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工程施工组织方案[管线迁改]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9749369 上传时间:2020-01-24 格式:DOC 页数:94 大小:2.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排水工程施工组织方案[管线迁改]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排水工程施工组织方案[管线迁改]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排水工程施工组织方案[管线迁改]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排水工程施工组织方案[管线迁改]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排水工程施工组织方案[管线迁改]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排水工程施工组织方案[管线迁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水工程施工组织方案[管线迁改](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ORD完美格式 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张家寺站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中国城建集团2016年12月目 录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1第一节 编制依据1第二节 编制原则2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特点3第一节 工程概述3第二节、地质情况5第三节、水文地质7第四节、施工条件及工程特点8第三章 施工组织部署及总体安排10第一节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体系10第二节 施工总体目标及计划安排14第四章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19第一节 施工准备19第二节 施工测量20第三节 工作井制作21第四节 顶管施工23第五节 排水工程23第五节 雨水方沟工程31第五章 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37第一节 质量目标、方针37第二节 质量管理组

2、织机构及工程质量管理责任制37第三节 建立质量情报信息网络39第四节 技术组织措施39第五节 保证施工工艺的主要技术措施39第六章 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41第一节 本工程安全管理目标41第二节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41第三节 安全管理机构及责任制43第四节 安全控制管理44第五节 安全教育管理44第六节 外来劳务人员的安全管理45第七节 特殊工种安全管理46第八节 施工用电安全管理46第九节 通风设施管理48第十节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49第十一节 防火安全管理50第十二节 伤亡事故的上报与处理措施51第十三节 安全检查制度51第七章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52第一节 环境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52第二

3、节 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54第八章 工程进度计划与保证措施56第一节 组织管理措施56第二节 技术保证措施58第三节 经济进度措施59第九章 文明施工的技术及保证措施60第一节 文明施工目标60第二节 文明施工技术及组织保证措施60第十章 事故应急预案63第一节 编制原则63第二节 编制目的63第三节 危险性分析63第十二章 地上、地下设施保护措施68第一节 施工前准备68第二节 地上设施的保护和加固68第三节 地下设施的保护和加固70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第一节 编制依据1、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管线改迁工程张家寺站排水工程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1

4、6.11。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管线改迁工程张家寺站排水管线综合方案设计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16.11。2、国家现行有关市政工程施工和验收的标准、规范、规程、图集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 246:2008);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JC/T640);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 246:200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120-2012); 成都市建筑工程深基坑

5、施工管理办法(成建委发2009.7.2);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T111-98)。3、起重机械有关法律法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起重机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GB/T5972-2006);起重吊运指挥信号(GB5082-85);建筑机械实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2014); 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程(JCJ88-2010)。 4、国家、省、市关于工程施工和验收的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5、结合现场

6、实地踏勘,认真研究工程现场的特点:如场地现状、交通、水文、料源、民情、水电供应、气候等实际情况,及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6、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标图集及推荐的国标图集;7、我公司工程技术管理及机械设备装备情况。第二节 编制原则 1、认真执行国家、相关部门、业主关于市政工程基本建设的法令、法规、政策和管理办法。 2、严格执行国家、相关部门关于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符合现有的技术水平,结合类似的施工经验以及机械设备配套能力。 4、以总体施工方案、施工计划、主要工程项目、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以及工期的合理安排为施工组织设计的重点。 5、以科技为先导,应用新技

7、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积极寻求全方位的合理化建议,对技术方案进行不断的优化。 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特点第一节 工程概述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管线改迁工程南外环南站排水工程,南外环南站位于中柏大道与中和大道交叉口,主体平行于中柏大道,主要根据该站点的管线综合所确定的雨污水管线位置,将对地铁实施有影响的既有管线进行迁改。根据设计施工图,本次迁改雨污水管情况如下:1、 污水中柏大道东侧d600的污水管线一根,埋深约4.3m,沿中柏大道自北向南排放,在站点主体结构范围内与主体冲突;将东侧污水管线永久迁改至道路中线东侧距离中线34.5m处。采用顶管施工的方式。在设置顶坑位置,采用临

8、时保护措施保护邻近其它管线。中和大道d500污水管线一根,埋深约4.3m,自东向西排入中柏大道,横穿站点主体与主体冲突,污水接入站点西侧新建d800污水管线。2、 雨水 中柏大道西侧原有20001700雨水方沟一根,埋深3.2m,沿中柏大道自北向南排放,在站点范围内与主体冲突,将西侧雨水管线永久迁改至道路中线东侧距离中线14.5m处。 中和大道d1200雨水管一根,埋深3.2m,自东向西排入中柏大道,横穿站点与主体与主体冲突,雨水接入站点西侧新建d1200雨水管。二、工程设计概况1、雨水方沟Ye1-Ye18(B*H=2000*1700)、Yw1-Yw11-Ye18(d1200),管线由钢筋混凝

9、土管、刚套管、雨水渠组成,其中钢筋混凝土承插管(级管)519m,钢套管147m,雨水方沟477m,检查井33座,具体工程数量(见表一)。 表一 雨水排水管道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范围备注一雨水管道1D1200钢筋砼承插管m344Yw1-11、Yw11-Ye18级管180度砂基2D2620钢管套d2000钢筋砼承插管m147Ye3-4、8-9、13-14级管180度砂基3D600钢筋砼承插管m14Ye2、15支管级管180度砂基4d800钢筋砼钢承管m14Ye8、11支管级管180度砂基5B*H=2000*1700混凝土方沟m330Ye1-3、4-8、9-13、14-18C20砂石基础二

10、雨水砌筑物11250圆形检查井座4Ye管线支管井GB06MS201-3-155矩形三通检查井(2200*2200)座3Yw1、7、9GB06MS201-3-346矩形直线检查井(1500*1100)座5Yw检查井GB06MS201-3-327方沟检查井座11雨水方沟匹配井详见结构图8扇形检查井(B=1500,120度)座3Yw2、3、11GB06MS201-3-612、 污水管线We1-We13(d800)、Ww1-We11(d800),管线由钢筋混凝土管,其中钢筋混凝土承插管(顶管专用管)820m,管节长2m,为顶管专用III级钢承口钢筋混凝土,检查井24座,工作井24座。具体工程数量(见表

11、二)。 表二 污水排水管道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范围备注一污水管道1D800钢筋砼承插管m820We1-13Ww1-11顶管施工二污水砌筑物11250圆形检查井座20We、Ww匹配井段GB06MS201-3-252污水碰管井座4Ww-1、11We-1、16详结构大样图34m5m顶管工作井座6详结构大样图45m顶管工作井座6详结构大样图53m3m顶管工作井座8详结构大样图第二节、地质情况 一、地层情况 根据钻孔揭示,场地范围内上覆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其下为第四系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粉质粘土、粉土、细砂、中砂、卵石;第四系中、下更新统冰水沉积层(Q1+2fgl)粉质

12、粘土、含粉质黏土卵石;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泥岩和白垩系上统夹关组砂岩(K2j)。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 杂填土:黄褐、灰褐等杂色,松散稍密,干燥稍湿。由混凝土、沥青、碎石及少量粘性土等组成。本段内均有分布,层厚0.3015.50m,最厚处位于金融中心东站中和镇区间M6CZ-JZH-005、M6CZ-JZH-006。为新近回填土,回填时间小于5年,该层均匀性差,多为欠压密土,自重固结尚未完成,结构疏松,具强度较低、压缩性高、荷重易变形等特点。 素填土:黄褐色、灰褐等色,松散稍密,稍湿。以粘性土为主,夹杂少量卵石、碎石等组成。该层在区段场地内局部分布,层厚0.50

13、7.30m,为新近回填土,回填时间小于5年,该层结构疏松,具强度较低、压缩性高、荷重易变形等特点。 (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粉质粘土:灰褐、黄褐色,可塑,主要由粘粒组成,含少量粉粒,手搓捻略有砂感,稍有光泽反应,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区段场地内局部分布,层厚为0.706.30m,层顶标高478.11496.47m。标贯实测击数平均值N=7.8击/30cm。据室内试验,天然密度=1.852.03g/cm3,平均值为1.97g/cm3;天然含水量=22.530.9%,平均值为25.7%;天然孔隙比e=0.6500.939,平均值为0.740;液性指数IL=0.260.79,平均值为0.43;压缩系数a0.10.2=0.210.56MPa-1,平均值为0.28MPa-1,属中压缩性土;压缩模量ES=3.468.04MPa,平均值为6.54MPa。 粉土:土黄色、灰黄色,稍密,湿,呈土块状,手捏易碎,质较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