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排球队的组建和管理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975785 上传时间:2017-10-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排球队的组建和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学排球队的组建和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学排球队的组建和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排球队的组建和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排球队的组建和管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排球队的组建和管理组织中学排球队是学校体育工作任务之一,它在于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和各项运动机能的发展,推动学校排球运动广泛开展,活跃学校文化体育生活。通过校内外的竞赛,能增进友谊,提高排球技术水平。(一)中学排球队的组队办法 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总任务,结合场地、器材设施、教师素质和队员等情况来考虑。具体内容为:1.选拔队员的日期、地点、时间。2.规定报名资格和流程。4.选拔的内容和方法选拔内容包括思想、学习、身体素质、技术水平。(二)测验内容与方法 测验内容应包括学生的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基本技术。方法应是简单易行,其具体内容和方法如下: 1.身体

2、形态特征主要指身高、体重、四肢长度、躯干与下肢的比例等。注意选择身高有发展趋势,手臂长、手掌大、下肢稍长的学生。 2.身体机能测验身体机能是提高排球运动技术的重要因素。应注意选择反应灵敏,视野开阔、身体灵活、神经类型安静或活泼的学生。 3.身体素质特征全面是排球运动的基础。选择队员时,尽量注意选择身体素质好,身材高大的学生。队员入队前的身体素质是队员入队前的基本素质,应作资料保存,待训练一定时间后作对比检查使用。 4.排球基本技术测试主要测试传球、垫球、扣球、发球、拦网(女子可以从略)等。通过测试,以便了解学生掌握技术熟练程度和对球的控制能力。 5.比赛 是一个综合测试方法。通过比赛,可以全面

3、观察队员的思想作风、基本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战术意识、临场经验以及比赛心理素质等情况。学校排球队管理关键在“三落实”: (1)人员组织落实:除排球队队员与教练员名单要落实外,日常训练、比赛与管理应在体育组具体领导下进行,应请学校明确一名副校长分管,以协调教务与总务及行政的关系,便于顺利开展工作。 (2)训练比赛落实:篮球队的训练与比赛应按训练计划安排落实。制定好每学期、每周、每节课的训练与比赛计划。要有周密、固定的训练时间与场地,并保证训练时教练员与队员都能到位。因为排球是集体项目,队员之间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配合才能达到默契。训练时若人员不保证,松松垮垮,则影响训练计划的完成和全队水平的提高。 (

4、3)必要的经费、器材要落实:这里主要是指教练员与队员的必要补助费和比赛服装及一些交通费和球等。如不注意解决,则可能影响球队训练的积极性,也给管理工作带来困难。除此之外,还要进行思想素质的工作管理和教育,包括体育道德意识与行为规范教育,团队精神的教育,拼搏精神的培养及进行远大思想的教育。二制定排球训练计划的依据排球训练计划是对未来排球训练过程所预先做出的理论设计。这种设计是在以往训练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总结、吸取成功经验和抛弃失败教训,以利于提高运动水平的一种科学手段。 1、从本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计划:如什么年龄段,身体素质如何,以前是否有过训练基础,心理素质如何,是否有很好的团体协作和合作精

5、神。2、从国内外排球运动发展趋势制定计划 :如在一年龄段的排球发展趋势和状况,训练中所采用方法可取之处和出现的不足。 3、从排球运动有关发展规律制定计划 (1)从得失分规律考虑。 (2)从攻防转换规律考虑。 (3)从规则发展规律考虑。 (4)从比赛制度规律考虑。4、从参加竞赛和主要对手状况考虑 :如什么性质的比赛,不同性质的比赛所学得的东西也不同;比赛时对手的技战术水平,队员的个人技术水平,心理素质等。5、从比赛时间、地点、气候、设施和竞赛规程要求考虑 :比赛时间,地点,气候,设施和竞赛规程等这些因素都能对比赛过程,结果,队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要让参赛队员根据实际上际不同的情况来调节自身的状态

6、,无论从身体和心理都要取得最佳。 6、从竞技状态形成的规律考虑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使运动员获得最佳竞技状态,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保持竞技状态在训练中要注意合理调节训练内容、负荷量、方法手段、训练时间等,防止偶然因素影响(气候、交通等) 。加强心理、智能和作风培养。竞技状态暂时消退,是因为训练和比赛的负荷强度达到极限水平,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衰退,故竞技状态也暂时消退。为此,要改变训练安排,向新的阶段过渡。3、我国排球运动发展中可汲取的经验和面临的问题(一)我国排球运动发展中的有益经验1、坚强有力的举国体制是运动发展的保证:在举国体制下我国能够集中足够的人力和财力来做很多事情,正是这是强有力的物质和

7、人力的保证为我国排球发展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如 80 年代,中国女排在世界排球比赛中取得五连冠的好成绩。2、一手抓普及,一手抓提高,两者同时提高,排球的普及是目的,只有做到大面积大范围的推广才能促进排球运动的发展,但是普及到一定程度还要提高排球运动技术,而运动技术的提高也是能反过来促进排球运动的普及。3、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发扬自己的优良传统,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如学习欧美国家特别是那是排球运动发展和技术较高的国家学习技战术,但也不能丢掉自己优秀的东西,在学习和吸收别国经验的基础上再结合我们自己的特点来提高自己。4、贯彻“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坚持系统训练时攀登技术高峰,培养尖子运动员必经之路5、

8、提高教练员水平,加强运动管理、市建设队伍、造就人才的重要环节。如:实施后备人才工程,向科学和技术要成绩。6、 “快速多变”始终是坚定不移的指导思想(二)我中排球面临的问题1、体制改革:由政府主导转向社会主导办体育,转变政府职能为服务型政府。2、加强人才的开发与管理,搞市场的同时又要提高运动水平。如:把竞技体育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不但可以把运动员职业化提高运动水平还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实施排球后备人员的工作和管理,做好新老队员交替的工作。3、如何充分发挥竞赛的功能,推动排球运动的发展:多方面,多层次,大范围,不同人群,不同年龄须中开展排球比赛,在比赛中让人们感受的排球的乐趣,从而让更多的人参与这项运

9、动从而推动其发展。4、探索新形势下行之有效的训练模式:根据自己和国外排球运动训练中的有益和不足之处来创新新的训练方法和技战术,从而提高排球运动水平。5、进一步明确技战术发展的指导思想,坚定信念走自己的路6、加强对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和全面素质的培养,不但追求身体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提高也要注重德,智,美等方面的协调良好发展。7、提高教练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要以身作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不能只管运动技能和成绩的提高,更要给予运动员以人格,道德等方面的才能和指导。加强运动队的建设和管理,只有好的管理和训练才能在全方面取得好的成绩。8、调动和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加强科学研究工作,来丰富排球运动理论来指导排球运

10、动实践技术的提高和实践的发展。9、发展排球人口,开展多种形式的排球运动(如:海滩排球,软式排球,少儿排球,老年排球等) ,使之成为人们大众喜闻乐见乐于参加的健身娱乐项目10、发展排球产业,开拓排球市场,形成支撑排球事业发展的规模经济,达到排球运动发展和社会效益兼收的局面。四、适合少儿排球比赛形式及简单补充规则(一)比赛形式:沙滩软式排球 4 人制比赛(1)近年来软式排球和沙滩排球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受到众人的喜欢,由于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对人体不易造成伤害,又考虑到少年儿童的生理发育和心理特点,适合在青少年儿童普及和开展比赛(2)4 人制 排球赛,排球为气排球,场地为沙滩场地,2 名前排队员,2

11、名后排队员,发球人为后排队员,4 人可前后平行交错平行站立,采用轮流发球制,网长宽 6m6 m,网高为 1.8(二)简单规则补充:(1) 队员不超过五次(包括五次)击球,一个队员不能连续触球两次。(2) 后排队员无进攻违例或犯规,可以在进攻线内跳起进攻。(3) 可以短暂持球,不超过一秒钟。(4) 在不造成对对方比赛的情况下,可以允许穿越(5) 采用 15 分制,其余和正常排球规则相同。五、高中排球队训练的指导思想及指导思想的依据1、指导思想:根据中学生排球比赛计划,中学生身体和心理特点,坚持科学和经常训练,确保效果2、依据:(1)高中生的身体生理特点:处于高中时期的青少年大都具备了从事运动的基

12、本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在这个时期排球队可以进行稍高难度或专项技能的教学和训练。(2)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特点:此时期的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自己的观点、思想及对事物的判断、评价能力,但不心里素质不稳定,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好或不好的改变。所以在训练时要观察队员的心里变化来引导和调节他们的行为。此外,这一时期的高中生个性也比较突出,表现欲和竞争心较强,可以利用这一心里特点适时的举行模式比赛,以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和自身运动技术的潜能,也可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存的问题。但是,要适度,比赛总有成败,成功时要续继再努力,但失败时更要注意鼓励,让队员从中找到不足并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争取进步,而不是失败后心理消极,一蹶不振。(3)组建排球队的目的:大多数组建的高中排球队,一般都是为了参加各种形式的比赛,并取得好的成绩或胜利,所以训练时要根据比赛的目的、形式和需要来进行规划和训练。队员不但要有过硬的专项技战术能力,协作能力,更要有良好的抗压抗挫折能力及赛场上好心理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