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乱花零用钱的检讨书

上传人:1522****302 文档编号:119729352 上传时间:2020-01-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乱花零用钱的检讨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优秀乱花零用钱的检讨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优秀乱花零用钱的检讨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优秀乱花零用钱的检讨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优秀乱花零用钱的检讨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秀乱花零用钱的检讨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乱花零用钱的检讨书(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第一篇:乱花零用钱的检讨书第二篇:做家务支取零用钱 辩论赛第三篇:零用钱该怎么花第四篇:关于中学生零用钱的调查报告第五篇:中学生零用钱的使用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乱花零用钱的检讨书 尊敬的父母大人: 我怀着深深懊悔的心情向您二老递交我的乱花零用钱检讨书,此番我拿到2014元零用钱,就在一星期的时间里花光了。 用了这么多钱买了一些没有用处的玩具,实在是愧对父母、愧对长辈,对不起父母平时的心情劳动,对不起父母的殷切期盼。 回顾错误,我感到深深的自责与懊悔,我决心努力改正错误: 第一,我下半年的零用钱不准备再花费了,希望父母能够不计较我的这次错误,

2、给我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第二,我决心将这些玩具变卖,给一部分玩具卖给同学,获得一定收入。 第三,我决心好好用心读书,改正不良学习习惯,让父母不为我的学习担心。 此致! 第二篇:做家务支取零用钱 辩论赛 反方:父母爱子女,是天性,是义务;子女孝敬父母,为父母做家务,也是一种义务。义务应是无偿的。请问对方辩友如果做家务还要支取零用钱,那么你所亏欠父母的又该如何偿还?又如何去践行家庭义务? 正方:培养经济意识 反方:有偿的家务会导致“经济意识”转向“金钱意识”孩子养成“惟钱是图”的自私心理。他们会在有报酬的家务活中形成“有钱就干、不给钱或钱少就不干”的错误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所带来的负作用也必将

3、影响着孩子的品质形成。 正方:金钱可以增加劳动积极性 反方:用金钱增加劳动积极性有一个根本的目的性错误。我们不是为了金钱而去劳动,而是为了自身劳动而去劳动,为了美好理想而去劳动,为了幸福生活而去劳动。目的的错误性导致了初衷的违背,极易形成不良的风气。 正方: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反方:对方辩友首先一点场所不当,教育孩子“懂得靠劳动获得收益”,应该放在其他场所。 而不是家这个场所,即使再大的家,也不能与社会相提并论,家毕竟是以血缘情感为纽带,社会需要钱为了生存,而在家庭中,更多的人是为了生活。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在教育孩子懂得“靠劳动获得收益”之前,一定要现行教育并不是“劳动了就一定有回报”有很多东西

4、是不能拿金钱来衡量的比如亲情与家庭 正方:向父母要钱和劳动换取钱哪个更有益 反方:向父母要钱是不可取的从一方面来说是一种不劳而获的表现,用劳动力换取金钱,单方面看确实比直接向父母要钱有益,但同时也带来了各种问题,当孩子做家务给报酬的同时,也可能会使他们变得斤斤计较,惟利是图。长此以往,孩子的“金钱意识”会压过在金钱刺激下培养的那点“劳动习惯”。 正方:并不是忽视亲情,而是将来获取更多报酬 反方:为了自身利益,不惜舍弃家庭的幸福和睦去支取零用钱。难道要获取跟多的报酬,利用亲情成了必然吗?纵使今后有了钱财,也未必能换的而今的幸福,不如做个乖巧的孩子,为父母分忧解难,穷人的孩子更是要承担起家庭责任。

5、 反方:不依靠劳动获取报酬并不代表你不劳动,而义务劳动则不同,义务劳动表示自己对这个家庭的关心。再者而言我们所需的零用钱相较于初中小学更多我们是高中生,学业忙,劳动时间少,根本不能等价。 反方:无偿家务体现了服务精神与服务意识。诺在家中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都需要索要报酬,那社会中何谈为人民服务。尚且不能通过家务来帮助父母来减轻负担,又何谈帮助他人?如何培养高尚品德,以后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服务社会?服务人群? 反方:劳动意识,经济意识、家庭意识、服务意识需要一个平衡点。做家务支取报酬过分强调了“经济意识”而忽略了“家庭,服务意识”。可说利大于弊。 反方:想当然地给孩子酬劳,就算不得明智之举了。自觉

6、高明的父母未必想过他们的“大度”,不仅使孩子对劳动的意义产生错误的理解,甚至会使他们追慕浮华,无法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倘若习惯成自然,孩子成年后,依旧动辄狮子大开口地索酬,并非富商巨贾的父母们给得起吗? 反方:家长每天的工作十分繁忙,他们为了孩子已经十分劳累了,难道说孩子做点家务活不应该吗?而且在劳动中他们可以充分发挥创造力,从简单的劳动中体会到真正的乐趣。如果孩子给家长拿个碗筷、递一双袜子什么的都需要家长付给报酬,那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不就成了一种纯粹的经济关系了吗? 正方:理财意识 反方: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有正确的理财观念,家长的管理不及时也会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如果从小就没有养成正确理财

7、的好习惯,长大后也是会有影响的。况且,并不是每个父母都给得起零花钱的,要看不同家庭的经济情况 正方:培养了劳动意识,劳动习惯 反方:对于5-13岁的孩童,过早的将劳动与零用钱挂钩,会在潜意识中留下“家务=零用钱”这样孩子会变得功利;对于13-18岁得青少年,这样做会使自己与父母成为经济关系,雇佣关系,这样的劳动意识/习惯,不利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其他反方可用言论 这个要看给什么样的孩子零花钱,才会知道利与弊。 1 对于还不知道什么是劳动,什么是金钱意义的孩子不必这样做。如幼儿。 2 对于完全懂得什么是劳动,什么是金钱意义的孩子也不必这样做。如初、高中学生。 3小学生中有两种情况

8、区别对待: 一种是孩子已经形成了做家务、爱劳动的好习惯了,你这样做的教育是画蛇添足。 一种是孩子不太爱劳动,懒做家务,可以通过这个方法,引导孩子养成劳动习惯。这个过程也渗透了市场经济中的原理教育。适可而止。 然而从长远来看,有偿家务却是弊大于利。10多岁的孩子正处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非观念还不是很明确,他们受外界影响较大。扫地、擦桌子、洗碗都能得到零用钱,这很容易使他们形成金钱至上、无钱不办事的观念,成为一个拜金主义者,误以为世上做任何事都是需要报酬的,从而缺乏爱心和同情心。他们不知道很多时候干家务是一种义务,进而对义务劳动、志愿者活动等公益活动也嗤之以鼻。日久天长,这会使孩子变成不受社

9、会欢迎的人。 妈妈的账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做家务在西方家长给孩子报酬是普遍的现象,但请注意是给!并不能强调孩子的要。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是主动的, 是施动者。其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生存能力。 在中国 由于西方教育观念 传统的教育观念 再加上市场经济的影响 中国人对子女的教育呈现的状况较为复杂。 为何非得通过做家务来支取零用钱的方式来培养劳动意识?家长鼓

10、励孩子去社区打零工,以知识获取劳动报酬不是更能培养劳动意识吗?倘使它只是消耗个人利益,家,这个小圈子只能摧毁年轻心灵的发育成长,财富只能摧毁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第三篇:零用钱该怎么花 零用钱,我们该怎么花 临朐县辛寨镇卧龙小学 马明峰 邮编262612 电话 13626466406 活动背景 在学校的周围,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每天上学或放学时,学校周边的一些杂货店、小吃摊就热闹起来了,店门摊前围满各年级的学生,这一切源于何处?我深深地思索: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虽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言学生们都耳熟能详,但在生活中,他们却不懂得节约啊!希望通过此

11、课题的研究,规范小学生的消费行为,正确引导消费方向,增强小学生的节约意识,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活动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开展班内的零花钱使用情况调查研究活动,熟悉各种常用的调查的方法; 2.掌握根据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方法,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自己零花钱使用情况的回顾,具备初步的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的能力; 2.针对围绕零花钱所提出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形成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目标 1.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亲身参与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2.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手中零花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树立健康向上的

12、价值观,培养正确的消费意识,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重难点分析 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增强合理使用零花钱的意识,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难点:做表格。 活动准备 (一)学生准备 调查和访问,收集资料和信息,主要完成学生零花钱数目和来源及主要用途,完成相关表格调查任务。 (二) 教师准备 正确引导“零花钱怎么花”的对策 活动过程 经过师生讨论,决定采用以下活动方式来完成这次研究性学习。 (一)零用钱数目和来源调查 调查统计表(1):小学生1周零用钱数目和来源调查统计表 调查小结:从统计表中可明显看出,孩子们手中的零用钱绝大部分是家长给的,家长的“有求必应

13、”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孩子们花钱大手大脚的毛病。 (二)零用钱主要用途调查 调查统计表(2)小学生零用钱主要用途调查表 调查结论:同学们将大部分零用钱大部分都花在了买零食和玩具上。 (三)对家长基本情况调查 每天放学后,同学们来到了校门口的家长中间,通过采访、发调查表,了解到大部分的家长的一些基本情况。原来,家长收入都不高,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家长占了近74%,而且家长学历不高,家中经济来源靠种地、养殖和打工等。 (四)交流探讨 1.乱花钱的危害 白永臣:乱花钱会使生活困难的家庭更困难。比如一个同学爱乱花钱,他就会经常向爸爸妈妈要零花钱,这样就会加重家庭的负担。 陈晓菲:很多同学用零花钱买零

14、食吃。很多食杂店的零食都不干净,都是三无产品,吃了会拉肚子,危害我们的健康。 刘家琪:有的同学零花钱用完了,就会想方设法去向家长要钱,甚至欺骗家长,这样就会养成说谎的习惯。 辛可:有的同学有很多零花钱,就会使零花钱少的同学感到很没面子。这样就会在学校里形成互相攀比的风气。这就很不好。 孟子豪:乱花钱会使同学们认为有了钱就可以买一切东西,觉得钱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其实,世界上最珍贵的不是钱,有的东西用钱是买不到的。 2.怎样合理地使用零花钱 既然乱花钱的危害这么大,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地使用零花钱呢?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又热烈地讨论起来。 刘雨晴:我们应该把零花钱攒起来,把钱捐给贫困地区的少年儿童,让他们更好地学习。 丛嘉琪:我们的一些同龄人也失去了上学的机会;例如,我班家庭困难学生谢克琪,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像这样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应献出一份爱心,温暖他们的心。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我们口袋里的钱来之不易,零花钱要合理使用,胡乱花钱后患无穷, 同学们认识到零用钱应该花得合理、节约、有意义,不应互相攀比,随便浪费。) 3.总结思考 我们已经通过调查了解到,我们的零花钱来之不易,应该合理使用,不能铺张浪费。还有许多贫困地区的小朋友不能像我们一样正常读书、生活,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应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