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标段大独山高风险隧道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731657 上传时间:2020-01-24 格式:DOC 页数:102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险管理)标段大独山高风险隧道专项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风险管理)标段大独山高风险隧道专项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风险管理)标段大独山高风险隧道专项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风险管理)标段大独山高风险隧道专项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风险管理)标段大独山高风险隧道专项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险管理)标段大独山高风险隧道专项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险管理)标段大独山高风险隧道专项施工组织设计(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建沪昆客专贵州段新建沪昆客专贵州段 CKGZTJ 9CKGZTJ 9 标段标段 大独山高风险隧道专项大独山高风险隧道专项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 编制 复核 复核 审核 审核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20102010 年年 1111 月月 2424 日日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编制依据 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编制依据 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 1 1 第一节第一节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 1 第二节第二节 编制原则编制原则 1 1 第三节第三节 编制范围编制范围 2 2 第二章第二章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3 3 第一节第一节 技术标准技术标准 3 3 第二

2、节第二节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 3 3 第三节第三节 建设条件建设条件 9 9 第四节第四节 设计概况设计概况 1010 第五节第五节 工程特点 重难点及主要风险工程特点 重难点及主要风险 1717 第三章第三章 总体施工组织安排总体施工组织安排 1919 第一节第一节 建设管理目标建设管理目标 1919 第二节第二节 施工管理机构与任务划分施工管理机构与任务划分 2020 第三节第三节 总体施工原则与顺序总体施工原则与顺序 2121 第四章第四章 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 2323 第一节第一节 主要工效指标和技术要素主要工效指标和技术要素 2323 第二节第二节 分工作面施工进度安排分工作面施

3、工进度安排 2323 第三节第三节 关键线路分析 关键工作面工期检算关键线路分析 关键工作面工期检算 2424 第四节第四节 进度计划图表进度计划图表 2424 第五节第五节 确定总工期和重要阶段工期确定总工期和重要阶段工期 2424 第五章第五章 临时工程与总平面规划临时工程与总平面规划 2727 第一节第一节 主要临时生产设施方案主要临时生产设施方案 2727 第二节第二节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2929 第六章第六章 资源配置方案资源配置方案 3030 第一节第一节 人力资源投入计划人力资源投入计划 3030 第二节第二节 机械设备配置计划机械设备配置计划 3131 第三节第

4、三节 主要材料供应计划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3434 第七章第七章 施工方案与方法施工方案与方法 3636 第一节第一节 洞口段施工洞口段施工 3636 第二节第二节 隧道开挖隧道开挖 3737 第三节第三节 装渣运输装渣运输 4242 第四节第四节 超前支护施工超前支护施工 4343 第五节第五节 初期支护初期支护 4848 沪昆客专长昆贵州段极高风险隧道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沪昆客专长昆贵州段 CKGZTJ 9 大独山隧道 2 第六节第六节 仰拱及填充仰拱及填充 5555 第七节第七节 系统防排水系统防排水 5656 第八节第八节 衬砌衬砌 5757 第九节第九节 施工通风 高压供风 供风 排水

5、及管线布置施工通风 高压供风 供风 排水及管线布置 5757 第十节第十节 超前地质预报超前地质预报 5858 第十一节第十一节 监控量测监控量测 6060 第八章第八章 安全风险管理安全风险管理 6565 第一节第一节 安全管理体系与责任落实安全管理体系与责任落实 6565 第二节第二节 风险识别与评估风险识别与评估 6666 第三节第三节 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 7474 第四节第四节 高风险地段施工方案与方法高风险地段施工方案与方法 7777 第五节第五节 主要应急预案主要应急预案 7878 第九章第九章 四化支撑手段四化支撑手段 8282 第十章第十章 保证措施保证措施 8484 第

6、一节第一节 质量保证措施质量保证措施 8484 第二节第二节 工期保证措施工期保证措施 8585 第三节第三节 投资控制措施投资控制措施 8686 第四节第四节 环保 水保管理措施环保 水保管理措施 8686 第五节第五节 冬季雨季施工措施冬季雨季施工措施 8989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存在的问题与工作建议存在的问题与工作建议 9292 第一节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 9292 第二节第二节 拟开展的科研攻关项目拟开展的科研攻关项目 9292 第三节第三节 设计优化建议设计优化建议 9292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附表附表 9393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附图附图 9696 沪昆客专长昆贵州段极高风

7、险隧道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沪昆客专长昆贵州段 CKGZTJ 9 大独山隧道 1 第一章 编制依据 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 第一节 编制依据 1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改基础 2010 483 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 建长沙至昆明铁路客运专线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 2 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 铁鉴函 2010 769 号 关于新建长 沙至昆明铁路客运专线初步设计的批复 3 国家和铁道部现行的铁路客运专线设计规范 施工指南 验收标 准 技术规程 暂规 等 4 承发包合同 招投标文件 5 大独山隧道施工图和设计技术交底资料 纪要 6 国家 铁道部 贵州省政府的有关法律 法规和条例 规定 7 沪昆工管 2010

8、17 号文 关于推进沪昆铁路客运专线贵州段隧 道施工机械化的通知 8 铁建设 2009 226 号文 关于发布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 的通知 9 铁建设 2010 120 号文 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 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 建技 2010 13 号文 关于印发 铁路 隧道防水板铺设工艺技术规定 的通知 10 大独山隧道进出口计图 新建长沙至昆明客运专线 贵州段 设 计文件和图纸 11 标准化管理的原则 通过施工管理标准化 以建设目标和合同约 定为纽带 全面推动标准化管理 12 六位一体 管理的原则 将质量 安全 工期 效益 环境保 护和技术创新分解细化为最佳匹配的实

9、施目标 13 线路勘察和现有技术水平 机械水平 第二节 编制原则 1 安全第一原则 施工方案的编制始终按照技术可靠 措施得力 确保安全的原则 特 别是不良地质地段的隧道施工安全等 在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确保万无一 沪昆客专长昆贵州段极高风险隧道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沪昆客专长昆贵州段 CKGZTJ 9 大独山隧道 2 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2 优质高效原则 加强领导 强化管理 优质高效 施工中强化标准化管理 控制成本 降低工程造价 3 确保工期的原则 针对本合同段的工期要求 编制科学的 合理的 周密的施工方案 采用信息化技术 合理安排工程进度 搞好工序衔接 实施进度监控 确 保实现工期目标 满足建设

10、要求 4 管理科学的原则 根据本隧道的工程量大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 在施工组织中实行 科学配置 选派有隧道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和专业化施工队伍 投入高效 先进的施工设备 第三节 编制范围 新建沪昆客运专线贵州段 CKGZTJ 9 标段大独山隧道 D1K852 772 D1K864 654 全长 11882m 包含大独山隧道正洞 1 横 洞 2 横洞 平行导洞工程 沪昆客专长昆贵州段极高风险隧道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沪昆客专长昆贵州段 CKGZTJ 9 大独山隧道 3 第二章 工程概况 第一节 技术标准 一 铁路等级 客运专线 二 正线数目 双线 三 速度目标值 250km h 基础设施预留进一步

11、提速条件 四 正线线间距 5 0m 五 最小曲线半径 4000m 六 最大坡度 20 特殊地段 30 七 列车类型 动车组 八 到发线有效长度 650m 九 列车运行控制方式 自动控制 十 运输调度方式 综合调度集中 第二节 自然条件 大独山隧道位于地处黔西高原向黔中丘陵过渡地带 属构造剥蚀 溶 蚀中低山地貌 总体来看 地势北西高南东低 具构造剥蚀 溶蚀地貌特 点 隧址区内最高点位于隧道轴线中部的营盘山 海拔高程 1650 5m 最 低点位于隧道尾端南侧罗秧河 海拔高程 694 20m 相对高差达 956 3m 隧址区东部主要为溶蚀残丘 山间槽谷 槽谷底内呈串珠状分布有溶蚀洼 地 落水洞等岩溶

12、形态 西部受罗秧河切割形成陡斜坡河流沟谷地貌 隧 址区内地面高程一般为 1000 1400m 坡麓自然斜坡陡峻 坡脚 25 50 个别地段形成陡崖 此外 隧址区内的其余地段溶蚀洼地 漏斗 落水洞 等岩溶地貌亦比较常见 一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一 一 地层岩性地层岩性 隧道区基岩大多裸露 为三叠系中统杨柳井 T2y 关岭组二段 T2g2 关岭组一段 T2g1 下统永宁镇组三 四段 T1yn3 4 下统永宁镇组二段 T1yn2 下统永宁镇组一段 T1yn1 下统夜郎组 T1y 地层 隧道进出口及 缓坡地带有少量覆土 二 二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 沪昆客专长昆贵州段极高风险隧道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沪昆客

13、专长昆贵州段 CKGZTJ 9 大独山隧道 4 该隧道区域构造上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六盘水断陷普安旋扭构造 变形区 区域上为法郎向斜北东翼和新场 九头坡向斜南西翼 受褶曲挤压 作用 该区域断裂发育 受断层影响 节理裂隙发育 总体来看 测区地 质构造复杂 小箐背斜面 与隧道轴线相交于 DK858 913m 处 由于受后期断裂 的改造 使得基完整性较差 但地层的重复明显 两翼岩层倾角相反 南 西翼地层产状 S N N66 W 8 35 北东翼由于受断层破坏 产状变化 较大 断层 大新寨断裂 在隧道中部玉碗井一带与隧道轴线相交 长约 3 4 km 呈弧形 走向近南北 区内由郎家坟向北经过玉碗井 大

14、新寨 向东延出区外 断层性质为正断层 破碎带宽度约 50m 与隧道轴线相交 于 D1K855 265 m 处 龙门地断裂 在隧道区中部长箐一带与隧道轴线相交 走向近南北向 长约 3 9km 断层性质为正断层 旁侧岩层有褶曲拖拉现象 向北延至与 大新寨断裂相连 与隧道轴线相交于 D1K856 086 处 垮岩断裂 在隧道区中部丘家窝子一带与隧道轴线相交 长约 3 7km 走向南东北西向 北西侧延至白坟包一带与东西向小断裂相连 南东侧经过猴子洞与龙门地断裂相连 受断裂影响 岩层产状变化较大 断层性质为正断层 与隧道轴线相交于 D1K856 727 处 大湾断裂 在隧道区中部弯腰树一带与隧道轴线相交

15、 长约 2 4km 走向南东北西向 断层性质为逆断层 与隧道轴线相交于 D1K857 289 处 营盘坡断裂 在隧道区中部营盘坡一带与隧道轴线相交 长约 3 9km 走向南东北西向 南东侧经水落洞 大水洞延出区外 北西侧经 小水井延至雷神坡一带尖灭 断层性质为逆断层 与隧道轴线相交于 D1K857 747 处 杨家冲断裂 在隧道区中部杨家冲一带与隧道轴线相交 长约 2 4km 走向南东北西向 发育于北西侧杨家冲 南东侧经洗布塘 榜上 延出永宁镇与看哨坡断裂相连 断层性质为正断层 与隧道轴线相交于 D1K859 351 处 沪昆客专长昆贵州段极高风险隧道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沪昆客专长昆贵州段 C

16、KGZTJ 9 大独山隧道 5 看哨坡断裂 在隧道区中部养马洞一带与隧道轴线相交 长约 12 2km 走向南东北西向 倾向北东 为区域性大断裂 断层性质为逆断 层 与隧道轴线相交于 D1K859 804 处 节理 受地质构造影响 区内岩石中节理裂隙较发育 根据调查观 测点统计 主要发育 2 3 组节理 三 三 水文地质水文地质 地表水 地表水可分为两个水系 1 D1K860 050 以西 通过地表沟谷和地 下暗河直接汇入北盘江 2 D1K860 050 以东 通过地表沟谷和地下暗 河排入打邦河 然后汇入北盘江 罗秧河是隧道出口地下水的排泄基准面 其中有多条 NNE 支沟汇入 罗秧河 最终排入北盘江 支沟时有流水 主沟常年有水流 地表水和地 下水向河中排泄 加剧了隧道区地表溶蚀的发育 地下水 本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土层孔隙水 基岩裂隙 水 岩溶水 a 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 含水岩层为第四系松散土层 岩性主要为坡残积粘土 含碎石粉质粘 土 砂 砾石等 富水性差 水量贫乏 b 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 含水岩组为永宁镇组一段 T1yn1 三 四段 T1yn3 4 关岭组二段 T2g2 杨柳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