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施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760675 上传时间:2020-01-25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管理)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项目管理)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项目管理)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项目管理)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施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项目管理)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施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管理)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管理)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施(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单位: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法人代表:杨树昌联系电话:0856-8221614 二一一年七月25目 录一、项目概况1二、项目单位基本情况92.1 机构92.2单位编制9 2.3主要职责9三、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33.1 项目建设背景33.2 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6四、效率分析五、建设方案145.1建设目标145.2建设规模145.3主要建设内容145.4项目建设方案16六、项目实施步骤276.1 方案操作步骤276.2 项目实施进度28七、节能减排28 7.1 推广使用节能灯28 7.2 设立纸张回收箱28 7.3 减少办公电器设备待

2、机时间28 7.4 减少空调能耗29 7.5实现采购绿色化29八、投资估算与筹措298.1项目投资估算298.2 投资估算298.3资金筹措方案30 一、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1.2项目单位及负责人 项目单位: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 项目负责人:杨树昌1.3报告编制单位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 1.4报告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的通知(中办发200217号);(2)20062020年贵州省信息化发展战略;(3)贵州省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4)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第十二个五个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1.5项目建设目标、规模、

3、内容、周期 1.5.1项目建设目标 建立以项目库为重点的“三网一库”基本架构和核心内容的电子政务系统,实现项目的组织、策划、收集、储备、管理及办公自动化的目标。 1.5.2建设规模 信息发布平台1个、内网办公室平台1个、公文无纸化传输和办公业务资源网络各1个。1.5.3项目建设内容(1)基础支撑平台包括运行环境、工作环境、安全环境的建设,数据库、硬件设备。(2)基础信息平台用户管理系统:直接采用总站软件,本项目只建亚接口. 网站内容管理系统:提供信息发布、信息管理、内容检索、网站流程管理、网站自动生成,网站相关数据等功能。 邮件管理系统:直接采用总站资源,在地方网上建立接口。 搜索引擎系统:直

4、接采用总站资源,在地方网上建立接口。 网上论坛管理系统:发言、跟贴、统计、检索等。 (3)应用平台 政务咨询系统:面向社会提供咨询服务。 网上办公和项目申报审批管理系统:包括和总站的接口以及县项目申报审批管理。 政府采购招标信息发布系统、编辑系统、检索和服务系统。 1.5.4 项目的建设期本项目自申请报告批准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 二、项目单位基本情况2.1 机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物价局)为县人民政府的主阁部门。是主管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规划、总量平衡、结构调整、指导全县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管理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和项目编制的宏观调控部门。县发展和改革局(物价局)下设物价局、重大项目

5、办公室、节能减排监察办公室3个副科级机构,以工代赈办公室、西部大开发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价格认证中心等3个股级机构,机关内设机构8个。2.2单位编制单位行政编制为18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4名,股级职数9名。县纪委(监察局)派驻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物价局)纪检组组长1名,监察室主任1名。单位工作人员事业编制20人,机关后勤服务人员事业编制4名。全局现有人员43人,由县财政全额预备管理。2.3主要职责(一)贯彻实施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拟定全县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规范性文件,负责本系统、本部门依法行政工作,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6、。(二)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协调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分析宏观经济形势,提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结构优化、价格总水平调控目标和政策建议;受县政府委托向县人大提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三)负责监测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态势,承担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的责任,研究宏观调控重大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搞好总量平衡,综合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负责经济开发区的指导、协调和宏观管理。(四)负责汇总分析全县财政、金融等方面情况,参与制定财政、金融、土地政策,综合分析政策执行效果;负责全县全口径外债的总量控制、结构优化和监测工作,提出多渠道融资的政策建

7、议,综合协调财政、金融、价格和产业政策等经济杠杆,保证全县国民经济计划和发展规划的实施。(五)承担指导推进和综合协调全县经济体制改革的责任,研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大问题,组织拟订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协调有关专项经济体制改革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搞好重要专项经济体制改革。(六)贯彻实施国家和省价格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编制和执行价格调整改革规划,提出年度价格总水平调控目标和措施并组织实施,管理国家、省列名管理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监管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承担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工作,负责全县价格监督检查、价格成本调查监审、价格监测、价格认证等工作。(七)负责全县投资宏观管理和重大项

8、目建设协调推进,拟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和投资结构的调控目标、政策及措施,按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备案或转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企业技术改造项目除外)、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外资和境外投资项目;引导民间投资方向,研究提出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的规划,以及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的目标和政策,指导和协调国外贷款项目实施;组织开展重大建设项目稽察。(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组织拟定全县综合性产业政策,负责协调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衔接平衡相关发展规划和重大政策,协调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衔接农村专项规划和政策;拟定重大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全县重大生产力合理布局,协调推进全县重大技术装备推

9、广应用和重大产业基地建设,会同有关部门拟定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组织拟定高技术产业发展、产业技术进步的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指导全县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发展。(九)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组织编制全县主体功能区规划,协调规划实施并进行监测评估,组织拟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研究提出城镇化发展战略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政策,负责地区经济协作的统筹协调。(十)负责重要商品总量平衡和宏观调控,研究分析县内外市场和对外贸易运行情况,编制重要农产品、工业品和原材料进出口总量计划并监督执行;会同有关部门管理粮食等重要物资和商品储备工作,提出重要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的总体布局和发

10、展规划。(十一)负责全县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衔接,组织拟定社会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参与拟定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旅游、广播电视、民政等发展政策,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研究提出促进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协调社会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十二)研究提出全县能源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拟定全县能源发展规划,提出相关体制改革建议;监测能源发展情况;统筹规划、综合平衡能源建设和重大项目布局,协调能源发展和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审批、核准、备案或转报能源投资项目;研究提出优化能源结构、能源节约和发展新能源的政策措施。(十三)拟定全县实施西部

11、大开发战略规划和有关政策措施,协调西部大开发相关工作。(十四)推进可持续发展,负责全县节能减排的综合协调工作,组织拟定并协调实施全县发展循环经济、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规划及政策措施,参与编制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规划,协调生态建设、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重大问题,综合协调环保产业和清洁生产促进有关工作;组织实施应对气候变化重大战略规划和政策,组织拟定全县应对气候变化的规划和政策措施。(十五)指导、协调并综合管理全县招标投标工作,按照职责权限,对国家、省、市、县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工程招标投标活动实施监督检查。(十六)负责组织编制全县国民经济动员与装备动员规划、计划,研究国民经济动员与装备动员和

12、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的关系,协调相关重大问题,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动员与装备动员有关工作。(十七)负责全县经济信息管理工作。(十八)承担县政府公布的有关行政审批事项。(十九)承办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三、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3.1 项目建设背景Internet是人类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不断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工作方式。互联网突显改变了我们整个的生活方式,也将改变政府部门办公及企业的经营模式,Internet正在空前的速度改变着整个世界的一切,这不仅包括人类的生活方式以及政府办公和企业的竞争环境与运作模式,而且也正在改变全球的经济结构与产业发展模式。在我国

13、,电子政务之所以成为热点,成为政府、IT产业,企业,专家学者以及每一个公民所关注的问题,是因为它将对我们的社会产生巨人的影响,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从长远来看,电子政务的最大受益者是公众和企业,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另一方面,电子政务对重塑政府,提高工作效率、改变政府形象都会产生积极作用。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对于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政府体制结构调整,规范政府干预行为,建立高效、廉洁,透明的政府将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电子政务经过前期的建设工作,现已开始向更高层的阶段发展,进入务实发展的轨道。2001年底,我国开始确定全面启动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工程。

14、2002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将电子政务作为中国信息化建设的重点,确立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指出我国电子政务主要围绕“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重点开展,涉及到信息资源,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构成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框架,为此,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各级政府围绕“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的发展重点有序展开。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我国较发达地区建成了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基本实现网上信息流转和办公室自动化,服务企业与社会公众审批、管理等电子政务的应用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贵州省电子政

15、务建设起步较晚,从总体上看,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贵州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贵州省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电子政务建设己列入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1999年,贵州省人民政府网站在互联网上正式推出并通过网站向社会发布政务信息。目前,省直各部门和地、州、市通过省政府内网进行无纸化传输、报文,省直部门和地、州、市的联系均通过电子邮件系统传输政务信息。县机关部门基本实现机关内部无纸化办公。 3.2 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把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电子政务,放在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极其重要的位置。尤其是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信息技术在全世界范围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平台和支撑环境。在建设高效政府,大力推进信息化、民主化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