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控制)股指期货交易的风险与控制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742260 上传时间:2020-01-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7.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风险控制)股指期货交易的风险与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财务风险控制)股指期货交易的风险与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财务风险控制)股指期货交易的风险与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财务风险控制)股指期货交易的风险与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财务风险控制)股指期货交易的风险与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风险控制)股指期货交易的风险与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风险控制)股指期货交易的风险与控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股指期货的风险类型(一)股指期货的一般风险股指期货市场的风险规模大、涉及面广,具有放大性、复杂性与可预防性等特征。股指期货风险类型较为复杂,从风险是否可控的角度划分,可分为不可控风险和可控风险;从交易环节可分为代理风险、流动性风险、强制平仓风险;从风险产生主体可分为交易所风险、经纪公司风险、投资者风险与政府风险,从投资者面临的财务风险又可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与法律风险。1.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因价格变化使持有的期货合约的价值发生变化产生的风险,是期货交易中最常见、最需要重视的一种风险。导致期货交易的市场风险一般可分为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政治法律因素、技术因素

2、、心理因素等。2.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由于交易对手不履行履约责任而导致的风险。期货交易由交易所担保履约责任而几乎没有信用风险。现代期货交易的风险分担机制使信用风险的发生概率很小,但在重大风险事件发生时,或风险监控制度不完善时也会发生信用风险。3.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可分为两种:一种可称作流通量风险,另一种可称作资金量风险。流通量风险是指期货合约无法及时以合理价格建立或了结头寸的风险,这种风险在市况急剧走向某个极端时,或者因进行了某种特殊交易想处理资产但不能如愿以偿时容易产生。通常用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来衡量股指期货市场的流动性。广度是指在既定价格水平下满足投资者交易需求的能力,如果买卖双方均能在既

3、定价格水平下获得所需的交易量,那么市场就是有广度的;而如果买卖双方在既定价格水平下均要受到成交量的限制,那么市场就是窄的。深度是指市场对大额交易需求的承接能力,如果追加数量很小的需求可以使价格大幅度上涨,那么,市场就缺乏深度;如果数量很大的追加需求对价格没有大的影响,那么市场就是有深度的。较高流动性的市场,稳定性也比较高,市场价格更加合理。资金量风险是指当投资者的资金无法满足保证金要求时,其持有的头寸面临强制平仓的风险。4.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因信息系统或内部控制方面的缺陷而导致意外损失的可能性。操作风险包括以下几方面:因负责风险管理的计算机系统出现差错,导致不能正确地把握市场风险,或因计算机

4、的操作错误而破坏数据的风险;储存交易数据的计算机因灾害或操作错误而引起损失的风险;因工作责任不明确或工作程序不恰当,不能进行准确结算或发生作弊行为的风险;交易操作人员指令处理错误、不完善的内部制度与处理步骤等所造成的风险。5.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在期货交易中,由于相关行为(如签订的合同、交易的对象、税收的处理等)与相应的法规发生冲突致使无法获得当初所期待的经济效果甚至蒙受损失的风险。如有的机构不具有期货代理资格,投资者与其签订经纪代理合同就不受法律保护,投资者如果通过这些机构进行期货交易就有法律风险。(二)股指期货的特有风险 除了金融衍生产品的一般性风险外,由于标的物自身的特点和合约设计过程中

5、的特殊性,股指期货还具有一些特定的风险。1.基差风险。基差风险是股指期货相对于其他金融衍生产品(期权、掉期等)的特殊风险。从本质上看,基差反映着货币的时间价值,一般应维持一定区间内的正值(即远期价格大于即期价格),如美国标准普尔500种股票价格指数期货(S&P500)的基差,在一般情况下为2到3点。但在巨大的市场波动中,也有可能出现基差倒挂甚至长时间倒挂的异常现象。如在1987年美国股灾发生时,美国标准普尔500种股票价格指数期货的基差,在10月2022日急剧上升,出现负值且超过了40点。基差的异常变动,表明股指期货交易中的价格信息已完全扭曲,这将产生巨大的交易性风险。2.合约品种差异造成的风

6、险。合约品种差异造成的风险,是指类似的合约品种,如日经225种股指期货和东京证券股指期货,在相同因素的影响下,价格变动不同。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价格变动的方向相反。二是价格变动的幅度不同。类似合约品种的价格,在相同因素作用下变动幅度上的差异,也构成了合约品种差异的风险。3.标的物风险。股指期货交易中,标的物设计的特殊性,是其特定风险无法完全锁定的原因。从套期保值的技术角度来看,商品期货、利率期货和外汇期货的套期保值者,都可以在一定期限内,通过建立现货与期货合约数量上的一致性、交易方向上的相反性来彻底锁定风险。而股指期货由于标的物的特殊性,使现货和期货合约数量上的一致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而不具有

7、现实操作性。因为,股票指数设计中的综合性,以及设计中权重因素的考虑,使得在股票现货组合中,当股票品种和权数完全与指数一致时,才能真正做到完全锁定风险,而这在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几乎是零。因此,股指期货标的物的特殊性,使完全意义上的期货与现货间的套期保值成为不可能,因而风险将一直存在。4.交割制度风险。股指期货采用现金交割的方式完成清算。相对于其他结合实物交割进行清算的金融衍生产品而言,存在更大的交割制度风险。如在利率期货交易中,符合规格的债券现货,无论如何也可以满足一部分交割要求。股指期货则只能是百分之百的现金交割,而不可能以对应股票完成清算。二、股指期货风险的成因1、价格波动股票市场是国民经济

8、的晴雨表,受政治、经济与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股票价格指数时刻在变化。而股指期货市场特有的运行机制可能导致价格频繁乃至异常波动,从而产生较大风险。2、杠杆效应期货交易实行保证金制度,交易者只需支付期货合约价值一定比例的保证金通常为5%10%即可进行交易。这种以小博大的高杠杆效应,既吸引了众多投机者的加入,也放大了本来就存在的价格波动风险。较小价格变化也会导致较大风险,市场状况恶化时,他们可能无力支付巨额亏损而发生违约。期货交易的杠杆效应是区别于其他投资工具的主要标志,也是股指期货市场高风险的主要原因。3、非理性投机投机者是期货交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既是价格风险的承担者也是价格发现的参与者,不

9、仅促进价格合理形成,而且提高市场流动性。但是,在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投机者受利益驱使,极易利用自身的实力、地位等优势进行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活动。这种行为既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扭曲了价格,影响了发现价格功能的实现,还会造成不公平竞争,损害其他交易者的正当利益。4、市场机制不健全股指期货市场在运作中由于管理法规和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可能产生流动性风险、结算风险、交割风险等。在股指期货市场发展初期,这种不健全的机制会产生相应风险,并可能导致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间套利有效性的下降,导致股指期货功能难以正常发挥。5、国内证券投资者缺乏期货投资风险意识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接近7500万人,即使按

10、照5%的比例计算,参与股指期货的证券投资者就达375万人,这些投资者在扩大了期货市场规模的同时也加大了期货市场的风险。这些证券投资者缺乏对期货市场的了解,缺乏必要的风险意识和控制手段。他们习惯于股票现券的交易节奏和模式,有相当多的不良交易习惯(重仓交易、亏损部位加码、忽视止损等),因此在市场初期,缘于大量证券投资者本身所带来的风险也是相当大的,这需要期货公司和证券公司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6、非理性的投机行为投机者是期货交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是价格风险的承担者也是价格发现的参与者,不仅促进价格合理形式,而且提高市场的流动性。但在某些情况下,投机者受自身利益的驱使,极易利用自身资金实力、信息

11、等优势进行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这种行为即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扭曲了价格,影响了发现价格功能的实现,并造成不公平竞争,损害其他交易者的正当利益。7、境外资金对股指期货市场的冲击目前我国QFII的投资额度接近80亿美元,其对股指期货不仅有相当大的套保需求,而且在巨额利润的诱惑下,不排除今后对股指期货进行大规模投机的行为。这些境外资金资本力量雄厚、并且拥有丰富的金融期货及衍生品的交易经验,一旦大量投机于股指期货,必然会造成股指的异常波动和重大风险。三、全球期货市场的风险实例1、1987年香港交易所失陷于恒指期货1987年10月19日香港股指期货受全球股市爆跌的影响,出现大幅下跌,香港期交所在停市

12、四天后开市又下跌1100余点达到33%的幅度,创下全球股市单日下跌幅度的记录,做多的投资者全面暴仓,许多会员无法履约,出现大面积同时违约的现象,香港期货结算公司的2250万港元已无济于事,交易所几乎破产。为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进行救市,由银行、经纪公司及政府集资40亿港元进行救市,才使市场幸存下来,但此事件直接导致了恒指期货在此后六年的时间内表现低迷,成交地量。2、1995年巴林银行倒闭事件巴林银行集团曾经是英国伦敦城内历史最久、名声显赫的商业银行集团,素以发展稳健、信誉良好而驰名,其客户也多为显贵阶层,主要从事企业融资和投资管理, 1994年税前利润依然高达1.5亿美元。巴林银行破产的直接原

13、因是新加坡分公司期货经理尼克.里森错误地判断了日本股市的走向。1995年1月份,日本经济呈现复苏势头,里森看好日本股市并大量买进日经指数期货合约,然后不久以后日本发生的大地震导致股市大幅度下跌。在日经指数期货多头部位出现重大亏损时,里森不仅向总公司掩盖了亏损的事实,而且继续买进日经指数期货合约,以期股市出现回升从而扳回部分损失。然而日经指数依然直线下跌,最终造成了14亿美元的亏损,导致这间有着233年历史、且拥有良好口碑的银行宣布破产。3、2004年中航油巨亏事件2004年3月,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CEO陈久霖面对处于历史高位的原油价格,主观判断油价将会出现大规模下跌,从而在石油期货

14、市场中做了大量的卖出看涨期权的交易。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中航油公司帐面上因期权交易出现了大量亏空,但中航油公司在出售了15%的股权换得现金后继续补仓,最终造成5.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4、2005年国储铜事件2005年夏季,国家储备局交易员刘其兵对处于历史高位的铜价(3000美元左右)做出了主观下跌的判断,并在LME(伦敦金属交易所)大量抛空期铜合约,从而遭至国际基金大鳄的联合围剿。尽管期间中国政府高调抛售储备铜,以期能平抑高涨的铜价,但基金利用国储库存空虚的弱点持续推高铜价,将铜价从3000美金一路拉至8800美金逼迫国储认输,最终国储通过实物交割和平仓相结合的办法逐步了结期铜的空头头

15、寸,但其招致的损失起码在2亿美元以上。四、投资者如何控制股指期货交易的风险为了减少和回避股指期货交易当中的风险,投资者可需采取相应措施以控制和应对以上的风险,并充分利用保证金的杠杆效应,力求在低风险的情况下达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1、正确的交易心态尽管通过股指期货交易可能令投资者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的收益,但投资者切不可抱着赌博的心态入市,因为期货交易中随时蕴含着风险,投资者不利的头寸也可能会损失全部的本金,因此需要有很强的风险意识。股指期货投资是非常科学的投资,投资者需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修养和心理承受能力,以健康、正确的心态进行股指期货的投资。2、严格的资金管理资金管理是期货投资中最重要的环节。股票交易由于采取的是足额保证金的交易制度,即使遇到股票价格的猛烈下跌,投资者的资金也不会跌为零。股指期货交易采取的是小额保证金的交易制度,如果资金管理不当,遇到交易不利时,投资者的本金有在短时间内变零甚至爆仓的风险。即使投资者看对了行情方向,如果仓位过重,行情运行中的小幅波动也会令投资者无法承受从而亏损出场。对于绝大多数没有接触过期货交易的投资者来讲,控制交易风险是首要的问题,其次才是交易盈利,严格的资金管理是控制风险的良好方法。建议初始的交易仓位不超过30%,在有盈利的情况下才考虑加码,并且严格止损。3、严密的交易计划在期货投资中,制订严密的交易计划并严格执行有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