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是综合测试题2015年6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977186 上传时间:2017-10-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是综合测试题2015年6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是综合测试题2015年6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是综合测试题2015年6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是综合测试题2015年6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是综合测试题2015年6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是综合测试题2015年6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是综合测试题2015年6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国古代是综合测试题 2015 年 6 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1.左传桓公二年云:“天子建国 ,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与材料中政治制度相关联的人生理念是A.“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 B.“普天之下,莫非 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C.“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D.“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2.汉代蔡邕独断中记载:“玺者印也 ,印者信也卫宏曰: 秦以前 ,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惟其所好。然则秦以来,天子独以印为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也。 ”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玉玺代 表信物 B.玉玺为天子专有 C.皇位世袭罔替

2、D.天子的权力至上3.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 ,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之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 ”这说明北宋A.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 B.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C.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 D.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4.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 ,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 康熙) 四人而已。 ”这里的“国家政体” 指A.宗法分封制 B.王位世袭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5.明朝文官钱宰有诗写道:“四鼓咚咚起着衣

3、 ,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 ”这首诗从根本上反映了A.封建官僚的勤政和从善如流 B.君主专制强化带来的政治压力和危机感C.封建官场的腐败和官僚的交恶 D.封建文人安贫乐道、崇尚自然的志趣6 周易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新唐书礼三本说:“夫君者,民众父母也” ;这二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A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B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特征C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 D封建父权家长制的特权思想7. “炉灰筑不了墙,女儿供养不了爹和娘”,中国社科院社会蓝皮书 指出,到 2020 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

4、性将比女性多 2 700 多万。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源当首推A宗法门第观念 B仅男子可参与科举 C近代新式教育推广 D秦代强制分户的立法8.有学者把先秦到秦汉的历史列为“方国王国帝国”(“方国”就是活动在一定区域,以血缘为纽带牢固的部落集团)。这一变化反映的主要问题是A周边王朝已完全臣服于秦汉王朝 B最高统治者开始建立皇帝制C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形成 D中央王朝统治范围极大扩张9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 ”文中的“它”是指A西汉的刺史制度 B明朝的内阁制度 C唐代的三省六部制 D清代的军机处10.我国学者普

5、遍认为,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以下史料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有 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 之为宝。 ”农书粪田之宜: “用粪犹用药也。 ”商君书垦令:“使民无得擅徙,则诛愚。乱农之民无所于食而必农。 ”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 A. B. C. D.11.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 ,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 ”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 C.生产能力 D.劳动力短缺12.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 ,还要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 每丁

6、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以代役。此规定有利于A.商品经济的发展B.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D.家庭手工业的发展13.宋代范正敏斋闲览证误:“闽岭以南多木棉,土人竞植之,有至数千株者,采其花为布,号吉贝布。 ”材料2主要反映了宋代福建 A.棉花种植与纺织日益扩大 B.农民以种植棉花为主业C.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D.商品经济日益发达14.史载,宋朝湖州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山区“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 “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城

7、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上述材料最能 说明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商品自由流通程度很高C.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农业发展较快 D.农业精耕细作,剩余产品大量商品化15.有位学者写了一部关于宋代商业发展的专著,不适合作为这本专著名称的是A.商帮的兴衰 B.晨曦中的汴河 C.坊墙倒塌以后 D.草市饮食大全16.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 200 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原因在于A.“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

8、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C.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17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的自身和谐等。下列语句表达人的自身和谐思想的是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C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8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 6公元前 3 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 “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

9、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19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哪) 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朱熹 A对理学的探讨B对治学的感悟 C对水利的思考 D对治国的研究20中国古代某著名思想家曾说:“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自可尊。 ”该思想家是 A韩非 B朱熹 C李贽 D黄宗羲21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反复论辩“天下”,按我们今天的视角, “天下”可理解为()A王朝 B中国 C世界 D宇宙22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认为“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药物学都起源于道家”。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科技成就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232

10、009 年 3 月以来,甲型 H1N1 流感蔓延许多国家和地区,我国卫生部及时组织广大医学工作者结合长期以来的中医药学经验进行有效防控。下列著作中将各类药物分类、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的是A 黄帝内经 B 千金方 C 伤寒杂病论 D 本草纲目24文学艺术作品是社会现实的生动反映。下列文学艺术形式与商品经济发展关系最密切的是 汉赋创作书法出现元杂剧兴盛明清小说繁盛 A B C D25许倬云在我者与他者中提到:“历史其实是不公平的,若除掉南方文化的成分,中国文化系统将失去不少颜色。试想:中国文化没有了南方之强 即没有了(),中国的韵文诗赋,将是如何?”据此判断,()应该填的是 A诗经 B楚辞 C唐

11、诗 D宋词26明代徐渭有一首题画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可见该配诗画作是 A山水画,重视写实 B风俗画,刻画习俗C文人画,重视写意 D人物画,形神俱备26走一个圆场就代表着“人行千里路”,来一个趟马就象征着“马过万重山”,手持一把扇子就象征闲散之人,握着马鞭就代表马存在,穿红绿蟒就是在宫廷或富贵人家这种表现形式属于A小说 B戏曲 C说书 D绘画27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余读离骚 天问 招魂 哀郢 ,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3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意思所指A楚辞体作品缺乏志向追求 B作者为屈原遗作中爱国志向所感叹C屈原应该投身于文学创

12、作 D作者认为屈原的遭遇和结局不值得29下图是第三届中国民间艺人节上的两幅作品,它们反映的风格是A文人意趣 B宫廷生活 C民间风情 D战争风云30 “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 ”下列与这句艺术谚语有关的是 A汉赋 B宋词 C京剧 D传奇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二、材料问答题31.海外贸易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对 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对外开放对社会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元时期福建海外贸易,在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以后, 泉州市舶之利,成为南宋王朝重要财政收入,以往那种“厚往薄来” “以示绥怀”的观念,企图通过对外贸易宣示天朝声威的虚骄,有所转变,转向讲求实际的经济效益。宋元二年(公元 1087 年)泉州市舶司的建立,标志着福建海外贸易发展到新的阶段。这一时期,东从朝鲜半岛、日本,南至南洋群岛,西到阿拉伯及东非海岸,都与福建建立了经贸关系。外贸出口的商品以瓷器为主,还有丝棉纺织品、铁锅、铜盘、糖、茶叶及其他日用品。进口的货物达 400 余种,主要有香料、药物、宝货、纺织品、食品、杂货等。福

14、建古代经济史材料二从马尼拉(今菲律宾首都 )返回的福建商船,带来了大量的白银。当时西班牙殖民者把墨西哥和秘鲁的银元运到马尼拉,以购买福建商船携往的生丝及其他货物。福建古代经济史第四篇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福建经济材料三厦门开埠初期的进口贸易(单位: 万英镑)年份(年) 1844 1845 1846 1847 1848英国进口值 8.065 14.749 4 16.793 5 17.975 8 8.275 5其他国进口值 - 4.782 9 7.843 1 7.597 6 10.134 1广州、厦门口岸由英国装载的主要出口货值(1843-18 47 年单位: 元)年份(年) 1843-1844 1845 1846 1847广州 17 925 360 20 734 018 15 378 560 15 721 940厦门 58 209 71 439 38 93 8近代厦门对外贸易发展研究(1)据材料一概括宋元时期福建海外贸易的特点。(3 分)(2)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福建海外贸易有何新变化。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对当时福建社会经济的影响。(7 分)4(3)据材料三指出近代厦门在开埠初期海外贸易的状况。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6 分)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至论天下之理,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