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治理专项技术方案设计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9742863 上传时间:2020-01-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治理专项技术方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治理专项技术方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治理专项技术方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治理专项技术方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治理专项技术方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治理专项技术方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治理专项技术方案设计(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ORD完美格式 目 录一、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21.1、编制说明21.2、编制依据2二、环境保护施工管理32.1、组织管理32.2、土壤保护92.3、建筑垃圾控制102.4、施工总平面布置12一、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1.1、编制说明扬尘治理专项施工方案是根据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以及设计施工图纸,结合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实际条件,并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的。本施工方案作为工程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的依据,编制时对施工部署、主要技术方案及措施、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工程项目组织管理机构情况、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施工总进度计划控制等诸多因素进行充分考虑,突出其可行性、科学性。本施工方案是我

2、项目部为创建优质、高速、安全、文明、低耗等环境保护施工 ,全面实现施工合同和设计图纸提出的各项要求而作出的慎重承诺,是做到环境保护环保施工相关要求的指导性文件。1.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4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GJ32/J19-2015);徐州市环境保护建筑施工管理技术规程二、环境保护施工管理2.1、组织管理管理制度:1、施工单位

3、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施工总负责,分包单位应服从项目经理部的环境保护施工管理,并对所承包工程的环境保护施工负责。2、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环境保护施工第一责任人的管理体系,负责环境保护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环境保护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控,定期开展自检、自查考核和评比工作。3、加强环境保护施工的宣传,组织环境保护施工教育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环境保护施工意识。4、定期对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施工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6、扬尘治理具体标准:“六个到位”(1) 工地围挡必须施做到位。(2) 密目网必须围合到位,不能破损、污染。(3) 厂区道路必须硬化,散体材料及裸露部位必须苫

4、盖到位。(4) 现场出入口冲洗设备必须配置到位。(5) 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执行到位。(6) 文明施工纳入合同管理,确保防扬尘措施落实到位。“八个严禁”(1) 严禁分包给无渣土运输资格的企业。(2) 严禁使用无封闭装置的车辆运渣土。(3) 严禁无牌照车进入工地。(4) 严禁不平槽装运车驶出工地。(5) 严禁帮钩缺损的车辆进入工地。(6) 严禁装运湿泥。(7) 严禁不冲洗轮胎的车辆驶出工地。(8) 严禁无工地标牌的车辆进出工地。管理机构:1、 现场防控领导小组 组长:田旭(项目经理) 组员:朱桥(生产经理)吕山庆(安全员)彭金刚(安全员)刘乐(施工员)秦小虎(水电施工员) 工作内容:负责对施工现场

5、预防控制工作的领导与管理。 现场保洁队 组长: 组员: 在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物质时,不污损场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施工现场出口设置洗车槽,及时清洗车辆上的泥土,防止泥土外带。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无肉眼可观测扬尘,不扩散到场区外。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密目网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利用吸尘器清理,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水淋等防护措施;多层建筑清理垃

6、圾应搭设封闭性临时专用道或采用容器吊运。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档、密目网覆盖或铺设石子、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构筑物机械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可采取清理积尘、拆除体洒水、设置隔档等措施。现场具体措施:1.施工现场扬尘控制商品混凝土供应商的选择:所有混凝土均采用商品混凝土,由总项目经理牵头,选定综合实力强的混凝土公司。场地的封闭及绿化:现场内所有的场地均采用C20的混凝土浇注,车道范围200mm厚,其余100mm厚。难以利用的空地做成花池,种花美化或覆盖铺设石子。散状颗粒物的防尘措施:回填土,砌筑用砂子等进场后,临时用密目网或

7、者苫布进行覆盖,控制一次进场量,边用边进,减少散发面积。用完后清扫干净。运土坡道要注意覆盖,防止扬尘。封闭式垃圾站:在现场设置两个封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用塔吊吊运至垃圾站,对垃圾按无毒无害可回收、无毒无害不可回收、有毒有害可回收、有毒有害不可回收分类分拣、存放,并选择有垃圾消纳资质的承包商外运至规定的垃圾处理场。切割、钻孔的防尘措施:齿锯切割木材时,在锯机的下方设置遮挡锯末挡板,使锯末在内部沉淀后回收。钻孔用水钻进行,在下方设置疏水槽,将浆水引至容器内沉淀后处理。减少焊接产生废气对大气的污染。大口径管道采用沟槽连接技术,避免焊接释放的废气体对环境的污染。撒水防尘:常温施工期间,每天派专人撒水,

8、将沉淀池内的水抽至撒水车内,边走边撒。撒水车前设置钻孔的水管,保证撒水均匀。现场周边围墙:现场周边按着用地红线砌围墙,高度2.2米,即挡噪声又挡粉尘。围墙外面按照中天集团CIS标准设计。车辆运输防尘:保证运土车、垃圾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大型货物运输车辆运行状况完好,表面清洁。散装货箱带有可开启式翻盖,装料至盖底为止,限制超载。挖土期间,在车辆出门前,派专人清洗泥土车轮胎;运输坡道上设置钢筋网格振落轮胎上的泥土。在完全硬化的混凝土道路上设置淋湿地毡,防止车辆带土和扬尘。2.废气排量控制与运输单位签署环保协议,使用满足本地区尾气排放标准的运输车辆,不达标的车辆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项目部自用车

9、辆均要为排放达标车辆。所有机械设备由专业公司负责提供,有专人负责保养、维修,定期检查,确保完好。沉淀池设置:二级沉淀池设置在现场大门处,基坑抽出的水和清洗混凝土搅拌车、泥土车等的污水经过沉淀后,可再利用在现场撒水和混凝土养护等。如下图:洗车机平面图2.2、土壤保护保护地表环境,防止土壤侵蚀、流失。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因施工造成容易发生地表径流土壤流失的情况,应采取设置地表排水系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措施,减少土壤流失。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及时清掏各类池内沉淀物。该项目隔油池天天清理,排水沟和沉淀池每月清理两次。对于有

10、毒有害废弃物如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项目部统一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废旧电池要回收,在领取新电池时交回旧电池,最后由项目部统一移交公司处理,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机械机油处理:在机械的下方铺设苫布,上面铺上一层沙吸油,最后集中找有资质的单位处理。施工后应恢复施工活动破坏的植被。与当地园林、环保部门或当地植物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在先前开发地区种植当地或其他合适的植物,以恢复剩余空地地貌或科学绿化,补救施工活动中人为破坏植被和地貌造成的土壤侵蚀。2.3、建筑垃圾控制施工现场的固体废弃物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教大。这些垃圾不易降解,对环境产生长期影响。制定建筑垃圾减量化计划:每万

11、平方米的建筑垃圾不宜超过400吨。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力争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30%,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大于40%。对于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力争再利用率大于50%。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在该工程中我们要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采取以下措施:1.固体废弃物减量化:通过合理下料技术措施,准确下料,尽量减少建筑垃圾。实行“工完场清”等管理措施,每个工作在结束该段施工工序时,在递交工序交接单前,负责把自己工序

12、的垃圾清扫干净。充分利用以建筑垃圾废弃物的落地砂浆、混凝土等材料。提高施工质量标准,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如提高墙、地面的施工平整度,一次性达到找平层的要求,提高模板拼缝的质量,避免或减少漏浆。尽量采用工厂化生产的建筑构件,减少现场切割。2.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废旧材料的再利用:利用废弃模板来钉做一些维护结构,如遮光棚,隔音板等;利用废弃的钢筋头制作楼板马凳,地锚拉环等。利用木方、木胶合板来搭设道路边的防护板和后浇带的防护板。每次浇注完剩余的混凝土用来浇注构造柱、水沟预制盖板和后浇带预制盖板等小构件。3.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垃圾分类处理,可回收材料中的木料、木板由胶合板厂、造纸厂回收再利用。非存档文件

13、纸张采用双面打印或复印,废弃纸张最终与其他纸制品一同回收再利用。废旧不可利用钢铁的回收:施工中收集的废钢材,由项目部统一回收再利用。办公使用可多次灌注的墨盒,不能用的废弃墨盒由制造商回收再利用。2.4、施工总平面布置1、施工总平面布置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原有构筑物、道路、管线为施工服务。2、施工现场仓库、加工厂、作业棚、材料堆场等布置应尽量靠近已有交通线路或即将修建的正式或临时交通线路,缩短运输距离。3、临时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经济、美观、占地面积小、对周边地貌环境影响较小,且适合于施工平面布置动态调整的多层轻钢活动板房。生活区与生产区分开布置。 4、施工现场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布置。施工现场内形成环形通路,减少道路占用土地。5、临时设施布置应注意远近结合,努力减少和避免大量临时建筑拆迁和场地搬迁。该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原有土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场地施工平面图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