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培训)总经理实用完全手册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742106 上传时间:2020-01-24 格式:DOC 页数:1252 大小:6.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经理培训)总经理实用完全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252页
(职业经理培训)总经理实用完全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252页
(职业经理培训)总经理实用完全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252页
(职业经理培训)总经理实用完全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252页
(职业经理培训)总经理实用完全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2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经理培训)总经理实用完全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经理培训)总经理实用完全手册(12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 总经理的基本素质要求 总经理的工作在企业管理中是至高无上的,并且是永无止境的,他必须对企业成员的决定和行为最终负责。总经理是一个企业的领导,代表董事会(股东)领导一个企业,确定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目标,并根据经营目标调整所有的经营机制,调动所有的企业资源,引导并激励员工为共同的目标贡献力量。总经理必须是一个领导,当他在进行战略管理和控制时,为企业指明方向;总经理必须是一个企业家,当他在进行公共关系管理和塑造企业文化时,他代表企业的形象,以其企业家的精神为企业注入新的动力;总经理必须是一位管理家,当他在进行人力资源、财务、市场和生产管理时,他必须为企业创造一系列条件,制定一系列制度

2、,管理好企业。这些都对总经理的素质提出很高的要求。 总经理的基本素质要求应是具有深厚的领导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独特的性格特征与超强的管理能力。 一、深厚的领导基础 世界500强企业的挑选总经理时,无一例外地都强调候选人必须有深厚的领导基础。它们选择强有力的人物做领导者,要求候选人必须是一位声名卓著的领袖人才。 总经理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企业的领导,领导一个企业进行变革,领导基础对总经理来说是摆在第一位的。关于领导的行为方式将在第三章详细介绍,这里只是介绍领导的基础。总经理要具备深厚的领袖基础。这种基础来源于领导者对他人的影响力,以及其特有的能力素质。 领导的影响力 领导的影响力是指领导者在与下

3、属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与行为的能力。领导的影响力可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 权力性影响力的构成因素 (1)传统因素。这是处在领导职位的人自然取得的影响力。从古至今,人们总是选择那些有才干、德高望重的人作为自己的领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社会行为规范。 (2)职位因素。领导者都拥有一定的权力,在社会上居于一定的地位,因而领导者会影响被领导者的地位、处境等,从而会使人产生敬畏感。领导者的职位越高,权力越大,这种敬畏感就会越甚。 (3)资历因素。领导者的资格和资历也是产生影响力的因素。由于资历主要与过去所任职务有关,因此它产生的影响力的性质主要也属于强制性影响力范围,也存在于领导者

4、实现行为之前。 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构成因素 与权力性影响因素相比,这种影响力有很多特点,这种权力不是正式规定和授予的,它对下属产生影响的结果是顺从与依赖。非权力性因素的影响力要比权力性影响力大得多,它表面上没有权力性影响力那种正式明显的约束力,但实际上它不仅具有权力的性质,而且有时比权力性影响力的影响还要大。非权力性影响力主要由以下因素构成: (1)品格因素。品格主要包括道德、品行、人格、作风等。它反映在领导者的一切言行之中。优秀的品格会给被领导者以巨大的影响力,使其产生敬爱感和模仿感。但品格因素要同被领导者的道德水准和价值观方向一致时才能发挥作用。 (2)才能因素。才能因素是指领导者的才干、能

5、力。才干大,能力强,能成功地领导一个企业不断发展,这样的领导者自然而然地会增强自身的影响力,使人们产生敬佩感,而敬佩感会使人们自觉地接受影响。(3)知识因素。知识是科学赋予的一种力量。一个领导者由于在某种知识和技术方面具有专长或有某一方面的特殊能力,会使下属产生信赖感和依赖感,从而增强其影响力。 (4)感情因素。感情是人对客观事物好恶倾向的内在反映。人与人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感情关系,便能产生亲切感。一个领导者如果善于体察民情,处处关怀体贴下级,其影响力就会大。如果领导者与下属关系比较紧张,就会造成双方的心理距离。心理距离是一种心理排斥力、对抗力,它会产生负影响力。 领导的特有能力 企业领导除了具

6、备影响力外,还必须具备特有的能力,这种特有的能力是具有深厚领导基础的前提和条件。 企业领导特有的能力是指企业领导者所应具备的基本工作素质,即工作职责所要求的能力。这是领导影响力的基础,是具有深厚领导基础的必要条件之一。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核心能力;二是必要能力;三是增效能力。 核心能力 企业领导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是创新能力。 领导者不仅应是今天的开拓者,而且也是明天的创造者。创新能力就是企业领导在经营管理中善于敏锐地察觉旧事物的缺陷,准确地捕捉新事物的萌芽,不圃于陈规旧俗,拿出大胆的、新颖的、可行的解决办法的能力。 创新能力之所以是核心能力,是由企业领导的职责所决定的。企业领导所担负的主要任

7、务,就是企业明天的事,都是企业未来的事,都属于企业的例外管理。这种事情一般少有先例或根本就没有先例,不创新就不能创造明天,就不能把握未来,不具备创新能力,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企业领导者。创新能力是企业领导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创新的过程,是一种从渐悟到顿悟的过程,是从“星星点灯”到豁然开朗的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升华的过程。顿悟的产生,不是一时的灵感所致,而是逻辑的中断,认识的飞跃。没有潜意识的长期性积累,不可能有一时突发性的“灵感”。新点子、新套套,不应是异想天开,而应是艰苦探索的结果。所以,要培养创新能力,要有一种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要有观察事物和认识事物的敏锐性;要拓展想像力,保持好奇心,积极开发潜

8、意识。 只有创新,才能出奇制胜。 必要能力 决策能力、组织能力和指挥能力是企业领导必要的能力,这是由企业领导经常性的职责所决定的。 所谓决策能力是一种管理综合能力的表现,即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抓住问题的本质,作出准确而有预见性分析判断的能力,也可以说是一种依据企业环境和企业实力,确定企业发展方向、目标和战略的能力,是创新后的第一个具体行动。决策贯彻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企业领导的决策能力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所以,决策能力是企业领导者应具备的必要素质条件。由于决策过程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有时会导致决策的失误,因此,企业领导不但要善于正确决策,同时也要敢于纠正

9、错误的决策。企业领导既要有决策的能力、决策的胆识,也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时、果断地舍弃错误的决策。 组织能力主要是指企业领导为了实现其决策,运用组织理论,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要素和环节,从相互关系和时间、空间的联系上,有效合理地组织起来的能力。这是贯彻决策必不可少的环节。领导者不仅要有这种基本素质,同时也要在组织过程中善于运用各种组织力量,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这样才能发挥出组织能力的作用。 指挥能力则是指按照决策要求的目标,通过正确地下达命令和指导下级,把有关工作统率起来的能力。在决策的贯彻过程中,领导者必须时时掌握决策的进程,指挥人们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做好应该做的事情,同时把握决策贯彻

10、的方向。这也是企业领导应具备的必要能力和基本素质。 组织能力和指挥能力是使决策得以顺利实施的必由之路,没有这两个必要能力,不仅决策将成为纸上谈兵,创新将也是画饼充饥。 增效能力 增效能力主要是指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它也是企业领导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企业领导者必须时刻明白,在确知无法达到预定目标时要果断刹车,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当再坚持一下就能达到目的时,就要力排众议、夺取胜利;当胜利在望时,要适时提出新的奋斗目标。这就是企业领导的控制能力,即运用各种手段来保证决策、计划的正常进行和保证决策目标如期实现的能力。 协调能力是指通过解决各方面的矛盾,使职工为实现决策目标密切配合、统一行动的能力。这种

11、协调不仅是协调企业内外的各种关系,重要的是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增进人们之间的相互尊重和谅解。 控制能力主要是解决失效的问题,是防止目标和效能、效率和效益的流失,通过防止失效达到增效的目的。协调能力是真正起着增效作用的,只要得到充分发挥。就可以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收到的效果往往可以超过原定的目标。企业领导要实现有效的控制,也必须注重自我控制力的锻炼,否则任何控制手段都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要重视对人们心理需要的研究,对合理的要创造条件予以满足,实现有效的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出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增效作用。 核心、必要和增效三个层次的能力,是企业领导所应具备的特有能力,也是培养

12、和提高领导特性素质的基础和条件。不具备一个合格管理者的基本素质,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 衡量领导能力的九项自然法则 一个领导者要有心甘情愿的追随者。 领导能力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活动范围领导者们与追随者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领导能力随着事件发生而产生。 领导者们不是依仗职权施加影响。 领导者们在组织体制所规定的程序之外工作。 领导能力伴随着风险和不确定性。 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愿意追随领导者的主动性。 意识信息的处理能力产生领导能力。 领导作为是一种自我安排的过程,领导者们和追随者们从他们各个主观参照的内在框架中处理信息。 二、合理的知识结构 总经理的能力大小,素质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总经理知

13、识水平的高低。 “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世上没有生而知之,只有学而知之;较聪明的人是有的,但天才还是来自勤奋。颇有成就的苹果电脑公司前总经理斯卡利,至今仍在勤奋学习。1988年夏天,他又开始了9周的进修,对未来技术和美国企业结构调整问题作深入的研究。他说:“我基本上是一个凭直觉去领导的人,但直觉只有在深入了解事物的过程中产生。”可以说,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总经理所有素质的基础与前提。 总经理的工作是多方面的,其知识素质必然也具有多面性。世界上的知识浩如烟海,多面性的知识也是有限的。按照其职责与职能的要求,总经理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即:既要有合理的内容,也要有合理的结构。 三层知识

14、总经理需要有广博的知识,但并不意味着他是无所不知的杂家,而应成为特殊的综合性专业人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这种知识包括三个方面或三个层次,即必备知识、应有知识和扩展知识。 必备知识是第一层次的知识,是总经理履行其职责不可缺少的知识和必须知道的知识,即总经理的专业知识。这种专业知识主要包括管理科学和经营哲学。其中管理科学知识中最直接、最重要的是领导理论知识,这是专业中的专业。总经理要特别注重对高层管理,或者说对领导的环境、内容、方法和领导者素质的研究。经营哲学是经营企业(或领导企业)的基本观,也是总经理应该探究的知识,它是由总经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企业观产生的,是领导好企业的必备知识,也是高

15、层管理者的必修课。 总经理需具备的第二层次的知识是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知识虽然包罗万象,但概括起来无非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三个方面。总经理没有必要样样精通,但与经营企业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却应该具备。这些知识主要是指经济学和专业技术知识等方面的内容。没有或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总经理就很难尽其职责、完成任务。成功的总经理大都是精通本行的行家里手,著名的安休斯乐布希啤酒公司的总经理布希和微晶玻璃器皿公司的总经理霍顿就是这样的人物,他们领导的企业在同行业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扩展知识是总经理应该具备好学不倦的学习态度,是增加工作效果的知识。总经理虽然不可能无限地博览群书,但是知识越广博越好,这对其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和提高修养等均有好处。 工型结构 知识的三个层次是从知识的作用说明总经理所需要具备的知识素质。培养必要的知识素质,还必须弄清各种知识的相互关系,即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是合理的结构。 总经理所需要的合理的知识结构是一种工型结构。“口,是基础素质所要求的知识,即必要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的基本知识。“目不识丁”、不具备一定文化素养的人是根本不可能当总经理的。所以,总经理应具备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这种基础越扎实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