼先生是在辛亥革命之后,符合题干时间,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6.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与它最终形成直接相关的是A. 殖民掠夺B. 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C. 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D.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时期最终形成,故D项正确;ABC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7.1902年9月7日的大公报记载了天津翰淑琪和张淑德举行婚礼的有关情况,宣称这一婚礼“参用东西各国礼仪.将中国旧有之恶俗删除大半”。这反映了A. 维新思想传播使社会习俗巨变B. 洋务运动传播了西式生活习俗C. 晚清时期的社会习俗新旧杂陈D. 近代中国新式婚姻已成为潮流【答案】C【解析】据材料“参用东西各国礼仪,将中国旧有之恶俗删除大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晚清时期的社会习俗新旧杂陈,故C选项正确;1902年维新变法已经失败,故无法体现维新思想传播使社会习俗巨变,故A选项错误;洋务运动也不在1902年,故B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参用东西各国礼仪,不能说明近代中国新式婚姻已成为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