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广塔地下室施工组织设计(正式版)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738515 上传时间:2020-01-24 格式:DOC 页数:163 大小:4.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管理)广塔地下室施工组织设计(正式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3页
(建筑工程管理)广塔地下室施工组织设计(正式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3页
(建筑工程管理)广塔地下室施工组织设计(正式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3页
(建筑工程管理)广塔地下室施工组织设计(正式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3页
(建筑工程管理)广塔地下室施工组织设计(正式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管理)广塔地下室施工组织设计(正式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管理)广塔地下室施工组织设计(正式版)(1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广播电视发射塔工程 地下室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 编制依据1.1 河南省广播电视发射塔工程施工图纸;1.2 河南省广播电视发射塔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报告;1.3 现行有关国家、行业、地方规范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J119-98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GB/T50328-2001地下室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

2、08-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01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 GB50214-2001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95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 JGJ/T139-200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99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JGJ130-200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技术标准 JGJ59-991.4其它相关标准、规范、法规等。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2.1工程概况2.1.1场地概况及图

3、纸设计要求拟建建筑物现场桩基施工已经结束,现场有桩基施工时开挖的泥浆坑、桩内挖出的堆积土方等。根据图纸设计,可以将施工区域划分为有地下室部分和无地下室部分。其中有地下室部分承台底标高有-11.25m、-7.75m、-6.75m,底板底标高为-6.10m,无地下室部分独立承台底标高-2.8m。不考虑土方堆积,自然地面普遍按照-2.40m计算,有地下室部位基坑普遍深3.80m左右,最深处为8.95m(在基坑中部)。2.1.2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建筑场地内地下水含水层主要为粉土、粉砂、细砂层,其中粉土属于弱透水层,粉砂及细砂属于中等透水层。场地地下水位埋深9.0010.50m,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潜水

4、,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地下水径流补给。 2.1.3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第一层:杂填土。在场区分布不连续,主要成分为建筑垃圾,层底埋深0.82.4m,平均厚度1.15m。第二层:粉土。在场区分布连续,稍湿,中密状,摇震反应无。层底埋深1.54.5m,平均厚度2.55m。第三层:砂夹粉土。在场区分布不连续,摇震反应无,稍具粘性,为砂质粉土。层底埋深3.37.0m,平均厚度4.00m。第四层:粉土。在场区分布连续,稍湿湿,中密密实状,摇震反应无。层底埋深7.813.00m,平均厚度4.31m。第五层:粉砂。在场区分布连续,饱和,中密密实状,层底埋深11.0016.30m,平均厚度2.73m。2.

5、1.4 地下室工程建筑概况2.1.4.1本工程地下室为附建式地下一层人防工程,平时用途为车库和设备用房,战时设一个二级人员掩蔽部,一个物资库和一个移动站,防护等级均为6级,人防总建筑面积为5260平方米,人防总使用面积为3900平方米,人员总掩蔽面积,为3000平方米,人防总掩蔽人数为600人。耐火等级一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一级。2.1.5 地下室工程结构概况2.1.5.1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抗震基本设防类别甲级。2.1.5.2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承台基础,地下室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2.1.5.3材料使用:灌注桩采用C30混凝土,素

6、混凝土垫层为C20混凝土,地下室为C30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6防水砼。2.2 地下室工程特点、难点分析2.2.1 工程特点2.2.1.1地下室为附建式人防结构地下室一层人防总建筑面积为5260平方米,其中人防使用面积为2600平方米,人防掩蔽面积为2400平方米,人防掩蔽部面积为1767平方米,人防使用面积为1300平方米,移动电站建筑面积108平方米。人防结构施工时,临战封堵的预埋件、穿墙管、密闭门、防爆波活门的安装和给排水、电气各专业进出工程主体或防护密闭墙等管线的防护密闭穿墙管均要求一次施工到位。2.2.1.2底板结构形式复杂地下室地板350mmm厚;承台CT1、CT2、CT3、CT

7、4、 CT5承台底座高2500mm,承台中短梁出承台1500mm,使承台截面高度最大达到4000mm,其余承台高度有1500mm、2000mm、2500mm三种;地梁放射状交错设,计为下翻地梁,梁的长、宽、标高极不一致,最大截面尺寸500x1200mm;底板、承台、基础梁的顶标高大部分为-5.75m。整个底板底面凹凸不平,这样就增大了地下室防水施工、砼浇筑的难度。2.2.1.3钢柱脚锚栓及梁柱连接节点复杂本工程有地下室部分,在地下一层梁柱接头处混凝土柱转换为钢管柱,在混凝土柱设计上坪预埋大型钢柱柱脚锚栓,与上部钢柱连接,锚栓顶面标高设计分别在-0.94m、-2.3m、-2.05m范围,其中桉叶

8、糖型外塔钢柱底标高为-2.05m,地下室梁柱节点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与钢柱连接节点,要求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纵向主筋采用坡口垂直焊接于钢柱壁,焊接质量要求高,现场焊接施工量大,将对工期产生一定的影响。本工程预埋柱脚锚栓体量大,锚栓密集,要求精度高,位置准确,在混凝土圆柱顶端锚栓埋设段变径,支模难度大,且节点钢筋密集,混凝土不易浇筑。2.2.1.4期紧、质量要求高按施工进度总计划,地下室结构工期较紧张,施工标准要求高。2.2.2 工程施工与管理难点分析2.2.2.1结构形式复杂地下室面积较大,轴线环形布置,地梁纵横交错,承台标高落差比较大,标高复杂,给施工放线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2.2.2.2柱脚锚栓

9、的预埋难度较大,施工要有一定措施保证预埋位置准确不移位,混凝土浇筑密实。要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措施。2.2.2.3模板支架地下室框架梁最大断面为400x1600mm,大断面梁的模板支架必须进行设计计算,保证牢固、稳定和变形小。2.2.2.4地下室外围钢砼地梁与地下室外墙上钢柱节点连接:由于先施工有地下室部位,所以地下室外围的JL5、JL6、JL7(地梁顶标高-0.05m)要与地下室外墙上的钢柱连接,此时地下室外围未回填,JL5、JL6、JL7无法与地下室墙柱同时施工,因此施工地下室墙柱时,浇筑混凝土前在钢柱上地梁交合位置预焊地梁主筋,甩出连接接头,待地梁以后施工再行钢筋连接,同时为了使钢柱节点-

10、0.05m以下混凝土全封闭,地梁与钢柱的混凝土施工缝不应留置在钢柱交接面,地梁应向外制作300mm,留置直缝。又由于地梁截面较大,钢筋较密,承悬臂状,不易施工控制。第三章 总体策划及部署3.1 施工总体策划以施工图设置的施工后浇带为依据,将整个地下室分为2段,并与上部主体结构结合组织流水施工。3.2 项目管理3.2.1 项目管理目标项目经理部将按照合同承诺以及局 ISO9000 质量标准程序对本工程施工进行全过程的控制,并对本工程实施目标管理。3.2.1.1工程质量目标工程质量目标:地下室结构一次验评质量优良,总得分92分以上,确保“国优”。3.2.1.2工程工期目标工程工期目标: 3个月。3

11、.2.1.3安全生产目标安全生产目标:确保省级安全文明标化工地,争创国家级建筑安全奖。杜绝死亡事故,月轻伤频率控制在 1.5 以内。3.2.1.4文明施工目标文明施工目标:确保省级安全文明标化工地,中建总公司 CI 达标创优 示范工地。3.2.1.5科技推广目标科技目标:申报国家级科技示范工程,按照科技示范工程的标准制定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通过验收。3.3 施工进度计划土方开挖计划于2007年3月20日正是开工,地下室结构于2007年6月20日完工。为确工期目标的实现,特制订以下地下室施工进度控制点:第一工期控制点:挖土开始时间 2007年3月16日第二工期控制点:承台砖模、底板防水开始

12、 2007年4月25日第三进度控制点:地下室底板施工完 2007年5月22日第四进度控制点: 地下室锚栓预埋及第一节钢柱安装 2007年5月25日第五进度控制点: 地下室顶梁板施工完 2007年6月20日3.4 施工力量安排本工程工期紧,质量要求高(确保“国优工程”),除必须配备施工经验丰富、组织能力强的项目班子外,施工力量的投入是根本保证。根据本工程的内容和特点,我局在地下室施工阶段投钢筋加工队、土方及支护施工队、防水施工队、钢结构施工队、土建主体结构施工队、安装工程施工队、架子队等施工作业队。根据本工程的施工规模与施工进度,地下室施工区域的土建工程施工人员施工高峰总人数达到350人。土建工

13、程各主要工种投入时间依据施工工序插入时间确定:序号工种名称进场时间备注1木工2007.42钢筋工2007.43混凝土工2007.44瓦工2007.35水电工2007.3本工程的人员调配备计划详见劳动力安排计划。3.5 机械组织根据工程需要,首先落实的机具为塔吊、运输车、土方机具、汽车吊、砼搅拌设备、输送泵等大中型机具,并自备运输车辆和各种中小型机械将随施工队伍一起进场。根据工程需要,地下室施工区域,现场垂直运输设置塔吊2台,砼输送泵2台,钢筋、木工加工机械1套,直螺纹套丝机、电焊机、切割机等小型机械若干。本工程的机械调配计划详见施工机械设备情况、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3.6 土建施工区划分及施工组织顺序3.6.1 施工区域的划分及施工组织1 施工区域划分见下图该施工区域待A施工区施工完成后进行该施工区先施工。 基础及地下室施工区域划分图依据设计要求和本工程的特点,平面上,划分为两个施工区域,A施工区域为带有地下室部分的塔座,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