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安全救援应急预案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730296 上传时间:2020-01-24 格式:DOC 页数:101 大小:31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预案)安全救援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应急预案)安全救援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应急预案)安全救援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应急预案)安全救援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应急预案)安全救援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急预案)安全救援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预案)安全救援应急预案(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州大道综合管廊建设PPP项目 安全救援应急预案目 录第一章 总 则1第一节 编制目的1第二节 编制依据1第三节 适用范围2第四节 应急预案体系2第五节 应急工作原则3第二章 风险描述4第一节 概况4第二节 危险性分析4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1第一节 应急组织体系1第二节 组织机构1第四章 预警和信息报告1第一节 预警行动1第二节 信息报告1第五章 应急响应3第一节 响应分级3第二节 响应程序3第三节 各类事故应急处置措施4第四节 应急解除7第六章 信息公开8第七章 后期处置9第八章 保障措施10第九章 应急预案管理11第一节 应急预案培训11第二节 应急预案演练11第三节 应急预案修订13第

2、四节 应急预案备案13第五节 应急预案实施13第十章 附件14第十二章 触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5第一节 事故类型和危害因素分析15第二节 组织机构及职责16第三节 处置程序19第四节 处置措施19第五节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25第六节 培训与演练25第七节 附则26第十三章 起重机械事故专项应急预案27第一节 事故类型和危害因素分析27第二节 组织机构及职责28第三节 处置程序31第四节 处置措施31第五节 物资准备34第六节 培训与演练34第七节 附则35第十四章 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36第一节 事故类型和危害因素分析36第二节 组织机构及职责36第三节 处置程序39第四节 处置措施40第五节

3、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42第六节 培训与演练42第七节 附则43第十五章 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44第一节 事故类型和危害因素分析44第二节 组织机构及职责45第三节 处置程序48第四节 应急处置48第五节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50第六节 培训与演练51第七节 附则51第十六章 高空坠落事故专项应急预案53第一节 事故类型和危害因素分析53第二节 组织机构及职责53第三节 处置程序57第四节 处置措施57第五节 应急物资准备58第六节 宣传与培训59第七节 附则59第十七章 物体打击事故专项应急预案60第一节 事故类型和危害因素分析60第二节 组织机构及职责60第三节 处置程序64第四节 处置措施6

4、5第五节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67第六节 应急救援事故培训与演练68第七节 附则68第十八章 防汛专项应急预案69第一节 事故类型和危害因素分析69第二节 组织机构及职责70第三节 处置程序73第四节 处置措施75第五节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76第六节 应急救援事故培训与演练77第七节 附则77第十九章 管线破坏专项应急救援预案78第一节 事故类型和危害因素分析78第二节 组织结构及职责78第三节 处置程序82第四节 处置措施83第五节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85第六节 应急救援事故培训与演练85第七节 附则86V第一章 总 则第一节 编制目的为保障项目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生命安全,维护企业声誉和社会形

5、象,预防和减少潜在安全事故,有效避免各类事故给企业带来损失,使企业在面对重大安全事件时,能快速反应、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确保各项工作能正常有序开展并可持续发展,对可能出现的生产安全事故、消防保卫、场内交通,及较大、重大事故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做出快速反应并有序应对,特制订本预案。一、事故应急预案的作用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事故应急预案在应急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它明确了在突发事故发生之前、发生过程中以及刚刚结束之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

6、以及相应的策略和资源准备等。它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及其影响和后果的严重程度,为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的各个方面,所预先作出的详细安排,是开展及时、有序和有效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行动指南。第二节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5、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8、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9、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10、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第17号)1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

7、9639-2013)1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9007-2011)14、建五部安字【2016】20#关于编制应急预案的通知15、新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三节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永州大道地下综合管廊建设PPP项目范围内可能出现的事故或紧急情况的预防和处理。第四节 应急预案体系项目部依据本项目的应急资源和应急处理能力,针对建筑施工工地的生产安全事故及潜在重大危险因素编制综合应急救援预案,针对多发的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触电、火灾、管道破坏、交通事故、突发性地质灾害等不同类型事故编制专项应急预案,依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形成应急预案体系。(项目应急预案体系

8、详见附件1)综合预案相当于总体预案,从总体上阐述预案的应急方针、正常,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应的职责,应急行动的总体思路等。通过综合预案,可以清晰地了解,应急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及预案的文件体系。更重要的是,综合预案可以作为,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和“底线”,对哪些没有预料的紧急情况也能起到一般的应急指挥作用。专项预案是针对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而制定的计划和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预案是在综合预案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某种特定危险的特点,对应急的形势、组织机构、应急活动等进行更具体的阐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专项应急预案

9、,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现场处置方案是在专项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而编制的。它是针对具体装置、场所、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方案的特点是,针对某一具体场所的该类特殊危险及周围环境情况,在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应急救援中的各个方面作出具体、周密而细致的安排,因而现场处置方案,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对现场具体救援活动的指导性。现场处置方案的另一种特殊形式为单向预案。单项预案可以是针对大型公众聚集活动(经济、文化、体育、民俗、娱乐、集会等活动)或高风险的建设施工或维修活动(如人口高密度区建筑物的定向爆破、生命线施工维护等活动)而制定的临时性应急行动方案。随着这些活动的结束

10、,预案的有效性也随之终结。单项预案主要是针对临时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预先对相关应急机构的职责、任务和预防性措施作出的安排。第五节 应急工作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快速反应,协调统一。第二章 风险描述第一节 概况永州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PPP项目建设规模:全长约16.52km,有一个占地3000的控制中心,建安投资预计为9.48亿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约8.35亿元。建设期2年,运营维护期为28年。主廊截面形式为两舱,截面大小为6.2x3.7m;工作内容土石方工程、主体工程、综合管廊控制中心、供电系统、照明系统、消防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标识系统、监控报警系统及其他附

11、属配套设施建设。第二节 危险性分析首先要进行危险源的辨别,经过对施工生产全过程的危险因素辨识和评价,确认存在的重大的风险因素。对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应每年进行一次辨识和评价,对确定为重大风险因素的危险源,要加以预防和控制。当出现新的重大风险因素时,应增加专项应急预案。如果针对重大风险源不加以预防和控制,将可能发生下列事故: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触电、火灾、管道破坏、交通事故、突发性地质灾害等。90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第一节 应急组织体系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很容易导致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由于各种原因,当事故的发生难以难以完全避免时,建立重大事故应急管理体系,

12、组织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已成为抵御事故风险或控制灾害蔓延、降低危害后果的关键手段。永州大道地下综合管廊建设PPP项目重大事故应急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各工区长任常务副组长,项目总工程师、项目商务经理、安全总监任副组长,组员有综合办公室、工程部、物资部、安全部、合约部、技术部、机电部等部门成员组成,担任相应应急职责。第二节 组织机构由于各种事故灾难种类繁多,情况复杂,突发性强,覆盖面大,应急活动又涉及到从高层管理到基层人员各个层次,从公安、医疗到环保、交通等不同领域,这都给日常应急管理和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带来了很多困难。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途径是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和实施规范有

13、序的运作程序。根据有关应急管理体系基本框架结构理论,并针对我国目前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各级政府、企业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努力建设一个统一协调指挥、结构完整、功能齐全、反映灵敏、运转高效、资源共享、保障有力、符合国情的应急管理体系,以有效应对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并为应对其他突发事件的应对提供有力的支持。一、组织体系组织体系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主要包括应急管理的领导决策层、管理与协调指挥系统以及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体系组织体制建设中的管理机构是指维持应急日常管理的负责部门;功能部门包括与应急活动有关的各类组织机构,如消防、医疗机构等;应急指挥是在应急预案启动后,负

14、责应急救援活动场外与场内指挥系统;而救援队伍则由专业与志愿人员组成。二、运行机制运行机制是全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保障,目标是实现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分级响应、统一指挥,资源共享、协同作战,一专多能、专兼结合,防救结合、平战结合,以及动员公众参与,以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内部的应急管理,明确和规范响应程序,保证应急救援体系,保证应急救援体系运转高效、应急反应灵敏、取得良好的抢救效果。应急救援活动一般划分为应急准备、初级反应、扩大应急和应急恢复4个阶段,应急机制与这4个阶段的应急活动密切相关。应急运行机制主要由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属地为主和公众动员这4个基本机制组成。统一指挥是应急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应急指挥一般可分为集中指挥和现场指挥,或场外指挥与场内指挥等。无论采用哪一种指挥系统,都必须实行统一指挥的模式。分级响应是指在初级响应到扩大应急的过程中实行的分级响应的机制。扩大或提高应急级别的主要依据是事故灾难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控制事态的能力。影响范围和控制事态能力是“升级”的最基本条件。扩大应急救援主要是提高应急级别、扩大应急范围等。属地为主强调“第一反应”的思想和以现场应急和现场指挥为主的原则。公众动员机制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三、法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