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16届九年级5月学业水平阶段性调研测试(二模)化学试题_5309284.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9736721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16届九年级5月学业水平阶段性调研测试(二模)化学试题_530928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16届九年级5月学业水平阶段性调研测试(二模)化学试题_530928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16届九年级5月学业水平阶段性调研测试(二模)化学试题_530928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16届九年级5月学业水平阶段性调研测试(二模)化学试题_530928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16届九年级5月学业水平阶段性调研测试(二模)化学试题_530928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16届九年级5月学业水平阶段性调研测试(二模)化学试题_530928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16届九年级5月学业水平阶段性调研测试(二模)化学试题_5309284.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P 31 S 32 Cl 35.5 K 39 Ca 40 Fe 56 Cu 64 Zn 65 Ag 108 Ba 1371. 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金属生锈 C.灯泡发光 D.光合作用2. “珍惜地球资源,改变发展方式”是当今世界的共识。针对这一主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上水含量非常丰富,无需节约,可以任意使用B“西气东输”输送的是CO,它是一种清洁能源C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

2、之不竭D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来源:学科网3. 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羊毛线和棉线B煤炉上放一盆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可以防止生锈 D用氢氧化钠固体来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5. 下列对相应微粒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易失电子 B化学性质稳定 C易形成阳离子 D带正电荷102 87217812 12821186.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A置换反应中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

3、,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D化合物是含不同元素的纯净物,则含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7. 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备水煤气(混和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B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三种C反应前后氢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4:78.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拟定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AKCl溶液(CaCl2)通入过量的CO2气体,过滤 B铜粉(CuO)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CNaCl溶液(Na2CO3)

4、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DCaO粉末(CaCO3)加入适量水,溶解,过滤9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序号实验事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A大块木头不易点燃,而刨成非常薄的片状却易点燃反应物种类B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C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D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来源:Zxxk.Com有、无催化剂10. 将一定质量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蓝

5、色滤液和滤渣。根据实验分析,以下结论错误的是A. 金属活动性顺序:MCuAg B. 滤液中一定含有M的阳离子和Cu2+C. 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 D. 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可能产生白色沉淀11现有9.4gCaCO3和K2CO3的固体混合物,测得其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3.6g,将该混合物与100g稀盐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则最后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A105g B106.1g C107.6g D108.3g【化学部分】27(4分)化学在我们身边。请从按要求从氮气、浓硫酸、浓盐酸、氢氧化钡、碳酸氢钠、氢氧化铜中选择一种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1)易挥发的酸 ;(2)可充入食品

6、包装袋中防腐的物质是 ;(3)难溶于水的碱是 ;(4)蒸馒头用的发酵粉中含有的盐是 。28.(4分)自2014年兰州市“411”自来水中有毒物质苯(C6H6)超标事件以来,人们开始更加科学的关注自来水饮用安全问题。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操作流程如下图:沉淀过滤X杀菌消毒管道输送天然水用户絮凝剂泥沙活性炭消毒剂 友情提示:常用的絮凝剂是明矾KAl(SO4)212H2O,消毒剂中有液氯(Cl2)。试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过程中活性炭的作用X 是 作用。(2)在氯气、苯(C6H6)和活性炭三种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3)絮凝剂明矾KAl(SO4) 12H2O中,所含非金属元素共有 种。(4)家

7、用净水器能够利用膜法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等杂质离子,吸附法吸收多余的氯,达到进一步净化饮用水的目的。若利用化学实验方法检测净化后的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下列试剂合理的是 。来源:学*科*网A. 烧碱 B. 酚酞试液 C. 硝酸银溶液 D. 生石灰 29.(4分)2016年全国对我国的水、大气、土壤污染治理给予了高度关注。(1)高铁列车车厢是密闭的空间,因此提供清洁的空气、保持车厢的卫生非常重要。高铁酸钠(Na2FeO4)是高铁上常用的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消毒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2)汽车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使用甲醇(CH3OH)作为汽车的燃料,可以减少汽车尾气带来的空气污染。写出甲醇完全

8、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氧化”之一)。(3)工厂化石燃料燃烧的废气和汽车尾气除了污染大气外,还是导致酸雨的重要原因,请简述酸雨的形成过程 。30.(5分)(1)海洋是个“聚宝盆”其中蕴含大量的镁元素,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过程如下图所示:(1)在上述转化过程中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填反应顺序号)。海水中本身就含有氯化镁,则、两步的作用是 。t1 t2 t3 t3(2)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创立的“侯氏制碱法“,是向滤出NaHCO3晶体后的NH4Cl溶液中加入NaCl粉末,析出可用作肥料的NH4Cl。NH4Cl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

9、度曲线如图所示。写出一条P点表示的意义 。若把t1时NH4Cl和NaCl的饱和溶液,均升温到t3,则t3时NH4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t1时,一小试管内盛有NH4Cl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还存有少许NH4Cl固体,将小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现将多量的NaOH固体加入烧杯内的水中,小试管内的固体物质逐渐溶解,原因是 。31(7分)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的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用它们完成如下探究实验。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浓硫酸A B C D E F 氧化铁样品(含固体杂质)氢氧化

10、钠溶液(1)在实验室中,若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检验集气瓶内收集满氧气的方法是 。(2)用一氧化碳气体(含少量二氧化碳)测定质量为Wg的某氧化铁样品中含Fe2O3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挥发,也不发生反应)。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混合气体A1CBA2。试回答下列问题:(假设过程中氧化铁全部参加反应;仪器A1、A2 和C吸收气体完全)。仪器C的作用是 。来源:Zxxk.Com实验中,欲通过测量反应前后盛有氢氧化钠溶液洗气瓶的质量变化,来计算氧化铁样品中含Fe2O

11、3的质量分数。若测得仪器A1的质量增加m g,仪器A2的质量增加n g,则该氧化铁样品中含Fe2O3的质量分数是 (计算结果可为分数形式)。实验过程中,在其他操作正常的条件下,欲通过测量反应前后B处大玻璃管的质量变化,来计算氧化铁样品中含Fe2O3的质量分数。若不连接仪器A1,则测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较将 (填“偏小”“偏大”“不受影响”之一)。对于该实验方案设计还存在不完善之处,你的具体改进方案是 。32(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某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A中可能含有NH4Cl、FeCl3、Na2SO4、Ba(NO3)2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述步骤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并加

12、以分析推理(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I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A放入一洁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B,并同时得到红褐色沉淀C和滤液D。 另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A,放入另一盛有足量水的洁净烧杯中,充分搅拌,得澄清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H2SO4溶液,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溶液E和白色沉淀F。 III将上述反应所得滤液D和E充分混合,再向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AgNO3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溶液G和沉淀H。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相应推理,填写以下空白:(1)在常温下,气体B通入无色酚酞试液显 色,沉淀H是(写化学式) 。(2)写出步骤I中生成红褐色沉淀C的化学方程式: 。(3)滤液D中,肯定存在的酸根离子是 。(4)步骤的溶液E中共存在 种溶质。(5)固体混合物A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得此结论的理由是 。33. (7分)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