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725102 上传时间:2020-01-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7.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下列表格内。1.19世纪前半期,对欧洲来说,是疾风暴雨的革命与波澜起伏的改革的时代。革命或改革相继成功后的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一些思想家所描绘的美好景象,人们对现状感到失望与不满。反映这种社会情绪的文学作品是A.西风颂 B.双城记 C.老人与海 D.人间喜剧2.一位被称为“预言家”的著名诗人,在他脍炙人口的名篇里写到:“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e far behind?”其作品风格属于A现代

2、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印象主义3.一位同学在图书馆查找文学流派的研究资料时,借阅了欧也妮葛朗台、战争与和平、大卫科波菲尔等图书,该同学研究的时代与流派分别是A.19世纪 浪漫主义 B.19世纪 现实主义C.20世纪 浪漫主义 D.20世纪 现实主义4.俄国文学家果戈里说:“我从未通过想象创作出什么东西来,我只取材于现实生活以及我所熟悉的材料,那时才能创造出好东西。”下列作品属于这种创作理念的是A悲惨世界 B西风颂 C红与黑 D等待戈多5.“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我们怀着火一样的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这首耳熟能详的欢乐颂的作曲者是开创了浪漫音乐先河的A.德彪西 B.贝多

3、芬 C.海顿 D.莫扎特6.据记载,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原本是献给拿破仑的,当拿破仑称帝并背离法国大革命理想时,贝多芬把题词改成“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A贝多芬具有强烈的追求民主的革命精神 B贝多芬是18至19世纪最伟大的音乐家C贝多芬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 D英雄交响曲是古典主义音乐的瑰宝7.弗兰茨卡夫卡的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描述了一位绝食表演者把原本作为生计手段的挨饿,当成生存目的和真正艺术而孜孜以求,最后被送进马戏团,被关在铁笼里与野兽一道供人们参观,由于人们忘了更换记日牌导致绝食者无限期地绝食下去,终于饿死该作品反映的创作风格属于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4、 D.现代主义8.“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A.雪莱 B.毕加索 C. 莫奈 D.巴尔扎克9.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1915年发表变形记,描述了小职员格里高尔萨姆沙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情节。作品反映了A.对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自由、民主、平等社会的向往B.资本主义社会被金钱扭曲的灵魂C.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与人性的善恶D.用夸张怪诞的手法表达苦闷、迷惘、虚无情绪等10.在19世纪科学技术的启发下,某一画派注重在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中追寻光和色的美,寄托自己敏锐的探索精神。以下属于该画派代表作品的是1

5、1.看电影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娱乐方式。有人把电影称作是继诗歌、音乐、舞蹈、美术、建筑和戏剧之后人类创造的“第七艺术”,下列有关电影的描述正确的是A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科技进步而产生B电影将会随着电视和网络的普及而被完全取代C电影艺术的不断商业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D电影是当今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传播工具12.二次大战后,以摇滚、蓝调和爵士等为代表的音乐更加通俗化,吸引了无数听众。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要原因是A青少年反叛精神的增长 B对“理性王国”的失望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D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13.“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他用变形、扭

6、曲和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造型抽象,表现了痛苦、受难和兽性,表达了多种复杂的情感。”文中的“他是A达芬奇 B莫奈 C毕加索 D塞尚14.太原教育电视台名师公益课堂的开播使得广大学生足不出户即可领略名师的教学风采,学习相关的知识。材料反映了电视的哪项功能A开展远程教育 B快捷传播资讯 C展现优秀艺术品 D满足娱乐要求15.2003年3月21日美国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电视对这场战争进行了直播。通过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英国广播公司(BBC)等电视媒介,全球百姓真切地看到从航空母舰上飞腾冲天的导弹、巴格达耀眼的炮火和燃烧的建筑物,听到巴格达刺耳的防空警报声。这充分体现了电视媒体的 时效

7、性 覆盖面广 现场感强 完全取代了传统媒体A. B C D16.“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以上材料的用意在于A.强调中体西用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B.认识中体西用的局限性和矛盾性C.主张中学应该完全取代西学 D.主张改革政治,实现民主共和17.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分析清朝学术史时曾说:“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以降之学新。”其中“道咸以降之学新”主要是指A学习西方文化的开拓精神 B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总结C注重经典考据的学术风气 D批判传统学术的进步思潮18.1839年林则徐派人选译编辑的澳门新闻纸报道:“中

8、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国的政事,又不询问考求,至今仍不知西洋。只有林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该报道旨在A宣传“师夷长技以制夷” B歌颂林则徐的进步思想C唤醒国人了解外部世界 D谴责外商在华不法行为19.在维新变法酝酿之初,慈禧太后明白无误地告诉光绪皇帝:“变法乃夙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凡以图富强也。若师日人之更衣冠,易正朔,则是得罪祖宗,断不可行。第戒帝勿操之过蹙而已”。材料主要说明了A慈禧太后反对进行政治变革 B.慈禧太后主张学习西方器物C慈禧太后有条件地支持变法 D.变法遭遇慈禧太后蓄意阻挠20.谭嗣同曾说过:“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民对君可以共举之,也可以共废之

9、。”其观点类似于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A.权力制衡论 B.天赋人权说 C.社会契约论 D.君主立宪说21.冯友兰先生说:“从1917年到1919年仅仅两年多时间,蔡先生就把北大从一个官僚养成所变为名副其实的最高学府,把死气沉沉的北大变成一个生动活泼的战斗堡垒。”这一局面主要得益于蔡元培A启发了下层民众的救国热情 B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摇篮C活跃了北大学术研究的氛围 D点燃了五四运动的熊熊烈火22.严家炎指出,“新文化运动中的骨干人物评孔批孔,并不是针对孔子本身,而是针对现实中的复辟事件和定孔教为国教这类政治举措。”下列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A知识分子反对旧道德崇尚新文化 B.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全盘

10、否定C新文化运动并不完全与传统相悖 D.知识分子反对对孔子的偶像崇拜23.严复批评“晚近更有一种自居名流,于西洋格致诸学,仅得诸耳剽之余,于其实际,从未讨论。意欲扬己抑人,夸张博雅,则于古书猎取近似陈言,谓西学皆中土所已有实窃我中国古圣之绪余”之类的说法,“令人呕哕”。 据此判断严复A.抨击顽固势力“自居名流 B.反对学习西方“格致诸学”C.推动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D.主张全面系统地学习西学24.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A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B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

11、群众C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25.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这种不受崇敬的衣服,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适用于评A林则徐 B魏源 C康有为 D陈独秀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26.(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张之洞劝学篇外篇设学第三 材料二 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自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若事事必拘守成法,恐日即於危弱,而终无以自强。 李鸿章全

12、集第三册 材料三 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育才于学校,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郑观应盛世危言初刊自序材料四 古今万国,政体不齐,治乱各别。其拨乱为治者,罔不舍旧谋新,由专制政治,趋于自由政治;由个人政治,趋于国民政治;由官僚政治,趋于自治政治。此所谓立宪制之潮流,此所谓世界系之轨道也吾国欲图世界的生存,必弃数千年相传之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根据材料一概括张之洞的思想主张,并简要说明其内

13、容。(6分)(2)材料二中的“奇业”指的是什么?与材料一有何关系?(4分)(3)材料三是哪一派的观点?与材料一、二相比,在对待西学的问题上有什么进步之处?(4分)(4)根据材料四概括陈独秀的观点。(4分)(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演变的基本特点。(4分)27.(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世纪后期,文学和其它艺术的古典表现形式逐渐让路于新的文化趋势。这个时代的作曲家们以神奇的力量表达了人类灵魂深处的渴望和情感。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或许就是这种力量的典型代表,他性情暴躁,感情丰富,易于激动,却是19世纪音乐界的天才人物。约翰史蒂文森彩色欧洲史10011848年材料二 19世纪中期文学反映了生活中的某种特定的秩序或者说制度。查尔斯狄更斯以自己的经历,叙述了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底层人民的苦难,他揭露的社会不平等和底层人民贫困悲惨的生活,呼吁进行社会改革。约翰史蒂文森彩色欧洲史18492002年材料三 现代美术流派众多,多姿多彩,但他们也表现出许多共同的特征。在技法上,它们大都反对传统的写实主义,追求新奇,空间结构错乱,色彩配置随意,点线紊乱,缺乏透视可谓它们共有的特点。在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