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水和无机盐代谢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19762290 上传时间:2020-01-25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2.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水和无机盐代谢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生物化学水和无机盐代谢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生物化学水和无机盐代谢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生物化学水和无机盐代谢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生物化学水和无机盐代谢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水和无机盐代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水和无机盐代谢(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水和无机盐代谢 体液 主要内容 水平衡 电解质平衡 水和电解质平衡的调节 微量元素及镁代谢 钙 磷代谢 掌握体液的电解质分布特点 水和电解质的生理功能 水 的来源与去路 水和电解质平衡的调节 钙 磷代谢的调 节 熟悉体液的含量与分布 钠 钾 氯的代谢 钙 磷的生 理功能 吸收与排泄 血钙与血磷 了解体液的交换 钙磷在体内的含量 分布 微量元素的 代谢 学习要点 概 述 体液 指由体内水及溶解于水中的无机 盐和有机物组成的 广泛分布于细胞内 外的液体 P190 电解质 体液中以离子状态存在的无机 盐 某些小分子有机物和蛋白质 主要 是无机盐 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与体内水 电解 质的含量

2、 分布 组成保持相对稳定密 切相关 第一节 体 液 v 体液的含量和分布 v 各部分体液间的交换 v 体液电解质的组成 含量及其 分布特点 体液 成人约占体重60 体液 细胞内液 40 细胞外液 20 血浆 5 组织间液 15 一 体液的含量和分布 各种体液的生理作用 细胞内液 提供大部分生化反应场所 血浆 沟通了各组织 器官之间的联系 组织间液 构成内环境 是细胞摄取营养物 质和排出代谢产物的渠道 细胞外液 体液含量及分布 因年龄 性别 胖瘦情 况而异 l 婴幼儿调节水和电解质平衡的能力较差 易发生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 一 体液电解质的含量 按含量不同可分为 主要有K Na Ca2 Mg2 C

3、l HCO3 HPO42 SO42 有机酸根和 Pr 等 主要有铁 铜 锌 硒 碘 钴 锰 钼 氟 硅等 二 体液的电解质含量及其特点 1 主要电解质 2 微量电解质 15 15 150 150 1 2 13 5 27 179 5 194 1 1 10 10 50 100 10 20 7 88 63 78 88 194 147 147 4 4 1 25 2 5 1 2 153 25 155 5 114 114 30 30 1 2 0 5 1 7 5 7 5 0 125 1 153 125 155 5 142 142 5 5 2 5 5 1 5 3 151 155 103 103 27 27 1

4、 2 0 5 1 6 6 2 16 139 5 155 血 浆 体液中各种电解质的含量 组织间液 mmol L mmol L 细胞内液 电解质 阳离子 Na K Ca2 Mg2 总 计 阴离子 Cl HCO3 HPO42 SO42 有机酸 蛋白质 总 计 mmol L mmol L mmol L mmol L mmol L 电荷浓度 二 体液电解质分布的特点 1 以mmol L 摩尔电荷浓度 表示时 各种体液 阴 阳离子总量相等 呈电中性 4 血浆蛋白质含量远大于组织间液 2 细胞内液主要阳 阴离子为K HPO42 和Pr 细胞外液主要阳 阴离子为Na Cl HCO3 3 各种体液渗透压基本相

5、等 其作用 利于血浆与组织间液间水的交换 三 体液的交换 血浆与组织间液间的交换 细胞内液与组织间液之间的交换 交换部位 毛细血管 交换力量 有效滤过压交换力量 有效滤过压 一 血浆与组织间液之间的交换 血浆与组织间液之间的交换 血浆 组织液 毛细血管压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组织间液静水压 正常时 流出与 回流量基本相等 心功能不全静脉回流受阻毛细血管压水肿 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回流水肿 低分子量物质 毛细血管壁 二 细胞内液与组织间液之间的交换 交换部位 细胞膜 交换力量 主要为细胞内 外液的交换力量 主要为细胞内 外液的 NaNa KK 产生的晶体渗透压产生的晶体渗

6、透压 细细胞内液与组织间组织间 液之间间的交 换换 H2OH2O K K Pr Ca2 Mg2 Pr Ca2 Mg2 CO2 HCO3 Cl O2 CO2 HCO3 Cl O2 氨基酸 尿素 葡萄糖 氨基酸 尿素 葡萄糖 Na Na 钠泵 水向高处流 第二节 水 平 衡 水的生理功能 水平衡 水的摄入与排出 一 水的生理功能 二 调节体温 三 运输作用 四 促进并参与物质代谢 五 润滑作用 一 细胞的组成成分 二 水平衡 水的摄入与排出 一 水的摄入 1 饮水 成人一般约1200ml d 2 食物水 成人约1000ml d 3 代谢水 内生水 成人约300ml d 合计 合计 2500ml d

7、2500ml d 二 水的排出 1 肺排水 成人一般约1200ml d 3 消化道排水 成人一般约150ml d 2 皮肤排水 非显性出汗 成人约500ml d 显性出汗 因环境温度 湿度及活 动强度而不同 4 肾排水 成人一般约1200ml d 合计 合计 2500ml d2500ml d 肾排水目的有二 正常成人每日进出水量 2500ml d 最低生理需要量 1500ml d 排代谢废物 成人每天约产生的代谢废物 35g 约需500mL尿液溶解 故正常成人最低尿量为500ml d 排多余的水 此量通常为多饮多排 第三节 电 解 质 平 衡 l电解质的生理功能 钠 氯代谢 钾代谢 一 电解质

8、的生理功能 1 维持体液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4 参与物质代谢 2 维持神经 肌肉兴奋性 3 构成组织细胞成分 神经 肌肉兴奋性 Na K Ca2 Mg2 H 心肌兴奋性 Na K Ca2 Mg2 H 二 钠和氯的代谢 一 含量和分布 v含量 以体重60Kg的人为例 含Na 约 60g Cl 约100g 血清 Na 138 145mmol L 血清 Cl 103mmol L v分布 主要在细胞外液及骨骼 骨骼为 体内的钠储存库 二 摄入和排出 主要来自食盐 由胃肠道吸收 尿 汗 粪 90 的Na 从肾排出 摄入 摄入 排出 排出 多多吃吃多多排 排 少少吃吃少少排 排 不不吃吃不不排 排 肾排肾排

9、NaNa 特点 特点 三 钾的代谢 一 含量和分布 保持血浆 K 恒定具有重要意义 分布 分布 主要在细胞内液 血清 K 3 5 5 5mmol L 血 K 5 5mmol L 高血钾 含量 含量 以体重60Kg的人为例 含K 约 120g 二 影响血浆 K 恒定的因素 1 1 物质代谢物质代谢 2 2 体液体液H H 浓度浓度 合成1g糖原 0 15mmol K 进入细胞内 合成1g蛋白质 0 45mmol K 进入细胞内 糖原或蛋白质分解 则有同样量K 出胞外 临床上注射葡萄糖和胰岛素治疗高血钾 酸中毒常伴高血钾 碱中毒常伴低血钾 三 摄入和排出 正常成人需钾2 4g 日 正常膳食可满足

10、摄入摄入 排出排出 90 经肾由尿排出 多吃多排 少吃少排 不吃也排 肾排肾排KK 特点 特点 低血钾患者 最好口服补钾 需静脉滴注 应注意 四不宜 原则 不宜过多 不宜过浓 切忌10 KCl静脉推注 不宜过快 注意滴速 不宜过早 见尿补钾 第四节 水和电解质的调节 调节水盐平衡的成员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 激素激素 主要通过肾脏的功能实现 水盐代谢调节特点 动因 动因 体液容量和渗透压的变化 调节效应 调节效应 通过调节摄入量与排 出量 使体液的容量 渗透压 各 种离子的浓度和比例等在整体上维 持相对平衡 一 神经调节一 神经调节 高盐饮食 机体失水 1 2 大脑皮层 丘脑下部渗透压感受器 口渴

11、 饮水 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 刺激刺激 细胞外液渗透压 一 抗利尿激素 ADH 9肽激素 分泌 分泌 下丘脑视上核 室旁核 储存 储存 神经垂体 分泌调节分泌调节 下丘脑渗透压渗透压感受器 左心房血容量血容量感受器 颈动脉及主动脉压力脉压力感受器 二 激素调节二 激素调节 ADH的主要作用 增加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 吸收 调节水代谢 维持体液渗透压 作用机制 ADH 上皮细胞表 面受体 AC ATP cAMP 膜蛋白 磷酸化 水通道 开放 肾小管对水的肾小管对水的 重吸收重吸收 二 醛固酮 盐皮质激素 分泌 肾上腺皮质球状带 作用 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排K 和H 重吸收重吸收NaN

12、a ClCl H H 2 2 O O伴伴NaNa 被动重吸收被动重吸收 保保NaNa 保水 保水 排K 排H 增加血 容量 排钾保钠 总的作用 作用机制 醛固酮醛固酮 入细胞核 转录和合成 醛固酮诱导蛋白 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上 的钠泵运转 肾小管对Na 重吸收 1 肾素 血管紧张肽系统 活性 醛固酮分泌 醛固酮分泌 3 血 Na 血 Na 醛固酮分泌 Na K 比值 醛固酮分泌 Na K 比值 醛固酮分泌 2 血 K 血 K 醛固酮分泌影响因素 第五节 钙 磷代谢 v 钙 磷的含量和分布 v 钙 磷的生理功能 v 血钙和血磷 v 钙磷的吸收与排泄 v 钙磷代谢的调节 一 钙 磷的含量和分布 含量

13、 钙 2 700 1400g 磷 0 8 1 2 400 800g 占成人体重 钙 磷是人体含量最丰富的无机元素 磷 骨 牙 85 体液 软组织 15 钙 羟磷灰石结晶 无定形磷酸钙沉淀 体液钙 不扩散钙 与蛋白质结合 可扩散钙 骨 牙 99 分布 游离钙 Ca2 难离解化合物 磷 钙 二 钙 磷的生理功能 1 构成骨和牙的主要成 分 起支持和保护作用 2 第二信使作用 5 降低神经肌肉兴 奋性 1 参与成骨 2 参与核苷酸和核酸的组成 3 参与体内糖复合物的合成 4 参与辅酶 基 的组成 5 参与酶的共价修饰 6 磷酸根参与绝大多数 代谢过程 7 构成体内缓冲体系 生 理 功 能 4 增强心

14、肌的收缩 与 K 相拮抗 3 参与血液凝固 吸收 三 钙磷的吸收与排泄 食物 钙 磷 肠道 血管 骨骼 成 骨 溶骨 肾 粪便 排泄 重吸收 60 80 磷 20 钙 尿 排泄 80 钙 20 40 磷 钙 十二指肠 和空肠 钙 磷 小肠上段 磷 3 钙 磷吸收的影响因素 钙 1 25 OH 2D3 主要 促进肠对钙磷的吸收 酸性条件 利于吸收 钙盐溶解度增加 年龄 成负相关 草酸 磷酸等与钙结合成不溶性钙盐 阻碍钙的吸收 与食物中钙磷比例有关 应1 1 1 1 2 磷 酸性条件利于吸收 钙 镁 铁等离子过多时 易与磷酸根结合成 不溶性盐影响吸收 1 25 OH 2D3 四 血钙和血磷 一 血

15、钙 指血浆钙 游离钙 难解离钙 45 蛋白结合钙 50 可扩散钙不扩散钙 只有只有CaCa2 2 才能发挥生理功能 才能发挥生理功能 成人 2 25 2 75mmol L 儿童 2 5 3 0mmol L Ca2 血浆蛋白质 血浆蛋白结合钙 HCO3 H 当血 Ca2 对骨和对肠的间接作用 总效果 升高血钙和降低血磷 三 降钙素 CT 1 CT合成分泌的调节 合 成 甲状腺C细胞 调节因素 血钙水平 血钙 CT分泌 本 质 32肽 血钙 CT分泌 2 CT对钙磷代谢的调节作用 1 对骨的作用 抑制骨盐溶解 促进成骨作用 减少骨释出钙磷 2 对肾的作用 抑制肾小管对钙磷重吸收 促其排泄 3 对肠

16、的作用 抑制1 羟化酶 减少1 25 OH 2D3合成 间接抑制肠对钙磷的吸收 总效果 降低血钙和血磷 第六节 微 量 元 素 概念 指在人体内总含量低于体重万分之一以下 每天需要量在100mg以下的元素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主要有14种 铁 碘 铜 锌 氟 钼 锰 硒 钴 铬 镍 钒 锶 硅 铁 铁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 正常成人每日需铁约1mg 体内的铁 左右存在于血红蛋白中 存在于肌红蛋白 另有 以铁蛋 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存于肝 脾及骨髓组 织中 称贮存铁 铁主要来源于食物和体内血红蛋白降解时释放铁的再利用 铁的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 胃酸可促进铁的吸收 维生素 谷胱甘肽能使 e变成二价 e 促进铁的吸收 氨基酸 柠檬 酸促进铁的吸收 磷酸 草酸 植酸等妨碍吸收 缺铁可致贫血 碘 人体碘大部分在甲状腺组织中 生理作用 主要用于合成甲状腺素 调节物质代谢促 进儿童正常生长发育 成人缺碘可引起甲状腺肿 胎儿和新生儿 可引起呆小症 铜 成人体内含铜约 g 以肝 脑 肾和心含量高 生理作用 铜主要以参与多种酶的构成而实现其生理作 用 锌 体内锌的概况 成人含锌约 g 广泛分布于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